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和合理使用,合肥友好医院,谢愈昌,分级 管 理 内容,2,背 景 与 政 策,3,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3,3,规范并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限制不必要的抗生素应用,推荐强度*,制定医院抗生素应用指南,2,组建抗生素应用质量促进小组,2,抗生素应用教育与培训,2,抗生素应用干预机制,2,多学科的诊疗指南,2,医院抗生素限制,2,应用窄谱与旧抗生素,定量细菌培养协助感染诊断,优化抗生素治疗效果,智能系统避免不适当用药,2,抗生素联合应用,发挥抗感染专家的价值,2,抗生素循环使用,2,特殊区域的抗生素经验治疗,3,抗生素合理预防应用,避免常规使用抗生素气道消化道去污,策略与方法,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7;44:159-177,,,Timothy H.Dellit,1,依据来源于,1,个以上设计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2,依据来源于,1,个以上经过良好设计的临床试验,但试验不是按随机原则设计的,或来源于大样本或病例对照的分析研究(尽量是多中心),或来源于多个时间段的临床试验,或来源于结论明确的无对照试验,3,权威专家的观点,或以临床经验为基础,或描述性研究或论文,或专家委员会的报告,*,1.,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省及院内都有配套文件),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第三部分,“,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第四部分,“,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相关文件,2.,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第三条: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以下药物作为,“,特殊使用,”,类别管理。医疗机构可根据本机构具体情况增加,“,特殊使用,”,类别抗菌药物品种。,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2012,年,5,月,8,日)第六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由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报卫生部备案。,4.,关于印发安徽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2012,版)的通知 卫医秘,2012509,号 (,2012.7.27,),收录抗菌药物品种,164,个,。,只包括全身作用的抗菌药物(含抗真菌药物,),。,不包括抗结核病药、抗麻风病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是按照安全性、有效性、细菌耐药情况和价格因素等分级管理原则,将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进行相应分级后形成的目录。,该目录不同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等药品目录的性质,仅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级别进行划分的目录,是指导医疗机构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的重要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各地自行制定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不同地区细菌耐药性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地区医疗保障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地区用药习惯存在一定差异。,可以避免因临床应用抗菌药物品种过于集中引发的细菌耐药问题。,卫生部也将结合各地目录实施情况以及对全国细菌耐药形势的分析研判,适时对部分抗菌药物品种的管理级别提出全国统一要求。,序号,省份,公布日期,1,青海,2012-4-18,2,海南,2012-4-24,3,江苏,2012-5-31,4,河南,2012-7-23,5,广东,2012-7-27,6,上海,2012-7-26,7,浙江,2012-7-26,8,安徽,2012-7-27,9,贵州,2012-7-27,10,湖北,2012-7-28,11,内蒙,2012-7-30,12,北京,2012-7-31,13,福建,2012-8-1,14,吉林,2012-8-1,15,山东,2012-8-1,16,新疆,2012-8-1,17,云南,2012-8-1,18,河北,2012-8-1,19,广西,2012-8-3,20,天津,2012-8-3,21,重庆,2012-8-5,各级医疗机构可参照“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制订本院的分级目录。,安徽省的目录在卫生厅网站已公布,医师要经抗菌药物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才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医疗机构应明确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按分级目录限定医师处方权限,应严格加强管理,建立分级管理品种遴选制度,抗菌药物分为三级管理,即:,“,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非限制,使用:,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病原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限制,使用:,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分级定义,特殊,使用:,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使用人员分级管理,必须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非限制使用,-,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限制使用,-,主治以上职称医师,特殊使用,-,副高以上职称医师,在乡、民族乡、镇、村的医疗机构独立从事一般执业活动的执业助理医师以及乡村医生,可授予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抗菌,药物,轻度与局部感染病人首选,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证实对其他两级药物效果不佳或耐药,非限制性使用,限制性使用,特殊使用,1.,疗效肯定,,2.,不良反应小,3.,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4.,价格相对较低,5.,货源充足,1.,疗效好但毒性较大,2.,价格昂贵,3.,新研制上市的抗菌药物,4.,一旦耐药即会产生严重,后果的品种,1.,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2.,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敏感时,1.,疗效好,2.,毒副反应相对较大,3.,价格比较昂贵,4.,耐药发展较为迅速,临床疗效,药物特点,不良反应,细菌耐药性,药品价格,分级使用原则,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应根据感染部位、严重程度、致病菌种类以及细菌耐药情况、患者病理生理特点、药物价格等因素加以综合分析考虑。