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第一单元《植物》教材分析课件

上传人:58****5 文档编号:252673748 上传时间:2024-11-19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4.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植物》教材分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植物》教材分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植物》教材分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胡春娜,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各位老师好:,胡春娜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各位老师好:,1,讲课的内容是:,一、教科版修改后教材的特点,二、教材分析(重点),三、观看一些课例录象,讲课的内容是:一、教科版修改后教材的特点,2,每一课的分析,教材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教学策略,(是什么?为什么?),科学概念和教学目标是什么,隐含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每一课的分析教材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教学策略(是什么?,3,一、教科版科学教材基本特点,1、,尊重事实, 强调数据.,一,一、教科版科学教材基本特点1、尊重事实, 强调数据.一,4,小学科学第一单元植物教材分析课件,5,小学科学第一单元植物教材分析课件,6,2、注重活动:教材的基本元素,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十分重视对科学学习的典型活动的设计。,教材是由一系列典型的科学探究、认识活动组成的,活动是有结构的,要求学生参与经历的是有结构的一系列的活动过程。,2、注重活动:教材的基本元素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7,有结构的观察研究活动,指导学生理解“科学观察”的活动,指导学生怎样进行比较的活动,指导学生对观察结果进行描述的活动,指导学生开掘更多观察内容的活动,指导学生改进观察方法的活动,有结构的观察研究活动指导学生理解“科学观察”的活动,8,3、,强调理性:,探究过程 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一定是理性的过程, 理性的科学的方法,符合逻辑的探究过程,合乎逻辑的从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提升概念.,3、强调理性:,9,4、指导更严格仔细充分,观察、:指导更严格仔细充分,对比实验:如何控制条件,掌握科学方法,重复性:不是一个事例就可以下结论;一种结论是可以得到不断的重复验证,4、指导更严格仔细充分观察、:指导更严格仔细充分,10,小学科学第一单元植物教材分析课件,11,小学科学第一单元植物教材分析课件,12,5、,强调科学概念:,将事实性目标转化成科学概念。不仅仅是掌握基于事实层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形成对这个事物的科学的看法、观念和思想。,小学科学第一单元植物教材分析课件,13,例如:,将“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改为“植物由不同的部分组成,这些部分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发挥不同的功能”,因为学生了解这个概念比认识植物的组成部分更为重要。,例如:,14,6、三维目标有机的结合螺旋式上升。,科学概念+科学探究能力+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和谐发展,概念的形成通过探究变成一个过程,在过程中探究能力和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得到提升,探究的指向是形成概念。,教材的框架:,6、三维目标有机的结合螺旋式上升。,15,教参上每节课在“背景与目标”有概念+能力+态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科学探究:,观察、比较、描述不同现象;,从多个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 假设性解释;,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积极大胆的阐述自己的发现;,乐意与他人合作;,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和态度,教参上每节课在“背景与目标”有概念+能力+态度声音是怎样,16,7、注重学生的记录与交流,观察实验中的多种记录要求,设计多种的交流活动,7、注重学生的记录与交流观察实验中的多种记录要求,17,1、从口头表达方式向图表表达方式发展,2、从单一表达方式向多种表达方式发展,3、从个体交流方式向合作交流方式发展,4、从接受型交流向质疑型交流发展,1、从口头表达方式向图表表达方式发展,18,1、从无序的记录向有序的记录整理发展,2、从用文字作记录整理到用数字作记录整理发展,3、从用文字作记录整理到用表格作记录整理发展,4、从用文字作记录整理到用图文结合的形式作记,录整理发展,1、从无序的记录向有序的记录整理发展,19,8、积极质疑:,包含着公开讨论, 质疑和合理的怀疑精神,8、积极质疑:包含着公开讨论, 质疑和合理的怀疑精神,20,三上教材的修订原则,1、体现发展的方向: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协调发展。