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人口老年化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2960957 上传时间:2024-11-2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人口老年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浅议人口老年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浅议人口老年化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国际研讨会上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关注 一份报告,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主办的“,21,世纪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与经济分析”国际研讨会上,一份,CSIS,提交的最新调研报告,银发中国,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关注。,该报告的主要内容,该报告称:“,35,年前,,中国儿童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例是,6,:,1,,而,往后的,35,年,,这个比例将是,1,:,2,。,人口预期寿命,:由,1949,年,的,41,岁,延长到了现在的,70,岁。,另一方面劳动人口的数量也急剧下降,到,2050,年左右,中国的劳动力人口总数将比目前减少,18,35,。,人口出生率下降和寿命延长是推动中国老龄化和劳动人口相对数量下滑的两股基本力量。”,并且它还严肃指出:“,中国即将经历一次惊人的人口转变,一个原本年轻的国家即将老龄化,。”,人口老年化的定义,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上升,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和,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我国,2003,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已经达到了,11%,,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将很快成为中国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发展老龄事业的工作格局。,一、未来趋势预测,我国未来面临人口增长三大高峰,我国已相继面临,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增长,的“三线交叠增长”的非常时期:,1,、总人口继续直升,估计到,2050,年将达,16,亿左右;,2,、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量将持续增长到,2020,年,达,94100,万人,所占比重将增长至,2010,年,大约占,67%,左右,届时从属年龄人口比下降至,50%,以下,社会赡养负担最轻,,从现在至,2020,年是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最佳时期,随后从属比上升伴随着劳动人口比重的下降,预示着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开始显现。,另一方面,未来一二十年我们在面临劳动人口比重和绝对量增长的同时,,还将面对失业人口继续上升的趋势。,更为严峻的是,我们还面对着人口年龄加速老化的挑战。,如下表所示,,未来,16,年我国将进入老龄化加速发展阶段,届时老年人口将逐年递增到,2.43,亿,占总人口的,19.96%,;,此后,30,年间将进入快速人口老化阶段,老年人口比例将上升到,32.73%,并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在这一高水平上。,二、综观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五个特征。,1.,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最,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到目前已接近,1.41,亿,我国成为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总数的,1/5,,占亚洲老年人口的,1/2,。,。,2004,年,中国的老年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1,。但到,2040,年,中国老年人总数将达到,4.11,亿,占到总人口的,29,,它将超过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英国目前的人口总和。,2.,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来势猛,底部老龄化和顶部老龄化。,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发展很快,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间,与发达国家相比,速度十分惊人。法国完成这一过程用了,115,年,瑞典用了,85,年,美国用了,60,年,英国用了,45,年,最短的日本也用了,25,年。,3.,人口未富先老,对经济压力很大,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呈渐进的步伐。当它们的,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10%,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1,万美元以上。发达国家的人口是先富后老。,我国是未富先老。我国在,2000,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达,856,美元,属于刚刚迈过最低收入门槛的中等收入国家。