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美丽,粪生真菌,这是什么菌呢?,水玉霉属 Pilobolus,水玉霉生长在草食动物的粪物上。,个体纤细,,孢子囊柄,顶端长有一个晶莹的囊泡,里头积聚有水份,孢子成熟时,,囊泡,的顶端破裂,黑色的孢子囊就像打水枪似的喷射出去,黏附在附近的草叶片上。,据报导,孢子囊最远可射到2公尺呢!等到有动物过来吃草时,就会将孢子一起吃入肚内,孢子通过动物的消化道,随着粪便被排出来,又可再继续生长繁殖。,水玉霉生活史中有趣的是,它有几个特殊的设计,使它能确保与动物密切相连:,首先,它的孢子在动物体内不但不会被消化液破坏,而且需要消化液的刺激才会萌芽,甚至必须在粪便上才能生长良好;,其次,孢子囊柄顶端的泡囊内有能聚光的胡萝卜色素,像是透镜可帮助孢子囊柄调整方向,使它具有向旋光性,如此孢子才能对准阳光下的草丛发射。,水玉霉顶端黑色的孢子囊在发射时是整个一起出去,翻转,然后再打开让里面的孢子散出来,孢子呈透明、淡黄色。,像这样,它们依赖动物到处散播旅行,又能轻易地获得丰富的营养源,这种生活方式是不是很奇妙?,世界上已记录的有7种,台湾常见的有2至3种。,特征,Trophocyst 营养囊,Sporangiophore孢囊梗,Sporangium,孢子囊,泡囊,孢子囊黑色,突起呈半球状,表面粗糙。,接合子未发现。,孢囊孢子椭圆形,微黄,壁平滑。,Hyphae 菌丝,Substrate基质,泡囊卵圆至椭圆,透明,微黄,大小不一,基部含胡萝卜素。,孢囊梗从营养囊伸出,细长,无隔,有向旋光性。,营养囊黄色,卵圆形,在基部。,菌丝埋于基质内,substrate,Trophocyst营养囊,Sporangiophore孢囊梗,Sporangium,孢子囊,泡囊下泡,孢囊梗直立或弯曲,不分枝。,孢囊梗具有向光性,所以成熟后孢子囊可向光强力弹射出去。,Pilobolus roridus,var.,umbonatus,trophocyst,sporangiophore,vesicle,and sporangium,观察方式,要观察水玉霉是很容易的事,去野外采集一小块新鲜的牛、马粪或几粒羊粪,放在有盖的透明容器内,里面垫上湿纸巾,以维持潮湿,两三天后就可看见一根根晶莹剔透的水玉霉长出来了,顶端黑色的孢子囊好像是无数的小眼睛在瞪着你看。,粪生真菌的分离,1.采集食草动物的粪便(牛、马、羊)。,2.适量的粪便放入含湿滤纸的培养皿内,于室温下观察其继代的情形。会先长出毛霉菌,接着是接合菌,子囊和担子菌最后出现。,它们在当天的中午前就会发射出去,第二天又会有新的一批再长出来。,若有兴趣,还可进一步记录它生长与发射的时间。,水玉霉对人类并无直接的实用经济价值,但在自然界中,它能帮助分解粪物,也是重要的分解者。,粪生真菌,coprophilous fungi,coprophagousfungi,imicolous fungi,在动物粪便中生长的真菌之总称。以动物(尤其是食草动物)粪便为生长基质并具有分解粪素能力的真菌。,经动物口再通过消化道排出后在粪中萌发,然后就在粪中由孢子生出。,种类:,接合菌:水玉霉,子囊菌:许多盘菌,担子菌:鬼伞属,粪生真菌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典型的粪生真菌,通常只在粪上生长,或者主要是在粪上生长而在其他基质上也可发现,如水玉霉属、倚囊霉属、双球霉属、丝壳属、粪壳属、柄孢壳属、粪盘属、鬼伞属等。,此类真菌多数成员的孢子有色,在从粪转移到草上时,以强烈喷射的方式将孢子团块牢固地胶附到草上。子实体的向光性使孢子有效地射向草的叶片。,水玉霉属以整个孢子囊射出,距离可达2米。孢子囊蜡质、色暗,对孢子有保护作用。,食草动物吃下粘附着孢子囊的草,在通过消化道时将孢子释出,随着粪便落在地上,这是典型的粪生真菌孢子的散播形式。,粪生真菌的孢子可以耐受消化道高温并与其他微生物竞争,多数粪生真菌的孢子需要消化道的湿度和各种消化液打破休眠,促进其在粪上的发芽,从而完成从粪草动物消化道粪的生活史。,第二类是非典型的粪生真菌,虽然在粪上也可发现,但以其他基质为主,包括,毛霉目,、,散囊菌目,、,肉座菌科,、,球壳目,、,盘菌目,等的一些属种。,此类真菌生长在植物落叶层、土壤、食品以及一些腐烂的基质中,也生长在粪上,它们缺乏粪生真菌特有的散播孢子的机制,孢子通过空气、水滴、昆虫及其他土壤动物传播。,粪生真菌多数适应于温血动物,但在昆虫或两栖动物中也能存在。蛙粪霉生于蛙粪上,其孢子首先进入甲虫的肠中,甲虫被青蛙吞食,孢子随蛙粪排出而萌发,产生新的孢子。,鸟粪上有许多粪生真菌,因为鸟类取食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并通过饮水吞入孢子,孢子从鸟的肠道到粪,不作为其生活史的构成环节。,土壤动物中的节肢动物与线虫以大型动物的粪便或枯枝落叶层作为食饵,将生长在上面的真菌一起吞食,真菌的孢子或菌丝断片无害地通过土壤动物的消化管道而排出体外。