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校史之建筑篇,武大早期建筑群建成于上世纪,30,年代,包括工学院、图书馆等,15,处,26,栋建筑,,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汉大学的早期建筑气势恢宏、布局精巧、中西合璧、美轮美奂,是中国近代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建筑风格之新颖、设计思路之先进,开中国大学校园建筑之先河。,总体特点:中西合璧,庄重典雅(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重楼,轴线对称),坚固实用,,,依山而建,成群而建,移步换景,天平地不平。,2005,年,7,月,,GP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向虎雏,)完成了全部测量工作。测量专班除确定了,15,个,GPS,点的坐标外,还绘制出重点保护建筑物的地形图,并建立了武汉大学全国重点通过计算机在厚,1,公分直径,10,公分的不锈钢材上刻出,15,块深,2-3,毫米的图案。技术人员介绍,这种激光刻制的不锈钢标志物在室外可以使用,30-50,年。现在,这些不锈钢标志镶嵌在,30cm,30cm,的黑金砂大理石中央,内圆外方,黑白相映,熠熠生辉。,新校舍的筹建,1928,年,7,月,国民政府决定组建国立武汉大学,国民政府大学院(教育部)院长蔡元培任命李四光、叶雅各、张难先、石瑛、王星拱、麦焕章等为国立武汉大学建筑设备委员会成员,李四广为委员长,叶雅各为秘书。,特别有理想、贡献的则是李四光先生。李先生在武汉大学筹备委员会首先提议以,150,万元巨款于武昌郊外另建新校舍,改造环境。在当时一般人看来,那个计划过于理想。假设没有李先生那个理想,恐怕武汉大学不会有珞珈山壮丽的校舍,今天的校庆还要在东厂口旧校舍举行。,周鲠生(,1947,年,10,月,31,日在演国立武汉大学,19,周年校庆典礼上的演讲),叶雅各先生,李四光先生,叶雅各、李四光:,自从中央决定改武昌中山大学为武汉大学以后,各筹备委员都充满了一个新的好的大学的希望。在某一次开筹备会的时候,李四光先生提出建设一个新校舍的主张。那时,适逢叶雅各先生,前金陵大学森林系主任,后受聘于湖北省政府计划改进农业事务者,于武昌东湖一带考察农林状况之后,对大家说,武昌东湖一带,其天然风景不唯国内各校所无,即国外大学亦所罕有,,,于是李先生等亲去该地察看。,王世杰,(,1929,年,11,月,11,日在总理纪念周上的演讲),(,国立武汉大学周刊,第,36,期),我写的这座滨临湖边的大学当然是武汉大学。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谈到武汉大学的风景,我想,无论如何,应该从,叶雅各,这个人写起。他虽然不是武汉大学最重要的人物,但却是,确定校址的关键人物,否则武汉大学的美景无从谈起。,方方:,汉口的沧桑往事,,“依山傍水的大学”,一九二九年开尔斯绘制的武汉大学校园规划图,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经历了,7,年的建设,占地面积,3000,余亩,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工程造价,400,多万元(银元)。,一期工程耗资,150,万银元(因通货膨胀,实际耗资,170,万),中央政府与湖北省政府各支持,75,万,李宗仁拨款,20,万资助;二期工程,中央政府和湖北省政府又各支持,75,万。余下部分,由委员们通过各种渠道筹得,如中英庚款、汉口市政府、湖南省政府、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捐资等,总计,400,万银元。,一期工程(,1930,年,3,月,-1932,年,1,月):文学院、理学院、男生寄宿舍、学生饭厅及俱乐部、教工第一、二住宅区、运动场、国立武汉大学牌楼等共,13,项;,二期工程(,1932,年,2,月,-1937,年,7,月):图书馆、法学院、理学院(副楼)、工学院、体育馆、华中水工实验所、珞珈山水塔、实习工厂、电厂、部分生活用房、农学院(未竣工)等共,17,项;,未完成工程:医学院、大礼堂、总办公厅因经费不到位未建。