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与宿主的相互关系ppt课件

上传人:7**** 文档编号:252913520 上传时间:2024-11-23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毒与宿主的相互关系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病毒与宿主的相互关系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病毒与宿主的相互关系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二章 病毒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吉林大学 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第二章 病毒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吉林大学 基础医学院,1,第一节 病毒感染及病毒性疾病,病毒感染,:病毒侵入体内并在靶器官细胞中增殖,与机体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为病毒感染,(viral infection),。,病毒性疾病,:感染后常因病毒种类、宿主状态不同而发生轻重不一的具有临床表现的疾病,称为病毒性疾病,(viral disease),。,有时虽发生病毒感染,但并不形成损伤或疾病。,第一节 病毒感染及病毒性疾病 病毒感染:病毒侵入体内并在靶,2,一、病毒侵入机体的途径,一、病毒侵入机体的途径,3,下述两种途径所引发的感染,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一是非胃肠道途径感染,(parenteral infection),包括经过注射、输血、器官移植等处置,病毒,经血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等;,二是亲代和子代间的垂直传播,(vertcal infection),,即存在于母体的病毒,经过胎盘或产道进入胎儿或新生儿体内形成感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垂直感染,常导致先天性病毒感染综合征、先天性畸形、流产、死胎或早产等。垂直传播不同于水平传播。,水平传播,是指在人群个体之间的传播,包括人与人,也包括经由媒介动物参与的传播。,下述两种途径所引发的感染,具有特殊重要意义:,4,二、病毒在机体内的播散,侵人机体的病毒,按一定方式呈不同程度的播散。,局部播散,:,病毒只在入侵部位感染细胞局部播散。,血行播散,:病毒可在入侵局部增殖进入血液经血流或神经系统向全身或远离入侵部位的器官播散。,第一次病毒血症,、,第二次病毒血症,。,神经播散:,HSV,、,VZV,、狂犬病病毒。,二、病毒在机体内的播散 侵人机体的病毒,按一定方式呈不同,5,三、致病性及毒力,致病性:,某一病毒感染某种特定的宿主,(,人或动物,),并引起疾病时,表明此病毒对该宿主有致病性。,毒力:,反映病毒引起产生症状和病理变化的强弱。病毒毒力强弱取决宿主和病毒两方面的因素。,三、致病性及毒力 致病性:某一病毒感染某种特定的宿主(人或,6,四、病毒感染的类型,机体感染病毒后,1.,按有无临床症状,可分为,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2.,依病毒感染后在机体内滞留的时间长短,分为,急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3.,持续性感染根据发展和预后又分为,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病毒感染和急性感染的迟发并发症。,四、病毒感染的类型 机体感染病毒后,7,(一),隐性病毒感染与显性病毒感染,1.,隐性病毒感染,病毒进入机体后不引起临床症状的感染,对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不明显。,相关因素:病毒毒力弱、机体防御能力强、病毒种类、病毒的性质。,病毒仍可在体内增殖并向外界,播散病毒,,可成为重要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虽不出现临床症状,但,仍可获得免疫力而终止感染,。,病毒携带者,:,有部分隐性感染者一直不产生对此种病毒的免疫力叫病毒携带者,,,无症状,但病毒可在体内增殖并向外界排泄播散,也是重要的传染源。,(一)隐性病毒感染与显性病毒感染1.隐性病毒感染,8,有的病毒如天花病毒、麻疹病毒等进入机体,到达靶细胞后大量增殖,使细胞和组织损伤,机体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这样的感染称为显性病毒感染或临床感染;按症状出现早晚、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病毒在体内持续存在状态等显性感染又分为急性病毒感染和持续性病毒感染两种。,2.,显性病毒感染,有的病毒如天花病毒、麻疹病毒等进入机体,到达靶,9,(二)急性,(,病原消灭型,),病毒感染,病毒侵入机体后,在细胞内增殖,经数日以至数周的潜伏期后突然发病。,在潜伏期内:,1,、病毒增殖到一定水平,由靶细胞的损伤和死亡而导致组织器官的损伤和功能障碍,出现临床症状。