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第1章礼乐文明与先秦文论

上传人:ra****d 文档编号:252768024 上传时间:2024-11-19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第1章礼乐文明与先秦文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第1章礼乐文明与先秦文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第1章礼乐文明与先秦文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编 先秦文学批评,绪 说,先秦是中国文化的发祥期,也是中国文化的早熟期。后来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观念,大都是在这个根底上开展起来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与思维特征,在这段时期里获得较为成熟的显现,奠定了?诗?、?骚?并举的文学源流,形成了先秦诸子的思想体系,并深深地影响到中国后世的文化及其文学批评。这些,对于我们理解包括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在内的中国文化的形态与特点,是十分重要的。,第一节 礼乐文明的形成,先秦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发端时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根底之上。这种文化的生命力,在先秦时代的礼乐文明中集中地显现出来。先秦礼乐文明,是在中国古代氏族社会的血缘观念与风俗礼仪根底之上,融合夏商周三代文明建构而成的,表达在制度与文化层面,有着奇特的形态,它是中华文明的早熟样本。,第1章 礼乐文明与先秦文论,一、礼乐文明的核心是对人性教化的升华,“礼侧重制度的层面,“乐侧重人情的教化,礼乐一体,构成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它们围绕着社会人生而展开,可以说,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延续,中华民族精神的许多奥秘,都可以从礼乐文明中得到解释。 礼乐文明的核心是对人性教化的关注,它是从中国古代最早的人性论开展而来的。,二、礼乐文明是种综合型的文明体系,礼乐文明是中华民族在特定的农业生存形态下产生的一种综合性的文明成果。它聚集了道德人性、风俗礼仪、宗教意识、典章制度、政治思想等诸多的因素。,三、礼乐文明与宗法制度,宗法制度又与礼乐制度天然地相结合,后者是前者的自然延伸。具体说来,“礼是通过一系列典章仪式将建立在血缘亲疏根底之上的身份等级确定下来,以区别人与人之间的贵贱秩序,“乐那么是缘饰这种礼仪的器具,是从人的内心的净化与洗礼来确立对礼的服从,所以后来的儒家素有 “乐合同,礼别异的说法。,四、文明与人格道德教育,礼乐文明的特点是将人性教化与社会文明相结合,突出了人格与道德的意义,从大的文化背景去看待文学活动,探讨文学理论的人文精神问题,而相对轻视文学理论作为认识工具与技巧范畴的功能。这一思路是中国古代文论赖以安身立命的价值观念。,先秦礼乐文明包括形而上的理论精神,这种形而上的理论价值观对文学批评观念的影响最为直接。,第二节 礼乐文明与文学观念,一、礼乐文明对文学批评的影响,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活动与诗学思想,是在礼乐活动中形成的。礼乐文明在先秦时代被视为天地之道的表现,是人类效法自然而营造的文明体系,圣人秉天地之性而制礼乐,在当时是一种普遍的看法。,二、诗乐舞的别离与文学观念的进化,从这些文献中记录的情况来看,上古时代的诗乐舞最早总属于乐的范畴,是依从于礼的各种适应范围去展开活动的。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由于文学活动的增强和文学观念的进化,人们开始将诗歌与音乐、舞蹈别离出来,注重其中的思想意义的开掘与发挥。,三、“文的观念解析,中国古代文学观念一开始就与以礼乐为代表的文化体系相联系。这固然造成了文学观念范围的相对广泛,同时也使文学活动有了深厚的人文蕴涵。对此应当辩证地加以分析。,四、中国古代文论的文化精神,从整个中国古代文论的文化精神来说,它渗透着中华民族对自然和人生的体验。它是从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胸怀中生发出来的。,1.影响礼乐文明形成的有哪些因素?,2.如何理解礼乐文明与先秦文学批评的关系?,【思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