,国立武汉大学校门牌坊,四柱三间重檐歇山式硫璃瓦木结构,缪恩钊、沈中清设计,据说建于,1931,年,后毁于龙卷风。,国立武汉大学校门牌坊,四柱三间单檐冲天柱式钢筋水泥结构,缪恩钊、沈中清设计,约在,1937,建成。,究竟是谁题写的?,武汉的布达拉宫、樱花城堡,男生寄宿舍(老斋舍)由开尔斯(,F. H. Kales,)和萨克瑟(,Richard. Sachse,)设计,汉协盛营造厂中标承建,于,1930,年,3,月开工,,1931,年,9,月竣工,建筑面积,13773,平方米,工程造价,55.09,万元。整个建筑依狮子山向阳的南坡顺山势而建,具有良好的日照条件。建筑主体以花岗岩的灰色为主色调,显得朴素大方,厚重沉稳。宿舍屋前檐眉与亭楼顶均覆有绿色琉璃瓦,与直立的银灰色墙壁珠联璧合,浑然一体。,老斋舍布局巧妙,匠心独具,建筑平面采用不同层次的依山组合,巧妙地顺应了自然地形的变化,同时借助山势构成气势磅礴的立面效果。在不同标高处,沿等高线建成不同层次的房屋,各排房屋底层地面在不同高度上,而屋顶则在同一平面上,形成,“,天平地不平,”,的格局。,老斋舍共有四栋宿舍,每栋宿舍由两个大天井将宿舍分隔为前、中、后三排,各排则依山势高低分为一至四层,每层各有两个出入口。入口处平面修建多层阶梯,外形统一,气势宏伟。,每两栋宿舍之间,均依照山势,设置有总共,95,级阶梯,这既是宿舍的主要楼梯,又是自宿舍楼下登狮子山、上图书馆的主要通道。,老斋舍各层宿舍的命名和编号极有韵味,不是枯燥呆板的数字,而是分别以,千字文,中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依次命名和编号,即从东边第一栋开始,从一层到四层,依次为天字斋、地字斋、玄(元)字斋、黄字斋,等等,以此类推,形成天、地、玄(元)、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等,16,个斋舍,充满了深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人文气息。,老斋舍的,16,个单元共有,502,个房间,可容纳,1000,多人同时居住。单个房间尺寸为,3.3,米宽、,4.5,米长,内有壁柜,使用面积约为,13,平方米。,老斋舍的四栋宿舍一字排开,全长,128,米,其最上层已达到山顶,由三座门楼联成一线。,1947,年,“,六,一,”,惨案发生后,为纪念陈如丰、王志德、黄鸣岗三位死难学生,学校按照他们三人殉难的地点,将老斋舍的这三座拱门由东往西分别命名为,“,如丰门,”,、,“,志德门,”,和,“,鸣岗门,”,。,为纪念六一惨案死难烈士而建于,1947,年,11,月。六角飞檐,碧瓦熠熠,六根朱红圆柱支撑,都蕴含六月之意,亭四周植有冬青和绿草。亭高约,7,米,上部攒尖顶为木质结构,下部红圆柱用水泥注成。亭中立有一块石制纪念碑,碑身高,1.46,米,宽约,0.58,米。,六一亭,开尔斯先生匠心独具,在四栋宿舍之间的三座圆形拱门上又垫起一层,建成三座单檐歇山式亭楼,斗拱飞檐,琉璃翡翠,宛若三座飘逸凌空的天上宫阙。罗马式的圆拱门配上中国传统的歇山顶亭楼,堪称又一例,“,中西合璧,”,的佳作。它既突出了老斋舍三个入口的导向性,又使四栋建筑联为一体,避免呆板,与周围的建筑顾盼呼应,相得益彰。,老斋舍的屋顶做成平面,形成一个宽阔的平台,并与图书馆前区连成一片,成为一大广场,这既节约了工程造价,又有效地拓展了图书馆、文学院和法学院教学区前的空间范围,扩大了活动场所。,山上男生宿舍为四层楼房,分四单元。每两单元交接处,就有一座四层楼高的大门,门上有阙。因为阙在楼上,离地即为五层,加上飞檐绿瓦,自下仰视,在当时真可谓天上宫阙。,房住二人,内有双人用自修桌一,木方凳、钢丝床各二,均是新制,全舍划一,极为齐整。每斋都有抽水马桶、洗澡间,热水用管道送至各斋,热水的温度,已经达到开水地步。每日晚饭后,同学三、五成群,漫步于青山绿水之间,颇有身在仙境之感。这样校园,当时可称全国一流,甚至可说全国第一,同学学习情绪,从而大大加强。