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科学原理讲义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52418290 上传时间:2024-11-15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75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科学原理讲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安全科学原理讲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安全科学原理讲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上节课内容回顾,事故,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事故的基本特征,因果性、偶然性、必然性、规律性、潜在性,1,上节课内容回顾事故1,上节课内容回顾,安全与事故的关系,安全的极向性,避免事故或危害的有限性,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1,)遗传及社会环境,(,2,)人的缺点,(,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4,)事故,(,5,)伤害,2,上节课内容回顾安全与事故的关系2,上节课内容回顾,能量转移论,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并转移于人体。,能量转移论事故致因:,(,1,)接触了超过机体组织抵抗某种形式的过量的能量,第一类伤害,(,2,)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了干扰,第二类伤害,3,上节课内容回顾能量转移论3,第,2,章 事故致因理论,2.4,系统观点的事故致因理论,4,第2章 事故致因理论2.4 系统观点的事故致因理论4,2.4,系统观点的事故致因理论,系统,理论,系统:同类事物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把人、机、环境作为一个系统,(人机系统),研究人、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反馈和调整,从中发现事故的致因,揭示出预防事故的途径。,5,2.4 系统观点的事故致因理论系统理论5,2.4,系统观点的事故致因理论,人机系统,6,2.4 系统观点的事故致因理论人机系统6,2.4,系统观点的事故致因理论,系统理论着眼研究的问题:,1,)机械运行情况和环境状况,是否正常?,2,)人的心理、生理、知识技术如何,是否正常?,3,)人对系统中危险信号感知、认识理解和行为响应如何?,4,)机械特性与人特性容配否?,5,)人响应时间与系统允许是否相容?,7,2.4 系统观点的事故致因理论系统理论着眼研究的问题:7,2.4,系统观点的事故致因理论,系统理论特别关注对人的特性的研究,包括:,1,)人对机械、环境状态变化信息的,感觉和觉察,2,)人对机械、环境状态变化信息的,认识,3,)人对机械、环境状态变化信息的,理解,4,)人对机械、环境状态变化信息的,采取适当响应行动的知识,5,)面临危险时的,决策,6,),响应行动的速度和准确性,怎样?,8,2.4 系统观点的事故致因理论系统理论特别关注对人的特性的研,2.4,系统观点的事故致因理论,系统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来自,人的行为与机械特性间的失配与不协调,,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系统理论代表性的事故致因模型:,瑟利模型,安德森模型,9,2.4 系统观点的事故致因理论系统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来自人,2.4.1,瑟利模型,1969,年瑟利,(J.Surry),以人对信息的处理过程为基础描述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并认为,,人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出现失误从而导致人的行为失误,,进而引发事故。,这一理论称为,瑟利事故模型,(Surrys accident model),。