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国际金融第八章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252779531 上传时间:2024-11-19 格式:PPTX 页数:55 大小:32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国际金融第八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经济学国际金融第八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经济学国际金融第八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1,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概念: 国际资本流动有时也称为国际资本移动,是指资本跨越国界的移动过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个过程是通过国际间的贷款、有价证券买卖或其他财产所有权的交易来完成的。,2,国际资本流动,按时间长短划分,长期资本流动,短期资本流动,按采取的具体方式,外国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国际贷款,3,外国直接投资,具体方式包括:,在东道国开办独资企业;,收购或合并国外企业;,与东道国企业合资开办企业;,对国外企业进行一定比例以上的股权投资;,利润再投资。,4,国际证券投资,是指通过购买各种有价证券(主要包括股票、债券、票据和国库券等)进行的国际性投资。,根据期限是否超过年分为,长期证券投资,短期证券投资,与直接投资相比,证券投资,更自由,,,更便捷,,,更具流动性,。,主要工具:,国际债券,和,欧洲票据,5,国际贷款,是不同国家的借贷双方主要通过银行进行的传统融资活动。,根据贷款期限是否超过年分为,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6,国际资本流动的历史与现状,二战后国际资本流动历史,欧洲资本时期,二战结束初期,官方资本流动为主。,石油资本时期,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银团贷款为主体的私人资本流动。,债务危机时期,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化流动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7,国际资本流动的历史与现状,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国际直接投资是主要形式;,国际证券投资迅速增长;,国际银行业融资发展平稳。,8,国际资本流动的利弊分析,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对资本输入国的影响,对资本输出国的影响,9,国际资本流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有促进作用,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有效配置,促进国际贸易和各国国际收支平衡,国际直接投资促进生产技术全球传播,全球分散证券投资风险,10,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投机性短期资本流动加剧汇率波动,加剧金融危机的可能性,降低了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经济波动的国际传递者,11,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入国的影响,对国内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弥补储蓄投资缺口,提高投资水平,提高投资效率,创造就业和税收,必须用于生产领域,而不能用于消费和投机,12,对国际收支的影响,金融帐户顺差扩大,但到期会流出,对汇率的影响,浮动汇率下:汇率升值,固定汇率下:本币升值压力,政府需要冲销干预,对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促进该国利率与国际利率一致,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取决于资本流入的形式,总体上使物价上升。,13,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出国的影响,利用海外投资机会,获得投资收益,改善经常帐户(收益回流、带动商品出口),利用海外廉价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不利影响:减少国内投资、生产、就业和税收来源;增加金融帐户逆差。