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方法与技巧,主讲人:谭林妃,doar66,第一部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介,第二部分,题型分析与应试指导,第三部分,施测和答题方法,第四部分,如何备考第五部分 常见问题答疑,第一部分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介,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概念和特点,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作用,三、,2007,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内容结构,一、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的概念,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Administrative Aptitude Test,简称,AAT,),.,是用于测量从事国家机关行政工作所必备的基本职业能力及能力发展趋向的一种标准化考试。 用来预测,“谁最具备从事机关行政工作的能力,谁在将来的行政工作中更有发展潜力”。,“是否具有做好行政管理工作的潜力和可能性”。,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一种标准化考试,原理科学、材料精确、施测严密、结果客观,具有试题客观化、施测标准化、评分现代化和分数解释科学化等特点。,一、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的概念,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主要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等内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摘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08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二、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特点,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与一般的考试和心理测验的联系与区别,特点:题量大、时间紧、覆盖面广、题型稳定、试题灵活,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作用(一),1,、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具有否决权,2,、作为早期的筛选测验,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3,、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4,、抵制用人的不正之风,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作用(二),5,、提高录用考试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6、不需要应试者做专门的复习与准备,给应试者应考带来极大的方便,四、,2007,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内容结构,部分,内容,题数,时间,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段落阅读,20,40,30分钟,选词填空,20,二,数量关系,数字推理,5,20,20分钟,数学运算,15,三,判断推理,图形推理,5,35,40分钟,定义判断,10,类比推理,10,逻辑判断,10,四,常识判断,25,10分钟,五,资料分析,20,20分钟,合计,140,120分钟,第二部分,题型分析与应试指导,一、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应试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1)它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2)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准确含义;(3)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4)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5)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6)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7)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言语理解与表达测验主要考察的是应试者对现代汉语的理解与表达能力。本测验不涉及古代汉语和其他民族的语言。,言语理解与表达测验主要考察的是应试者对书面语言在理解和表达方面的综合能力。本测验不考察应试者对口头言语能力的理解和运用。,言语理解与表达测验主要侧重于考察应试者在言语理解的正确性与言语表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等方面的能力。,言语理解与表达是一种水平较高的职业能力测验,它与语言文字学专业的测验要求有本质的区别,最为明显的是言语理解与表达侧重考查应试者对语言的应用能力,考查对语言包括字、词、短语、句子、段落及语篇的理解能力,考查语言文字知识的广度,考查对语言知识正确迁移的能力以及对语言规范运用的敏感性等等。其测验目标是要考查应试者在现代社会中运用语言文字信息进行交流、沟通以及完成工作的能力。,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一、片段阅读,二、选词填空,三、语句表达,1、病句,2、歧义句,四、文章阅读,一、,片段阅读,一般包含一段话或一个句子,要求应试者选出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的一项。