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一、什么是人际关系,二、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三、人际关系的作用,四、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五、人际关系的理论,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一、什么是人际关系,1,一、什么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心理联系。,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特点,个人性,直接可感性,情感性,一、什么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建立,2,二、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亲和需要,恐惧增强亲和需要,(,Schachter,实验),焦虑降低亲和需要,(,Sarnoff&Zimbardo,的实验),二、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亲和需要,3,二、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亲和需要,人际关系的报酬,社会交换理论,人际关系能给个体提供,6,种重要报酬(,R.Weiss,1974,),依恋,社会融合,价值确定,可靠同盟感,得到指导,照顾他人的机会,二、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亲和需要,4,二、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亲和需要,人际关系的报酬,摆脱寂寞,寂寞(,loneliness,)指当人们的社会关系欠缺某种重要特征时所体验到的主观不适。,情绪性寂寞(,emotional loneliness,):因缺乏亲密的依恋对象而引起的寂寞,社会性寂寞(,social loneliness,):因缺乏社会融合感或群体归属感而引起的寂寞,二、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亲和需要,5,三、人际关系的作用,幸福感,well-being,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三、人际关系的作用幸福感 well-being,6,四、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相互依赖模型,(,G.Levinger&G.Snoek,,,1972,),随着相互依赖的增加,人际关系的各种状态及其相互作用水平递增。,他们把共同心理领域和情感融合范围作为描述人际关系的指标。,四、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相互依赖模型随着相互依赖的增加,,7,奥尔特曼和泰勒,(I.Altman&D.A.Taylor,1973,)认为,从交往由浅入深的角度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一般需要经过四个阶段:,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情感交流阶段,稳定交往阶段,奥尔特曼和泰勒(I.Altman&D.A.Tayl,8,人际关系五阶段论(纳普,E.M.Knapp,),觉察阶段,试探接触阶段,合作强化阶段,亲密一体化阶段,契约发展阶段,人际关系五阶段论(纳普E.M.Knapp),9,五、人际关系的理论,舒兹的人际关系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公平理论,五、人际关系的理论舒兹的人际关系理论,10,舒兹的人际关系理论,(,W.C.Schuts,1958,),行为倾向,需要,主动性,被动性,包容需要,控制需要,感情需要,主动与他人交往,支配他人,主动表示友爱,期待他人接纳自己,希望他人引导,等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密,舒兹的人际关系理论(W.C.Schuts,1958),11,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这种交换不仅涉及物质的交换,同时还包括非物质品,人们如何看待与他人的关系主要取决于人们对关系中回报与成本的评价和体验。,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12,公平理论,人们并非简单地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利益,他们还要考虑关系中的公平性,即关系双方贡献的成本和得到的回报基本是相同的,公平的关系才是最稳定、最快乐的关系。,公平理论人们并非简单地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利益,他们还要考虑关,13,第二节 人际吸引,一、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三、爱情,第二节 人际吸引一、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14,一、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互惠原则,得失原则,联结原则,一、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互惠原则,15,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仪表,熟识性,邻近性,相似性与互补性,互惠,个性品质,自我暴露,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仪表,16,曝光效应,曝光效应:仅仅只是经常看到某人,就能增强我们对他的喜欢,又称单纯接触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查荣克等(,R.S.Zajonc et al.,,,1968,)的实验,曝光效应曝光效应:仅仅只是经常看到某人,就能增强我们对他的喜,17,曝光效应的限制调节,如果一开始一个人对他人的态度是喜欢或至少是中性时,接触对增进人际吸引有效果;如果一开始对对方的印象是负面的,就没有这种效应。,曝光效应的限制调节如果一开始一个人对他人的态度是喜欢或至少是,18,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个性品质,最积极品质,中间品质,最消极品质,真诚,固执,古怪,诚实,刻板,不友好,理解,大胆,敌意,忠诚,谨慎,饶舌,真实,易激动,自私,可信,文静,粗鲁,智慧,冲动,自负,可信赖,好斗,贪婪,有思想,腼腆,不真诚,体贴,易动情,不善良,热情,羞怯,不可信,善良,天真,恶毒,友好,不明朗,虚假,快乐,好动,令人讨厌,不自私,空想,不老实,幽默,追求物欲,冷酷,负责,反叛,邪恶,开朗,孤独,装假,信任,依赖别人,说谎,箭头表示受人欢迎的程度递减,J.L.Freedman et al.