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郭亚军)

上传人:方*** 文档编号:250634222 上传时间:2024-11-0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郭亚军)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郭亚军)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郭亚军)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中的现代企业制度,郭亚军,导言,三农问题的本质:农民的收入问题(修改),现代化农业的关键:制度的现代化,制度重于技术,一个公式的分析(修改),一个案例:,2005年额尔古纳市引进世界500强企业雀巢公司以来,奶价长时间偏低,奶农因利益得不到保护而不断上访。尽管奶农与雀巢分公司、市政府经历了长时间“,博弈,”,但是奶价仍然呈现大起大落。发生在当地一个奶牛村的故事,给人许多启示。,政府招来“洋凤凰”奶农养牛却赔钱,黑山头镇梁西村是额尔古纳市的一个奶牛养殖村,全村370多户,农民,90都靠饲养奶牛为生。2005年,额尔古纳市招商引资引进雀巢公司,收购当地梅鹿乳业公司,成立呼伦贝尔市雀巢有限公司(以下称雀巢分公司),但是,对于梁西村农民,怎么也没有想到,有了龙头企业的日子却越过越艰难。,据农民反映,2007年5月以前,雀巢分公司收购奶价每公斤最高18元,奶价赶不上矿泉水,最低时奶价只有13元,比周边市场平均低4至5毛钱。,奶价偏低造成农民养殖奶牛不挣钱甚至赔钱。农民李永江说,1998年开始养奶牛,雀巢分公司入驻之前共有20头奶牛,奶牛平均日产奶达到3吨,但是两年来仍然不挣钱。尤其是2006年,一斤料得九毛五,可一斤奶才六毛五,养的越多越赔钱。,奶贱伤农,农民开始大量卖牛。2006年冬天至2007年上半年,梁西村卖牛三分之一。奶农高兆蒙将自己的60头奶牛全部处理。,奶农自发行动卖牛奶 政府出手干预保企业,对于低奶价,农民多次反映,但是政府却迟迟没有实质性的行动。额尔古纳市副市长董仕民说,政府进行了多次协调,由于雀巢分公司没有形成符合市场规律的价格响应机制,造成奶价偏低。,2007年5月,额尔古纳市的部分奶农成立奶业合作社,从呼伦贝尔市政府所在地海拉尔区引进草原春、北雪两家乳品企业收奶,额尔古纳市的奶价从每公斤13元升至3元左右。雀巢分公司最低每天只收到20吨奶,造成严重亏员,不得不提高收购价,并一度达到3元以上。,一、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1.生产具有资源特色的名优新特产品,需要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支持.,2.准确的预测市场,适应市场变化需要专业经济合作组织.,3.拉长产业链条,实行产品深加工需要专业经济合作组织.,4.扩大规模创立适度的垄断优势需要专业经济合作组织.,5.建立农民自身的组织争取政府支持需要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农业产业的正的外部性),二、合作社的概念界定,(一)合作的含义,合作即人们彼此间相互协作、互助互利。我国辞海解释“合”字,有融洽、协同、共同、合办等意思;辞源解释“合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人共同创造的意思。英文中“合作”(cooperation)一词是协作、共同行动的意思。把中外文广义合作的概念结合起来开,合作是两人或两人以上融洽地共同工作,以达到他们设想的创造目的。,(二)合作社的定义:合作社是劳动群众自愿联合起来进行合作生产、合作经营所建立的一种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国际合作联盟章程规定,只要以促进其成员的经济与社会进步为目标,以互助合作为基础所经营的企业,并遵循罗奇代尔所创立的、国际合作联盟所修订的合作社原则的,均可被认为是合作社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发展市场经济的产物。,(三)专业合作组织的定义:它是处于市场竞争不利地位的广大小规模农户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保持各自财产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按照自愿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来的经济互助组织。入社农户通过在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购买、技术信息服务以及农产品加工等某个环节上展开合作经营,降低各自分散经营的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提高市场议价能力,增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最终达到增加经营收入的目标。,(四)合作社原则,该章程在解释合作社原则时指出:(1)参加合作社应自觉自愿;(2)合作社是民主性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3)合作社的盈余应归全体成员所有,扣除发展基金后,按社员的业务交易量比例大小分配;(4)加强合作教育,积极地发展地区、国家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可见,合作社既是具有法人地位的生产或经营企业,又是群众性的社团组织。,(四)合作社的特点,合作社不同于靠血缘关系或地域关系自然形成的氏族公社和村社,现代合作社有明确的目标和规章制度,是每个人都可以参加的、开放的经济组织。,合作社不是一般的经济联合体,它必须是按照社会公认的或国家法律承认的合作社原则和规章组织起来的合作经济。,合作社在本质上是劳动者的联合,不是资本的联合,是劳动者靠自筹资金、自己积累资金组织起来的。在合作社内,资本是劳动的手段,是劳动者联合劳动、提高劳动效率、创造更多的财富、满足社员物质生活需要的必要条件。,合作社是独立经营的经济企业,虽然它有教育社员、代表社员利益与政府对话并协助政府推行某种政策、法令的职能,但它不是政治组织、文化组织或群众组织。合作社必须有一定的共同经营的内容。那些不包含经营内容的农民技术协会、农民协会等严格说不属于合作社的范畴。,合作社是一个无上级的经济组织,每一个合作社都是一个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企业,规模和范围可大可小,但都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企业,没有从属关系。,三、农业合作社产生的现实逻辑,(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推进。,(2)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和发展的直接诱因是农民生产经营利益的显著流失和农村组织制度供给的严重不足。,(3)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本质在于它通过对单个农户各自独立面对市场的交易行为的大量替代,以节约交易费用。