,片段阅读几种出题类型,一、对词义的理解,1、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准确含义;,二、对句义的理解,2、,它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3、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4、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5、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二、对段落的理解,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答题关键点,关键在于要掌握问什么,答什么。提问方式不同,答题方式也就不同。,1,、理解片段文字中某关键词、短语或概念的涵义,例题:,中国老百姓无论怎样穷,怎样苦,也往往要从牙缝里挤出钱来,供孩子上学读书。他们很清楚只有这样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命运,才可能拥有未来。运用到国家政策层面,毫无疑问,教育只应该是,公益事业,,,是烧钱的事业。这句话中“烧钱的事业”可以理解为:,A,教育是一项非常费钱的事业,B,对教育应该投资而不应该从中牟利,C,对教育的投资可能无法收回成本,D,国家应该增加教育投资力度,正确答案,B,。,例题:无论什么文章,一旦选进语文教材,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独立存在的作品,而是整个教材系统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基本功训练的凭借,”。,“基本功训练的凭借”是:,A,收入语文教材中的各类作品,B,那些保持原来意义、独立存在的作品,C,整个教材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D,那些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独立存在的作品,正确答案,A,。,分析:答案为A。这道题目其实是对句子主语的考察,问题要应试者回答“基本功训练的凭借”的主语是什么。通过对整个句子成分的划分,我们可以得到:无论什么文章,一旦选进语文教材,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独立存在的作品,而是整个教材系统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基本功训练的凭借”。主、谓、宾一目了然,主语应该是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所以答案为A。,2,、文字的主旨、主要意思、观点和核心观点,2.1,说明片断的大意和中心思想,例题:长期以来,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对于司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行为,缺乏有效可行的保障机制来恢复和弥补被侵权人的权利。遭受侵害的当事人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没有一条光明、可靠的渠道来支持这种保护。这段文字的主旨是:,A,司法机关执法受到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B,司法机关的执法过程也应有法可依、有法必依,C,目前缺少保障机制来弥补被司法机关侵犯的权利,D,制定规范和约束司法机关执法过程的法律势在必行,正确答案,C,。,解析:题干的意思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公民和法人等的合法权益受到伤害,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A的意思不完整,只是原因。B和D是通过题干当中的内容推导出来的内容,并不是题干的主旨。正确答案是C。文中问的是这段文章的主旨,所以要抓住题干的关键词和关键句。一般关键句就能表达文章的主旨,对关键语句的把握是解决阅读中的障碍、准确理解文章内涵的重要环节。关键句一般是指表明文章主旨的句子,在结构上起衔接、照应作用的句子,在句意上比较隐晦难懂的句子等。表明文章主旨、概括中心内容等问题的选项一定要做到内容完整而不片面,语言恰当而不偏颇、文字简明而不拖沓。,2,、文字的主旨、主要意思和核心观点,2.2,给片断选择标题,例题:俄罗斯防病毒软件供应商,卡斯佩尔斯基实验室于,6,月,15,日宣布,一个名为,29a,的国际病毒编写小组日前制造出了世界上首例可在手机之间传播的病毒。卡斯佩尔斯基实验室说,,29a,小组于,15,日将这个名叫“卡比尔”的蠕虫病毒的代码发给了一些反病毒厂商,后者确认该病毒具备在手机之间传播的功能。,该段文字作为一则报纸上的新闻,最适合做该段文字题目的是:,A,“卡比尔”蠕虫病毒在俄诞生,B,29a,的国际病毒编写小组的新贡献,C,世界首例在手机之间传播的病毒诞生,D,反病毒厂商确认手机之间可传播病毒,正确答案,C,。,例题:为什么领导不愿意承担管理过程中的“教练”角色?为什么很多领导者不愿意花时间去教别人?一方面是因为辅导员工要花去大量的时间,而领导者的时间本来就是最宝贵的资源。另一个原因则在于对下属的辅导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是一件很难说清楚的事情,因为有很多知识和方法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而从更深的层次来说,“教练”角色要求领导者兼具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的素质,这也是一般人难以具备的。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A.效率低下,领导之过 B.团结意识亟待增强,C.员工培训,岂容忽视 D.做领导易,做“教练”难,分析:正确答案选D。选择文字标题就需要明确文字表达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这段文字重要说明的是一些领导者不愿教别人的原因,A、B、C三项均未抓住这段文字谈论的重点,不能做这段文字的标题,D项能统领全文,且能使读者对这段文字的主题一目了然,故选D。,3,、找出片段文字所支持的论点或观点,例题:从,1901,年到,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完全为欧美白人垄断;,60,年代以后亚。非、拉美作家居多数;,90,年代则完全没有欧美白人作家获奖。而,60,年代以后正是欧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这是否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科技高度发展可能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走向浅薄,B,不排除技术和科学的干扰,就没有优秀文学作品,C,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产生在落后的国家和地区,D,科技发展是以文学作品丧失人文魅力为代价的,正确答案,A,。