,14,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和动因,趋势,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扩大,15,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和动因,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多样化,私人资本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角,国际资本供求趋向紧张化且争夺加剧,发达国家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双向主体,16,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和动因,国际资本流动的动因,理论基础,流量理论,存量理论,外部环境,17,流量理论,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根本原因是各国的,资本收益率,不同,各国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资本富裕程度不同,进而投资收益率也不同,资本为了逐利会不断从低收益国家向高收益国家转移,从而形成国际资本流动,流量理论的缺陷,没有考虑金融资产总量;,18,没有考虑风险因素;,认为一次提高利率可以保持稳定的资本流入,实际上是不可持续的;,无法解释各国之间的双向资本流动。,存量理论,存量理论即,资产组合理论,在国际金融领域的运用,存量理论对流量理论最大的发展是引入了,风险,因素。,19,资产组合理论,20,世纪,50,年代,由,Markowitz,所提出。,是解释投资行为最传统的理论之一,尤其针对双向资本流动问题。,核心观点:,资本都是趋利避险的,资产组合的多样化,也就是投资者在一定风险条件约束下最大化其预期收益,或者在一定预期收益下最小化其风险水平;以在风险和回报之间进行取舍,来分配投资资产。,20,资产组合理论的运用:存量理论,一国居民在风险和回报之间进行取舍,将其总财富在国内资产和国外资产之间进行合理分配。,跨越国界的投资活动能够,降低风险,增加收益,21,降低风险,资产在国际间配置能有效降低风险,各国投资风险差别较大,容易相互抵消;,各国汇率风险可以相互抵消;,分散投资还能避免国家风险。,也能增加收益,国际金融市场的管制较少、收益较高;,新兴工业国家的投资收益高于发达国家;,汇率变动的额外收益。,22,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认为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的原因和商品劳务在国际间流动的原因一样,都是对一国货币存量进行的自发调整。,23,外部环境变化促进国际资本流动,贸易自由化,国际金融业和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自由化,放松管制,国际资本供给与需求的同时增长,金融电子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24,第三节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20,世纪九十年代金融危机的特征,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国际资本流动管理与金融危机防范,25,金融危机的特征,金融危机的综合性,货币危机是指由于投机者对,汇率,的冲击而导致本币的大幅度贬值,或央行为保卫汇率而导致国际储备的巨大损失或利率的急剧提高;,银行业危机是指,银行的挤提或破产,而导致银行债务的内部不可转换性,或政府为防止上述情况而进行了大规模的援助、干预,以支持银行业;,债务危机是指国家无法偿还其,主权债务或私人债务,;,系统金融危机是指,金融系统,被严重破坏致使金融系统的功能丧失。,26,20,世纪,90,年代之前,金融危机通常只表现为某一种单一形式,在年代,多数金融危机具有明显的综合性,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债务危机,经济危机,27,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效应,20,世纪,90,年代的货币危机有很强的传染效应,传染途径,贸易渠道传染竞争性贬值,恐慌性传染资本恐慌性外逃,补偿性传染以一国的流动资金弥补另一国的损失,金融危机的破坏性,28,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国际资本流入的后果,新兴市场狭小,资本流入非生产非贸易部门,形成经济泡沫;,金融监管和调控手段不完备,容易在外部冲击下发生危机。