,10,2.4.1 瑟利模型1969年瑟利(J.Surry)以人对信,2.4.1,瑟利模型,理论基础,人的信息处理过程,11,2.4.1 瑟利模型理论基础人的信息处理过程11,2.4.1,瑟利模型,瑟利把事故的发生过程分为,危险出现(危险构成),和,危险释放(危险输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各自包括一组类似的,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即知觉、认识和行为响应过程,。,在危险出现阶段,,如果人的信息处理的每个环节都正确,危险就能被消除或得到控制;反之,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使操作者直接面临危险。,在危险释放阶段,,如果人的信息处理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是正确的,则虽然面临着已经显现出来的危险,但仍然可以避免释放的危险带来伤害或损害;反之,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出错,危险就会转化为伤害或损害。,12,2.4.1 瑟利模型瑟利把事故的发生过程分为危险出现(危险构,2.4.1,瑟利模型,内容包括:,危险构成,危险输出,13,2.4.1 瑟利模型内容包括:13,2.4.1,瑟利模型,瑟利模型的,启示,:,为了防止事故,关键在于,发现和识别危险,。,危险的,可接受性,问题,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为了防止事故,应具备,及时采取避免危险行为的能力,。,正确估计危险由潜在变为显现的可能性。,正确估计自己避免危险显现的技能。,14,2.4.1 瑟利模型瑟利模型的启示:14,2.4.1,瑟利模型,瑟利模型实际上研究的,关系,是在,客观已经存在潜在危险,(存在于机械的运行和环境中)的情况下,人与危险之间的,相互关系、反馈和调整控制的问题,。然而,瑟利模型,没有探究何以会产生潜在危险,,,没有涉及机械及其周围环境的运行过程,。,15,2.4.1 瑟利模型瑟利模型实际上研究的关系是在客观已经存在,2.4.2,安德森模型,该模型是在瑟利模型之上增加了一组问题,所涉及的是,危险线索的来源及可察觉性,运行系统内的波动(机械运行过程及环境状况的不稳定性),以及控制或减少这些波动使之与人(操作者)的行为的波动相一致。,16,2.4.2安德森模型 该模型是在瑟利模型之上增加了一组问题,,2.4.2,安德森模型,17,2.4.2安德森模型17,系统理论的指导意义,对事故调查的指导,如对系统必须作深入的了解,通过正常和异常的调查和分析研究,才能找出导致事故的根本原因、危险所在和触发条件,全面识别危险源。,对事故预防的指导,设计的系统必须是可控的、可靠性的、稳定的。,合理的功能分配;安全、优好的人机界面;有效的教育培训和演练。加强监督检查,保证危险源始终处于掌控之中。,对基础研究的指导,系统理论从许多方面为事故的研究指出了方向。如,人机工程方面:人的生理、心理特性和界限,对危险的构成、显现的觉差能力(感觉器官)、认识 能力(分析、判断、记忆)、行为响应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还有技术设计方面,环境条件方面等。,18,系统理论的指导意义对事故调查的指导18,2.5,其他理论,2.5.1,事故频发倾向论,2.5.2,变化失误理论,2.5.3,两类危险源理论,19,2.5其他理论 2.5.1事故频发倾向论19,2.5.1,事故频发倾向论,事故频发倾向论,(Accident proneness),1919,年,格林伍德(,M.Greenwood,)和伍兹(,H.H.Woods,)对许多工厂里伤害事故发生次数资料按如下,3,种统计分布进行了统计检验。,(,1,)泊松分布,(,2,)偏倚分布,(,3,)非均等分布,研究结果发现,工人中的某些人较其他人更容易发生事故。,20,2.5.1事故频发倾向论事故频发倾向论(Accident p,2.5.1,事故频发倾向论,其他证明,1926,年,纽鲍尔德(,E.M.Newbold,)进行了检验。随后,马勃(,Marbe,)跟踪调查了一个有,3000,人的工厂,结果发现:第一年没有发生事故的工人在以后几年里平均发生,0.3,0.6,次事故,第一年发生一次事故的工人在以后几年里平均发生,0.86,1.17,次事故,第一年发生两次事故的工人在以后几年里平均发生,1.04,1.42,次事故。,证明了存在事故频发倾向。,事故频发倾向论认为,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1,2.5.1事故频发倾向论其他证明21,2.5.1,事故频发倾向论,事故频发倾向者的性格特征:,感情冲动,容易兴奋;,脾气暴躁;,慌慌张张、不沉着;,动作生硬而工作效率低;,喜怒无常、感情多变;,理解能力低、判断和思考能力差;,极度喜悦和悲伤;,厌倦工作、没有耐心;,处理问题轻率、冒失;,缺乏自制力。