,例题:以制度安排和政策导向方式表现出来的集体行为。不过是诸多个人意愿与个人选择的综合表现除非我们每一个人都关心环境,并采取具体的行动,否则,任何政府都不会有动力(或压力)推行环保政策即使政府制定了完善的环保法规,但如果每个公民都不主动遵守,那么,再好的环保法规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段文字主要支持的一个观点是:A、政府有责任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B、完善的环保法规是环保政策成败的关键C、政府制定的环保法规应该体现公民个人意愿D、每个公民都应当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分析:要找出作者主要支持的一个观点。解答此类题目就要先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除非”一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即每个公民都应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避免环保政策达不到效果。正确答案选D。,例题:(2001年)只有同时兼顾公平与效率两个方面的税制才是最好的税制,这是无须证明的。但就具体的税种来说,往往不是低效率、高公平,就是高效率、低公平。高效率、高公平的最优结合是少有的。就某一具体的税种来说,往往,不是,以效率为主导,,就是,以公平为核心,二者并重,并不一定是理想状态。(结论句:选择复句),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就某一具体税种来说:( ),A是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妥协,B兼顾高效率与高公平不是最好的,C兼顾高效率与高公平不是最理想的,D不应以效率为主导,而应以公平为核心,正确答案A。,分析:结构分析法:篇幅较长的句群或文章,其基本结构不外乎“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基本形式。本题题干部分由四个句子组成,逻辑上逐步推进,最后得出结论,属“分总”式结构。句4是核心句。,本题题干部分理解难度不大,若采排除法,由句1可直接排除选项B,由句4可直接排除选项C、D。此句中要注意区分“不是就是”与“不是而是”的不同含义。,若采用关联词分析法,题干部分有“只有才”、“但”等关联词,其中第3句、第4句之间隐含着一个关联词“因此”。可见,第4句是结论句,也是核心句。,例题:一位领导者的影响作用是整体性的。也就是说,职权影响力和个人影响力在领导过程中,总是相互联系、相互交织地发挥作用的。对领导者来说,为了实现领导,必须有一定的职位权力,才能借以推进他所负责的工作。但是,如果领导者只凭职位权力去推进工作,甚至滥用权力,以权压人,事情肯定是办不好的。,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 )。,A对领导者来说,做好领导工作靠的不是职权影响力,而是个人影响力,B对领导来说,发号施令,滥用权力,以权压人,往往做不好领导工作,C对领导来说,为了实现领导,有一定的职位权力是最重要的,D对领导者来说,将职权影响力和个人影响力综合起来加以运用,才能提高领导效能;,分析:A、B、C三醒都只是陈述了这段话一方面的意思,都没有完全地说出本段话的意思。只有D项阐述全面,是符合题意的选项目。,3,、找出片段文字所者不支持的论点或观点,例题:世界遗产公约规定,世界遗产所在地国家必须保证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世界遗产的功能,第一层是科学研究,第二层是教育功能,最后才是旅游功能。目前很多地方都在逐步改正,但还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从这段文字我们不能推出的是:,A,世界遗产所在地国家应该妥善保护世界遗产,B,世界遗产最宝贵的价值是其科学研究价值,C,目前仍有不少违反世界遗产公约的行为存在,D,所有世界遗产所在地国家都过分注重其旅游功能,正确答案,D,。,4,、选出对片段文字理解正确或不正确一项,例题:鲁迅和青年们谈话,不爱用教训口吻,从不说“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一类的话。他以自己的行动,以有趣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做出暗示,让人体会到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对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鲁迅对青年的教导,与众不同,追求一种独特的方式,B.,鲁迅对青年进行教育,宽容大度,启发他们自己觉悟,C.,鲁迅对青年进行教育,善于引导,鼓励他们弃旧图新,D.,鲁迅对青年的教导,讲究形象性,启发他们明辨是非,正确答案,D,。,4,、选出对片段文字理解不正确一项,例题:人们以为芳香剂能净化空气,其实不然,而且实验表明,大多数芳香剂对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少数还可导致造血系统损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等。对一般人来说,偶尔使用芳香剂,不至于造成危害,但家中有呼吸系统疾病等症状者,最艰险少用或不用。,对这段文字,理解不准确的是( )。,A.,有些芳香剂对空气没有污染,B.,使用芳香剂都会伤害身体,C.,家里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不要用芳香剂,D.,家里没病人,也只偶尔使用芳香剂,正确答案,B,。,例题:幽默使人如沐春风,也能解除尴尬。一个懂得幽默的人,会知道如何化解眼前的障碍。我们有时无意中让紧张代替了轻松,让严肃代替了平易,一不小心就变成了无趣的人。 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 )。,A.紧张的生活需要幽默调剂,B.许多人在生活中不擅长使用幽默,C.生活中,幽默可以化解许多难堪,D.有情趣的生活,是因为有了幽默,分析:由题可知,此题主要是强调幽默可以化解障碍,甚至增加生活情趣,但并不能推导出“有情趣的生活,是因为有了幽默”,故本题选D。,5,、选句填空,例题:每个人都有命运不公平和身处逆境的时候,这时我们应该相信: 。许多事情刚开始时,丝毫看不见结果,更谈不上被社会所承认。要想成功就应付诸努力,既不要烦恼,也不要焦急,踏踏实实地工作就会得到快乐。而一味盯着成功的果实,肯定忍受不了若干的寂寞,到头来只会半途而废,甚至一无所获得。