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九章 分枝杆菌属,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概述,:,1,、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是一类细长稍弯的杆菌,有分枝生长的趋势,不易着色,但经加温和延长染色时间,着色后则能抵抗盐酸酒精的脱色,故又称抗酸杆菌。,1882,年由德国细菌学家柯赫(,koch,)发现并证明是结核病的病原菌。,世界上有些地区因,艾滋病、吸毒、免疫抑制剂,应用、耐药菌株的出现、酗酒、与贫困等原因,结核病的发病率又有上升的趋势,目前全世界有,17,亿,人受到感染,现有病人,2000,万,,每年新发病例,900,万,左右,死亡人数每年达,300,万,。,我国现有病人,600,万,,每年死亡约,25,万,,仍为各类传染病之首。,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简称结核杆菌(,tubercle bacilli,),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我国主要有人型、牛型等结核分枝杆菌,可以侵犯全身各器官,以肺结核最多见,居各种病死原因之首。,我国现有病人,600,多万,每年死亡人数达,25,万,超过其他传染病总和。,分类:分枝杆菌种类较多,可分为三类:,人类病原菌,包括结核杆菌,(,人型及牛型,),麻风杆菌及少数非结核分枝杆菌。,动物寄生菌及致病菌,包括牛、鼠、鸟、蛙、鱼、蛇、龟等体内的分枝杆菌,除牛型及鸟型结核杆菌可侵害人外,其他皆不感染人。,腐物寄生菌,如耻垢杆菌,草分枝杆菌及乳酪杆菌等,此类细菌常混入病人标本中,易被误认为结核杆菌。,一般特性:有下列三大特点,1.,抗酸性染色,2.,生长大多缓慢,3.,致病多为慢性,病变常有肉芽肿,该菌属无鞭毛、无芽胞,不产生外毒素或内毒素,其致病性与菌体成分有关。,(一)形态与染色,一、生物学性状,形态:细长略弯的杆菌,常聚集成团,有分枝生长现象。在陈旧培养物中或药物作用下可呈颗粒状或丝状。无芽胞及鞭毛,近年发现该菌有荚膜。,抗酸染色(,Ziehl,Neelsen,)的步骤:,5%,石炭酸复红,初染,加热,3%,盐酸酒精脱色,1min,镜检,碱性美兰复染,5min,1min,原理:,其抗酸性与其细胞壁脂质成分有关,特别是其中的分枝菌酸能与碱性复红结合成牢固的复红,分枝菌酸复合物,因此盐酸酒精不易将其脱色。,(二)培养特性,专性需氧,营养要求高,常用营养丰富的,罗氏培养基,作分离培养。,最适生长温度,37,,,pH6.5,6.8,为宜,生长缓慢,菌落表面干燥呈颗粒状,不透明,乳白色或淡黄色,呈菜花状,培养特性,生长缓慢,乳白色或米黄色菜花状菌落,(三)抵抗力(两耐、三敏感),耐干燥、耐酸碱,对湿热敏感;对,70,75,的酒精敏感;对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卡那霉素等敏感,但长期用药易出现耐药性。,(四)变异性,结核分枝杆菌可发生形态、菌落、毒,力、免疫原性和耐药性变异。,毒力变异:,卡介苗,(,BCG,),形态变异:在体内异烟肼可诱导结核,分枝杆菌成为,L,型,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一)致病物质,主要与菌体成分有关。,1,、脂质,磷脂:,促使单核细胞增生,引起结核结节的形成和干酪样坏死。,索状因子:,能破坏细胞的线粒体膜,影响细胞呼吸,抑制白细胞游走和引起强烈的局部肉芽肿反应。,蜡质,D,:,可使机体产生迟发型变态反应。,硫酸脑苷酯:,能抑制吞噬细胞中吞噬体与溶酶体相结合,因此,溶酶体中的杀菌物质不能进入吞噬体,致使结核分枝杆菌能在吞噬细胞内生长。,2,、蛋白质,结核分枝杆菌具有多种蛋白成分,结核菌素是其中主要成分。结核菌素本身无毒,但与蜡质,D,结合后,注入机体能诱发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超敏反应。,变态反应所致的组织细胞损伤及炎症反应。,1.,以细胞免疫为主,与变态反应同时存在。,2.,传染性免疫,(,有菌免疫,),(,infection immunity,),(,二,),致病机制,(三)所致疾病,感染途径:,(1),呼吸道为主,(2),消化道,(3),破损皮肤粘膜,其中肺结核为最多。,1,原发感染:,为初次感染,多发生于儿童。,何谓原发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经呼吸道进入肺泡,在肺泡中被吞噬细胞吞噬,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导致吞噬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大量细菌,在肺泡内引起炎症,称为原发感染。