(1985),Social Psychology,P.212,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个性品质最积极品质中间品质最消极品质真诚固,19,能力与吸引力,能力高低,吸引力高低,甲能力高,20.8,分,乙能力高,有小错误,30.2,分,丙能力贫庸,17.8,分,丁能力贫庸,有小错误,-2.5,分,(Aronson,1966),能力与吸引力能力高低吸引力高低 甲能力高20.8分 乙能,20,三、爱情,(一)爱情的概念,爱情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特点:,相异性:狭义的爱情专指异性恋,成熟性:是个体身心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时产生的情感,高级性:是一种高级情感,生理性:有生理基础,不是纯粹的精神依恋,利他性:有为对方奉献的心理倾向,三、爱情(一)爱情的概念,21,爱情与喜欢,人际吸引的三种形式,亲和、喜欢、爱情,爱情与喜欢的主要区别,依恋、利他、亲密,爱情与喜欢人际吸引的三种形式,22,(二)爱情的产生,情绪二因素论(沙赫特),情绪生理唤起,认知标签,不同情绪的生理反应可以很相似,但若果人们对这些反应的解释不同,就可能体验到完全不同的情感。,爱情也是生理唤起与认知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个体由于一些自身不明确的原因引起了生理唤起,而这时他正与一个异性在一起,就会把这种生理唤起归因为由对方引起。,(二)爱情的产生情绪二因素论(沙赫特),23,达顿阿伦的实验,恐惧唤醒爱情,(,Dutton&Aron,1974,),采访者性别,桥的种类,人数,接受电话号码人数,打电话人数,女性,固定桥(,10,英尺高),22,16,2,吊桥(,230,英尺高),23,18,9,男性,固定桥(,10,英尺高),22,6,1,吊桥(,230,英尺高),23,7,2,达顿阿伦的实验恐惧唤醒爱情(Dutton&Aro,24,(三)影响异性吸引的因素,外貌的吸引力,相似性,年龄、肤色、宗教、民族、社会经济地位、智力、人格特征方面相似的异性,容易相互吸引,互补性,配偶选择的过滤说:两个原来互不相识的异性在成为爱情伴侣的过程中,必须经过几道关卡,每道关卡的过滤因素都不同:,第一道关卡:空间距离,第二道关卡:个人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水平、信仰等),第三道关卡:态度与观念相似,第四道关卡:需要的互补,社会交换,人们总是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多幸福的人为伴侣,两性的相互吸引和爱情发展要经历四个阶段:,取样与评估,互惠,承诺,制度化,(三)影响异性吸引的因素外貌的吸引力,25,(四)爱情三角理论(,R.Sternberg,1988,),亲密,激情,承诺,完美爱情,浪漫爱,愚蠢爱,伙伴爱,迷恋,空洞爱,喜欢,(四)爱情三角理论(R.Sternberg,1988)亲密激,26,(五)爱情的形式,李(,J.Lee,,,1973,)的分类,浪漫式,好朋友式,游戏式,占有式,实用式,利他式,(五)爱情的形式李(J.Lee,1973)的分类,27,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测量与改善,一、人际关系的测量,社会距离法,二、人际关系的改善,T,小组训练法,角色扮演法,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测量与改善一、人际关系的测量,28,社会距离法,群体成员给群体中每个人评分,最后统计每个人所的分数,这个分数就是社会距离。一般得分越多表示与他人的距离越近。,社会距离法,29,某一成员的主观社会距离:该成员对其他成员的平均评分,某一成员的客观社会距离:群体其他成员对该成员的平均评分,群体凝聚力:群体成员的社会距离的总平均分,.,某一成员的主观社会距离:该成员对其他成员的平均评分,30,第四节 人际沟通,一、人际沟通概述,二、人际沟通的基本过程及要素,三、人际沟通的特点,四、人际沟通网络,五、人际沟通的改善,第四节 人际沟通一、人际沟通概述,31,人际沟通概述,人与人之间借助一定的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的过程,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直接沟通与间接沟通,上行沟通、下行沟通与平行沟通,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人际沟通概述人与人之间借助一定的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的过程单,32,二、人际沟通的基本过程及要素,信息,发送者,信息,信息,接收者,背景,障碍,反馈,通道,二、人际沟通的基本过程及要素信息信息信息背景障碍反馈通道,33,人际沟通的要素,1.,信息发送者(编码),2.,信息的接收者(译码),3.,信息:信息必须转化为各种可被别人察觉和理解的符号系统,4.,通道:指信息传达的方式,5.,反馈:反馈的作用是使沟通成为一个交互过程,6.,背景:背景是指沟通发生的情境。在沟通中,许多意义是由背景提供的。,7.,障碍:,一般沟通障碍:信息渠道的障碍、符号系统的障碍,社会性、心理性障碍:地位障碍、组织结构障碍、文化障碍(包括语言障碍)、心理障碍,人际沟通的要素1.信息发送者(编码),34,三、人际沟通的特点,沟通的双方都是积极的主体,沟通双方要有对符号系统及交往情境的共同理解,沟通中存在着社会性障碍和心理障碍,信息在沟通过程中可能发生改变,三、人际沟通的特点沟通的双方都是积极的主体,35,(一)正式沟通网络,轮式,Y,式,链式,全通道式,环式,(一)正式沟通网络轮式Y式链式全通道式环式,36,(二)非正式沟通网络,集束式,单线式,流言式,偶然式,(二)非正式沟通网络集束式单线式流言式偶然式,37,五 人际沟通的改善*,从沟通过程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人际沟通的训练,如:,T,小组训练、相互作用的,PAC,理论,五 人际沟通的改善*从沟通过程分析原因,采取措施,38,相互作用的,PAC,理论,个体的个性由三种心理状态构成,:,父母自我状态(,parent ego state,)、成人自我状态(,adult ego state,)、儿童自我状态(,child ego state,)。交往双方因所处的心理状态不同,其交往方式、内容和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别。,相互作用的PAC理论个体的个性由三种心理状态构成:父母自我状,39,P,A,C,P,A,C,P,A,C,P,A,C,互应性沟通模式,PPPP互应性沟通模式,40,P,A,C,P,A,C,P,A,C,P,A,C,P,A,C,P,A,C,交叉性沟通模式,沟通之前,认清,/,改变双方所处的心理位置,PPPPPP交叉性沟通模式沟通之前,认清/改变双方所处的心理,4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