,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是,( ),A.,好事多磨,B.,一分耕耘,一分收获,C.,冬天已来临,春天还会远吗,D.,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正确答案,B,。,分析:根据“踏踏实实地工作就会得到快乐”和“到头来只会半途而废,甚至一无所获”可知作者是在强调要付出努力,才能冲出困境,可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才完全符合上下文的语境,因此答案为B。,例题:小说离不开人生世相的描绘,一个阅历不多,涉世不深的作者,是很难在这一领域展露头脚的。诗的创作,特别是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的诞生,大都是源于诗人的灵感和天赋,所以,A.,诗人年纪一般都比较轻。,B.,写小说的人都是中老年人。,C.,早慧的小说家,古今中外比较少有,而早慧的诗人历史上却比较多。,D.,一个人不可能既是优秀的小说家,同时又是杰出诗人。,A,、,B,均是从人的年龄角度来进行推理的,写成小说、写成诗作和人的年龄没有必然的联系,不符合事实或前提推理。,D,项有点偏执,前者,只是说“阅历不深的作者很难写成小说”,而后者写“诗的创作离不开灵感”,没有强调两者不能兼而有之。选,C,。,6,、,作者态度,例题:听莫扎特的音乐能够提高智商,这被称为“莫扎特效应”。无论“莫扎特效应”有无这样的神奇效果,音乐在陶冶情操,抚慰心灵上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出来。人类离不开音乐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实。,通过这段话,可以知道的是;,A.作者认同“莫扎特效应”,B.作者认为音乐能提高智商,C.看不出作者是否认同“莫扎特效应”,D.音乐在大脑的开发方面起关键作用,正确答案,C,例题: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步发展,将从根本上解决不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近十多年的经济发展进程表明,农业发展和流入城市的农民所积累的资金,是乡镇企业启动资金的主要来源。乡镇企业的发展使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使农村的小镇逐步发展成为小城市,进而发展成为中等城市。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又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如此相辅相成,为我国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铺平了道路。,最能准确表达作者意图的是:,A.,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了乡村城镇化。,B.,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步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举措。,C.,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将促进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D.,应当坚持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步发展。,解析:这段短文是通过近十多年来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步发展推动了我国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这一事实来论证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步发展,将从根本上解决不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它的主题是说明了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步发展。短文后的选项A、C只是复述了文中部分语句的内容。选项B肯定了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相辅相成的效果。而选项D则指出应坚持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步发展,最贴近原文作者的论述意图,因此,本题的正确选择是D。,因此,本题的正确选择是,D,。,文意推断类,它们都是从宏观角度对片断的理解。多数人由于习惯性思维,常常只看完资料不看问题就迫不及待进行作答,这样做法是极不可取的,因为如今的题目大都带有很强的诱惑性,有不少文意推断问题的设计打破了传统思维方法,考查应试者,逆向思维,的能力,不是寻找符合推断结果的答案,而是找出与推断结论,不符合,的一项,这就大大加强了题目本身的灵活性。,主旨概括类,主旨、中心思想、主要内容做出全面,精确地概括与总结,作答的最高境界在于:这一概括既不能有原文信息的溢出又不可有原文信息的缺失。另外,顺便提一下,根据多年的考试经验:,问题后面语气过于片面,过于绝对的选项都不正确。,语句填空类,1、一是理清复句的逻辑层次关系。在复句补充类的题型中,要把句中关联词语摘出来,注意“假设”与“递进”的关系。,2、逻辑的连贯性。应试者在做选句填空时,需具有篇章格局的基本知识,准确把握整段短文的主要内容,注意逻辑上的连贯性。如果一段话属于总分总的格局,给出了前面的总与分,需选择的是后一个总。那么应试者就应将适合作结束语的那一句作为正确选项选出来,填到空格处,从而使整段短文既有总(提出论点),又有分(展开解题),最后又是总(即结束语)。,片断阅读解题技巧,找出关键句:分析句间关系偏正/并列主旨题;,使用排除法:将选项和题干进行对比细节题。,二.(1)寻找论点(主旨):,实质是考查从给定的文字中分辨出主题/主旨句和支持句的能力;,解题技巧:文中多为偏正句子,重心在正句,一般是主旨(论点),少数主旨在偏句;,常见偏正关系:因果句群、转折句群、递进句群、条件句群、假设句群、解说句群;,常见支持句:举例、解释、原因、对比、比喻。,片断阅读解题技巧,(2)归纳论点(主旨):,实质是考查由材料提供的论据中归纳出主题/主旨句的能力;,解题技巧:文中多为联合句群,各句重要性基本相同(实为并列的支持句/主题句),概括归纳主旨须做到两点:全面、具体。,常见并列关系:并列句群、选择句群。,(3)细节题:,掌握片断大意;,注意词语的确切含义;,排除法。,片断阅读解题技巧,(1)根据题目的设问方式(肯定型还是逆向型)来确定提取信息,进行推论的标准和指向。,(2)全面理解文段的内容,对有效信息准确提取,同时排除冗余、无效的信息。