,说到校舍建筑,老校长声称,第一要求坚固,校舍建成之后,希望能够维持二百年。二要美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采取了一些中国传统装饰宫殿的办法来装饰校舍,结果也就将学校装扮为一座宫殿了。特别是男生宿舍,既高入云间,又门、窗百千,游人竟有比之为布达拉宫者。珞珈山也就成了武汉的一个风景区,来武汉者无不以一睹为快。一、二、三区教职工住宅,一区最为华丽。当时在武汉,可称一流。因为有小洋房十八栋,故又称十八栋。至于为何如此讲究,老校长说,没有舒适住所,难得名牌教授。关于用水,老校长宣称,经过化验,完全可以饮用。学生用床,老校长说是由上海一家工厂承造。样品出来,命两个壮年在床上跳动,两小时候,毫不变样,方为合格。老校长接着还说,学生多是青壮,不给他一张坚固的床,是难持久的。床如此,其它学生用具,亦皆照办,都经久耐用。,杨鸿年:,珞珈琐忆,老图书馆,武汉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和精神象征,老图书馆由开尔斯设计,上海六合公司中标承建,于,1933,年,10,月开工,,1935,年,9,月竣工,建筑面积,4767,平方米,工程造价,34.4,万元。老图书馆在结构技术上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和组合式钢桁架混合结构承重,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率先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仿中国古典建筑的成功之作,同时也是中西建筑设计理论、技艺、手法相互渗透、融会贯通的佳作,体现了当时的文化潮流、科学技术和时代精神。,由于图书馆地基不敷使用,设计师开尔斯便大胆地将主楼后移,采用基柱托起主楼后部,用环廊与地面相接,使图书馆的前方平坦宽阔,背面更加高峻宏伟。,老图书馆占地呈,“,工,”,字形,由一座主楼和前后两翼的四座附楼联结而成,整体外观为中国传统殿堂式风格,飞檐画角,龙凤卷云,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宫殿式建筑的威武和庄严,内部则采用了西式的回廊、石拱门、落地玻璃等,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发挥得完美而极致。,老图书馆的外部装饰极具中国传统特色,顶部塔楼为八角重檐、单檐双歇山式,形似皇冠,跨度达,18,米;上立七环宝鼎,除起到装饰作用外,还兼有排气之功用;屋顶上有采暖烟囱,装饰为通灵宝塔状,处处体现出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南屋角立有粗大的隅石,称为,“,云纹照壁,”,,北屋角立有小塔,其间护栏以左右的勾阑和中央的双龙吻背,造成,“,围脊,”,的效果。前部两座附楼的歇山顶屋脊与大阅览室相连,称为,“,歇山连脊,”,。,老图书馆主楼第一层正面采用厚重的水泥台基和西式双立柱托起中式歇山顶;主入口为三开间单洞门,使用四对方立柱形成高大宽阔的门廊,既用了西式双联廊柱,又用了中国古典建筑中的雀替、额枋。,老图书馆正门上方镶有老子的全身镂空铁画像,基本造型为老子手持竹简,目光深邃地凝视前方。在老图书馆门前镂刻此,“,抽象简笔画,”,一幅,以纪念其弘扬华夏文化之功,并颂扬其治学与文献收藏之勤。老子画像两侧的云纹图案,寓意,“,青灯伴书卷,”,,象征着莘莘学子刻苦读书、治学之意境。,正门上方的云纹牌匾内,用篆字镌刻的,“,图书馆,”,三字,厚重古朴而又毓秀庄严,溢透出浓厚的人文风韵,体现出古代藏书楼向现代图书馆的嬗变与过渡。,老图书馆一楼中部的阅览大厅,层高,9.6,米,与欧洲,19,世纪早期大厅式图书馆的格局颇为相似,四面通风与采光,能满足,240,余人同时阅览和借阅的需要,还兼有学术报告厅之功用。厅内整齐陈列的黑褐色榄木桌椅都是当年的,古朴而美观,并一直沿用至今。,现为武汉大学图书馆的古籍馆(特藏部),以收藏历史文献为主,共藏有线装古籍近,20,万册。