叔本华-20世纪西方美学史教学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53061175 上传时间:2024-11-2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叔本华-20世纪西方美学史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叔本华-20世纪西方美学史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叔本华-20世纪西方美学史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世纪西方美学史,导 论,这是一门怎样的课程,20世纪西方美学,概述,主要,参考书,学习这门课的,要求,这是一门怎样的课程,主要讲解审美经验和审美思想在19、20世纪的发展历程,审美经验:,知、情、意真、美、善、(圣),直接构建着我们的生活; 人生即体验,集中体现在文学艺术当中,审美经验与人的完整性,审美理论与思想:,对审美经验的总结;引导审美经验,20世纪西方美学概述,20世纪西方美学的转变,古典美学的三大主题:,美的本质(现象本质),美感(主体客体),艺术(作品;艺术家),20世纪的总体精神特点:,对于“真”的基础理性的怀疑,对于“善”的标准的重估:,尤其从人之外(国家、社会、集体、上帝等超个人因素)转向个体的人自身,对于“美”,,则一再突破着以“和谐”为主要特点的古典美,而走向现代和多元,更多地由“外在”转向“内心”,从宽泛的再现转向了普遍的表现,亚威农少女(1907),毕加索(18811973),20世纪西方美学的主要倾向,心理学美学:,美感心理(移情,内摹仿),创作心理(精神分析),主体意识(拉康)。,接受心理。,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生存主义美学,关注个体生存,存在主义。孤独,荒诞,恶心。,社会批判美学:,关注群体的生存状态,法兰克福学派;社会交往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与意识形态;话语与权力。,语言媒介美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符号论美学,表现主义,形式主义;分析美学,文化美学:,原型,后殖民,女性主义,文化研究,科学主义美学,神学美学,主要参考书目,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汝信主编:西方美学史(第四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李醒尘西方美学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牛宏宝西方现代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叔本华的美学思想,Aesthetics of Arthur Schopenhauer,叔本华的美学,叔本华的,生平,叔本华的基本哲学思想,本体论:,唯意志论,伦理学:,悲观主义,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审美直观,艺术与科学,天才的特点,艺术的分类,他30岁发表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他认为这部书是为全人类写的,今后将会成为上百本书的源泉和根据,然而本书在出版后的10年内,大部分是作为废纸出售的。他说部书的某些段落是圣灵口授给他的。,除了动物的仁慈外,(他反对为科学而做活体解剖),他一生很难找到美德的痕迹。(罗素,310),他自己就说“一个圣者不必一定是一个哲学家,同时一个哲学家也不必一定是个圣者;这和一个透顶俊美的人不必是个伟大的雕刻家,伟大的雕刻家不必是一个俊美的人,是同一个道理。要求一个道德宣教者除了他自己所有的美德之外就不再推荐别的美德,这根本是一个稀奇的要求。”