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那些事儿剖析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252805885 上传时间:2024-11-20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戊戌变法那些事儿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戊戌变法那些事儿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戊戌变法那些事儿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戊戌变法,那些事儿,园艺123班,小组成员:,金莉莉,赵佳淼,胡秀芳,姜桦韬,秦欢,殷猷哲,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一)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二)百日维新,(三)戊戌政变,变法的背景,变法的过程,变法的失败,戊戌变法过程,变法背景,政治基础:,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传播,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分而治之,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马关条约 的签订,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洋务运动,的局限性,1840年鸦片战争战败后,中国跟世界的关系出现前所未见的改变。接连的外忧内患,使清政府及一众知识分子逐渐醒觉到必须要改变以自强。咸丰、同治年间开始,清政府进行洋务运动,希望能够“师夷长技以制夷”,改良生产技术。各地先後引入外国新科技,开设矿业、工厂,建设铁路、架设电报网,培训技术人材;在军事上亦建立了远东最具规模的北洋水师。1894年至1895年发生甲午战争,清政府被日本打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证明只靠经济上洋务运动未能根本改变中国的落后。于是出现了要求从更基本层面,包括政治体制上,进行变法维新的声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一些爱国人士把发展工业当作挽救民族危亡的手段,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2)投资总额迅速增长,(1)商办厂矿数量增加,(3)轻工业发展最为显著,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在19世纪末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政治变革,改善社会环境,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为挽救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一场拯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公车上书,1895年,,当时齐集在北京参与科举会试的十八省举人,收到马关条约中,中国割去台湾及辽东,并向日本赔款二万万两的消息,一时间群情激动,4月,康有为、梁启超作成上皇帝的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及变法的主张,得到一千多参加科举考试的人的连署。5月2日,康、梁二人,十八省举人及数千市民,集合在都察院门前要求代奏。因为外省举人到京是由朝廷的公车接送,事件亦被称为公车上书。虽然公车上书在当时没有得到直接实质的结果,但却形成了国民问政的风气,之後亦催生了各式各样不同的议政团体。当中由康、梁二人发起的强学会最为声势浩大,更曾一度得到帝师翁同龢、南洋大臣张之洞等清朝高级官员的支持,。,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传播,1895年8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出版中外纪闻,鼓吹变法;组织强学会。,1896年8月,为了宣传变法而制造舆论中心,时务报在上海创刊。1897年冬,严复在天津主编国闻报,成为与时务报齐名的在北方宣传维新变法的重要阵地。1898年2月,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在湖南成立了南学会,创办了湘报。,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戊戌变法开始啦,光绪帝虽然在1887年十七岁时已在名义上亲政,但实权仍然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里。面对列强瓜分的危险,1898年(戊戌年),慈禧太后同意光绪帝进行朝政的改革。,6月11日,光绪帝发布明定国是诏,变法从此正式开始,!,6月16日,光绪帝召见康有为,商讨变法具体步骤和措施。光绪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在百日维新期间颁布了几十道新政诏令。,其后又用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等人,协助维新。,变法内容,教育方面,经济方面,军事方面,政治方面,新政,其最终目标,是推行君主立宪制。,康有为向光绪帝帝赠送康有为自己的著作日本变政考和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还有李提摩太的泰西新史揽要的译本和其他有关各国改革的书。,(想要效仿明治维新),教育方面,举办京师大学堂所有书院、祠庙、义学、社学一律改为兼习中西学的学堂;,各省会设高等学堂,郡城设中等学堂,州县设小学鼓励私人开办学堂 设立翻译、医学、农务、商学、路、矿、茶务、蚕桑速成学堂;,派皇族宗室出国游历,挑选学生到日本游学,,,废八股、乡会试及生童岁、科考试,,,改考历史、政治、时务及四书五经,以及定期举行经济特科 设译书局 颁发著书及发明给奖章程,保荐格致人才。,经济方面,强调中国必须以工商立国,才能富国养民;另因为官办企业多弊病,故也着重鼓励,民办企业,。,设铁路矿务总局、农工商总局,并在各省设分局,。广泛开设农会,刊印农报,购买农具,订立奖励学艺、农业程序,编译外国农学书籍,采用中西各法切实开垦。颁发制器及振兴工艺给奖章程。,在各地,设立工厂,。,在各省设商务局、商会,保护商务,,推广口岸商埠。,开放八旗经商的禁令,命其学习士农工商自谋生计。倡办实业,促进生产。,鼓励私人,开办工矿企业,。,军事方面,改用西洋军事训练。,遣散老弱残兵,削减军饷须支,实行团练,裁减绿营,举办民兵,,练新军。,颁发兴造枪炮特赏章程。,筹设武备大学堂。,武科停试弓箭骑剑,改试枪炮。,政治方面,裁减冗员。,设置京卿学士,以集思广益。准许地方官与士民上书。,改上海时务报为官报,创设京师报馆。开放新闻自由。,按月分类列名每年收支。,戊戌政变的起因,自从变法开始后,慈禧越来越感觉光绪帝不像原来那么听话了,很多事都敢擅自作主了,就如任命谭嗣同等4人为军机章京,在军机处行走。