,内廊的四隅切角处设有半圆弧形楼梯,这些旋转直上的楼梯,给人以曲径通幽之感,以及一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境。二楼为小阅览厅,顶层为小型展览厅,外墙为八边形,并设有环形外走廊,供阅览者休息和游人观光。,老图书馆的内外部装饰也极为讲究。在屋脊、环廊、檐部等处都有蟠龙、云纹、斗拱和仙人走兽的精美装饰,皆参照清代建筑样式。大厅内古色古香的阅览座椅,内外四周的斗拱与墙饰,无一不让人具有怀古的遐想和一展文采的冲动。,老图书馆主附楼侧后面连接处还建有西式吊脚楼,却是洗拖把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老图书馆不仅外形颇似北京故宫,其内部的取暖方法也与故宫极其相似:在一楼大厅阅览室的木地板下设有取暖道,寒冬时节,烧上烤火炉,热气进入取暖道而使地板发热,阅览室内便温暖如春。可惜的是,因年代久远,这套取暖系统已不能使用。,龙,凤,狮,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行什,斗牛,北京故宫太和殿的仙人骑鸡:“镇火灭奸人”,1955,年哈军工教学楼,武汉大学的老图书馆,不仅是全校师生的知识宝库和学术地位的象征,而且也是八方来客访问参观的重要场所和必到之处。,蔡元培、胡适、陈独秀、董必武、周恩来、郭沫若、朱德、罗荣桓,等各界人士以及外国元首等,来武大必登此楼。作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武汉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和精神象征,老图书馆的价值和魅力也日益为世人所瞩目。,理学院大楼位于文学院东侧的狮子山尾部的小龟山上,面向大操场和工学院大楼,背对东湖,由开尔斯和萨克瑟设计,其整体建筑分两期建造:主楼和前排附楼为第一期工程,由汉协盛营造厂中标承建,,1930,年,6,月开工,,1931,年,11,月竣工,建筑面积,4671,平方米,造价,21.02,万元,其中由汉口特别市政府资助,17,万元;后排附楼为第二期工程,由汉口袁瑞泰营造厂中标承建,,1935,年,10,月开工,,1936,年,6,月竣工,建筑面积,5449,平方米,造价,24.52,万元;两期工程总建筑面积,10120,平方米,总造价,45.54,万元。,开尔斯等将主楼设计为直径,20,多米的拜占庭式穹隆圆屋顶,采用八角面墙体,并由前排两座中式庑殿顶的配楼加以护持,以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圆穹屋宇,风格独具,构成了这一建筑群中的独特形象,给人一种神秘缥缈的感觉;同时,还与南面工学院大楼的方形墙体和玻璃方屋顶南北呼应,相映成趣,体现出,“,天圆地方,”,(,北圆南方,),的传统建筑理念。另外,将主楼屋顶设计为圆顶,也是为了抗御从东湖边吹来的强风,使之不受自然侵害。,理学院整体建筑依山就势,在狮子山尾狭窄的山脊上布置一座主楼和两座中式配楼,又利用陡峭的北坡建成两栋西式配楼,主楼与配楼之间用环廊联结,构成一个整体,形成,“,天平地不平,”,的又一佳作。同时,在这四座配楼中,位于前排、与拜占庭式的主楼紧密相连的,是两座庑殿顶式的中国城楼(单檐歇山式,孔雀绿琉璃瓦盖顶),而后排的两座配楼则是西方现代式的平顶楼,在其西式的屋顶下又布置有中式的屋檐,处处体现出开尔斯等人匠心独具的设计思想和建筑手法,成为又一例,“,中西合璧,”,的典范之作。,理学院大楼内部构造相当精美、适用,其首层利用地势修建了东、西、北三个扇形的大阶梯教室,这也是国内最早的阶梯教室。室内平面设计为多边形,巧妙和充分地利用了地形和声学原理,偌大的教室,教师讲课无须用扩音设备,声响效果也非常好;教室内的四根大圆柱,既起到支撑作用,又不妨碍视线,威严的柱身上配之以白色纹状的,“,莲花柱头,”,装饰,严肃却不失雅致,充分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起到了美化装饰的效果。,“,莲花柱头,”,工学院大楼座落在两座火石山之间的凹地上,其下方依照山势建有地下室和操场看台,是武大校园内又一例,“,天平地不平,”,的建筑佳作。