(叔本华,525),叔本华和“宇宙精神”在散步,基本哲学思想,本体论:唯意志论,伦理学:悲观主义,唯意志论,世界的两面:,表象(vorstellung; idea, representation)意志(will),二者不是两个东西,而是同一个世界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不是因果关系,是本质和现象的关系。,意志是一种盲目的不可遏止的冲动,它没有时间性,在时空、因果性等根据律之外 ,是完全自由的,而且,整个世界就是同一意志。意志是通过不同等级的理念而显现或客体化为不同等级的具体事物的。,与康德学说的不同:,康德:,现象物自体(自在之物;thing in itself),不同:,一元论与二元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非理性本体与理性本体,世界是我的表象,表象是相对于表象者“ 我”而言的,他不认识什么太阳,什么地球,而永远只是眼睛,是眼睛看见太阳;永远只是手,是手感触着地球也就是说这世界的存在完全只是就它对一个其他事物的,一个进行“表象者”的关系来说的。,贝克莱(1685-1753)“存在就是被感知”,王阳明(1472-1529):“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没有一个客体无主体;世界只对认识、只在认识中存在,表象依据“充分根据律”(充足理由律)进行,类似于康德所说的先验形式,包括时间、空间、因果性等;是世界上各事物的规律。,四类根据律:,物理事物因果律;抽象概念和判断逻辑规则;数学研究对象数学的原则;意志的主体行为根据律,动机律,意志客体化的等级,意志理念(直接的客体化)事物(间接的客体化),无机物:盲目的自然力。,如重,如不可透入性,固体性,液体性,弹性,电气,磁力,化学属性和各种物性。都是意志的直接表出,无异于人的动作,;,植物:一切活动由刺激而发;,动物:刺激+动机;直观认识,人:观念,理性;直观认识+概念认识,各理念间充满着斗争:食物链;人与人的斗争又是最可怕的,悲观主义的伦理学,人生的本质是痛苦,生命意志:体现为难以满足的欲望,在实际中并不存在一个对象能够使欲望得到永恒的满足,人们所能获得的只是暂时的欲望的满足,一个欲望满足又会产生新的欲望;如果一个人易于满足,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又会向他袭来,人生实际上就是一场悲剧,只是在细节上才具有喜剧的性质。,意志是饥饿的意志,人世的追逐、焦虑和苦难都是从这里来的。,意志愈完善,痛苦越明显,植物身上无痛感;低等生物、昆虫等痛感微弱;脊椎有了完备的神经系统,痛感能力提高,智力越发达,痛苦越深重,天才最痛苦,柯赫勒特:“谁在知识上增加了,就在痛苦上增加了。”,痛苦与无聊是人生的两大基本要素,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的来回摆动着,生育行为延续了人生的痛苦;这也是性行为和羞耻相连的理由,解脱之道,真正富有智慧的人不是追求快乐而是追求没有痛苦,通过哲学的沉思、艺术和审美、道德的途径暂时摆脱意志,可人们不能永远处于无为的静观状态中,禁欲的道路,“自愿的、彻底的不近女色是禁欲或否定生命意志的第一步”,“此外禁欲主义还表现于自愿的,故意造成的贫苦”,佛教是最高的宗教,反对自杀:,自杀不是对意志的否定,而是强烈肯定意志的一种现象。,自杀者只是对那些轮到他关上的生活条件不满而已。所以他并没有放弃生命意志,自杀者所否定只是那个体而不是物种。自杀,亦即一个个别现象的自甘毁灭,也就是一个完全徒劳的、愚蠢的行为;因为现象毁灭时,自在之物却依然无恙。,美学观点,审美直观,审美直观的含义,一种摒弃理性、忘却意志(欲望)的自失状态,“人们自失于对象之中了,也就是说人们忘记了他的个体,忘记了他的意志;他已仅仅只是作为纯粹的主体,作为客体的镜子而存在;好像仅仅只有对象的存在而没有知觉这对象的人了,所以人们也不能再把直观者与直观分开了,而是两者合一了,”,特点:物我合一,人成为纯粹的直观主体(纯粹的、无意志的、无时间的);事物也上升成为理念(是永恒的形式,不再是个别事物),“人们或是从狱室中,或是从王宫中观看日落,就没有什么区别了”,艺术与科学,艺术高于科学;直观高于理性,对象不同:,科学只认识各表象及其关系,艺术的唯一源泉是对理念的认识,方式不同:,科学依赖于理性考察方式:,“是在实际生活和科学中唯一有效而有益的考察方式”,艺术靠天才的考察方式:,完全沉浸于对象的纯粹观审,受康德影响:科学上无天才,只有匠才。