,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处方量应当限于,1,天用量。,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证,并应当于,24,小时内补充完成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应从严控制。,MRSA,VRE,产,ESBLs,菌株,MDR,铜绿假单胞菌,MDR,不动杆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多重耐药菌的被诱导,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噻利等,(,AmpC,型酶),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比阿培南等,(,ESBLs,),多肽类与其他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可拉宁、利奈唑胺等,(,MRSA,、,MRSP),抗真菌药物: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等,(,念珠、曲菌),特殊使用级,38,号文,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检验科、药学部门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药师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抗菌药物专业临床药师担任。,分级不等同于分线,将抗菌药分为三类进行分级管理完全不同于临床的一、二、三线用药的概念。,限制使用类药物指适应证的限制,适用患者人群的限制等,所列限制的适应证不等同于该药的临床适应证。,非限制使用类是指在分级管理时不设定处方医师的权限,但仍需按各种药物适应证用药。,“此”限制非“它”限制,规范书写医疗文件,门急诊处方、住院医嘱及其他形式,处方,。,使用抗菌药物的病程记录,特别是换药、会诊、使用特殊级时病历中应有较详细的文字表述。,临床上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性疾病失败的病例并不少见,迅速纠正和调整抗菌药物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失败原因主要考虑有以下情况:,错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剂量不足,或疗程不够,不足以控制 致病菌,抗菌药物应用较晚 治疗不及时,机体抵抗力十分低下,防御机能不良,没有注意抗菌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治疗中出现了副作用,抗菌药物的错误联合,其他药物的干扰作用,患者代谢或排泄功能影响,抗菌药物本身的问题,我们常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所谓,“,合理,”,其含义较广:,通常是指哪些情况应该使用抗菌药物,哪些情况不该使用抗菌药物;,对某种感染、某种细菌选择哪一种抗菌药物;,什么情况下应该选择两种抗菌药物的联合以及哪两种联合为佳。,事实上,我们虽然选用了所谓合理的抗菌药物,但临床效果却往往不尽人意,因而广义的说合理使用要从:细菌的敏感性药效学特征药代动力学药物稳定性患者的依从性以及药物经济学等多方面的因素考虑。,(一)从细菌的敏感性考虑,这是临床医师在选用抗菌药物时首先考虑的因素,基层常用抗菌药物大致有,:,-,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分代,临床常用品种,抗菌活性,对,-,内酰胺酶的稳定性,G,+,菌,G,-,菌,金葡萄,G,-,菌,第一代,头孢噻吩、头孢噻啶、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头孢硫脒,+,+,+,+,第二代,头孢呋辛、头孢孟多、头孢替安、头孢尼西、头孢雷特,+,+,+,+,第三代,头孢噻肟、头孢唑肟、头孢曲松、头孢地嗪、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匹胺、头孢甲肟、头孢磺啶、头孢咪唑,+,+,+,+,第四代,头孢匹罗、头孢吡肟、头孢克定,+,+,+,+,+,头孢他啶,CAZ,头孢三嗪,CTRX,头孢噻肟,CTX,头孢哌酮,CPZ,半衰期(,hr,),1.7,8,2,1.7,蛋白结合率(,%,),10-17,95,35-45,90,抗肠杆菌科,+,+,+,+,抗铜绿假单胞菌,+,+,+,+,抗,G,+,菌*,+,+,+,+,厌氧菌,+,+,+,排泄,肾,肝、胆,体内代谢和肾,肝、胆,组织浓度高部位,骨、腹腔、,皮肤、,CSF,皮肤、,CSF,、,肝、胆、腹水,骨、,CSF,肝、胆、子宫、,副鼻窦,影响菌群,+,+,+,+,出血倾向,+,+,对,-,内酰胺酶稳定性,耐,耐,耐,不耐,抗菌药物无高级、低级之分,只有细菌对其敏感不敏感之分,临床医生应根据不同细菌的感染选用相应敏感的抗菌药物。广大临床医生对此已十分熟悉,应注意细菌的检查与药敏试验,制定抗菌药物使用指南是十分必要的。,目前,临床上亦经常发生选用了针对性的抗菌药物甚至已加大剂量,疗效并不满意,是否剂量愈大杀菌能力愈强,用药间隔愈短愈好呢?我们不得不考虑药效动力学的因素。,(二)从药效动力学因素考虑,药效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原理以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分支科学。临床医师十分注重不同的作用原理而产生的抗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协同、累加、拮抗和无关等情况。事实上药物的剂量、剂型、给药途径与用药方案等均可影响药效。选择合适的剂量、给药途径以及用药方案以达到最佳疗效也是十分重要的。,就抗菌药物而言,根据药效动力学特点,按其杀菌活性及其持续效应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浓度依赖性杀菌并具有抗菌后效应特性者,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此类药物浓度越高杀菌率和杀菌范围相应增加;同时此类药物具有抗菌后效应,即当血药浓度随时间从峰浓度降至该药对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下时,仍有抗菌药物的后效应来阻止细菌的继续生长。,如氨基糖苷类其血药峰浓度必须达到,MIC,的,8-10,倍才能达到抗菌效果,因此欲达到良好的抗菌效果必须提高峰浓度,又因其存在后效应,使用时可延长间隔期。,第二类为时间依耐性和极短的后效应者: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