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伤寒患者的护理,林丽萍 教授,伤寒患者的护理,1,一、定义、概述,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等。,主要的严重并发症有肠出血、肠穿孔。,一、定义、概述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2,二、病原学,伤寒杆菌属沙门菌属中的D群,革兰染色阴性,成短杆状,有鞭毛,能运动,菌体裂解释放出内毒素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本菌具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及表面“Vi”抗原,伤寒杆菌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力强,对光、热、干燥及一般化学消毒剂敏感。,二、病原学伤寒杆菌属沙门菌属中的D群,3,电镜下,电镜下,4,染色后,染色后,5,光学显微镜下的伤寒杆菌,光学显微镜下的伤寒杆菌,6,电镜下的伤寒杆菌,电镜下的伤寒杆菌,7,伤寒杆菌,伤寒杆菌,8,三、发病机制及病理,第二次菌血症后,释放内毒素,产生临床症状,伤寒的病理特点是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回肠下段的集合淋巴结与孤立的淋巴滤泡的病变最具特征性。,病程第1周淋巴组织高度肿胀,第2周淋巴滤泡坏死,第3周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若波及病灶血管可引起肠出血,若侵入肌层与浆膜层可导致肠穿孔,第4周溃疡逐渐愈合,不留疤痕,亦不引起肠道狭窄。,三、发病机制及病理第二次菌血症后,释放内毒素,产生临床症状,9,伤寒患者的护理概述课件,10,髓样肿胀,髓样肿胀,11,伤寒溃疡,伤寒溃疡,12,四、流行病学,1传染源 病人与带菌者是传染源。,2传播途径 伤寒杆菌随粪、尿排出体外,通过污染的水或食物、日常生活接触、苍蝇与蟑螂等传播。水源或食物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3人群易感性 人对本病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少有第二次发病。伤寒、副伤寒之间无交叉免疫力。,4流行特征 本病一年四季均有病例,夏秋季多见,发病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四、流行病学1传染源 病人与带菌者是传染源。,13,伤寒玛利亚,伤寒玛利亚,14,五、临床表现,典型伤寒临床经过可分下述四期,初期(病程第1周)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极期(病程第23周)发热、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循环系统症状、肝脾大、皮疹,缓解期(病程第34周),恢复期(病程第5周),五、临床表现典型伤寒临床经过可分下述四期,15,玫瑰疹,玫瑰疹,16,六、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支气管肺炎,急性胆囊炎、中毒性脑病、血栓性静脉炎及肾盂肾炎 等,六、并发症肠出血,17,七、辅助检查,1.血象 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2.细菌培养 为本病最常用的确诊依据。病程第12周血培养阳性率最高,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以及体温上升阶段采集标本,可提高血培养的阳性率。骨髓培养适用于已用抗菌药物治疗或血培养阴性者。粪与尿培养在发病第34周阳性率最高,常用于判断带菌情况。,3肥达反应(伤寒血清凝集反应)第34周阳性率最高,并可维持数月。“O”抗体的凝集效价在1:80及“H”抗体在1:160或以上时,可确定为阳性,有辅助诊断价值。,七、辅助检查1.血象 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18,八、治疗要点,1.一般治疗,2病原治疗 首选喹诺酮类,3并发症的治疗,4慢性带菌者的治疗,八、治疗要点1.一般治疗,19,九、预防,1控制传染源 隔离治疗患者至体温正常后15d,或每隔5d作一次粪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可解除隔离。患者的大小便、便器、食具、衣服、生活用品等均须严格消毒。,2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措施。应做好卫生宣教,搞好粪便、水源和饮食卫生管理,消灭苍蝇。养成良好的卫生和饮食习惯,坚持饭前、便后洗手,要避免饮用生水、不洁食物等。,3提高人群免疫力 易感人群可进行预防接种。口服减毒活菌苗有较好的保护效果。,九、预防1控制传染源 隔离治疗患者至体温正常后15d,或,20,十、护理评估,1询问健康史,2护理体检,3查阅辅助检查,4心理-社会状况,十、护理评估1询问健康史,21,十一、主要护理问题,1体温过高 与伤寒杆菌感染、大量内源性致热原释放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身体需要量 与高热、纳差、腹胀、消化吸收功能低下有关。,3排便异常 便秘、腹泻,与肠道功能紊乱、肠蠕动减弱、活动量减少有关。,4潜在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 与肠壁溃疡侵蚀,饮食不当有关。,5有传播感染的可能 与病原排出有关。,十一、主要护理问题 1体温过高 与伤寒杆菌感染、大量内源,22,十二、护理措施,1生活护理 隔离、休息、饮食,2.对症护理,3用药护理,4病情观察与并发症监测,5心理护理,十二、护理措施1生活护理 隔离、休息、饮食,2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