,2,、宿主动员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因素清除病毒。,宿主一般能在症状出现一段时间内,把病毒清除掉而进入恢复期。,特点:,为潜伏期短,发病急,病程数日至数周。病后常获得特异性免疫。因此,特异性抗体可作为受过感染的证据。,(二)急性(病原消灭型)病毒感染 病毒侵入机体后,在细胞内,10,(三)持续性病毒感染,病毒可在机体内持续存在数月数年数十年。可出现症状,可不出现症状而长期带病毒,成为重要的传染源。,持续性病毒感染有病毒和机体两方面的因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无力完全清除病毒;,病毒存在于受保护的部位或病毒发生突变,可以 逃避宿主免疫作用;,某些病毒的抗原性弱,难以产生免疫应答;,有些病毒在感染过程中产生,DIP,,干扰病毒的增殖,因而改变病毒的感染过程,形成持续性感染;,病毒基因整合在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长期与宿主细胞共存。,(三)持续性病毒感染 病毒可在机体内,11,持续性感染有下述四种类型:,1,潜伏性病毒感染,(latent viral infection),2,慢性病毒感染(,chronic viral infection,),3,慢发病毒感染,(slow virus infection),或称迟发病毒感染,(delayed viral infection),4,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delayed complication after acute viral infection,),持续性感染有下述四种类型:1潜伏性病毒感染(latent,12,1.,潜伏性病毒感染,经急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基因组存在于一定组织或细胞内,但并不能产生有感染性的病毒体。在某些条件下病毒被激活而急性发作,病毒仅在临床出现间歇性急性发作时才被检出。在非发作期,用一般常规法不能分离出病毒。,例如,,单纯疱疹病毒,型,(,HSV-1,)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初次感染主要在儿童引起水痘。病愈后,病毒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细胞内。当局部神经受冷、热、压迫或,X,线照射以及患肿瘤等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潜伏的病毒则活化、增殖,沿神经干扩散到达皮肤发生带状疱疹。随着机体免疫功能的完善,带状疱疹可治愈,病毒又潜伏回原处,所以带状疱疹可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1.潜伏性病毒感染 经急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基因组存,13,病毒与宿主的相互关系ppt课件,14,病毒与宿主的相互关系ppt课件,15,2.,慢性病毒感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并未完全清除,可持续存在于血液或组织中并不断排出体外,病程长达数月至数十年。患者可表现轻微或无临床症状。如乙型肝炎病毒(,HBV,)、巨细胞病毒(,CMV,)及,EB,病毒(,EBV,)等常形成慢性感染。,2.慢性病毒感染 经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并未完全清,16,3.,慢发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后潜伏期很长可达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此时机体无症状,也分离不出病毒。一旦发病出现慢性进行性疾病,最终常为致死性感染。,如:,AIDS,、羊瘙痒病(,scrapie,)、人克雅病(,CJD,)、库鲁病(,Kuru,)等。库鲁病是朊病毒感染机体后,经过长达数十年的潜伏期后,引起的一种进行性小脑退行性疾病。,3.慢发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后潜伏期很长可达数,17,病毒与宿主的相互关系ppt课件,18,4.,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急性感染后,1,年或数年,发生致死性的病毒病,如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该病是在儿童期感染麻疹病毒后,有些到青春期才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电镜在脑组织中可查到类似麻疹病毒样颗粒。有人认为这是麻疹病毒的缺陷病毒。,4.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 急性感染后1年或数年,19,五、病毒的致肿瘤作用,DNA,病毒,:,(,1,)乙型肝炎病毒(,HBV,)与原发性肝癌有关;,(,2,),EB,病毒(,EBV,)与鼻咽癌、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有关;,(,3,)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子宫颈癌有关。