,2、保留原来的精华:如以活动为基础的设计。,3、吸收教学一线的实践经验:一些好课例。,4、解决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科学概念不明显、容量过大等。,三上教材的修订原则1、体现发展的方向: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协调,21,三上年级教材的整体设计,三个核心概念,1、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植物),2、物体和材料的特性(材料),3、地球物质的特性(水和空气),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三上年级教材的整体设计三个核心概念,22,植物单元教材分析,植物单元教材分析,23,为什么要把植物单元作为起始单元?,科学探究始于细致的观察,三年级学生的科学探究主要以系统的观察为基础。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观察对象开始应该是相对静止,比较便于观察,同时又应是生活中常见,经过观察能够发现一些平常未能发现的秘密,能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教材从植物单元开始让学生体验科学观察,,1.植物相对静止,易于观察;,2.植物本身蕴涵丰富的可观察因素,学生易获得观察的成就感,。,为什么要把植物单元作为起始单元?科学探究始于细致的观察,三年,24,植物单元的设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着生命体的基本特征设计的 。(现行课标中的生命世界内容),生命体的基本特征:,1、生命体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生命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基本需求);,3、生命体都有应激性;,4、生命体都有生长、发育与生殖现象;,5、生命体都有遗传、变异和进化的特性;,6、生命体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对三年级学生的学习来说,植物单元只涉及生命体特征的1、2、4、6四条,3、5两条很少涉及,这跟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关。,植物单元的设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着生命体的基本特,25,植物单元的设计,在科学探究方面,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着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观察是本单元的主要技能。学生将学习用感官进行观察,用简图进行记录和描述,用韦恩图帮助进行整理概念之间的关系。,植物单元的设计在科学探究方面,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26,植物单元的课题,植物单元的课题,27,和原来单元的变化,1、我看到什么,2、校园的树木,3、大树和小草,4、观察水生植物,5、植物的叶,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7、植物的共同特点,原来的教材:,1、我看到了什么,2、观察大树,3、各种各样的叶,4、一片完整的叶,和原来单元的变化1、我看到什么原来的教材:,28,单元目标,1、建立核心概念:,植物是有生命的物体,自然界里的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通过有目,的观察去了解和区别它们。,2、学习观察活动,扩展学生的观察的内容,和方法,并促进他们能动的观察,3、喜欢上科学课,乐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单元目标1、建立核心概念:,29,(一)我看到了什么,共有三个内容:看图片回忆真正观察大树,可设计成五个活动,第一个活动:看图片上的一棵大树“我看到了什么”,(一)我看到了什么共有三个内容:看图片回忆真正观察大树,30,小学科学第一单元植物教材分析课件,31,第二个活动:回忆“在一棵真实的大树前看到过什么” (,讨论哪个看到多?为什么?,),第二个活动:回忆“在一棵真实的大树前看到过什么” (讨论哪个,32,第二个活动:回忆(,讨论哪个看到多?为什么?,),第二个活动:回忆(讨论哪个看到多?为什么?),33,两个活动的结构之间蕴含着,:,去看实际的事物要比看图片获得对一个事物的认识更多些,两个活动的结构之间蕴含着 :,34,小学科学第一单元植物教材分析课件,35,第三个活动:观察指导,(1)“再去看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 (,为什么?有目的,仔细地),两个活动的联系中间、结构中间的意义:,要想获得对事物更多更全面的认识,应有,目的地看,,简单地促使孩子们从看一棵大树的活动,向观察一棵大树的活动推进。,我们的科学教材从此以“,观察”,两个字代替“看”这些词,观察这个词也从这里开始了,意义:,要想获得多事物更多更全面的认识应有目的的、仔细的看-观察,第三个活动:观察指导,36,(2)我想观察什么(内容)?,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方法)?,让他们自己思考、讨论交流,在相互影响中寻求观察的方法。教师可以给他们一些启发。,意义:能动地找到各种观察的内容和方法,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2)我想观察什么(内容)?,37,第四个活动:真正去观察一棵大树,孩子已经按奈不住要出去观察大树了!