,资本外流的后果,改变金融市场供求平衡,打击市场信心,经济体的应变能力下降,29,投机资本的冲击是危机爆发的,导火索,国际投机资本也称,游资,,是指投资者意图在短期内改变或扭转资本移动方向的,短期国际资本,目的:获取正常投资收益以外的,资本利得,特点:规模大、停留时间短、反应灵敏、破坏性强,主要冲击固定汇率、钉住汇率下的货币,30,国际投机资本大量抛售该货币,压低汇率,动摇货币持有者信心,更多的人抛售该货币,该国货币难以维持,中央银行放弃干预,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购买该货币,固定汇率崩溃,投机攻击过程:以货币贬值预期为例,31,国际资本流动管理与金融危机防范,直接管制,间接管制,流入管制,流出管制,长期资本流动管制,短期资本流动管制,常态资本流动管制,资本流动危机管制,国际资本流动管理,32,直接资本流动管制,通常用于控制资本流出,或者是对一些特定的跨国界的资本交易进行选择性的,控制审批,;,间接性资本流动管制就是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增大,特定资本流动的,成本,。,间接性资本流动管制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如对特定的跨境资本流动收税、实施双重或者多重汇率。,通过实施这些形式的资本流动管制,一国政府可以影响价格水平、交易量或者影响到特定种类的交易。,通常侧重限制短期资本流动。,33,资本管制的成本,双重或多重汇率制度:确定不同汇率的适用范围、执行资本管制、调查违法违规交易存在很大的管理成本。,课税:挫伤了资本流动的积极性,降低了国内金融体系的效率,无法分散风险。,避免调整经济结构:会造成或加剧经济的扭曲,增加调整经济的成本;而且随着资本管制效力的减弱,不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只有靠加强管制来持续,结果使潜在的扭曲不断加剧。,34,资本管制有效性的度量,储蓄与投资的相关性(,Feldstein-Horioka,标准)。,利率平价分析法,利差分析法;,抛补利率平价法;,无抛补利率平价法。,(,Edwards-Khan,,,1985),35,第四节 金融危机理论简介,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新一代金融危机模型,中国利用外资与资本流动问题,36,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始于对,20,世纪,7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的研究。,由克鲁格曼于,1979,年提出,后来经许多学者修正和扩展。,在这些修正和扩展中最有名的是由弗拉德(,Flood,)和盖博(,Garber,),1984,年的扩展,所以这一模型有时也被称为,Krugman,Flood,Garber,模型,简称,KFG,模型,该模型较好地解释了,20,世纪,70,80,年代的货币危机:,“,拉美型,”,货币危机,37,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这一模型以小国开放经济为分析框架,以,钉住汇率制度,或其它形式的,固定汇率制度,为分析对象,分析了以放弃固定汇率为特征的货币危机是如何发生的。,内容:在一国,货币需求,处于稳定状态的条件下,国内信贷扩张会带来,外汇储备,的流失,从而导致对固定汇率的冲击而产生危机。,38,货币危机产生的原因: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财政赤字的货币化政策,),与,稳定汇率政策,(,如固定汇率制,),之间的不协调:,财政赤字货币化,本币供给增加,本币贬值压力,投资者卖本币换外币,央行干预,储备耗尽汇率崩溃,39,存在货币投机者时,汇率崩溃不会等到央行的外汇储备减少到零时才发生:即当外汇储备减少到一定程度时,投机者就会对本币发起冲击,提前导致汇率崩溃。,40,模型的优点,1,、第一次从经济理论角度揭示了货币危机的,根源和本质,危机的根源在于宏观经济基础变量的不断恶化或宏观经济政策与稳定汇率政策间的不协调;,2,、指出了当经济基础变量不断恶化时,危机的,必然性和可预测性,;,3,、解释了危机发生时本币大规模贬值的,合理性,;,41,4,、指出了投机者冲击货币的,条件,与时机,即基本经济变量的不断恶化或宏观经济与稳定汇率政策间的不协调必然导致投机者的货币冲击;,货币冲击的时机,是由央行外汇储备的关键水平点决定,当外汇储备下降到这一水平点时,投机者有足够的能力在极短时间内耗尽央行的储备;,5,、这一模型对政策制订者的,建议,是,必须保证政策间的一致性,不断强化宏观经济基础变量,防止经济滑坡。,42,模型的缺点:,1,、这一模型所假定的,政府政策太机械,不管外部状况如何,只是一味地印制钞票;,2,、这一模型所假定的,央行干预,市场的,方式太单一,央行干预汇率的政策只是买卖外汇。事实上政府可改进财政政策,央行可以采用紧缩货币政策,(,如提高利率等,),来保护汇率等。