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老子》四章ppt课件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252225853 上传时间:2024-11-13 格式:PPTX 页数:31 大小:22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中语文《老子》四章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老子》四章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老子》四章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20-9-30,#,老子,四章,老子四章,1,【学习目标】,1,.,了解老子及其作品道德经。,2.,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3.,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实意义,学习“以喻说理”的写法。,【学习目标】1.了解老子及其作品道德经。,2,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上,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子的作用。,第六十四章蕴含什么道理?,思考:本段写了什么?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老子,能了解别人的人有智慧,能了解自己的人聪明。,原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的行为都会导致失败,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政策也同样不会取得相应的成果,老子告诫人们为人应谦恭谨慎,为政应温和柔顺,只有脚踏实地,不自以为是,不好高骛远,以一颗平常心去去面对,方可长久。,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原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跨步行的人走不远,偏执己见的人不能明察,自以为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以弱为强 以不争为争,第二层(合抱之木到始于足下),在老子看来,“知人”、“胜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自胜”更加重要。,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3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器物中空的“无”,才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无为、逍遥亦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2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圣人辅万物之自然不敢为,告诉我们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道理,要慎终如始。,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名言警句,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3,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能净他,亦能自净,老子,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上,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子的作,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人法地,天下万物,4,老子的智慧,哲学思想,古代辩证法思想:,有若无 实若虚,以退为进 以守为攻,以弱为强 以不争为争,老子的智慧哲学思想,5,奇人轶事,“,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腋而生,”,-,玄妙内篇,奇人轶事“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腋而生”,6,【文学常识】,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史,载,曾任周王室史官,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过着隐居生活。,【文学常识】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7,总结:,国家图书馆馆长(,周朝的守藏史,),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德天尊),中国哲学之父,总结:,8,老子,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也称,老子,。它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原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道德经,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老子 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也称老子。,9,【,文本研习,】,整体,感知,1,.,初读四章文字,读通读顺。注意揣摩句读。,2.,再读四章文字,结合注释,初步理解文意。,3.,请结合注释翻译老子四章,并做好批注。,【文本研习】整体感知,10,翻译课文: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翻译课文: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11,【,翻译,】,第十一章:,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上,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子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具备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来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的空的部分,才具备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正是“无”使它发挥了作用。,【翻译】第十一章:,12,思考:本段写了什么,?,用了那种论证方法?,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主要写了“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举例论证,思考:本段写了什么?用了那种论证方法?,13,以车子 器皿和居室三者为例,说明,“,有,”,和,“,无,”,的相对性(有无的关系),器物实体的,“,有,”,,只是提供便利的条件;,器物中空的,“,无,”,,才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通过,“,有,”,和,“,无,”,辩证关系的分析,体现老子,“,有无相生,”,的观点,以车子 器皿和居室三者为例,说明“有”和“无”的,14,翻译课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翻译课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15,【,文本研习,】,第二十四章:,踮起脚跟的人站立不住;跨步行的人走不远,偏执己见的人不能明察,自以为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自我夸耀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不被人们敬重。,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行为,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厌恶这些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文本研习】第二十四章:,16,思考:本段写了什么?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本段阐述了,“,有道者不会彰显自我,”,的道理。,比喻论证,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说明,“,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结果都是不好的,会使人们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思考:本段写了什么?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本段阐述了“,17,【,文本研习,】,这,一章主要讲“自然”的道理。自然是顺道而行,不自己妄为。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的行为都会导致失败,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政策也同样不会取得相应的成果,老子告诫人们为人应谦恭谨慎,为政应温和柔顺,只有脚踏实地,不自以为是,不好高骛远,以一颗平常心去去面对,方可长久,。一个人,有了“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心病,一定要及时反省,反省后要自我改正。,【文本研习】这一章主要讲“自然”的道理。自然是顺道而行,不自,18,个人修养,韬光养晦 不露锋芒,虚怀若谷 上善若水,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个人修养韬光养晦 不露锋芒,19,翻译课文: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翻译课文: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20,【,文本研习,】,第三十三章:,能了解别人的人有智慧,能了解自己的人聪明。,能战胜别人的人有力气,能战胜自己的人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人,强劲奋进的人有意志。,不丧失立身之地的人能够长久,有道之人身虽死而“道”仍存,这就是长寿。,【文本研习】第三十三章:,21,第三十三章中,老子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讲个人修养与自我建立。,要做自知、自胜、自足、强行的人。在老子看来,,“,知人,”,、,“,胜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自胜,”,更加重要。一个人倘若能省视自己、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切实推行,就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饱满的精神风貌,与大道,“,复归,”,,从而,“,死而不亡,”,。,“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提醒我们,人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了解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更要了解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狂妄自负,要有自知之明。,第三十三章中,老子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讲个人修养与自我建立,22,翻译课文(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翻译课文(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23,本章主要内容,第一层,(开头到治之于未乱),把握先兆,第二层(合抱之木到始于足下),重视细节,第三层(为者败之到故无失),圣人无为,第四层(民之从事到则无败事),百姓慎终如始,第五层(是以圣人欲不欲到最后),圣人辅万物之自然不敢为,本章主要内容第一层(开头到治之于未乱),24,划分层次,第一层,(开头到治之于未乱),把握先兆,第二层(合抱之木到始于足下),重视细节,第三层(为者败之到故无失),圣人无为,第四层(民之从事到则无败事),百姓慎终如始,第五层(是以圣人欲不欲到最后),圣人辅万物之自然不敢为,洞察先机,抓好细节,对比,照应,总结,划分层次第一层(开头到治之于未乱)洞察先机对比总结,25,以车子 器皿和居室三者为例,说明“有”和“无”的相对性(有无的关系),以弱为强 以不争为争,辩证分析“有”“无”的关系;,告诫我们不要“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不可急躁冒进;,韬光养晦 不露锋芒,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如“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等,都体现了老子的逆向思维。,国家图书馆馆长(周朝的守藏史),以车子 器皿和居室三者为例,说明“有”和“无”的相对性(有无的关系),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2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自我夸耀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不被人们敬重。,告诉我们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道理,要慎终如始。,告诫我们不要“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不可急躁冒进;,跨步行的人走不远,偏执己见的人不能明察,自以为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再读四章文字,结合注释,初步理解文意。,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思考:本段写了什么?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辩证分析“有”“无”的关系;,从“大生于小”的观点出发,老子进一步阐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说明远大的事情,都是以细小的事情为开端的。,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第二层(合抱之木到始于足下),【,文本研习,】,第六十四,章蕴含什么道理,?,谈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法。,老子认为,大的事物总是始于小的东西,任何事物的出现,总有自身生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人们应该了解这个过程。,对于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祸患的环节给予特别注意,从而杜绝它的的出现。从“大生于小”的观点出发,老子进一步阐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说明远大的事情,都是以细小的事情为开端的。,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以车子 器皿和居室三者为例,说明“有”和“无”的相对,26,道:,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他认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因为,根据之前提到的“道”,“无为”会转化为“有为”,。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思 想 主 张,道:老子试图建立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思 想 主 张,27,无为,人活着犹如宇宙之存在,没有人能理性地指出其目的,。因此,,非理性地选择某个(些)目标便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所以老子只说了“方法”,但没有指出“目的”,。,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人何必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