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二级,三级,四级,五级,2020/3/20,#,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物质间的循环和转化,1,2,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考点,1,知道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的主要途径,(a),碳循环,1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通过_来进行。,2二氧化碳的产生:人和动植物的_作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_以及微生物的_作用等都会产生_进入大气中。,3二氧化碳的消耗:绿色植物通过_作用将大气中的_和水转变成_。,2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考点1知道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的,3,解析,二氧化碳,呼吸,燃烧,分解,二氧化碳,光合,二氧化碳,有机物,3解析二氧化碳呼吸燃烧分解二氧化碳光合二氧化碳有机物,4,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4碳循环的主要途径,4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4碳循环的主要途径,5,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考点2知道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的主要途径(a),氧循环,1氧气的来源:绿色植物_制造_,除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气的需要,其余都以气体形式释放到大气中。,2氧气的消耗:人和动植物的_作用、微生物的_作用、燃料的_、其他氧化反应(如铁生锈、食物的腐烂)等都要消耗_。,5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考点2知道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的,6,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3氧循环的主要途径,4,在自然界中,碳循环与氧循环是两个密不可分、紧密联系的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_,是一个关键的,“,桥梁,”,。由于碳、氧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保持了大气中,_,和,_,含量的相对稳定,。,6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3氧循环的主要途径,7,解析,光合作用,有机物,呼吸,分解,燃烧,氧气,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氧气,7解析光合作用有机物呼吸分解燃烧氧气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氧气,8,二、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8二、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9,二、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3,反应通常是金属氧化物和,_,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的冶炼,),。如,H,2,CuO=Cu,H,2,O,。,4,反应通常是,_,碱受热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和水。如,2Fe(OH),3,=Fe,2,O,3,3H,2,O,。,5,反应通常是超活泼金属,(K,、,Ca,、,Na,等,),能与水直接反应生成可溶性碱和氢气。,6,有时金属也可以和非金属,(,除氧气外,),反应生成化合物。,考点,2,能根据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关系设计物质制备的方案,(c),考点,3,会进行简单的物质鉴别,(b),9二、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3反应通常是金属氧化,10,解析,氧气,可溶性,还原剂,不溶性,10解析氧气可溶性还原剂不溶性,11,三、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11三、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12,三、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3,反应通常是不稳定的酸分解生成相应的非金属氧化物和水。如,H,2,CO,3,=H,2,O,CO,2,。,考点,2,能根据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关系设计物质制备的方案,(c),考点,3,会进行简单的物质鉴别,(b),12三、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3反应通常是不,13,考点延伸,1,初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网络图,13考点延伸1初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网络图,14,考点延伸,2,以某物质为核心的网络图,以,O,2,为核心,以,CO,2,为核心,14考点延伸2以某物质为核心的网络图,15,考点延伸,以,HCl,、,H,2,SO,4,为核心,以,NaOH,、,Ca(OH),2,为核心,15考点延伸,16,考点延伸,3,物质转化规律,(,八圈图,),如图所示。,16考点延伸3物质转化规律(八圈图)如图所示。,17,考点延伸,(1),图中每一条线都表示各种物质间的相互关系。从一种物质出发就是这种物质的主要性质,箭头的指向就是这种物质的制备。,(2),应用,各类物质的相互转变关系;,各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某类物质的可能制法。,(3),在设计具体反应时,还应特别注意反应所需的外界条件,(,如加热、点燃、高温、催化剂,),、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等。,17考点延伸(1)图中每一条线都表示各种物质间的相互关系。从,18,考点延伸,(4),若离子间发生反应,能生成气体或沉淀或水,这些离子就不能大量共存。,产生气体:,CO,3,2,、,HCO,3,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NH,4,不能与,OH,大量共存;,生成沉淀:,Ba,2,、,Ca,2,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水生成:,H,与,OH,不能大量共存。,18考点延伸(4)若离子间发生反应,能生成气体或沉淀或水,这,19,类型一理解无机物之间的转化规律,典例,1,如图,给出了三种物质可能存在的转化关系,根据所学的物质性质及化学变化规律,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不能一步实现转化的有,B,实现转化,可通至氯化钠溶液,C,实现转化,可加入碳酸钙粉末,D,实现转化,可加入氢氧化钾溶液,19类型一理解无机物之间的转化规律典例1 如图,给出了三种,20,跟踪训练,1,甲、乙、丙、,X,、,Y,、,Z,六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图中箭头所示的转化。