,工学院大楼坐南朝北,其,“,背景,”,是平缓而苍翠的珞珈山,开尔斯在这里将主楼设计为四角重檐攒尖顶的正方形大楼,在珞珈山这面天然的,“,屏风,”,上形成一幅镶嵌画,使原本平缓的山体陡增钟灵秀气。,工学院大楼的屋顶设计别出心裁,下檐采用孔雀蓝琉璃瓦,顶层则用透光玻璃作屋面,再用四个反扣的桔红色陶缶叠成宝塔状,形成四角重檐攒尖顶的收束;方圆结合,红、白、蓝三色相间,形成中外少有的屋顶形式。在工学院大楼双重屋顶的四角上,共有,8,处,“,仙人骑马,”,的造型雕饰,其,4,个下檐上每个骑马的,“,仙人,”,背后,都跟着,8,个,“,脊兽,”,(上檐上则为,6,个),其数量比校园内其它几处同样拥有这一装饰的建筑,如老图书馆、宋卿体育馆等屋顶上的还要多。,工学院大楼由开尔斯设计,上海六合公司中标承建,于,1934,年,11,月开工,,1936,年,1,月竣工,建筑面积,8140,平方米,总造价,40,万元,其中中英庚款董事会资助,12,万元。,工学院主楼高,5,层,主体平面呈正方形,顶部全部用重檐四坡玻璃盖顶,中央为一个集中采光的封闭天井,形成一个通高,5,层的共享式大厅,四周绕以回廊,作为楼层水平联系的通道,亦是学生课间活动的公共空间。,楼下地下层为科技成果展示大厅,利用主楼前高台设地下通道,可由楼前道路直接进出大厅。由于采用钢梁屋架和透光玻璃作屋顶,阳光可从顶部直射厅内,形成了一个明亮的,“,玻璃中庭,”,,使人充分感受到光影效果和空间变化所造成的情趣。,从攒尖式四角重檐玻璃屋顶,到共享空间的玻璃中庭构造,武汉大学工学院大楼是全世界最早采用空间共享这一建筑风潮的建筑之一。在国外建筑界,在大型公共建筑中采用,“,共享空间,”,和,“,玻璃中庭,”,的设计艺术,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逐渐流行的。,工学院主楼正方形墙体上带有明显的,“,恻角,”,,这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城墙墙面是斜面的,为了使建筑样式符合传统形式的要求,故采取了将外墙墙面四角削斜的方法,利用人们的视觉误差,造成墙体斜面的假象,使这一现代建筑亦带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神韵。同时,为了整体协调,斜角上方的石刻栏杆采用独特的圆角过渡。,主楼的细部处理也极为讲究,集美观性与实用性于一体。例如墙面上方配有多个中国传统建筑中罕见的狮面兽装饰,独具匠心;而在屋顶的四角飞檐下,还装有,4,个圆盘形水斗,称为,“,盛露盘,”,,形似吊灯,实则是屋面的排水口,既承接双层大屋面雨水的集中排放,不致损害墙脚,同时又美化了飞檐翼角。,工学院主楼的四角各有一个配楼,面向主楼对称布局,四隅相望。这,4,座配楼分别是当时工学院的土木、机械、电机、矿冶,4,系以及研究所、实验室等的办公用房,均为矩形平面,有内廊,单檐歇山式屋顶,并覆有孔雀绿琉璃瓦。主楼高大的墙体被宽大的落地玻璃窗和削斜式恻角所美化,四角由绿色琉璃瓦歇山顶的中式配楼护持,更显雍容华贵,典雅大方,壮丽多采。,正方形的主楼前,还布置有两座穹窿圆顶的,“,天文台,”,,这既是主楼自身的配景,又成为理、工学院之间的障景。工学院主楼的四角重檐攒尖玻璃大屋顶,与外围的,4,座中国传统式配楼和正前方的,2,座罗马式碉楼相组配,形成了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1958,年,9,月,12,日,毛泽东视察武汉大学,在大操场主席台接见武汉大学、武汉水利学院、武汉测量制图学院和中央民族学院中南分院的,13000,多名师生员工,为表示纪念,武汉大学将大操场定名为,“,九,一二,”,操场,并勒石以志。,文革期间,“国立武汉大学”六字被“陈毛体”新书体“武汉大学”四字所取代。取自,1951,年,5,月,毛泽东回给武大农学院学生陈文新的私信的信封上。,宋卿体育馆由开尔斯和列文斯比尔设计,于,1935,年,10,月开工,工程造价,12.31,万元,由上海六合公司中标承建,,1936,年,7,月竣工。宋卿体育馆长,35.05,米,宽,21.34,米,一共,4,层(含地下,1,层),建筑面积,2748,平方米。