带着目的去观察真正的一棵大树,意义:,学生亲身去体验从看-观察的不同收获.用观察的方法获得了他们意想不到的收获.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一个无比美妙的世界.,第四个活动:真正去观察一棵大树孩子已经按奈不住要出去观察大树,38,小学科学第一单元植物教材分析课件,39,第五个活动:,交流孩子所观察到的事实,引导学生反思提升,意义:,对观察的理解和建构”大树是有生命的,植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个科学概念,第五个活动:,40,观察一棵树的意义:,1、不仅是关于这棵树有根、茎、叶、花、果方面事实性的知识,而是提升把树作为生命看待,生长是树的特征,2、不仅是学会,观察,,学会,观察,这棵树的本身,还要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观察,3、不仅是就这棵树的观察,而且引导学生乐意、能动地观察更多的树和周围的事物,达成了知识、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观察一棵树的意义:1、不仅是关于这棵树有根、茎、叶、花、果方,41,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要对事物有,更多的了解就必须亲自去观察真实的事物。,真正的观察是有目的地看,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确定观察的目的和方法有利于,观察到更多的内容。,树是一种植物,是有生命的,有许多可观察的,特征。树的生长与周围的动物、植物和环境密,切相关。,“我看到了什么”这节课的科学概念是:,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要对事物有 “我,42,本课教学建议:,时间是可能不够或紧张的,因为是第一节科学课,从这节课就要进行科学课的常规管理和教育。要花去一些时间。,最后一个环节观察大树后的交流活动可在现场汇报的形式。有二个好处,一是节省到教室的时间,二是学生环形坐面对面易于交流,但有一个缺点,学生的注意易于分散到大树上,而不是专心倾听。,本课教学建议:,43,二、校园的树木,作为观察生命体的活动,校园里的树木是学生最容易观察的。,任务:要求学生用观察的方法,具体认识一棵树,做好较为详细的观察记录,对一棵树进行有序的描述。,用简图的方式记录。用简图记录可以帮助学生抓住物体的主要特征,抓住观察的重点。这种方法在植物单元、动物单元会多次用到。,教材设计了三个活动。,1、怎样观察校园里的一棵树。(远与近),2、观察一棵树,做好详细的描述记录;,3、分析比较各组的观察记录,找出不同树木的相同与不同,指向树木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二、校园的树木作为观察生命体的活动,校园里的树木是学生最容易,44,三、大树和小草,引入小草,扩大学生的认识视野。关注一个个的小生命。,小草与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提醒孩子,对小小的生命也要关注、也要爱护。,本课设计三项活动:,1、认识一些周围常见的小草。,2、比较大树与小草的相同和不同。,3、利用韦恩图整理比较的结果,揭示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特点,指向生命体的特征 。,三、大树和小草引入小草,扩大学生的认识视野。关注一个个的小生,45,四、观察水生植物,水生环境和陆生环境是两个典型的生存环境。水生环境下生长的植物有相应的形态结构,显示了植物的多样性。,多样性的背后仍然是植物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的体现。,教材设计了四个活动:,1、认识常见的水生植物;,2、观察两种水生植物并用简图画下来;,3、探究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的秘密;,4、总结水生植物的共同特点、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四、观察水生植物水生环境和陆生环境是两个典型的生存环境。水生,46,五、植物的叶,专门观察植物器官的内容。植物的叶也具有生命体的一些特征,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生命特征。所以对叶的生命过程的认识是个重点。,从新鲜的叶与落叶的比较中,显出叶子的生命特征,从一条枝条上的叶子变化过程中看出,叶子的生长、发育、衰老过程,从而显出叶子的生命过程。,不仅植物的整体具有生命特征,其局部的器官也具有生命特征。,教材设计三个活动:,1、收集树叶的活动;,2、观察比较和统计树叶的活动;,3、观察叶的生命特征。,五、植物的叶专门观察植物器官的内容。植物的叶也具有生命体的一,47,第一个活动是捡落叶,这是课前准备活动:,教材要求学生去,捡,落叶,而不是摘树叶,这里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很重要的教育内容,。希望重视这样的教育。,小学科学第一单元植物教材分析课件,48,课堂上的第一个活动是统计与比较:,(1)统计:我捡了几片落叶?,我们小组有几片落叶?,我们小组有几种树叶?,这个活动学生可以单独,也可以合作。,这一部分注重观察技能的训练,引入了简单的收集数据、统计与整理数据.,意义:扩大观察的视野,不仅有形态属性的观察,还学习作数量上的观察。这就开始有了数量,的观察和比较活动,了。,课堂上的第一个活动是统计与比较:,49,(,2,),比较分类活动,重点也是难点:,“这是同一种树叶吗?”证据是什么?是形状?是气味?,这里的活动也还只是简单的比较分类活动。只要学生能抓住一个能区别的特征就行 。,(2) 比较分类活动,50,“判断是否是同一种树的树叶”正反阐述:,“我们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树,的树叶?”