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讲声现象,第二讲光学(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第三讲物态变化,第四讲机械运动,第一板块:八年级上册,第五讲质量与密度,一、重点知识梳理:,1、声现象的实验探究及相关知识,2,音调、响度与音色的比较,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4、声的利用,第一讲声现象,二、中考题型分析:,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判断发声物体,3、声速相关计算,4、探究影响音调和响度的因素,5、音调、响度、音色辨别,6、噪声减弱方式判断,7、,声传递信息、能量的辨别,三、针对训练,新课标,1,声现象的实验探究,探究一:声音的传播,(1),实验装置:,如图,K1,1,所示。,实验现象,:,将正在发声的闹铃放入真空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声音会越来越,_,。,得出结论,:,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真空,_,传声。,小,介质,不能,(2),补充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声音可以在,_,、,_,、,_,中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_,。一般来说,声音在,_,中传播得最快,在,_,中传播得最慢。,一、重点知识梳理,探究二: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1),实验装置,:,如图,K1,2,所示,实验现象:,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使其振动幅度大,致相同,观察到钢尺伸出越短,,振动越,_,,音调越,_,。,得出结论:,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_,决定,,_,越高,音调,_,。,快,高,频率,频率,越高,(2),补充说明:,物体振动的快慢用,_,来表示,单位是,_,。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人耳的听觉范围是,_,,小于,_,的声音叫次声波,大于,_,的声音叫超声波,人耳都不能听见。,探究三: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1),实验装置,:,如图,K1,3,所示。,实验现象:,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观察到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_,。,得出结论:,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_,有关,,_,越大,响度越,_,。,(2),补充说明:,实验中通过观察,_,来显示音叉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_,。另外响度还跟,_,有关。,新课标,大,幅度,振幅,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转换法,距发声体的距离,新课标,2,音调、响度与音色的比较,特征,含义,决定因素,波形情况,音调,声音的,_,,俗称声音的,“,粗,”“,细,”,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相同时间内,波的个数多,频率大,音调高,响度,声音的,_,,俗称音量的,“,大,”“,小,”,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波形陡而高,振幅大,响度大,音色,声音的,_,,用于区分发声体的依据,与材料、,结构、振动方式有关,波形中夹杂的其他频率的成分不同,高低,强弱,品质,一、重点知识梳理,新课标,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认识噪声,噪音的来源,声音等级的划分,人们以,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等级,其符号是,_,。,_,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长期生活在,_,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噪声减弱的途径,在,_,处防止噪声产生,如排气管上加的消声器;在,_,过程中阻断噪声传播,如加隔音设备以及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在,_,处减弱噪声,如戴耳塞。,一、重点知识梳理,新课标,4,声的利用,回声的利用,声音在,_,中遇到障碍物被,_,回来形成回声;,回声的重要应用是测距和定位,测量原理是,_,;声呐是回声定位的具体应用,同时也说明声音能够传递,_,。,噪声的利用,利用噪声可以除尘、除草、克敌等,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传播过程,反射,信息,能量,一、重点知识梳理,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利用,(1),超声波,:,通常把高于,_,的声音称为超声波,,B,超和声呐利用超声波传递,_,,超声波还能够传递,能量,,可以用来去污垢、打碎结石等。,(2),次声波,:,低于,_,的声音称为次声波,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如预报破坏性较大的地震、海啸、台风等;另外地震、海啸、爆炸时产生的次声波携带的能量具有很大的破坏力。,二、中考题型分析,题型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2、,两人相距较远说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同样情况下,用自制的土电话就可以听到相互的说话声;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起来就听不到了。对此,请你提出一个要研究的,问,题,。,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声波在固体中传播的能量损失,比,在空气中少吗?声音的传播距离与介质有关吗?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距离比在空气中传播的远吗?,二、中考题型分析,题型,2、判断发声物体,1、,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一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用力吹,柳笛就发出声响相比较来看,细而短的柳笛吹出声音的音调较高,该声音是由于,的振动而产生的,空气柱,2、小何自制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哨声是由于空气柱振动而发出的声音,B,在月球上吹哨也能听到该哨声,C,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的目的是改变哨,声的响度,D,活塞不动,用更大的力吹哨子,哨声音,调会更高,A,二、中考题型分析,题型,3、声速相关计算,汽车在沿平直公路匀速驶向一座高山,汽车速度10米/秒,声速为340米/秒,途中司机按一次喇叭,2秒后司机听到回声。