,积急进行之江汉大学,黎黄陂氏创办之江汉大学,久无声响。兹黎氏急欲此校之成,以期造就英材,故特派胡英初携巨款来汉,筹办进行。胡氏抵汉后,寓英租界,扬,子街五号。刻正布置一切,粗有头绪。学址拟定德华学校旧址云。记者愿观其成焉。,汉口中西报, 1922,年,2,月,27,日,绍基系于先君遗志,不敢辄忘。每思继作,而力感不足。贵校创办以来,惨淡经营,成绩昭著。拟将此项基金转移贵校,用以培养人才,藉了先君心愿。,黎绍基、黎绍业致信国立武汉大学,一、中兴公司股票票额,10,万元过户后,由校抵备现金用以建筑体育馆,颜其额曰宋卿体育馆。二、在宋卿体育馆内,辟一适当部分为宋卿前大总统纪念堂,即在堂内设辛亥革命首义文献保存处,由校指定负责搜集编纂辛亥首义史实刊行。,国立武汉大学回复黎氏兄弟,宋卿体育馆按,1500,人的规模设计,馆内空间分为上下两层,均绕有回廊;底层设有木质地板的室内篮球场,可以进行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比赛等运动,还设有健身房;馆内还可用作小型展览会、演示会、舞蹈比赛等的场地,周末则经常在此举行舞会等文娱活动。体育馆内有看台,外有观景台,开尔斯原本想在馆前建一个游泳池,未被采用。,主要建筑材料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柱,屋顶则采用了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建筑工艺,三绞拱钢架结构,以跨度,22.6,米的三绞拱钢屋架承重,并利用密檐高差采光通风。,绿色琉璃瓦屋顶随三绞拱的弧线轮廓而转折,形成别具一格的轮舵式的山墙和三重檐歇山屋顶造型,既表现出现代新型的建筑技术,又保持和发扬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并为体育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和采光通风等条件。体育馆侧墙为框架结构,山墙则取巴洛克,(Baroque),式,堪称典型的,“,中西合璧,”,。正面看台又有中式的重檐,三檐滴水,馆内还做了只有宫廷或高规格庙宇才采用的斗拱。,北冥深广,鲲翼垂天,云搏九万,水击三千,由开尔斯等设计,汉协盛营造厂中标承建,,1930,年,4,月开工,,1931,年,9,月落成,建筑面积,3928,平方米,总造价,17.68,万元。,法学院大楼,由开尔斯等设计,上海六合营造公司中标承建,,1935,年,8,月开工,,1936,年,8,月竣工,建筑面积,4013,平方米,工程造价,18.06,万元,其中湖南省政府资助,12,万元。,法学院大楼为四合院回廊式建筑,占地呈凸形;其琉璃瓦大屋面,从外面看似庑殿顶,实则为开口的大天井,利于室内通风、采光;四面直立的清水墙体上,各加有四根一米宽的斜角大立柱,使墙面整体呈现出传统的城墙形状;屋顶不施云纹斗拱、仙人走兽装饰,四角飞檐平而缓,更显端庄稳重,寓意法理正直、执法如山。,文学院大楼占地呈正方形,是四合院回廊式建筑,立面有,4,层,清水墙体,盂型屋顶,琉璃瓦面;为了有效利用四合院中的地面空间,在第一层加设了一间大教室;翘而尖的南方式飞檐,活泼俏丽,与西边法学院平而缓的北方式飞檐遥相呼应。,武汉大学学生饭厅位于狮子山顶西部,由开尔斯、萨克瑟等设计,汉协盛营造厂中标承建,,1930,年,8,月开工,,1931,年,9,月竣工,建筑面积,2727,平方米,工程造价,12.27,万元。学生饭厅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是真正的饭厅,在锅炉房的背后,还供奉着一尊灶神,专门设有神龛;上层为学生俱乐部,为增强和改善其视野、光线和活动空间,在传统的歇山顶上又增加两层亮窗和马头墙屋面,形成独具特色的三重檐式歇山顶。,20,世纪,30,40,年代,蔡元培、胡适、李济、陶德曼、张伯苓、张奚若、冼星海、董必武、周恩来、陈独秀、博古、王明、陆定一、沈钧儒、蒋介石、汪精卫、陈立夫、李宗仁、罗家伦、陶希圣、司徒雷登、张君劢等学界和政界名人曾先后在国立武汉大学学生礼堂发表演讲或从事其他活动。