、,“我们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树的树叶?”思维的严密性,小学科学第一单元植物教材分析课件,51,第二个活动:观察叶的生命特征,(1)叶的结构:叶柄、叶片和叶片上的 叶脉,(2)比较新鲜的叶与落叶,(3)观察在一条枝条上的叶(叶的一生),第二个活动:观察叶的生命特征(1)叶的结构:叶柄、叶片和叶片,52,“植物的叶”的教学目标,、建构科学概念,、扩大观察的内容与方法:,从单个事物的观察到数量上的观察和比较活动,学习收集数据、统计和整理数据的活动,从外部形状的观察到找出共同的特征的观察,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叶是有生命的,要爱护。,“植物的叶”的教学目标、建构科学概念,53,六、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植物在秋冬季有哪些变化?,枯萎死亡、叶变黄、变红掉落,生长、开花,果实成熟,种子传播。,植物的这些变化,归根到底就是生命体的特征体现。,用“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做题目,告诉我们植物的变化是客观存在的,究竟有什么样的变化,是需要观察和记录的。,教材设计了四个活动:,1、讨论观察植物的哪些变化和怎样观察这些变化。,2、到校园观察植物的变化,并做好记录。,3、交流观察到的变化。,4、指导记录一种植物的变化情况。,六、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植物在秋冬季有哪些变化?,54,七、植物的共同特点,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整理已经观察、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得出植物的共同特点。,本单元所选择的植物有大树和小草,这是形态的巨大差别;有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这是生长环境的巨大差别。,通过探寻植物的共同特点,让学生深入认识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关心生命的点点滴滴。,教材设计三个活动:,1、比较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2、植物的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3、总结植物的共同特点。,七、植物的共同特点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整理已经观察、分析和研究,55,植物单元小结,第一课主要解决什么是真正的观察问题,通过有目的的比较,让学生明白观察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更多、更有用的信息,同时也点出本单元的主题-观察生命体。,第二课至第四课,从不同植物的个体来了解植物都具有相同的生命特征。尽管它们的形态各不相同,生长环境也有区别,但是它们都有相同的特点,这些特点通过用维恩图的帮助,建立起植物多样性下的相同特征。这几课,还将利用画简图的方式,来把握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这是学生形成技能的一种手段。,第五课从植物中单独剥离出叶子进行研究,从叶片的不同到相同,学生发现原来叶子也是有生命周期的,也具有生命的特征,从而加深对植物整体的生命概念的认识。,植物单元小结第一课主要解决什么是真正的观察问题,通过有目,56,第六课主要强调学生对植物的生长变化的观察,意识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有些变化较快比较明显,有些变化较慢,一下子难以观察到,但在一个大跨度的时间里,变化还是很明显的。这课要求学生作长期的观察记录,是一项对毅力的培养。,第七课主要帮助学生总结梳理,把具体的经验上升到普遍的认识,形成他们对植物生命体基本特征的理解。主要采用比较和维恩图的方式进行的。,本单元所选择的植物都具有显著的不同特点,代表了自然界植物的多样性,参考资料库中的“令人惊奇的植物”内容,更加说明很多植物具有独特的个性,体现出植物的多样性,同时植物又具有共同的特点,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体,这也是生物的基本特征。,第六课主要强调学生对植物的生长变化的观察,意识到随着时间的推,57,第二单元动物教材分析,第二单元动物教材分析,58,动物单元解读,本单元是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科学教学内容也从植物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研究。,动物单元解读本单元是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59,动物单元的设计,本单元的核心概念仍然是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更主要的来自于对动物的认识。本单元所涉及的生命体的特征主要是:,1、生命体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生命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3、生命体都有应激性;,4、生命体都有生长、发育与生殖现象;,5、生命体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生命体都有遗传、变异和进化的特性很少涉及到,这部分的内容将在以后的年级中再进行学习。