,天才的特点,天才的本质:,具有完全沉浸于对象的纯粹观审能力,艺术=天才=纯粹直观能力=摆脱掉意志的控制=洞见到永恒不变的理念,天才与想象力:,天才需要想象力,但有想象力的不一定是天才,两种想象力:,无功利的想象,直抵理念;功利的想象,局限于表象,天才与认识能力:,一个人的认识能力,在普通人是照亮他生活道路的提灯;在天才人物却是普照世界的太阳,天才的外貌:,“天才的眼神既活泼又坚定,明明带有静观,观审的特点”,普通人的眼神“纵令不象在多数场合那么迟钝或深于世故而寡情,仍很容易看到观审的反面,看到窥探”,天才并不总处在天才状态,大部分时间还是普通人,不能一直处在观审状态,天才与科学不相容,没有艺术与科学兼善的人,法国数学家读完拉辛的伊菲革涅亚后说“可是这证明了什么呢?”,天才不精明(理性、抽象思维),当一个是天才,他就不精明。当他精明的时候,他就不是天才。但不精明的并非就是天才,有些不精明就是愚蠢。,在艺术史上,许多艺术家穷困潦倒,缺少现实生存能力。,艺术家往往生活自己的体验和理想王国中。所以艺术家身上带有孩子式的天真和想象。正因为此,艺术家更无法接受现实的不完美和缺陷,一些文学艺术家自杀与此有关。,天才与疯癫,每每屈服于剧烈的感受和不合理的情欲之下,受直观印象的引导而成为非理性的,以前的迷狂说,亚里士多德:没有一个伟大的天才不是带有几分疯癫的,柏拉图“没有某种一定的疯癫就成不了诗人”,人人都有天才的成分,只是程度不同,否则一般人就会不能欣赏艺术作品。,艺术家认识事物本质的禀赋是先天的,而传达给人的技巧却是后天的。,艺术的分类,艺术的分类反映理念的等级,建筑、造型艺术、诗与悲剧、音乐,建筑:,是理念或意志客体化的最低级别,意志在这里显现为一些力,而不是观念,重力、内聚力、固体性、硬性,“建筑艺术在审美方面唯一的题材实际上就是重力和固体性之间的斗争”,木头建筑,因为其力是弱的,所以不能成为艺术的建筑。,光对于建筑的重要性,充分的光,以蔚蓝的天空为背景,使建筑获得了双重的美,建筑艺术的审美目的服属于其实用的目的。气候限定建筑的功用,气候温和的南方,建筑就自由些,气候寒冷的北欧,建筑就更受限制一些,所以只能多加装饰,哥特式建筑就是如此。,欣赏建筑之美,是那种摆脱了意志的纯粹客体化的美,审美主体无欲无求。因为建筑体现出来的力是理念的最低的客体化形式。而戏剧则是另一个极端,提供了大量的理念。,造型艺术,园艺、风景画、动物画、雕刻、故事画,植物:,高于画建筑物、废墟、教堂内部,园艺:,主要是因为自然对象丰富多彩,又富有秩序。园艺的美几乎都是自然本身的美。,动物画、雕刻,人们开始从其中看到理念了,感受到意志的激动了。,只有形体美,而没有个性美,只有族类特征:特征即美,人:,一般特征+个性,人的美超过其他事物,人的身体作为意志的最高客体化,战胜了一切的障碍和阻力。而较低级别的意志现象常使这些障碍与阻力和意志作对;人体是极不相同的部分组成的最复杂的系统。,雕像的披衣不应遮盖人的形体,艺术表现人体并不基于模仿,他认为是艺术家在思想中实现了自然所暗示出来的一个美的理念。,同样莎士比亚的天才不在于模仿生活,而在于在生活的基础上,将其先验的预期表达出来,人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在于人有个性,人有性格。,但艺术表现性格时,要与理念平衡。性格压倒族类特征就成了漫画,而以族类特征取消个性,则又会空洞无意义。因此不能性格来破坏美和优雅。,诗与悲剧,文学是更高一级理念的客体化,写人的挣扎、在行动中表现人,悲剧:,暗示着人生和宇宙的本质,悲剧表现的不是个人之罪,而是生存本身之罪,三种悲剧:,特别邪恶的人引起的。,由盲目的命运和偶然的事件引起的。,日常生活的复杂状态引起的,生活的本质,悲剧的目的:,不在于改变人生的不幸,而在于揭示出这种不幸,让人们认识到人生是一场恶梦;产生断念、弃绝。,音乐,音乐乃是全部意志的直接客体化和写照,其他艺术:意志的影子,音乐:意志本身,反对音乐诉诸如中间事物(理念、事物),反对模仿性的音乐,强调音乐的抽象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