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14,届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十一,(时间:,45,分钟 满分:,60,),试,卷,分,析,1.,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D.,整治农业污染,建设美丽乡村,C.,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推进重点流域污染治理,B.,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提升汽车燃油品质,A.,推广燃煤小锅炉,避免大型锅炉燃煤时造成集中污染,A,2.,下图食物中糖类含量最高的是(),D.,鸡蛋,C.,青椒,B.,山芋,A.,肥肉,B,3.,饮用水用,Cl,2,消毒会促使一些致癌物质生成,现在已经采用高效安全的,ClO,2,进行饮用水的消毒杀菌。,ClO,2,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下列对,ClO,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ClO,2,可以表示一个二氧化氯分子,C.ClO,2,是一种氧化物,B.ClO,2,中氯、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5.532,A.ClO,2,中含有氧气,A,一个,ClO,2,分子中含,2,个氧原子,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闻气体气味,C.,测定溶液,pH,B.,蒸发食盐水,A.,稀释浓硫酸,B,5.,钛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的一种重要金属。在一定条件下,钛由四氯化钛(,TiCl,4,)和金属镁反应而制得:,TiCl,4,+2MgTi+2MgCl,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氯原子数在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B.,反应前后镁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A.,该反应是制取金属钛的一种途径,C,6.,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明矾具有一定的净水能力,D.,将河水经过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等净化处理后,所得的水是纯水,C.,在活性炭净水器里,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和过滤水中杂质,B.,实验室制取蒸馏水发生了物理变化,D,7.,我国,“,玉兔号,”,月球车成功登月,为开发利用氦,-3,资源提供了可能。氦,-3,的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如图是氦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 He,氦,4.003,D.,氦元素的化学性质活泼,C.,氦,-3,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B.,氦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A.,氦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3g,B,8.,鉴别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D.,氧气和二氧化碳:滴加酚酞溶液或将燃着的木条伸入,C.,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稀盐酸或灼烧,B.,甲烷和一氧化碳:滴加澄清的石灰水或观察颜色,A.,硬水和软水:滴加肥皂水或滴加食盐水,C,鉴别原理:相同操作不同现象不同结论,9.,化学知识的许多相同点可用,“,都,”,字归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C.,物质在物理变化中表现的出来的性质都是物理性质,B.,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D,例如:铵盐中的,NH,4,NO,3,10.,如图表示,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D.30,时,饱和的,KNO,3,溶液比饱和的,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C.20,时,,KNO,3,和,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1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的,KNO,3,比,50g,水中最多能溶解的,NaCl,少,A.KNO,3,的溶解度比,NaCl,大,未标,明温度,饱和,D,11.,液化气是生活中常用燃料,如图是液化气燃气灶具的示意图。,(1),如图所标物件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是,(写化学式),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是,。,(2),当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其原因是,。此时就需要,(填,“,增大,”,或,“,减小,”,)灶具的进风口。,Fe,、,Cu,塑料,氧气不足,天然气燃烧不充分,增大,(,3,)写出一种防止钢瓶生锈的方法,。,(,4,)液化气通过加压能压缩到钢瓶中,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刷漆,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加压时变小,12.,现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锥形瓶,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2KMnO,4,K,2,MnO,4,MnO,2,O,2,12.,现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序号),若要收集到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应将发生装置与,F,装置的,(填,“,m,”,或,“,n,”,)相连。,(4),若将,D,装置倒过来(瓶口向下)可收集的气体有,(任举一例)。,BD,m,H,2,(,或,CH,4,),13.,人们曾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纯碱为原料制取烧碱,某小组同学按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请你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1,)贝壳高温煅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水加入到固体,A,中的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将溶液蒸发结晶至,.,时停止加热。,CaCO,3,CaO,CO,2,高温,放热,过滤,漏斗,出现较,多量固体,13.,人们曾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纯碱为原料制取烧碱,某小组同学按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请你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3,)将固体,C,配成溶液,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写出该物质的其中的一种用途,。,CaCO,3,CaO,CO,2,高温,CaCO,3,CaO,CO,2,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过滤,CaCO,3,NaOH,NaOH,Ca(OH),2,NaOH,Na,2,CO,3,NaOH,造纸,1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金属的活动性、以及铜锈蚀的条件进行了以下系列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小明按,如图,1,所示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铝、,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铝与稀盐酸刚接触时反应缓慢,一段时间后剧烈,产生气泡速率随着加快,其原因可能是,。,选取的酸种类不同,没有完全擦掉铝表面的氧化膜,(,2,)实验二:为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的顺序,小红提出按如图,2,进行两步实验,即可证明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你认为其方,案可行吗?,(填,“,可行,”,或,“,不可行,”,)。,a.,试管中现象是,。,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行,铁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固体,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Cu+2AgNO,3,=Cu(NO,3,),2,+2Ag,(,3,)实验三:小芳、小亮两位同学发现铜质眼镜架上出现了一些绿色的锈渍。经查阅资料得知,铜锈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他们依照钢铁生锈的探究方法设计如下实验(如图,3,所示)。请回答:,a.,推测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铜锈的是,试管内,的铜片(填,“,”,、,“,”,或,“,”,)。,b.,小芳同学认为要弄清导致铜锈蚀的因素,还应该补充实验,如图,4,所示的实验,其目的是,。,证实二氧化碳也是导致铜生锈的因素之一,15.,冰箱除味剂是利用活性炭制成的。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冰箱除味剂进行了相关探究。,探究一:除味剂的还原性,(,1,)除味剂与氧化铜粉末,反应。实验前,小组同学,将除味剂研磨成粉末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的速率,(,2,)稳定的高温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装置也会影响加热的效率。小组同学将右图的乙装置替代甲装置,将试,管直立起来,并在酒精灯上,加上网罩。实验时,将反应,混合物夯实于试管底部,调,节酒精灯使外焰完全包围试管的下部,其目的是,。,有利于集中加热,能获取持续的高温,(,3,)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气密性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填,“,能,”,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其原因是:,。,(,4,)待反应结束,先将导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熄灭酒精灯,自然冷却。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不能,活性炭与管内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液体倒吸,试管炸裂,探究二:除味剂的吸附效果,小组同学认为除味剂的质量会影响吸附效果,设计了如下的实验,相关数据如表:,实验,编号,10%,红墨,水溶液,同一,规格,除味剂溶液,褪色的时间,10mL,5g,10min,10mL,10g,5min,(5),上述实验的结论是,。,相同条件下,除味剂的质量,越大,吸附效果越好,(6),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吸附效果?请说出你的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答:,颗粒大小,会影响吸附效果;用两个小烧杯各取,10mL10%,的红墨水,然后分别加入,5g,除味剂,粉末,和,5g,除味剂,颗粒,,充分搅拌,观察并记录溶液褪色的时间,。,16.,某校化学实验室要测定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设计实验如图所示。请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2,)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g+50g-52.2g=0.8g,2H,2,O,2,2H,2,O,O,2,68,32,50g,X,0.8g,解:设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MnO,2,68,32,50g,X,0.8g,X,3.4%,答,:(1),略,(2),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