这一点对于解答本部分的题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全面领会了意思才能进行全面准确的归纳、概括和正确的推理。,(3)把握文段的结构和思路,弄清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就可以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每句话所发挥的作用。,片断阅读解题技巧,(4)抓住关键的语言环节,主要是指关键词语和中心句。包括主要名词、代词和表示转折、因果、并列的关联词,表示判断、因果、主次、概括总结的语句。其中,文段的中心句常在段首或段尾,文段中的长句往往又是经常出题的对象。,(5)掌握必要的推断方法。主要是指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一般的逻辑推理方法。,(6)对于选项善用排除法,一般而言,语气过于绝对、片面的选项都不正确。,二、选词填空,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摘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08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二、选词填空,例题:旅游胜地名泉多,仅“天下第一泉”就有四处。而神州名泉一书列为天下第一泉的名泉竟达十处。到底谁是第一,恐怕陆羽再世,也会感到( )的。,A.苦恼 B怅惘 C劳神 D难断,解答:上题中,“苦恼”是指痛苦烦恼;“怅惘”是指惆怅迷惘;“劳神”是指精神上的疲劳,因事件难以处理而感到烦恼;“难断”是指难以作出判断。所以只有“难断”使原文意思表达得最准确。,例题:天山绵延几千里,不论高山、深谷,不论草原、森林,不论溪流、湖泊,处处有丰饶的物产,处处有( )的美景。,A美丽 B奇丽,C艳丽 D绚丽,分析:此题只有选择“奇丽”才能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完整、连贯。虽然美丽、绚丽、艳丽都可以用来形容自然景色或景观,但绚丽是灿烂美丽的意思,艳丽为鲜明美丽的意思,用于此处均不够贴切。若用美丽,则最后一句话就变成“处处有美丽的美景”,更不合适,所以只有“奇丽”最准确。正确答案B。,例题: 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九月中旬,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90。,A截止 B截至,C大约 D到了,分析:“截止”意为“到一定期限为止”,其后不能接宾语“九月中旬”,“截至”意为“截止到什么时候”,与后面的补语“九月中旬”衔接恰当;“大约”与“到了”放在这儿都显得不衔接、不连贯。因此,正确答案应当选择B。,例题: 她一连几次挑起话头,想和丈夫谈谈,可丈夫的 ,却很冷淡。,A,反映 B反应,C表情 D外表,分析:“反映”是指报告他人的情况或意见;“表情”是指人们面部呈现的一种状态;“外表”是指人的外部形象;而“反应”是指因某一事物而产生的意见或行动。比较这四个词汇,发现只有“反应”放到原句中去时意思最准确,因此,正确答案应当选择B。,例题: 钧瓷以其古朴的,精湛的,复杂的配釉,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虫鱼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的韵味,被列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2007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30题),A造型 技术 B外型 工艺,C外型 技术 D造型 工艺,分析:造型有立体感,外形只是表面的形象,钧瓷是一种工艺品,在此处用造型和工艺更合适。正确答案D。,例题:这位发言人( )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尽管这只是一次,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保安报警系统已经成功地开通了。,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A庄重演练引导 B郑重演示引导,C庄重演示导致D郑重演练导致,分析:这里要区别三组的实词。我们首先要“寻找最佳突破点”:结合句意、环境,很明显是“郑重指出”而非“庄重指出”,而“庄重”常用来形容“个人言语或举止不随意、不轻浮”,如“态度庄重”“神情庄重”等。用“庄重”来形容外交发言人的谈话显然就不合适了。所以,最佳突破点是“郑重”与“庄重”的区别。这样就排除了A与C。剩下“演示”与“演练”、“引导”与“导致”,用较异法一比,“演示”与“演练”又成了最佳突破点:示即示范,练就是训练、练习,所以选择“演练”而非“演示”。不用再苦心去揣摩第三组了,答案是D。如果信心不足,第三步就是代入检验一下。,例题:中美关系动荡,不符合以方的根本利益。,你比他只是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这几天我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A.一再多少往往B.再三多少常常,C.一再稍微常常D.再三稍微往往,分析:三组的虚词区别使用。第一板斧寻找最佳突破点:“一再”与“再三”较难区别,“多少”与“稍微”、“常常”与“往往”作为第一突破与第二突破。因为代入你就知道,“你比他只是稍微差一点”而不应是“你比他只是往往差一点”,选择了“稍微与常常”,经逐步排除,答案就是C。,例题:报载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女士近年多次北京大学,为推动孙中山研究做出了贡献。,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在2008年前将每年增加800万平方米绿地。,邓亚萍现在留给大家的印象,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依然保留的拼搏精神。,A亲临计划不仅是/而且是B莅临规划不是/而是,C莅临规划不仅是/而且是D亲临计划不是/而是,分析:“亲临与莅临”较难区别,不能作为最先最佳的突破点,但是“计划与规划”就可以。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规划”,而非作出“计划”。排除后只有B与C了。结合句意以及邓亚萍作为一个知名人物,我们会选择递进关系而非选择关系,再排除得出准确答案为C。,总而言之,作为考查应试者使用词语能力的题目,理解和辨析的能力得到了最有效的体现,这些在答题过程中当然是基础,起决定的作用。但是,在这些基础上,结合“三步曲”,再辅之以传统的词义法、词素法、词色法、词性法、语境法、较异法方法。