,动物单元的设计本单元的核心概念仍然是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学,60,动物单元的设计,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继续利用画图的方式描述所观察到的动物形态,继续用维恩图这种工具概括动物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直至找出动物的共同特点。,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还要尝试饲养小动物,这将加深学生对动物生活特性的了解,从而更好地体会生命体的意义。,在动物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还将获得不少有关蜗牛、蚯蚓、蚂蚁和金鱼等动物的知识。这些知识将会丰富学生对这些小动物的直接认识,帮助他们构建起动物、生物的概念和理解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物单元的设计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继续利用画图的方式描述,61,动物单元课题,1、寻访小动物,2、蜗牛(一),3、蜗牛(二),4、蚯蚓,5、蚂蚁,6、金鱼,7、动物的共同特点,动物单元课题1、寻访小动物,62,一、寻访小动物,本课是观察小动物的开始课。以寻访作为话题,鼓励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去寻访、去亲近、去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指导学生在动脑筋、想办法的基础上尝试调查、观察,获得更多的生活在附近环境中的小动物的信息。,在观察的过程中,感受动物的多样性,感受动物与环境之间关系,也是本课的目标之一。,本课设计了三项内容。,1、讨论秋天里在哪些地方有哪些小动物;,2、如何调查周围的小动物的讨论活动;,3、观察中要注意的事项。,一、寻访小动物本课是观察小动物的开始课。以寻访作为话题,鼓励,63,(一)、寻访小动物,这是一堂以谈话、讨论为主的课,教材共三页,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附近那些地方有哪些常见的小动物?,看教材:“寻访小动物”,“九月里,我们能在附近观察到哪些小动物?”这两句话告诉我们:,活动 寻访;,主体 学生;,目的 观察;,对象 小动物;,活动范围:附近(大树周围石块下草丛中树 上田野里),(一)、寻访小动物 这是一堂以谈话、讨论为主的课,64,小学科学第一单元植物教材分析课件,65,教材插图和学生的言行有两个作用:,一是暗示了“小动物”的大致界限。,二是以树上、大树周围、草丛里、石块下、田野里,提示寻访调查活动中特别注意这些常有小动物活动和栖身的场所。,教材插图和学生的言行有两个作用:,66,第二部分:我们怎样观察和调查?(动动脑筋,想出许多观察和调查的方法),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孩子们提出寻访活动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部分:我们怎样观察和调查?(动动脑筋,想出许多观察和调查,67,小学科学第一单元植物教材分析课件,68,怎么进行调查?教材提出一些建议:,1、怎么调查呢?讨论讨论吧!,2、可以作一个简单的调查记录。(这个记录形 式和植物不同,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参考材料,学生可模仿,可创新),3、留心观察,仔细观察,能发现许多小动物的行踪。,4、对不知名的动物可以记下它的体形特点或用画图的方法记录。,5、不容易接近的动物,如鸟类,就用先看一看,再接近一点看分步观察的方法。,怎么进行调查?教材提出一些建议: 1、怎么调查呢?讨论讨论吧,69,这些建议,主要提供讨论研究的思路。并不是教学的重点。,教学重点在于尽可能地提出寻访活动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和尽可能地启发、指导孩子们动脑筋,想出自己的观察、调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这也是整节课的教学重点。,意义:,实地观察前“怎样观察”的思考重要性,动手前的动脑是多么的必要,这些建议,主要提供讨论研究的思路。并不是教学的重点。,70,小学科学第一单元植物教材分析课件,71,第三部分:观察是我们还应注意哪些问题?,这一部分内容涉及,主要是,珍惜生命,保护环境,注意自身安全,三个问题。,这就是基本的,科学素养,第三部分:观察是我们还应注意哪些问题?,72,不伤害,不惊扰小动物;,去亲近,去关注小动物;,这不仅是寻访小动物活动的要求,也是整个动物单元教学,整个科学课教学的基本要求。,不伤害,不惊扰小动物;,73,关于保护环境,教材提出十分明确的“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貌”的要求,包含着,什么也不带走(指观察地点的物体),什么也不留下(指观察者的物体),什么也不改变(指观察地点的原貌),关于保护环境教材提出十分明确的“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貌”的要,74,本课的教学建议:,本课是在教室里进行教学的,以谈话、讨论的形式进行,了解如何寻访小动物,寻访过程中应注意什么等,为课外的寻访做好准备。有的老师可能一看课题“寻访小动物”,认为是在室外上的课,上课一开始,便简单交待任务和注意事项,便迫不及待的带学生到室外寻访小动物。这样便误解了教材的意图,对学生缺乏深入的指导,科学教育价值不大。,本课的教学建议:本课是在教室里进行教学的,以谈话、讨论的形式,75,二、蜗牛(一),从蜗牛这一课开始,学生将对四种小动物进行观察。,这些观察活动,将指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获得观察的结果的过程中获得动物的共同特征,建立起生命体的概念。,因此观察蜗牛,不仅仅观察它的外形,而且更要关注它的生活,从蜗牛的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甚至繁殖等方面进行观察研究,这些内容直接指向本单元的核心概念。