,43,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KFG,模型无法解释,20,世纪,90,年代发生的金融危机:危机发生国拥有大量外汇储备,且宏观经济政策比较保守,并没有表现出与稳定汇率政策间的不协调。,第二代模型在,20,世纪,90,年代由,Obstfeld,等提出。,第二代模型较好地解释了所谓的,“,欧洲型,”,货币危机(如,1992,1993,年欧洲货币危机和,1994,1995,年墨西哥比索危机)。,44,主要内容,1,、第二代模型强调了危机的自我实现,(self-fulfilling),性质,投机者的信念和预期最终可能导致政府捍卫或放弃固定汇率。,2,、模型假定:,(1),政府面临多个相互矛盾的优化目标(如减少失业和降低通涨率);,(2),经济中存在多维平衡点,存在导致多维平衡点的循环过程,不同的预期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平衡点,危机具有自我实现性质,当许多投资者持有悲观经济预期时,资本流出导致汇率体制崩溃,而这正验证了先前的预期。,45,平衡点,A,:一定的失业率、,GDP,、通涨率、汇率水平,预期改变,市场投资者和投机者的行动迫使汇率变动,政府放弃干预,汇率贬值,带动其他变量向新的均衡点,B,变动,46,3,、该模型在解释危机发生的机制时,基于三个因素:,(1),存在促使政府捍卫固定汇率的动机;,(2),存在促使政府放弃固定汇率的动机;,(3),市场对贬值的预期最终导致政府放弃固定汇率。,4,、政府是否捍卫固定汇率取决于对上述,(1)(2),因素冲突的权衡,但是当市场预期,(,或怀疑,),汇率贬值时,捍卫固定汇率的成本将大大增加,最终促使政府放弃固定汇率机制。,47,促使政府,捍卫,固定汇率的可能因素,:,1,、本国曾有过恶性通货膨胀历史,固定汇率有利于增强政府降低通涨的可信性;,2,、固定汇率有利于国际贸易与融资,(,减少了外国投资者的汇率风险,),;,3,、维持固定汇率制有利于国家信誉与国际合作,(,如对欧洲货币体系的承诺,),。,48,促使政府,放弃,固定汇率的可能因素,1,、本国存在高的失业率,为,降低失业率,政府希望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而这在固定汇率制下无法实现;,2,、汇率浮动有助于隔离外部冲击对国内经济运行的影响,可免受卖出外汇、提高利率等措施对国内经济的不利影响;,3,、政府负有以本币计值的巨大外债,货币贬值可,减轻实际债务,,但这在固定汇率下作不到。,49,政府是否捍卫(或放弃)固定汇率取决于捍卫(或放弃)的利弊权衡,而,预期因素,改变了原先的利弊平衡关系:,当市场预期汇率贬值时,市场参与者将在其经济决策时将预期因素考虑进去,而投机者也将提前抛售本币,这两种因素改变了原来的利弊平衡关系,,使捍卫固定汇率成本提高,,政府将最终放弃固定汇率,预期贬值本身就是汇率危机的直接原因,所谓的危机的,“,自我实现,”,。,50,模型的优点,1,、第二代模型指出经济中的,多维平衡点,现象,并分析了政府政策和市场预期在产生多维平衡点、导致货币危机中的关键作用。,2,、第二代模型所揭示的市场预期在判断货币冲击的时点和成功可能性中的作用对政策制定者的启示是,捍卫固定汇率的,“,强硬,”,态度,有利于政府防止货币冲击和维持固定汇率。,51,新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第三代),尽管第一、二代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大量的货币危机现象,但它们却无法令人满意地解释以,1997,年亚洲危机为代表的许多金融危机。,金融中介,(特别是银行业)在此类金融危机中起核心作用。,危机国金融中介的主要特征:,金融自由化、大规模的外资流入与波动、金融中介信用过度扩张、过度风险投资与资产泡沫化、金融中介资本充足率低与缺乏谨慎监管等,。,52,这类模型的,共同点,:从不同侧面分析了由于资本充足率低、缺乏谨慎监管的银行业信用的过度扩张,并由此导致过度风险投资、资产特别是股票和房地产的泡沫化,而导致,银行业危机,并诱发,货币危机,,而这两种危机的自强化作用进一步导致严重的金融危机。,53,“,资产泡沫,(Asset Bubbles),模型,”,分析了资产泡沫化导致银行业危机的机制;,“,道德风险,(Moral Hazard),模型,”,强调了金融中介的道德风险在导致银行过度风险投资、形成资产泡沫化中的核心作用;,“,外资诱导型,(Capital-flow-induced),模型,”,分析了金融自由化与外资的流入在导致金融中介信用扩张、资产泡沫化及产生和放大商业周期中的关键作用;,54,“,金融恐慌,(Financial Panic),模型,”,指出金融恐慌等预期心理因素导致银行业的流动性危机,而政府与国际金融机构的不适当政策干预将银行业的流动性危机促成非清偿性危机,导致货币与金融危机;,“,孪生危机,(Twin Crisis),模型,”,则分析了银行业危机与货币危机的关系及二者间的自强化机制。,55,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开题报告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