,22,2.5.1事故频发倾向论事故频发倾向者的性格特征:22,2.5.1,事故频发倾向论,事故遭遇倾向,(Accident Liability),某些人员在某些生产作业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倾向。,研究表明,这些人员所发生的事故,不仅与个人因素有关,而且与生产条件、与年龄、与工作经验、熟练程度有关,。,为此,明兹,(A.mintz),和布卢姆,(M.L.B),建议用事故遭遇倾向取代事故频发倾向的概念。,实际上,事故遭遇倾向就是事故频发倾向的修正。,事故频发倾向论,(可在人员选择时参考),23,2.5.1事故频发倾向论事故遭遇倾向(Accident Li,2.5.2,变化失误理论,变化失误理论观点,约翰逊把事故定义为一起不希望的或意外的能量释放,其发生是由于管理者的计划错误或操作者的行为失误,没有适应生产过程中的物的或人的因素的变化,从而导致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破坏了对能量的屏蔽或控制,在生产过程中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24,2.5.2变化失误理论 变化失误理论观点24,2.5.2,变化失误理论,25,2.5.2变化失误理论25,2.5.2,变化失误理论,变化的种类,(,1,)企业外的变化及企业内的变化,(,2,)宏观的变化和微观的变化,(,3,)计划内与计划外的变化,(,4,)实际的变化和潜在的或可能的变化,(,5,)时间的变化,(,6,)技术上的变化,(,7,)人员的变化,(,8,)劳动组织的变化,(,9,)操作规程的变化,26,2.5.2变化失误理论变化的种类26,2.5.2,变化失误理论,案例,1,某化工装置事故发生经过如下:,变化前,装置安全地运转了多年;,变化,1,用一套更新型的装置取代;,变化,2,拆下的旧装置被解体;,变化,3,新装置因故未能按预期目标进行生产;,变化,4,对产品的需求猛增;,变化,5,把旧装置重新投入生产;,变化,6,为尽快投产恢复必要的操作控制器;,失误,没有进行认真检查和没有检查操作的准备工作;,变化,7,部分冗余的安全控制器没起作用;,变化,8,一装置爆炸,,6,人死亡。,27,2.5.2变化失误理论案例127,2.5.2,变化失误理论,案例,2,为煤气管路破裂而失火事故:,28,2.5.2变化失误理论案例228,2.5.2,变化失误理论,扰动起源论,(P,理论),本尼尔(,Benner,)认为,,事故,过程包含着一组相继发生的,事件,。所谓,事件,是指生产活动中某种发生了的事物,一次瞬间的或重大的情况变化,一次已经避免了的或已经导致了另一事件发生的,偶然事件,。,29,2.5.2变化失误理论扰动起源论(P理论)29,2.5.2,变化失误理论,因而,可以把生产活动看做是一组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指向,某种预期的或不测的结果,的相继出现的,事件,,它包含生产系统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着的外界的影响。这些相继事件组成的生产活动是在一种,自动调节的动态平衡,中进行的,在事件的稳定运动中向预期的结果方向发展。,30,2.5.2变化失误理论因而,可以把生产活动看做是一组自觉地,2.5.2,变化失误理论,扰动:,事件的发生一定是某人或某物引起的,如果把,引起事件,的人或物称为“,行为者,”,生产系统的外界影响是经常变化的,可能偏离正常的或预期的情况。这里称,外界影响的变化为扰动,扰动将作用于行为者,。,事故,:当行为者,能够适应不超过其承受能力,的,扰动,时,生产活动可以动态平衡而不发生事故。如果其中的一个行为者不能适应这种扰动,则自动动态平衡过程被破坏,开始一个新的事件过程,即,事故过程,。,31,2.5.2变化失误理论扰动:事件的发生一定是某人或某物引起,32,32,2.5.3,两类危险源理论,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能量载体;,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如强烈放热反应的化工装置等;,一旦失控可能发生能量蓄积或突然释放的装置、设备、场所,如各种压力容器等;,危险物质,如各种有毒、有害、可燃烧爆炸的物质等;,生产、加工、储存危险物质的装置、设备、场所;,人体一旦与之接触将导致人体能量意外释放的物体。,33,2.5.3两类危险源理论 第一类危险源 33,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