,半山庐为两层砖木结构住宅建筑,,1932,年开工,,1933,年竣工,建筑面积,507,平方米,工程造价,2.03,万元,由胡道生合记营造厂中标承建。,半山庐高约,7,米,由两个阳台将三栋两层的楼房连缀而成,中间一楼伸出一个装饰性屋檐为入口,八个飞檐毫无雕饰讲究,整栋楼用色简单,皆青砖墨瓦,外表极显质朴无华之能事,与珞珈山的苍秀山势混为一体。据说,半山庐的选址与建筑,是武大一位研究易经的教授所设计,虽依山而建,但庭前却异常开阔平坦。,抗战爆发前,赵师梅、陈恭禄、郭斌佳、缪培基、李先闻、朱利安,贝尔等年轻有为的教授先后在半山庐居住多年,他们在此挑灯夜战,禀烛神思,许多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的空白,使国立武汉大学声誉日隆。,这是一幢两层洋楼,专供单身教授居住的宿舍,踞山腰,深隐松林中,蝉唱虫吟,萤火点点,饶有诗意。,半山庐面对图书馆、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和学生宿舍。工学院正在施工。兼采宫殿式与西洋式之长的建筑,典雅堂皇。蓝色琉璃瓦掩盖浅黄色的高墙,在晴空一碧下显得和谐悦目。东湖在侧。微波荡漾,水色山光益增艳丽。每当黑夜岑寂,湖面一平如镜,反映高悬的明月,闪烁的繁星,漫步沙滩,有如置身仙境,忘却世事的烦嚣。,缪培基:,王世杰、武汉大学与我,1938,年春夏,武大西迁四川乐山,国民政府在珞珈山开办军官训练团两期,由蒋介石亲任团长。其间,蒋介石、宋美龄及其心腹要员们都曾寓居于半山庐,李宗仁等九大战区长官在珞珈山军官训练团集训,促进了全国抗日力量的团结和统一。,“,一区十八栋,”,为老武大教授别墅群,这些三层砖木结构的小洋房大部分于,1930,年,11,月开工,,1931,年,9,月竣工,每栋楼的建筑面积约为一两百平方米,工程造价约为,1.5,万元左右,由汉协盛营造厂中标承建。这片别墅群最初共有,8,个单栋和,10,个双栋,可住,28,户人家;抗战期间,有,1,个单栋被侵华日军拆毁;抗战胜利后又加盖了,3,单,1,双,4,栋房子,,“,十八栋,”,也就最终演变为,21,栋,32,户,但习惯上仍称作,“,十八栋,”,。,人文科学馆(简称,“,人文馆,”,),,1990,年,11,月,20,日竣工,由香港著名实业家和爱国人士邵逸夫捐款和原国家教委拨款共建,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设计新颖,建造精良,是一座现代化的多功能综合性人文科学大楼。,1991,年,4,月,10,日,由原国家教委组织的邵逸夫先生第二批赠款建设项目评选活动结果揭晓,武汉大学人文科学馆荣获一等奖,专家评议组成员之一、清华大学宋泽芬教授称赞其为,“,全国最美大学校园里的最美的一栋建筑,”,。,2009,年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武汉大学标本馆是中国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分为动物标本馆和植物标本馆。其中动物馆是中国最早、最大的标本馆之一,鸟类标本居全国各馆之首;植物馆则为中国十大植物标本馆之一,武大校园本身也是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的会员。,武汉大学新图书馆于,1985,年建成,总建筑面积,1.5,万余平方米,建设在风景优美的珞珈山下,是一幢具有仿古的民族风格与现代建筑艺术相结合的新型建筑物。银灰色的水刷石墙体,墨绿色的琉璃瓦屋顶,在绿树丛中显得高雅、宁静。,武汉大学图书馆现有藏书量,630,万册,在所有高校中仅次于北大,在全国图书馆中居于第三位,次于国家图书馆、北大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文理分馆,今日武大,占地面积:,5167,亩,建筑面积:,252,万平方米,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中国学科门类最齐全、综合性最强的大学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