,例题:(1)方案没有敲定,我只能()说说方案的框架。,(2)社会学家坚决反对“克隆()用于人类繁衍”的动议。,(3)凡明天参加本系统庆祝建党80周年歌咏比赛的同志()调休一天。,A.大略 可以 一律 B.简略可以一概,C.大略能够一概 D.简略能够一律,分析:简略”指言语文章的内容简单,不详细;“大略”有大概、大致之意。“能够”表示能力上达到某种效率,“可以”表示一种许可。“一律”和“一概”都表示适用于全体,无一例外,但“一律”限用于人,感情色彩亲切些;“一概”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感情色彩冷漠些。正确答案 A 。,相近词的辨析,毕竟 究竟,、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本汽车更稳重,但这究竟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要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比如说,歌颂呢,还是暴露呢?这就是态度问题。毕竟哪种态度是我们需要的?,分析:“毕竟”用在肯定句中,强调原因或结果;“究竟”可以用于疑问句中,追究事情的本相,而“毕竟”不能。例中两词应互换。,大抵 大概,、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夏间便大概回到母家去消夏。,、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概只能如此而已。,分析:“大抵”能表示数量范围,有“大半”、“大部分”之意,而“大概”却只是表示约数。在表示估计语气的时候,“大抵”重在肯定,“大概”重在猜测。两例中的“大概”都应换成“大抵”。,未免 不免,、他是刚进车间的新工人,做起活来未免慢一些。,、老吴不免太不会说话,本来挺简单的事叫他弄复杂了。,分析:“未免”同一些词语搭配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某种过分情况的不以为然,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不免”表示某种结果在客观上不可避免,上述两词应互换。,答题思路,这种题型主要是考察应试者对词义的辨别分析能力。被辨析的词主要是同义词或者近义词。一般是先呈现一个句子,在某些关键词的地方已经留出空格,要求你从题后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填人句中空格内,从而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最连贯和最完整。,一般的思维与方法就是强调正确理解,强调语感能力。但是,在实际的答题操作之中,除了一定的能力之外,还应该注重技巧和方法。这里介绍的“三部曲方法”较为可行:第一是寻找最佳突破点,第二是逐一排除,第三是代入检验。,选词填空答题思路,1、理解词义,对词义理解的基本原则是词不离句。也就是说,前者构成了后者的语境,只有依靠具体的语境,才能把词义理解准确、透彻。所以解答这种题目时最重要的是能够对整个句子的意思或需要表达的意图进行分析,准确地把握,这样才能判断应该选择什么词。,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把一个词汇理解得准确、具体、透彻。因此,对付这种题型的,一个关键,是应试者头脑中应当拥有大量的词汇,而且对常用词汇的词义、用法等等都是比较熟悉的;,关键之二,是应试者能够在最短时间里迅速而准确地把握整个语句试图表达的意思,也即应当有比较好的语感才行。,选词填空答题思路,、先易后难,先选出根据上下文可直接确定的、明显的答案。如:固定用法、语法结构、习惯用语等。对于修饰性词语或模棱两可的答案先放一放,等把会做的全部填完后再做,就会降低难度。,、代入原文,选词时要考虑与上下文关系,注意所选词在句子中的意思和功能。选词有困难时要依据整个句子进行合理推断,可以将所选的词代入原文,通读一遍,检查从语义到语法是否合理。选词填空题型主要考查应试者对词义的辨析,而被辨析的词主要是同义词或意义相近的词,造成了辨析词义的困难。同时,应试者应该清楚,一个词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有确切的意义。,选词填空答题思路,4、强化语感,在这种题型的训练中,语感的强化主要是靠诵读来获得,也就是把每一个词汇放到句子中去,然后默默地诵读一遍或几遍,直到找到语感为止。这是解题的技巧之一。,同样重要的是,对每个词汇的准确理解是准确答题的基本条件的。如果连词汇的意义都把握不准,是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的。因为对词义的正确辨析必须建立在对每个词语的词义的理解基础上。当然,在本测验中,出现的词汇都将是一些主要的常用词,而不会出现生僻的词汇。词汇量的增加与对词语的运用能力,尤其是语感,必须靠日常的训练和积累。,成语辨析题技巧,1、根据成语意思判断,2、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3、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4、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文章阅读技巧,1.,纵观全篇把握主旨,先整体快速阅读,弄清文章的体裁及大致内容。是说明文,则先弄清说明对象和说明中心;是议论文,则把握中心观点;是散文,则看懂描写对象,抒情基调;是小说,则抓住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科技文是以传授新知识为主要的目的的,在概念和重点信息的考察上,一定会加强,所以应试者不必要被那些次要的信息,那些陪衬的信息所干扰,而要抓住中心信息,中心话题。一般处在段首或段末的中心句,不难判断。具体到段落中的某个句子,如果是单句,则提取主干;是复句,则提取分句中的主句。,2.,整体阅读,弄懂文意,在第一遍整体阅读中可随手划出一些关键性的语句或重点语句,以便迅速理解文章内容。它们分别是文章的首句、过渡句、画龙点睛句、感情句、令人警醒句、每段中心句、总结句。这些句子不可忽视,因为试题答案往往就隐藏在这些句子当中。,3.,定点扫描准确答题,找出每题的出题点,将题干和文章对应起来。找到了出题点,就进入“扫描”阶段。以出题点为中心上下“扫描”,寻找答题点。一般地说,代词所指代的内容就在上文,比喻句所说明的事物也在它的上文;观点句的理解要看它的下句,材料所说明的观点要看它前面的议论句;散文的主旨句往往在抒情议论性语句中。,一般情况下要先阅读选项,大致了解文章要考察的内容,然后注意文章的重点句、中心句,这些句子一般出现在段落开头和结尾,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要向前或者向后去找答案。这样解题的话,不仅提高了解题速度,准确率也大大提高。,4,.