,粪生真菌在粪便上出现往往有一定的顺序,其演替一般是:,从毛霉目开始,毛霉属、水玉霉属、卷霉属、梳霉属、根霉属在新鲜的粪上于实验室培养的第24天就出现子实体并产生孢子,6天后出现卷枝霉属、小克银汉霉等,,然后出现毛霉目的重寄生菌集珠霉属、头珠霉属等,它们一般在毛霉目培养8天之内出现,持续 46天。,不完全菌类的成员几乎在毛霉目出现之后即开始出现。节丛孢属、头梗霉属、木霉属等在培养的第 6天后形成分生孢子。,810 天后,曲霉属、头毛孢霉属、帚霉属、单端孢属等出现。不完全菌类是在第68天后出现,持续约12天;,盘菌目,是,子囊菌亚门,是最早出现的类群,在培养的第 610天即陆续出现囊环粪盘属、革粪盘属、粪盘菌属等;,球壳目,等核菌则在培养的第1024天陆续出现;,担子菌亚门,的鬼伞属通常在632天陆续出现子实体。,上述交替状况常有相互重叠的现象。,Coprobia granulata,A pair of,Conocybe rickenii,(锥盖伞菌),growing out of dung.,生态习性:在马粪或牛粪上单生或群生。分布地区:湖南和西藏等。经济用途:此种有毒。因个体小,生粪上,一般不会有人采食,但记载含致幻觉物质。,Psilocybe coprophila,粪生光盖伞,粪生光盖伞,分类地位:伞菌目、球盖菇科、光盖伞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小,褐色。菌盖直径1-3cm,半球形至扁半球形,初期边缘有白色小鳞片,后变光滑,暗红褐色至灰褐色。菌褶直生,稍稀,宽,污白、褐色到紫褐色。菌柄柱形,稍弯曲,长2-4cm,粗,污白至暗褐色、菌幕易消失。孢子印带紫褐色。孢子椭圆形,光滑,11-14m7-8.5m。褶侧与褶缘囊体近似,23-39m7.8-12.8m。,a dung bonnet,Bolbitius vitellinus,.,粪锈伞,Coprinus poliomallus,鬼伞菌,Fungus(probably,Panaeolus,sp.)growing from buffalo dung,Unidentified,Unidentified,图A.拟毛微卷霉(,C.mucoroides,)及中柱。bar:165m。图B.拟毛微卷霉孢子囊柄上着生一个孢子囊和一个棘。bar:26m 图C.拟毛微卷微的梨形中柱及囊襟。bar:25m。图D.排遗上结晶水玉微(,P.crystallinus,)的菌相bar:470m.图E.结晶水玉微孢子囊及泡囊间具黄色胶状物质bar:140m 图F结晶水玉微的孢囊孢子bar:10m.图G野生粪盘菌(,A.foliicola,)初生子实体bar:300m.图H野生粪盘菌成熟子实体bar:730m.图I野生粪盘菌子囊,8个子囊孢子在子囊上半部排成一列(罕见)bar:35m.图J野生粪盘菌子囊在梅瑞氏染剂包埋下呈黄褐色,子囊孢子排成二列 bar:80m.图K 野生粪盘菌子囊孢子表面具脊状突出物bar:17m,图板二,图版二图A 寡纹粪盘菌(A.scatigenus)子实体bar:1300m。图B寡纹粪盘菌子囊,长度随子囊成熟而增长bar:80m图C寡纹粪盘菌子囊顶端圆形,内含淡紫色子囊孢子bar:11m图D大孢瓶束微(A.macrospora)成熟子实体 bar:260m图E大孢瓶束微子囊壳棍棒状,顶端圆形,具短柄 bar:55m图F大孢瓶束微子囊孢子成椭圆形,表面具不规则疣状颗粒或脊状突起bar:11.5m图G瓶束微子实体bar:135m图H瓶束微子囊在梅瑞氏染剂包埋下,呈淡黄色 bar:22m图I瓶束微子囊袋状,顶端圆形,具短柄Ibar:13m图J瓶束微成熟子囊孢子 bar:9.3m附注:图A.D和G使用解剖显微镜附数位相机拍摄,图B.C和J为水埋玻片,位相差照片。图E和F水埋玻片,明视野下拍摄。图I为棉花蓝包埋玻片,明视野下拍摄。图H为梅瑞氏染剂包埋之玻片,位相差照片。图I之比例尺适用于本图版中各图片,。,粪生真菌虽没有独特的经济价值,但它们(如毛霉、根霉、小克银汉霉、木霉、曲霉等)与人类的关系密切。,水玉霉属有强烈的向光性,常作为研究真菌向光现象的材料。,此外,由于粪生真菌代表一个特殊的生态群,所以也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对象之一。,认识了粪生真菌,你该不再会觉得它很恶心了吧?,中国菌物作者林晓民后记,水玉霉是一类形态特殊,并能强力弹射孢子的粪生真菌,在教学和菌物生理研究上是很典型的实验材料。为了采集到水玉霉,我在野外时总是很留意食草动物的粪便,经常蹲下身子仔细观察那些粪便,但很久都没有发现。,有一天,在一个小树林里散步时,我发现了一些羊粪,便蹲下仔细观察,时间久了,有点腰酸腿痛,随手拣起几粒站起来看,却发现在羊粪与土壤接触的一面有大量的水玉霉孢子囊,再拣起附近的一些羊粪粒看,发现都有。,类似的菌物采集、观察经历还很多,这些经历丰富了我的菌物学知识,特别是加深了我对菌物生态习性的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