光绪有什么旨意直接通过这四个人去执行,从而绕过了守旧派官员。此外,光绪还大刀阔斧地裁撤抵制变法的守旧官员,重用支持变法的人。这一切,深深地触动慈禧太后,这个对权力有强烈欲望的女人开始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她似乎得对光绪帝和维新派留上一手儿。,6月15日慈禧迫使光绪帝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这个职位原是李鸿章的,因为他签订了马关条约,受到国人一致声讨,迫于舆论压力,清政府只好将他开缺)。此后,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矛盾逐步升级,愈演愈烈,朝中局势剑拔弩张,而血腥政变一触即发。,戊戌政变过程,9月16日,光绪帝在颐和园召见统率北洋新军的直隶按察使袁世凯,面谈后升任他为侍郎候补。另一方面,直隶总督荣禄以英俄开战,催袁急回天津。,据袁世凯的日记,之后谭嗣同於9月18日夜访袁世凯住处,透露皇上希望袁世凯可以起兵勤王,诛杀荣禄及包围慈禧太后住的颐和园。,9月20日,袁世凯回到天津,将谭嗣同的计划向荣禄报告。,9月19日,慈禧太后回宫,。,9月21日慈禧太后临朝,宣布戒严,火车停驶;并即幽禁光绪帝,废除新政,搜捕维新党人。,戊戌变法的意义,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起了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维新运动留下的许多遗产,诸如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更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戊戌变法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提倡新学,批判旧学,着重宣传“兴民权”,大大地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从此,民主主义成为汹涌的社会思潮,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面貌。正规地说,中国资产阶级新文化也是在戊戌维新运动时期和稍后几年初步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的新学术,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文学理论等已经萌生,“诗界革命”、“文体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改良”等相继而起,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开始成为中国近代文化的主流。,戊戌政变结局,戊戌政变,结束了只有一百零三天的维新。,维新党人中,康有为早离开北京,梁启超逃入日本使馆。谭嗣同拒绝出走,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其他数十人被捕,。,9月28日,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六人斩于菜市口。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则发放新疆;唯一在地方彻底实施变法的地方巡抚湖南巡抚陈宝箴被革职,且永不叙用。,所有新政,除京师大学堂(即现北京大学)和各地新式学堂被保留外,其余主要新政措施均被废止。,戊戌变法的影响,由于变法的失败,中国失去了一批倾向在原有体制内下实行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代之而起的是主张激烈变革,推翻原有制度和政府的革命者,最后造成了清朝的覆亡,中国两千年的帝制亦画上句号。除此以外,朝庭中本来较为开明有为的大臣在政变后有些被贬,其他亦多被排挤到中央以外;间接亦造成了之后发生的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次进步的政治改良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1.,资产阶级势力太脆弱,封建势力过于强大。,戊戌变法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的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的一次较量。资本主义尽管在中国已出现。但基础还非常薄弱,资产阶级也刚刚形成,很不成熟。,2.,寄希于光绪皇帝。,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维新派认为“变之自上者顺而易,变之自下者顺而难”。因此他们把变法的希望寄希于光杆皇帝光绪身上,以获取廉价的胜利。,3.,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维新派尽管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但对帝国主义本质缺乏认识,一度曾向英、日、美寻求援助,希望他们干涉后党政变,支持中国变法,结果落空。,4.,缺乏军队支持。,光绪皇帝是一个光杆,手中无一兵一卒。而维新派也忽略了事先取军队的支持。大难临头,他们才想起了兵权,轻率地把赌注押到袁世凯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5.,敌视革命,脱离群众。,维新派之所以要倡导变法,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抵制“揭竿斩木”之“忧危”。他们害怕群众,害怕革命,始终眼睛朝上,是变法运动缺乏一个广泛的群众基础,结果顽固势力略一反攻,使自己立刻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戊戌变法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这场变法的领导者资产阶级维新派(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导致该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具体表现为)势力过于弱小,而顽固势力十分强大;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维新派没有势力,又不能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变法失败的教训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日本迅速走上了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的戊戌变法失败了,中国迅速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异同,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比较简表,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