选择适当应考策略,此外,很多文章一般有5-7道题,一般而言,这些题目之间也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一般一道大题里面的几个小题是不同的题型,如主旨题、观点题、信息判断题、因果关系题等,一般先做主旨题和观点题,再做其他题型会提高速度和准确率。因此,在考试时一定要适当选择应考策略,合理地分配考试时间,这样才会赢得最终的胜利。,文章阅读答题思路,1、要快速浏览到一些表,转折、递进、并列、总结、分类,等关系的关联词,对于紧跟这些连接词的内容更要牢牢抓在心里。一般来说,此类题目万万不能断章取义地“就词论词”、“就句论句”,更不可直接从表面意义来轻易判定,而需要在对整个片断意义全面周到驾驭的基础上,反复琢磨,得出最佳答案。,文章阅读答题思路,2、学会快速的遵路阅读。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路的,一句句一段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会乱走的,看一篇文章要看它怎样开头的,写文章的人在开头花了很大的功夫,因此看文章时也要着重看文章开头。,3、明确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遵路是对文章的整体有个把握,考题往往是考某一点,要有总分的概念,虽然问在一点上,但实际是关系到整篇文章的,一定要学会整体阅读理解。,4、透视题干的重点和考点。拿到题目以后不要先急于答题,要先分析、理解、透视。每一道题目都是由命题人反复思考、呕心沥血后得出的,有些题目里是话里有话的,同学们不能一晃就过。,文章阅读答题思路,5、识破干扰项的各种手法。有不少的选择题用排除法是可以的,但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要知道为什么选这个,为什么不选这个。选择题中往往有一个“陷井”,是同学们容易选错的,同学们就要学会反干扰,挑出这个干扰项。出干扰项最多的手法有以下几种:,无中生有。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主次颠倒。次要的变成主要的张冠李戴,偷换概念。明明是将那件事,答案里却说是这件事;,因果颠倒。把因说成果,把果说成因。,同学们可以结合以上这些手法自己做下总结,认识命题人的干扰手法,对于同学们提高反干扰能力,减少错题几率是很有帮助的。,如何备考言语理解与表达,在备考时一定要注意自己对相关能力的训练,加强对自己对文章内容掌握的能力,科技文一般文章脉络都比较清楚,不会有很深的主题,重点强调介绍知识。因此在平时备考中,要加强真题的训练,注重自己在短时间内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在阅读时要注意思考找出一篇文章的主题句,注意主题句出现的位置,重点词语语意的把握。,如何备考言语理解与表达,平时在练习时,,不要以做完题为目的,而是要仔细思考命题人的出题思路,选项设置等,这个过程是非常关键的过程,真题的真正的作用的就在此刻显现。,此外,大量阅读也是在短时间内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方法,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多找些文章读对提高考试成绩也会很有帮助。,二、数量关系,数量关系主要测查应试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主要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历年真题数量关系结构,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类型,A,B,A,B,A,B,A,B,A,B,数字推理,5,5,5,5,5,10,10,5,5,数学运算,10,10,15,10,10,15,15,15,15,15,15,合计,15,15,20,15,15,15,15,25,25,20,20,答题关键点,这种考题要求应试者做题时既要有正确率又要有速度,既快又准是取得优秀成绩的关键。数量关系考题主要有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种题型。应试者应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归纳分析,总结出常考的知识点和题型,把握常考知识点的出题方式和解题规律,掌握代入法、排除法和估算法等常用解题方法和技巧。,数量关系题型,数字推理: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数学运算:呈现一道算术式子,或者是表述数字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应试者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数量关系题型,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应试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例题:,11,,,13,,,17,,,19,,,23,, ( ),A. 27 B.29 C.31 D.33,解析:观察此数列,没有十分明显的规律,经过观察发现它们都是质数(素数),所谓质数是指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整数。正确答案是,B,。,例题:,22 , 24 , 27 , 32, 39,( ),A.40 B. 42 C. 50 D. 52,解析,:,用后一个数减去前一个数得出:,2,,,3,,,5,,,7,,它们的差形成了一个质数数列,依此规律应是,11+39=50,,正确答案是,C,。,(,一,),自然数、奇数、偶数、质数(素数),(,二,),加法:题目中的数字通过相加寻找规律,例题:,4,,,5,,(),,14,,,23,,,37,A.6 B.7 C.8 D.9,解析:,4+5=9 5+9=14 9+14=23 14+23=37,,因此,答案为,D,。,例题:,4,,,3, 1,14 ,9 ,5 ,19 ,11 ,(),A.6 B.7 C.8 D.9,解析:这是一道三个数字为一组的题,第一个数字是后两个数字之和,.4=3+1,14=9+5,19=11+8,正确答案,C,.,例题:,0,,,1,,,1,,,2,,,4,,,7,,,13,,( )(,2005,真题),A.22 B.23 C.24 D.25,解析:,13=7+4+2,,,7=4+2+1,,,4=2+1+1,,,2=1+1+0,,也就是说后一项等于前一项加上前两项之和。那么所填数字,13+7+4=24,因此,答案为,C,。,例题:,1,,,3,,,4,,,8,,,16,,( ),A,、,26 B,、,24 C,、,32 D,、,16,解析,:1+3=4 1+3+4=8 1+3+4+8=16 1+3+4+8+16=32,所以选,C,。