,4.,老年人口在区域分布上不均衡,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如上海市老年人口,2000,年已达,238,万,占总人口的,18.5%,,到,2025,年将达到最高峰,468.8,万,占总人口的,32.7%,;北京,2000,年老年人口为,188,万,占总人口的,14.6%,,到,2025,年将会猛增到,416,万,老年人口的比例接近,30%,,大大超过现在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而在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低于东部。,另外,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就静态而言,,但就动态而言,,5.,老龄人口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人口学中认定,,60-69,岁为低龄老年人口,,70-79,岁为中龄老年人口,,80,岁以上为高龄老年人口。,过去说“人活,70,古来稀”,现在说“活到,70,不稀奇”。我国高龄老年人口以每年,5.4%,的速度增长,高龄人口已从,1990,年的,800,万增长到,2000,年的,1100,万,到,2020,年将达到,2780,万。,高龄人口丧偶和患病的机率高,高龄女性多于男性,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差。因此他们不仅需要经济上的供养,而且需要生活上的照料。,三、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对老人赡养比上升,如图,2,所示,人口年龄结构预测表明,,199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对老人赡养比为,13.7%,,,2000,年上升为,15.6%,,预计到,2025,年上升为,29.46%,,,2050,年上升为,48.49%,。如果再加上对幼年子女的抚养,劳动年龄人口的总抚养比上升得更为迅速,,2025,年达到,59.5%,,,2050,年达到,76.8%,。人口老龄化将使劳动年龄人口的经济负担日益沉重。,2.,人口老龄化对投资、消费、储蓄和税收都带来相关影响,储蓄率下降,投资率比例降低,单纯消费增加,当然从近期看,消费增长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但从长期看,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为使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后劲,必须继续扩大积累,持续增加投资。,3.,人口老龄化使政府用于老人的财政支出增加,财政负担加重,由于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发展,财政中用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服务的支出不断增加。,据统计,从,1985,年至,1997,年,从,327,亿元增加到,3043,亿元,增长近,10,倍,其中用于支付离退休职工的各种费用从,149,亿元增加到,2068,亿元,增长了,12,倍以上财政负担十分沉重。,目前的养老方式:一是由政府承办的社会基本养老;二是传统的家庭养老;三是以个人储蓄为主的自身养老。,4.,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影响家庭结构和赡养功能,据从中国老龄人协会和劳动保障部获得的最新人口统计数据显示,目前,65,岁的老人中,有,64,与自己的子女住在一起,这一比例在农村显得更高;而在老年妇女中,,65,岁至,79,岁的有,67,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相比之下,,80,岁以上的则有,80,与自己的子女同住一个屋檐下,他们对自己后代的经济依赖也更强。,5.,人口老龄化使完成脱贫任务更加艰巨,据统计,,50%,以上的城镇老年人口和,80%,左右的农村老人在银行中基本上没有存款,只能依靠子女或社会供养。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至今我国尚有,500,万贫困老年人口,他们有的处于老少边穷地区,有的身为孤寡,有的染病在身,有的身患残疾。在人生的晚年仍忍受着生活的艰辛和病痛的折磨,他们成为社会最需要帮扶的贫困对象和脆弱群体。,6.,人口老龄化带来老年人口的心理变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帮助,中国的老龄工作刚刚起步,基层服务网络薄弱,专业工作人员缺乏,老龄工作资源不足。,目前,完全需要由社会供养和照料的老年人约有,200,万,预计到,2040,年将超过,1,千万。所以我们不仅要给予老人经济上的赡养,而且还要有精神上的慰藉,要格外给予他们安慰、体贴、照料、尊重和帮助。,四、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1,、做实“个人帐户”,逐步增强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由现收现付制改为“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2,、建立老年医疗健康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健康老龄化,首先我们要建立和健全老年医疗保险制度。,其次要逐步实现健康老龄化。,3,、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源优势,我国实行性别、职业差异的退休年龄制,与那些预期寿命与我国同水准的国家相比,我国的退休年龄普遍较低。从而两种现象不可避免:一是退休人口大量隐性就业;二是退休时工龄越长养老待遇往往也就越优。,4,、在农村实行家庭养老为主与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养老制度,对于农村“三无”老人(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子女依靠),继续实行“五保”制度。,5,、积极推进社区养老建设,发挥社区养老功能,企业不仅面对国内竞争,而且面对国际竞争,企业中的“小社会”功能一定要向社区转移。,社区养老服务是一项公益事业,要发挥社区助老功能,不以盈利为目的,有社会公益性质;但同时,又要遵循市场经济原则,实行合理收费,维护良性循环。,6,、积极发展老龄产业,开拓老年消费市场,所谓老龄产业,就是指由老年消费市场需求增长带动而形成的产业,它包括所有有关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生产、经营、服务等设施和经济活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龄产业尚未完全开发,企业经营者对老年消费市场需求攀升反应比较迟缓,政府部门对此也还没有相应的扶持引导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