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1,节 种群的特征,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第,3,节 群落的结构,第,4,节 群落的演替,课题导入,1,第,1,节 种群的特征,1,、识记种群的概念及所具备的基本特征。,2,、掌握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来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3,、明确种群所具有的空间特征。,目标引领,2,一、种群概念的理解,一、什么是种群?,种群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总和,。,两个要素:,两个条件:,两个基本单位:,“同种”和“全部”,“时间”和“空间”,1,、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2,、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思考,:,种群内部的生物之间形成了什么关系?,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种群,3,例,1.,下列描述属于种群的是(),A.,实验中学两口池塘中的鲫鱼,B.,一片稻田里的杂草,C.,一片稻田中的全部幼蚜,D.,实验中学里的细叶榕,同一时间和空间,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总和,D,例,2,威海市水产研究所有,8,个池塘,其中,6,个池塘养的是鲫鱼,另外两个池塘养的是地中海鳎鱼。那么,这,8,个池塘里的鱼可看做,A,两个群落,B,一个生态系统,C,八个物种,D,八个种群,D,4,马鞍山市所有人口能看做一个种群吗?,如果你是马鞍山计划生育部门的分管领导,你会关注该种群的哪一方面?,种群主要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1,、数量特征:,种群有一定的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2,、空间特征:,种群有一定的空间分布,3,、遗传特征:,种群有一定的基因库,以区别其他物种,5,牧民在承包的草场如何确认放牧量,从而既能保护草原,又能取得最好经济效益?,怎样控制害虫数量,以防止虫灾发生,?,首先就需要研究调查、估算,种群密度,二、种群的数量特征,6,二、种群密度,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最基本的特征,种群密度,种群的个体数量,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表示方法:,测定种群密度的意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种群密度反应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在农林害虫的预报、渔业捕捞强度的确定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样方法、标志重捕法,7,如何调查一片草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8,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之:样方法,步骤:,1,、,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2,、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出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3,、以所有样方的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一般为,1m,2,1.,五点取样,2.,等距取样,适用范围:双子叶植物、活动能力弱、范围小的动物,(如:蚯蚓、昆虫卵、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蝻),若正好有个体在边界上,只计数样方,的个体,相邻两边及其夹角,9,例如,:,估算一块,100m,2,草地中蒲公英的数量,N=,11+13+12+14+12+10+13+17+11+15,10,=12.8,13,选取样方(,1m,2,),计算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选取代表性样本的一般原则):,随机取样,样本数量足够大,不能掺入主观因素。,10,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之:,标志重捕法,B,b,a,N,重捕标志个体数,再次捕获个体,总,数,初次捕获标志数,总数,=,例,:在一个,2,平方千米的草原上对黄鼠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第一次捕捉到,50,只,做好标记再放回草原;第二次再随机捕捉到,100,只,发现有标记的个体为,10,只,那么该地区黄鼠的种群密度约为?,250,只每平方千米,适用以上公式必须满足哪些条件?,1.,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2.,在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没有迁入和迁出。,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11,若标志物有脱落,测量出来的数值较实际值,;,若动物被捕捉过一次后,不容易再被捕捉,结果较实际值,。,用黑灯光进行灯光诱捕法:针对,有趋光性的昆虫,大,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用,方法计算,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用到的仪器有,等。,抽样检测,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标志重捕法的计算中两个“偏大”,大,1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分布范围大,个体较小的种群:,估算,(,取样调查,),主要的估算方法:,不运动或活动范围小的生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样方法,标志重捕法,逐个计数,13,1,、什么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通常以,a,表示,举例说明:例如,1983,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口出生,1862,个孩子,该年度人口出生率为,1.862,2,、研究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意义。,.,意义:,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种群的内部和外界因素影响都以改变出生率和死亡率来体现。,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种群密度的根本原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4,允许“单独生二胎”主要依据是什么?,15,1,、什么是迁入率和迁出率?,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2,、研究迁入率和迁出率的意义。,迁入率和迁出率在研究城市人口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迁入率和迁出率也,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16,概念:,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年龄组成,类型:,意义:预测种群密度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种群特征之:,17,越来越大,一段时间内 保持稳定,越来越小,生殖后期,生殖期,生殖前期,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印度人口,美国人口,德国人口,18,2.,性别比例,概念:,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增长快,相对稳定,增长慢,意义:,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次要依据,应用:,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19,种群的空间特征,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均匀型,随机型,集群型,20,随机分布,(,random distribution,),指的是每一个个体在种群分布领域中各个点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他个体的分布。,随机分布比较少见,只有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一致、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时才容易产生。,例如,森林地被层中一些,蜘蛛的分布,与,面粉中黄粉虫的分布,,以种子繁殖的植物在自然散布于新的地区时也经常体现为随机分布。,21,均匀分布,(,uniform distribution,),的特征是,种群的个体是等距分布,或个体间保持一定的均匀的间距。均匀分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种群内个体之间的竞争。,例如,森林中植物为竞争阳光(树冠)和土壤中营养(根系),沙漠中植物为竞争水分都能导致均匀分布。虫害或种内竞争发生时也可造成种群个体的均匀分布。地形或土壤物理性状呈均匀分布等客观因素或人为的作用,都能导致种群的均匀分布。,均匀分布在自然种群中极其罕见,而人工栽培的种群(如农田、人工林),由于人为保持其株距和行距一定则常呈均匀分布。,22,集群分布,(,clumped distribution,),的特征是,种群个体的分布很不均匀,常成群、成簇、成块或成斑块地密集分布,各群的大小、群间的距离、群内个体的密度等都不相等,但各群大都是随机分布。其形成原因是:,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丰富与贫乏镶嵌;,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集群分布是最广泛存在的一种分布格局,在大多数自然情况下,种群个体常是成群分布,如放牧中的羊群,培养基上微生物菌落的分布,另外,人类的分布也符合这一特性。,23,种群特征,数量特征:,空间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种群密度,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预测种群密度变化),(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降低害虫的,进而降低种群密度),出生率,目标升华,24,1.,下列环境中的生物,构成一个种群的是(),A.,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B.,一块农田里的所有东亚飞蝗,C.,一片森林中的鸟,D.,一条河中的草履虫,B,25,2,、图甲、图乙为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如不考虑其它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的年龄组成类型是(),A,衰退型和增长型,B,增长型和衰退型,C,稳定型和衰退型,D,稳定型和增长型,B,年龄,个体数,甲,年龄,个体数,乙,26,3,、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D,27,课时作业,9,28,五点取样法,调查群体为非长条形,29,等距取样法,调查群体为长条形,30,记数方法,?,方框内相邻两边上,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31,例,1.,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很多,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记数,下面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对样方中该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A,5,个,B,7,个,C,11,个,D,8,个,D,32,b.,雌多雄少型:,是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体。这种类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33,不同类群的性别比例:,a.,雌雄相当型:,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相等。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34,c.,雌少雄多型:,是雄性个体明显多于雌性个体。,这种类型较为罕见。如蚂蚁等社会性昆虫,3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