,1,、前两个数之和等于第三个数,(,前一个数是后两个数之和,),前面的所有的数相加等于第三数,例题:,22,,,35,,,56,,,90,,() (,99,年考题),A,162 B.156 C.148 D.145,解析,: 22+35-1=56 35+56-1=90 56+90-1=145,,答案为,D,。,例题:,6,,,22,,,30,,,54,,(),A,66 B.86 C.78 D.95,解析,: 22+6+2=30,,,30+22+2= 54,,,30+54+2=86,,答案为,B,。,2,、前两数相加再加或者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三数,例题:,1,,,1,,,3,,,7,,,17,,,41,,()(,2005,年真题),A,89 B.99 C.109 D.119,解析,:,前一项加上后一项目的,2,倍, 1+12=3,,,1+32=7,,,3+72=17,,,7+172=41,,,17+412=99,,答案为,B,。,例题:,1,,,1,,,2,,,6,,,24,,( ),A,48 B.96 C.120 D.144,解析,:,(,1+1,),1=2,, (,1+2,),2=6,, (,2+6,),3=24,, (,6+24,),4=120,,答案为,C,。,3,、前一项加上后一项的倍数等于第三项,前两数之和乘以(自然)数列等于第三个数。,(,三,),减法:题目中的数字通过相减寻找规律,例题:,6,,,3,,,3,,( ),,3,,,-3,A.0 B.1 C.2 D.3,解析:两个数字之差等于第三个数,6-3=3 3-3=0 3-0=3 0-3=-3,答案是,A,。,例题:,17,,,4,,,23,,,10,34,21,( ),,7,A.8 B.10 C.20 D.30,解析:这个一道两个数字为一组的减法规律题,,17-4=13,,,23-10=13,,,34-21=13,20-7=13,,答案是,C,。,1,、前两个数的差等于第三个数(数列),两个数字为一组的减法,相隔数相减等规律。,例题:,95,88,71 ,61,50, 37,,,40,,,24,,,32,,(,),A. 40 B. 36 C. 23 D. 13,分析:每两项相减,:(95-88),(71-61),(50-37),(,40-24,)差为,7,10,13,16,其是一个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所以答案为,D,例题:,53,,,48,,,50,,,45,,,47,,( ),A.38 B.42 C.46 D.51,解析:,53-50=3,;,50-47=3,;,48-45=3,;,45-3=42,; 答案为,B,。注意:“相隔”可以在任何题型中出现。,例题,. 102, 96, 108, 84, 132,( )(2006真题),A.36 B.64 C.70 D.72,解析:后一个数减去前一个数,,96,-,102,=,-6,,,108,-,96,=,12,,,84-108=-24,1,32,-,84,=,48,,,即相邻两项的差呈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故空缺处为,132-482=36,答案是,A,。,例题,. -2, -1, 1, 5,( ), 29 (99,年真题,),A.9 B.10 C.13 D.28,解析:,-1-,(,-2,),=1,,,1-,(,-1,),=2,,,5-1=4,,,13-5=8,,,29-13=16,;后一个数减前一个数的差值为,:1,2,4,8,16,所以答案是,13,。正确答案是,C,。,2,、相邻两数相减是等差数列或者是二级等差,(二级等比、完全平方、开方或其他变式),例题:,0,,,1,,,3,,,8,,,22,,,63,,( ),A.163 B.174 C.185 D.196,分析:相邻的数之差为,,1,,,2,,,5,,,14,,,41,,但初看从中找不到规律,再将此数相减后其差分别为,1,,,3,,,9,,,27,,即公比为,3,,,633+,(,-4,),=185,,正确答案为,C,。,或者将各数乘,3,后,分别加上,1,,,0,,,-1,,,-2,,,-3,等于下一个数。即,633+,(,-4,),=185,3,、相邻两数相减(二次相减)为各种变式(二级等比、等差、完全平方、开方或其他变式),(,四,),乘法:题目中的数字通过相乘寻找规律,例题:,1, 1, 8, 16, 7, 21, 4, 16, 2,( ),A.10 B.20 C.30 D.40,分析,:,该题的题干可以分为两组,每组的前一个数分别乘以自然数,1,2,3,4,后等于本组的后一个数,11=1,82=16,73=21,44=16,25=10,。答案,A,。,1,、前两个数的乘积等于第三个数,前一个数乘以(,自然)数列等与后一个数,.,例题:,0,,,4,,,18,,,48,,,100,,( ),A.140 B.160 C.180 D.200,分析:这道题有点难度,可用,0,1,2,3,4,分别乘以自然数列,1,2,3,4,5,的平方来分析,即,0=01,2,4=12,2,18=23,2,48=34,2,,,100=45,2,,,56,2,=180,正确答案为,C,。,例题:,2,4,12,48,( ),(,2005,真题),A.96 B.120 C.240 D.480,解析,:,题干各数依次乘自然数数列,2,,,3,,,4,得下一个数。,22=4,;,43=12,,,124=48,;,485=240,,答案为,C,。,2,、前两个数的乘积再乘以自然数(数列)等于第三个数,两数相乘的积呈现规律,:,等差,等比,平方,.,例题:,11,,,22,,,33,,,45,, ( ),,71,A.53 B.57 C.51 D.65,解析,:,这道题有一定难度,其规律是,101+1=11,,,102+2=22,,,103+3=33,,,104+5=45. 105+7=57,,,106+11=71,,答案是,B,。其规律是,10,分别乘以自然数列,再分别加上非合数数列的数字推理。,3,、前一个数乘以一个数加一个常数等于第二个数,,n1m+a=n2,,,n1m,(数列),+a,(数列),=n2,例题: 3,7,16,107,( )(2006年真题),A.1707 B.1704,C.1086 D.1072,分析:375= 16 ,716 5 =107,故空缺处为161075=1707。正确答案A。此题可采用估算法或者尾数法迅速找到正确答案。,4,、相邻两数相乘减去一个常数(数列)等于第三个数,(,五,),除法:,题目中的数字通过相除寻找规律,例题:,50, 2, 5, 5, 34, 2, 17, 1, 12, 2, 3,( ),A.2 B.3 C.4 D.6,分析:5025=5,,,34217=1,,,1223=2,,前几项数字相除等于后一项数字。正确答案,A,。,1,、两数相除等于第三数,或几个数字连除等于后一个数字。,例题:,80,,,80,,,40,,,10,,,5/4,( ),A.5/64 B.1/128 C.1/32 D.1/16,解,析,:8080=1,,,8040=2,,,4010=4,,,105/4=8,,以此推算下面两数相除的商应为,16,所以答案是,A,。,例,题:,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