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的临床应用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252834722 上传时间:2024-11-20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5.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推拿的临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小儿推拿的临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小儿推拿的临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小儿推拿疗法的临床应用,一、小儿推拿概述,小儿推拿,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以防病、治病或助长、益智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小儿推拿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和营卫、平衡阴阳、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等作用。,小儿推拿,属于中医推拿的一个部分,但与成人推拿有着明显的区别,:,一是,小儿推拿,手法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二是,小儿推拿,穴位系统独特,多数分布手部,不仅有“点”状穴,还有“线”状穴和“面”状穴,;,三是小儿病症多以外感、伤食多见,故治疗上多以清热、消导为主。,小儿推拿成人推拿的区别,1,、小儿推拿八法:,按、摩、掐、揉、推、运、搓、摇,2、其它手法:,捏脊、捻、拍法等,3,、复式操作法:,黄蜂入洞、运水入土、运土入水、打马过天河、水底捞月、揉脐及天枢龟尾并擦七节骨,1 常用手法,小儿推拿常见手法(按法),指按法,掌按法,常用手法图示(摩法),指摩法,掌摩法,旋摩法,常用手法图示(掐法),常用手法图示(揉法),指揉法,大鱼际揉法,掌揉法,常用手法图示(推法),分推法,旋推法,直推法,常用手法图示(运法、搓法),运法,搓法,小儿推拿常见手法(捏脊),二指捏,2 小儿穴位,常用穴(部)位-五经穴,【位置,】五指末节罗纹面,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脾土,肝木,心火,肺金,肾水,【操作,】旋推或直推向指,根,方向为补,,直推向指,尖,方向为清,次数到次。,【运用,】肾无实证,只补不清,脾常不足,宜补不宜清,心,为君主,一般不做操作,肝为将军,只清不补,肺为娇脏,可清可补。,前臂三穴,常用穴(部)位-,前臂三穴,三关,: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主治虚寒病症。,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屈患儿拇指,自拇指外侧端推向肘,称为大推三关。(次数)到次。,天河水,: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成一直线。多用于实热、高热等症。,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清天河水;用食、中二指沾水自总筋处,一起一落弹打如弹琴状,直至洪池,同时一面用口吹气随之,称打马过天河。(次数)到次。,六腑,: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线。主治一切实热病症。,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次数)到次。,3 主要适应证,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如腹泻、厌食、便秘、营养不良;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以及小儿斜颈、脑瘫等,4 适宜年龄,大致是6至7岁以下的儿童,5 禁忌症,骨折、皮肤破损、皮肤病、出血 结核、传染性疾病、危重症,、小儿推拿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和噪声少处,室内保持清净、,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推拿时保持双手清洁温暖。操作者指甲要常修剪。,、小儿推拿适用对象为周岁以内的小儿,尤其是周岁内,的婴幼儿。,6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由于小儿肌肤柔弱,因此进行手法操作时必须配合适当的,介质,根据病情之不同,季节的变化,配合不同的介质。一般四季,常用的介质有滑石粉、葱姜水、麻油等。,、小儿推拿手法的操作顺序,一般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小儿推拿手法的补泻作用,一般来说,顺、上、轻、缓为,补,逆、下、重、急为泻。,6 小儿推拿注意事项,感 冒,(一)风寒感冒,主要症状:发热恶寒,无汗,头痛,体痛,流涕,喷嚏,咳嗽,喉痒,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治疗原则:疏风,解表,散寒。,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风池,揉耳后高骨,揉一窝风,揉外劳宫,推三关,清天河水。,感 冒,(二)风热感冒,主要症状:发热恶风、有汗或少汗,头痛咽痛,鼻塞流浊涕,口渴,面赤唇红,舌红苔薄白微黄,脉浮数。,治疗原则:清热解表。,处方: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黄蜂入洞,揉耳后高骨,清肺平肝,清天河水,退六腑。,复式手法,黄蜂入洞,【位置】,两鼻孔即是此穴。,【操作方法】,用食指、中指两指指端在小儿两鼻孔下缘揉按10-20次,。,【作用】,宣肺气,通鼻窍,【主治】,鼻塞不通,发热无汗,小儿腹泻,(一)伤食泻,主要症状:腹泻腹胀,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量多酸臭,伴纳呆,口臭,腹痛,呕吐酸馊。苔厚或垢腻,脉滑。,治疗原则:消食导滞,和中助运。,处方:揉中脘,摩腹,揉天枢,运内八卦,清大肠,揉板门。,小儿腹泻,小儿腹泻,小儿腹泻,小儿腹泻,(二)寒湿泻,主要症状:大便清稀多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口不渴,小便清长,面色淡白。舌苔白腻或薄白,脉濡,指纹色红。,治疗原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处方:推三关,揉外劳宫,清大肠,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小儿腹泻,小儿腹泻,(三)湿热泻:,主要症状:腹痛即泻,急迫暴注,色黄褐热臭,伴身热,口渴,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指纹色紫。,治疗原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处方:清脾胃,清大肠,退六腑,下推七节骨,揉龟尾。,小儿腹泻,小儿腹泻,(四)脾虚泻:,主要症状:久泻不愈,或经常反复发作,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大便挟有不消化奶块及食物残渣,或食后即泻。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细弱、指纹色淡。,治疗原则:健脾益气,温阳止泻。,处方:补脾经,补大肠,摩腹,揉脐,揉龟尾,捏脊。,小儿腹泻,小儿肌性斜颈,小儿肌性斜颈是指头向患侧斜、前倾、颜面旋向健侧为其特点,临床上,斜颈除个别为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视力障碍的代偿姿势型斜颈和颈部肌麻痹导致的神经性患儿以外,一般指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肌性斜颈。,病因病机,肌性斜颈的病理主要是患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起初可见纤维细胞增生和肌纤维变性,最终全部为结缔组织所代替,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产伤,在分娩时一侧胸锁乳突肌因受到产道或产钳挤压受伤出血,血机化形成挛缩;,二,是胎位不正,妊娠阶段胎儿头位不正,阻碍一侧胸锁乳突肌供血,引起肌肉缺血性改变所致。,临床表现,在出生后颈部一侧可发现有梭形肿块,以后患侧的胸锁乳突肌逐渐挛缩紧张,如条索状。患儿头部向患侧倾斜,颜面部旋向健侧,若不及时治疗患侧的颜面部,发育会有一定的影响,健侧一般的颜面也会发生适应性的改变,使颜面部不对称,在晚期病例,一般伴有代偿性的胸椎侧凸。,推拿治疗,1,治法:舒筋活血,软坚消肿,局部推拿为主。,2,处方及操作:,(,1,)患儿取仰卧位。医者在患侧的胸锁乳突肌施用推揉法。,(,2,)拿患侧胸锁乳突肌。,(,3,)医者一手扶住患侧肩部,另一手扶住患儿头顶,使患儿头部渐渐向健侧肩部倾斜,逐渐拉长患侧胸锁乳突肌。反复进行数次。,(,4,)再在患侧胸锁乳突肌施用推揉法。,3,方义 推揉及拿捏患侧胸锁乳突肌,能舒筋活血,改善局部血运供给,缓解肌肉痉挛,促使肿物消散;伸展扳拉患侧胸锁乳突肌,能改善和恢复颈部活动功能。,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