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一组物质是,(,),选项甲,X,AO,2,H,2,O,BCO,2,CaCO,3,CFeFe,3,O,4,DNaOHNaNO,3,20跟踪训练1 甲、乙、丙、X、Y、Z六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21,类型二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典例,2,某化工厂利用含有,1%,2%BaCO3,的废料制取,BaCl,2,(,废料中其他物质不溶于水和稀盐酸、且不与稀盐酸反应,),。其部分流程如下:,滤渣必须经过充分洗涤,确保其中,Ba,2,含量达到规定标准才能作为固体废弃物处理,检验,Ba,2,的试剂可用,_-,;洗涤滤渣的主要目的是,_,。,21类型二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典例2 某化工厂利用含有1%,22,解析,Na,2,SO,4,(,可溶性硫酸盐,),或稀硫酸,洗涤表面附着的,BaCl,2,,使废弃物达到处理标准,22解析Na2SO4(可溶性硫酸盐)或稀硫酸洗涤表面附着的B,23,跟踪训练,2,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10,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Mg,2,、,CO,3,2,B,H,、,Cu,2,、,NO,3,C,NH,4,、,Fe,3,、,SO,4,2,D,K,、,Ba,2,、,Cl,23跟踪训练2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10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24,类型三物质的推断与鉴别,典例,3,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设计了下列有关物质鉴别的方案:,甲:利用,CO,2,气体就能区分,NaOH,、,Ca(OH),2,和稀盐酸三种溶液;,乙:若有,BaCl,2,溶液,就有办法鉴别,NaOH,、,Na,2,CO,3,、,Na,2,SO,4,和硫酸四种溶液;,丙:有酚酞和,BaCl,2,溶液,就能鉴别盐酸、硫酸、,Na,2,CO,3,、,NaOH,和,KNO,3,五种溶液;,丁: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就能将,HCl,、,BaCl,2,、,Na,2,CO,3,、,NaCl,四种溶液鉴别出来。,下列有关这些方案的评价正确的是,(,),A,只有甲的可行,B,只有乙和丁的可行,C,只有乙的不可行,D,都可行,24类型三物质的推断与鉴别典例3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设,25,解析,【,点悟,】,物质的性质是鉴别物质的理论依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是实验设计的依据。在解决鉴别、推断等题目时,务必清晰有关盐的溶解性规律、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各类重要离子的性质、鉴定方法等方面的知识。,25解析【点悟】物质的性质是鉴别物质的理论依据,化学反应的,26,跟踪训练,3,工业上用闪锌矿,(,主要含,ZnS,,还含,PbS,等杂质,),制备锌的流程如下,(,部分产物略去,),:,(1)X,的化学式是,_,,图中用过量空气的目的是,_,。,(2),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3)Zn_(,选填“能”或“不能”,),与,PbCl2,溶液反应。,(4),写出反应中生成,ZnO,的化学方程式:,_,。,26跟踪训练3 工业上用闪锌矿(主要含ZnS,还含PbS等杂,27,跟踪训练,(5),结合表中数据设计:从粗锌中分离出纯锌的方案是,_,_,。,(6),反应中固体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示如图,计算产生,Y,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27跟踪训练(5)结合表中数据设计:从粗锌中分离出纯锌的方案,28,解析,CO,2,使焦炭完全反应,能,将粗锌放在一容器中高温,(,保持温度,907,1749,),处理,收集的锌蒸汽,冷却后可得纯净的锌,28解析CO2使焦炭完全反应能将粗锌放在一容器中高温,29,解析,29解析,30,对于化学反应中的过量问题不加思考致错,典例,4,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小科同学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AB,段观察到的现象是,_,。,(2)C,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30对于化学反应中的过量问题不加思考致错典例4 有一包白色固,31,解析,固体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NaCl,、,BaCl,2,、,HCl,31解析固体部分溶解并有气泡产生NaCl、BaCl2、HCl,32,跟踪训练,4,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FeCl,3,、,Na,2,SO,4,、,NaOH,、,CaCO,3,、,NH,4,HCO,3,、,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1),取少量固体加热,无氨味,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2),另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3),取,(2),中溶液适量,滴加过量,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得固体,A,和滤液,B,。固体,A,能全部溶于稀硝酸并产生气泡。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_,,一定不含,_,。,(4),向滤液,B,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判断原固体中还含有,NaOH,。生成白色沉淀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2跟踪训练4 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FeCl3、Na2,33,解析,NH,4,HCO,3,FeCl,3,、,CaCO,3,Na,2,CO,3,Na,2,SO,4,33解析NH4HCO3FeCl3、CaCO3Na2CO3Na,34,解析,【,点悟,】,鉴别物质,z,必须分析物质是否可以大量共存,也必须分析加水溶解后产生沉淀和所得滤液的颜色。,34解析【点悟】鉴别物质z必须分析物质是否可以大量共存,也,35,离子共存概念及题型,一、什么是离子共存,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实质就是离子之间的相互反应,即各离子相互反应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等难电离的物质。因此,想使溶液中的各离子能共存,就必须各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即不生成沉淀、气体或水。,35离子共存概念及题型一、什么是离子共存,36,离子共存概念及题型,二、相关知识,1,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故不能大量共存,(1),有气体产生,如,CO,3,2,与,H,、,HCO,3,-,与,H,反应生成,H,2,O,和,CO,2,气体,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NH,4,与,OH,反应生成,H,2,O,和,NH,3,,,NH,4,与,OH,不能共存。,(2),有水产生,如,H,与,OH,反应生成,H,2,O,,,H,与,OH,不能共存。,36离子共存概念及题型二、相关知识,37,离子共存概念及题型,(3),有沉淀产生,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