司机按喇叭时汽车距山脚的距离是多少?,解:S,车,=V,车,t,车,=10m/s2s=20m,S,山,=V,山,t,山,=340m/s2s=680m,S=S,车,+S,山,=20m+680m2=350m,(,公式:,S=,v,t,),二、中考题型分析,题型,4、探究影响音调和响度的因素,(,2013佛山)往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不同颜色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时可发出“1,2,3,4,5,6,7,i”的音,发出声音的响度,,最右边瓶发出的是,音(选填“1,2,3,4,5,6,7,i”);,发出声音音调最高的是(),不变,1,二、中考题型分析,题型,5、音调、响度、音色辨别,(2013梅州),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这列声波(),A 音调不同,B 响度不同,C 音色不同,D 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C,二、中考题型分析,题型,6、噪声减弱方式判断,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A关闭房间的门窗,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A,二、中考题型分析,题型7,、声传递信息、能量的辨别,(2013年德州),2013年4月16日,中国海事第一舰“海巡01”轮在海上展开拉练,未来将被派往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如图所示,“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B.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D,一、重点知识梳理:,1、光的直线传播,2,、光的反射,3,、光的折射,4、凸透镜成像及应用,二、中考题型分析:,1、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现象的判别,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3、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及应用,4、光的色散和看不见的光,5、透镜及其对光线的作用,6、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及应用,7、,凸透镜成像的移动问题,8、根据成像情况判断凸透镜的焦距,9、有关眼睛和眼镜的问题,10、光学作图,三、针对训练,第二讲光学(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一、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生活现象:,在有雾的天气中,可以看到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穿过森林的光束是直的。所以在探究光的传播路径时,我们可以让光在,烟雾中传播,从而显示它的路径。,得出结论,:,光在,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实际应用,:,激光准直、射击瞄准、站队看齐等。,一、重点知识梳理,解释现象,:,(1),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_,的物体,在物体的,_,形成的,_,,就是影子,平时所说的“立竿见影”、“皮影戏”都是指影子。,(2),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日食和月食都是由于,_,形成的。日食是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月食是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同种均匀,不透明,后面,黑暗区域,光的直线传播,新课标,补充说明:,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_,的,光在,_,中的速度最大,其大小是,_,_,_,。,不同,真空,3.010,8,m/s,(3),小孔成像的形成:如图,K2,1,所示,沿直线传播的光经小孔后,在光屏上由实际光线会聚成像。像的特点:,_,、大小可变的,_,;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_,。如:树下圆斑、针孔照相机。,倒立,实像,无关,新课标,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设计:,(,如图,K2,2,所示,)(1),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_,。,图,K2,2,不能,同一平面内,一、重点知识梳理,新课标,(2),当将光线沿反射光线入射到镜面时,可以看到反射光线沿原,_,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的。,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_,;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_,_,_,两侧;反射角,_,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的。,(,可记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入射光线,可逆,同一平面内,法线,等于,可逆,评估交流:,实验中光屏的作用是显示光的,_,;验证入射、反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_,。,补充说明:,反射类型有,_,反射和,_,反射两种。我们平时看到周围的物体就是利用光在物体表面发生的,_,。,同一平面内,镜面,漫,漫反射,传播路径,新课标,三、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图,K2,3,实验设计:,(,如图,K2,3)(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找到像的,_,。,(2),准备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3),实验中准备刻度尺的目的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到,_,关系。,(4),移动后面的蜡烛,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接收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5),当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_,。,位置,大小,平面镜的距离,不能,虚像,不变,一、重点知识梳理,新课标,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像与物的大小,_,;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像与物之间的连线与镜面,_,。,(,可记忆为:等大、等距、垂直、虚像,),评估交流:,(1),实验中看到两个不重合像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有一定,_,,前后两个表面均,_,造成的。,(2),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水平桌面,_,。,实际应用:,一是成像,如梳妆镜、墙壁安装平面镜增大空间效果等;二是改变光路,如潜望镜等。,虚,相等,相等,垂直,厚度,反射成像,不垂直,新课标,四、探究光的折射定律,实验设计:,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观察光束在空气中和水中的径迹。,得出结论:,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_,;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_,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_,入射角;反之,折射角,_,入射角;且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_,;当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