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题十三,生物的进化,专题十三生物的进化,2010,2019,年高考全国卷考情一览表,【考情分析】,本专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实例中的分析、应用,以及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的变化特点与相关的计算。命题多与遗传、变异及种群联系密切,常常利用新材料为背景,考查基因频率变化特点及相关计算,特别是对生物的适应性、新物种的形成作用分析。,20102019年高考全国卷考情一览表【考情分析】本专,考点,44,考点,45,考点,4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2018,浙江,14,2,分,难度,),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C,),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B.,自然选择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C.,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D.,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解析,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A,项正确,;,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当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得使生物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说明产生了生殖隔离,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B,项正确,;,控制性状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并不一定传递给后代,不是所有的性状都能得以遗传,C,项错误,;,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表现型,对影响个体存活和繁殖的差异进行了选择,D,项正确。,考点44考点45考点4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考点,44,考点,45,2,.(2018,江苏,4,2,分,难度,),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属于对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考查。群体中近亲之间携带相同基因的可能性大,因此近亲繁殖时纯合体的比例高,A,项正确,;,有害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项错误,;,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会改变基因频率,但不一定形成生殖隔离,因此不一定产生新物种,C,项错误,;,一个随机交配的大群体没有突变,没有选择,没有迁移,没有遗传漂变,才能使基因频率在各代中保持不变,D,项错误。,考点44考点452.(2018江苏,4,2分,难度)下列,考点,44,考点,45,3,.(2017,江苏,7,2,分,难度,),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考点44考点453.(2017江苏,7,2分,难度)下列,考点,44,考点,45,解析,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每个个体只含这个种群的部分基因,A,项错误。亚洲和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未产生生殖隔离,B,项正确。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都会使具有某种性状的个体数量增多,相应基因的频率不断提高,从而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项正确。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平行的关系。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D,项正确。,考点44考点45解析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叫做这,考点,44,考点,45,4,.(2014,江苏,8,2,分,难度,),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B,),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解析,细菌耐药性形成的机制,:,在细菌群体中,存在耐药性的变异类型,而通过抗生素的选择作用,可以使细菌群体中耐药基因的频率增加,;,这种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的作用是定向的,耐药性变异的产生与抗生素无关,耐药性变异的选择与抗生素有关,A,项错误,B,项正确,;,这种选择过程与新生儿本身的免疫功能也无关,C,、,D,两项错误。,考点44考点454.(2014江苏,8,2分,难度)某医,考点,44,考点,45,5,.(2014,北京,4,2,分,难度,),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无法推断出,(,C,),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考点44考点455.(2014北京,4,2分,难度)为,考点,44,考点,45,解析,病毒感染可以导致抗性较低的兔死亡,保留抗性较强的个体,起到选择作用,A,项正确,;,病毒毒性过强会导致被感染的兔很快死亡,病毒失去宿主,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难以维持,B,项正确,;,病毒和兔之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中毒性病毒比例提高的同时,兔的抗病毒能力也升高,C,项错误,;,蚊子充当了病毒和兔子之间的媒介,在兔子与病毒的协同进化中发挥了作用,D,项正确。,考点44考点45解析病毒感染可以导致抗性较低的兔死亡,保留抗,考点,44,考点,45,6,.(2013,北京,4,6,分,难度,),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由此无法推断出,(,B,),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解析,长舌蝠是长筒花的唯一传粉者,长筒花不可能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由于长舌蝠具有长舌而得到花蜜可有效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长筒花的各种性状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长筒花与长舌蝠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长舌蝠从长筒花中取食花蜜,考点44考点456.(2013北京,4,6分,难度)安,考点,44,考点,45,7,.(2012,海南,23,2,分,难度,),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D,),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D.,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解析,基因自发突变的频率很低,但种群由许多个体组成,每个个体的每一个细胞内都有成千上万个基因,每代可产生大量突变,对生物进化非常重要,A,项正确,;,不同基因型的个体表现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所以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B,项正确,;,环境发生改变时,种群的某种基因频率是否改变要看环境对该基因所表现出的性状是否具有选择作用,C,项正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D,项错误。,考点44考点457.(2012海南,23,2分,难度)关,考点,44,考点,45,8,.(2012,江苏,5,2,分,难度,),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D,),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解析,自然选择包括自然环境对生物的选择和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种间关系是生物之间相互选择的基础,A,项正确,;,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遗迹,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进化历程,B,项正确,;,外来物种入侵可改变当地生物的生存机会,可以改变原有的种间关系,从而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C,项正确,;,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不会阻碍生物进化,D,项错误。,考点44考点458.(2012江苏,5,2分,难度)下列,考点,44,考点,45,9,.(2012,北京,3,6,分,难度,),金合欢蚁生活在金合欢树上,以金合欢树的花蜜等为食,同时也保护金合欢树免受其他植食动物的伤害。如果去除金合欢蚁,则金合欢树的生长减缓且存活率降低。由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C,),A.,金合欢蚁从金合欢树获得能量,B.,金合欢蚁为自己驱逐竞争者,C.,金合欢蚁为金合欢树驱逐竞争者,D.,金合欢蚁和金合欢树共同,(,协同,),进化,解析,从题干信息,“,金合欢蚁生活在金合欢树上,以金合欢树的花蜜等为食,”,说明金合欢蚁从金合欢树获得能量,可推出,A,项结论,;,从题干信息,“,同时也保护金合欢树免受其他植食动物的伤害,”,金合欢蚁可通过驱逐其他植食动物为自己驱逐竞争者,可推出,B,项结论,;,再由整个题干信息得出金合欢蚁与金合欢树两者为互利共生关系,这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所以可推出,D,项结论。根据题中信息不能推出,“,金合欢蚁为金合欢树驱逐竞争者,”,的结论。,考点44考点459.(2012北京,3,6分,难度)金合,考点,44,考点,45,10,.(2011,海南,20,2,分,难度,),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解析,甲、乙间具有捕食关系,捕食者灭绝不会导致被捕食者灭绝,A,项错误,;,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在相互影响、相互选择过程中共同进化,B,项正确,;,两种生物之间的突变互不影响,变异是不定向的,C,项错误,;,甲、乙个体数长期稳定说明两者对环境及两者间的适应性未改变,但甲、乙两个种群在相互选择过程中都可能发生了进化,(,基因频率的改变,),D,项错误。,考点44考点4510.(2011海南,20,2分,难度),考点,44,考点,45,11,.(2011,江苏,6,2,分,难度,),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解析,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知,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自然选择均可改变基因频率,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种群大小没有一定的关系,;,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C,项正确。,考点44考点4511.(2011江苏,6,2分,难度)根,考点,44,考点,45,考点,45,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计算,1,.(2019,天津,6,6,分,难度,),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考点44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