,感染部位:,原发感染病灶可发生于肺的任何部位,常见于肺上叶底部,中叶或下叶上部,且常靠近胸膜。,症状:多轻微和短暂,仅有微热、咳嗽、食欲差,可有体重下降。,结局:,90,以上的原发感染,可纤维化或钙化而痊愈。但病灶内常有一定量的结核分枝杆菌存在,可成为以后内源感染的来源。,5,的感染可发展成活动性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干酪样肺炎,粟粒性肺结核,2,继发感染,为再次感染,多发生于成人,其结核分枝杆菌可以是再次侵入,也可以是潜伏于原发病灶内。病灶常限于局部;原发后感染多见于肺尖部位。,3.,肺外感染,可见血行播散引起的脑、肾结核;痰菌咽入消化道引起的肠结核;也可见骨结核、皮肤淋巴结核等。,三、微生物学检查法,标本,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与鉴定,免疫学检测,标本:,根据感染部位不同选择不同标本。,集菌:如果标本菌含量少,可先集菌以提高检测的阳性率。,直接涂片镜检:,直接染色涂片或集菌后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分离培养与鉴定:,接种罗氏培养基,,37,培养,每周观察一次。,观察菌落特征和涂片染色镜检。,快速诊断,目前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已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鉴定,每毫升标本中几个细菌即可获阳性结果。但应注意排除假阳性和假阴性。,(三)免疫学检测,血清学试验(,ELISA,),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素试验(,OT,试验),原理:,是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试验来检测受试者对结核分枝杆菌是否有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一种试验。,目的:,可判定受试者是否受过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及机体是否存在对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胞免疫。,结核菌素试剂: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旧结核菌素(,old tuberculin,OT,),试验方法:,常规试验取,PPD 5 U,于前臂内侧作皮内注射,,48,72h,观察结果。,结果判断:,若局部出现红肿硬结,直径大于,5mm,者为阳性反应,大于,15mm,为强阳性。阴性者则表明机体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结果阴性应考虑以下情况:,感染初期,机体还未产生超敏反应;,老年人;,各种细胞免疫低下者;,严重感染的结核病患者。,结果阳性表明:,受试者感染过结核杆菌,但,不一定发病;,接种过卡介苗。,应用:,用于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及免疫效果的测定;,结核菌素试验可作为诊断婴幼儿结核病的参考;,在未接种卡介苗的人群中,作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测定肿瘤患者等人的细胞免疫水平。,(四)防治原则,1,、预防,控制结核病主要通过及时发现和治疗痰菌阳性患者及应用卡介苗接种。,接种对象:,为新生儿和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接种方法:,为皮内注射,0.1ml,(内含,0.5,0.75mg,)的卡介苗。,结果观察:,接种后,2,3,个月,作结核菌素试验,若由阴性转为阳性,表明接种成功,机体已产生免疫力。阴性反应表明接种失败,需重新接种。,2,、治疗,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直接督导下的短程化疗(,DOTS,):,国内外均推行,三药联合方案,,即:,异烟肼(,H,)、利福平(,R,)和吡嗪酰胺(,Z,)为主药。在耐药病例发生率较高地区,头,2,个月强化期需加第,4,种药,即链霉素(,S,)或乙胺丁醇(,E,)。此方案可使病人获得约,95,的治愈率。,近年来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菌株较多,因此对从久治不愈的病人体内分离的菌株,应做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