,RNA,病毒,:,只有逆转录病毒科与癌症有关。,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I,型,),。,五、病毒的致肿瘤作用DNA病毒:,20,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机制,病毒能否感染机体引起疾病取决于,病毒的致病性,和,宿主免疫力,两个方面。其致病的基础是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导致宿主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变,并扩延到多数细胞,便可形成组织器官的损伤及功能障碍。由于各种病毒侵犯的靶器官不同,常表现出具有一定特征的临床症状。,在病毒和机体细胞相互作用过程中,机体的免疫应答有时也可对机体造成某些免疫病理性损伤,介导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因此,应从细胞和机体两个水平上来探讨病毒的致病机制。,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机制 病毒能否感染机体引起疾病,21,一、病毒感染引起宿主细胞的变化,病毒对细胞的致病作用包括来自病毒的直接损伤和机体免疫病理应答两个方面。敏感的宿主细胞被病毒感染后,两者相互作用下可表现为:,杀细胞性感染,稳定状态感染,细胞凋亡,包涵体的形成,细胞增殖和转化,病毒基因的整合,一、病毒感染引起宿主细胞的变化 病毒对细胞的致病,22,(一)杀细胞性感染,病毒在宿主易感细胞内增殖造成细胞破坏与死亡,这种感染称杀细胞性感染。,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变性、死亡裂解的作用称病毒的,细胞病变效应(,CPE,),。机制:,病毒的早期蛋白影响宿主细胞,病毒蛋白的毒性作用,引起细胞内溶酶体膜破裂,细胞膜受体破坏引起细胞免疫病理损伤,对细胞器造成损伤,(一)杀细胞性感染 病毒在宿主易感细胞内增殖造,23,病毒培养时出现的,CPE,病毒培养时出现的CPE,24,病毒与宿主的相互关系ppt课件,25,(,二,),稳定状态感染,一些不具有杀细胞效应的病毒(多为有包膜病毒)所引起的感染称稳定状态感染,(steadystate infection),。病毒在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对细胞代谢、溶酶体膜影响不很大。成熟的病毒多以出芽方式释放出来,其过程缓慢、病变轻微,细胞暂时还不会出现裂解和死亡,但可发生宿主细胞膜受体被破坏、细胞膜成分发生变化,出现,细胞融合,及,细胞表面产生新的抗原,等。,(二)稳定状态感染 一些不具有杀细胞效应的病,26,1.,细胞融合:,感染与未感染的细胞融合,可以使病毒从感染的细胞直接进入相邻的正常细胞,有利于病毒在细胞间的扩散。,2.,细胞膜出现新抗原:,病毒在细胞内增殖过程中,将病毒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插入细胞膜表面,导致细胞膜表面抗原的改变。有利于进行病毒感染的诊断。,1.细胞融合:感染与未感染的细胞融合,可以使病毒从感染的细胞,27,(三)细胞凋亡,细胞凋亡(,cell apoptosis,)是由细胞基因自身指令发生的一种生物学过程。实验研究证实有些病毒(腺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等)增殖可直接诱导细胞凋亡,也可通过病毒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间接作用下诱发细胞凋亡。,(三)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cell apopto,28,(四)包涵体的形成,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看到有与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同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称为,包涵体(,inclusion body or ibclusion,)。因病毒种类不同,包涵体有位于胞浆内的,(,痘病毒,),,也有在细胞核内的,(,疱疹病毒,),;或者两者都有,(,麻疹病毒,),;有嗜酸性的或嗜碱性的。包涵体的本质:,有些病毒的包涵体就是病毒颗粒的聚集体;,有些是病毒增殖留下的痕迹;,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反应物。故可作为诊断依据和鉴定病毒的参考。如从可疑为狂犬病的脑组织切片或涂片中发现细胞内有嗜酸性包涵体,即,内基小体,(Negri body),,可诊断为狂犬病。,(四)包涵体的形成 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普,29,病毒与宿主的相互关系ppt课件,30,病毒与宿主的相互关系ppt课件,31,(五)细胞转化增生和病毒基因组的整合,某些,DNA,病毒的全部或部分核酸,或,RNA,病毒基因组经逆转录后产生的,DNA,,结合至细胞染色体中,称为整合。整合作用可使细胞遗传性状发生改变,即转化(,transformation,)。转化的细胞生长、分裂失控,细胞可发生恶性变。,(五)细胞转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