,蜗牛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小动物,它行动缓慢,易于观察研究,因此非常适合在课堂上进行观察研究,在本课的学习中,将发展学生观察、饲养小动物的兴趣。,教材设计四个活动:1、生活环境,2、身体形态,3、观察运动,4、饲养蜗牛。,二、蜗牛(一)从蜗牛这一课开始,学生将对四种小动物进行观察。,76,三、蜗牛(二),本课继续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在饲养蜗牛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梳理零碎的经验片断,串联起整体的对蜗牛的认识,建立对动物生活习性的整体印象,促进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本课主要研究蜗牛的食物、休眠、排泄三方面的问题,关于蜗牛的繁殖,教材中没有详细介绍,只是要求学生在以后的饲养过程中,去发现这个现象。,教材设计四个活动:,1、交流饲养蜗牛的发现和经验;,2、观察蜗牛的吃食;,3、观察蜗牛的排泄和呼吸;,4、继续观察蜗牛。,三、蜗牛(二)本课继续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77,四、蚯蚓,从动物的多样性来考虑,蜗牛代表的是软体动物,蚯蚓的身体也是柔软的,但它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结构比较简单,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在课堂上很容易观察。,动物的多样性,不仅仅是形态的多样,更是结构的多样。而多样性的背后,仍然隐含着动物的共同特点,体现着生命体的基本特征。所以本课的最后,设计了蜗牛与蚯蚓的比较,利用维恩图的帮助总结两种动物的相同和不同。,本课设计了四个活动。,1、蚯蚓的生活环境;,2、观察蚯蚓的形态特征;,3、观察蚯蚓对水的反应;,4、比较蜗牛与蚯蚓的相同和不同。,四、蚯蚓从动物的多样性来考虑,蜗牛代表的是软体动物,蚯蚓的身,78,五、蚂蚁,蚂蚁是昆虫的代表,它有头胸腹三部分和六只脚。在这个世界上,昆虫是一个最大的类别,也是动物多样性表现得最充分的一类。,观察蚂蚁的身体特点有两条途径,一是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另一种是在课堂中的观察。教材提倡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因为这样的观察更接近科学观察。,安排了在自然状态下蚂蚁的寻食、搬运、积极活动和信息传递,这些内容与生命体的环境适应、新陈代谢有关。,教材安排四个活动:,1、蚂蚁的生活环境;,2、观察蚂蚁,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3、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4、交流发现,进一步观察蚂蚁。,五、蚂蚁蚂蚁是昆虫的代表,它有头胸腹三部分和六只脚。在这个世,79,六、金鱼,为什么不厌其烦地四次认识动物的个体?突出多样性;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动物的共同特点;增加学生对动物的感性经验,丰富学生的直接认识。,金鱼是常见的家养动物,作为研究的材料容易找到。金鱼是水生动物,代表了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一大类动物,这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认识视野。,本课设计了四个活动:,1、观察金鱼的形态结构;,2、观察金鱼的吃食;,3、观察金鱼的呼吸;,4、总结蚂蚁和金鱼的相同和不同。,六、金鱼为什么不厌其烦地四次认识动物的个体?突出多样性;在反,80,七、动物的共同特点,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整理已经观察、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共同得出动物的共同特点。再与植物进行比较,形成初步的生物的概念,体会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四种小动物,代表着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下的小动物,体现出动物界丰富多彩的一面,即动物的多样性。,通过探寻动物的共同特点,探寻动物和植物的共同特点,让学生深入认识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关心周围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本课设计了三个活动:,1、讨论动物有哪些共同的特点;,2、观察周围的生命世界,体会生物的多样性;,3、讨论人与动物、植物的共同特点。,七、动物的共同特点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整理已经观察、分析和研究,81,两个单元的概念图,两个单元的概念图,82,单元总建议:,1把学生对动物的观察欲望激发起来,以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对他们课外的观察研究动物的活动施与影响,使他们能在课外家庭里能动地观察小动物作好形式多样、层次丰富的观察记录。,2老师自己也应亲自参与活动,积累第一手资料,必要时也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研究成果和观察研究记录。,3课前了解学生学习研究情况,收集一些较好的观察记录、研究小论文等,单元总建议:,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