,四、农业合作社的约束因子,(1)土地规模小,土地规模小极大地影响了农民通过合作社追求规模经济的冲动和可能性,因而不可能显著地提高农户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讨价还价能力,这就大大减弱了农民组织和参与合作社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小规模农户的兼业性加大了其对专业大户或其他强势主体的依赖,从而加重了合作组织成员的异质性问题。(智猪博弈),(2)农民分化,农民的分化现象在很大度上决定着农村产权主体的异质性,而正是这种产权主体的异质性深刻影响着合作社产生和发展中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等。,(3)合作社企业家和合作社知识匮乏,农村中具有合作精神和经营才能的农民精英人物分化成为企业家,使得农村缺乏企业家性的人才,阻碍了合作社的发展。本质原因在于农村目前创业机会不多,以及要求合作社企业家具有一定的献身精神,这就限制了企业家的供给,政府在这方面应加强支持和培养。,(4)政府顾虑,一是害怕重现20世纪50-60年代那种开始于合作社经济运动,却以无效率的集体经济作为终结的合作社历史。二是对目前各种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竞相发展的局面和后果心存疑虑,担心农民通过合作经济组织形成利益集团,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抗衡国家政策的利益集团,不利于国家政策的推行。(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5)农业经济发展路径独特,西方国家的农民都是先进行初级基础的购销层次的合作社,此乃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条件,而农业产业化则在更高层次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更大规模上走向创业或产业联合。而我国则是先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开始了农业的产业化运动,再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我国的制度发展路径是先发展纵向联合,后发展合作社,这就使得我国目前的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具有股份化的色彩,越是在产业化经营较发达的地区就越是如此。(为什么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在发达地区发展最快?),(6)相关法律制度缺失,我国自1949年以来一直没有关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专门法律制度,这一问题事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定位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直接影响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进一步健康发展。,(7)与相关主体的潜在矛盾,主要体现在与村组织、农村信用合作社、供销合作社的矛盾问题。建立一个不依赖于村组织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必然产生与村组织在功能和利益上的冲突。同时农业信用合作社、供销合作社这两个异化了的农民组织如何定位其发展战略亦会与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产生相关矛盾。(资金问题和供销渠道对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至关重要),五、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1)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专业协会,(2)农户+龙头公司,(3)农户+专业合作社+公司,1(农户+专业合作社)+公司,2农户+(专业合作社+公司),六、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六、国外农业合作社的历史与现状,(一)美国,1.美国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历史背景,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胜利,随后开始了向西部扩张领土的过程.西部开发一方面带来了农业生产的繁荣,另一方面加速了农业的商业化过程.美国最早的农业合作社,就是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西部开发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据统计,从1860年到1900年,美国的小麦生产增长近3倍;玉米生产增长近2.5倍;棉花生产增长近4倍.但是生产增长并没有带来农业繁荣,却反而导致了农产品过剩.,1870 年到1873年,美国小麦的平均市场价格为每蒲式耳1.07美圆,玉米为每蒲式耳0.43美圆,棉花为每磅0.15美圆.到了1894年至1897年的时候,已分别降到0.63美圆,0.30 美圆和0.06美圆.西部各州农产品的价格更为低廉,甚至根本卖不出去.东部各州由于由于生产成本高于西部,因而也出现了农场的大批破产.,与此同时,随着农产品运输距离的不断延长,刚刚发展起来的私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业,运费高、购销差价大,引起了广大农民的愤恨和不满。于是以抵制私商盘剥、降低运费、缩小购销差价为宗旨的农民合作加工、运销活动,就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展开了。,2.美国农业合作社的起源与发展,(1)1810年至1870 年,是美国农民营销合作发展组织的初创阶段,相继出现了羊毛、棉花、奶制品、黄油、水果和畜产品等农民合作组织。,(2)1870年至1890年,是美国农民营销合作社发展的扩张阶段。1867年,一个名叫奥里弗.胡森.凯里的人,建立了一个称做农民利益保护人的组织,由此发起了“格兰吉”,运动。,早期的农民营销合作组织,虽然发展很快,但都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多数寿命很短。当时,大部分农民合作组织采取的是股份合作制形式,因为和生产着联系不紧密而很快的衰落下去。,(3)1890年至1920年,是美国农民合作营销组织发展的规范阶段。19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了又一次农业萧条,导致农民合作运动的再次兴起。这一时期,所有各州都建立起了合作社,截止1920年,所有合作社总数已经达到12000的顶峰。这一时期美国农民合作营销组织开始形成自己的一套规范。1889年在依阿华州的罗克威尔,一个经营成功的农民谷仓公司,制定了相应的处罚规则终于战胜了私人谷仓。这一时期,农民合作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股份式合作社;一种是非股份式合作社。,(4)1920至1930年美国农业合作社的集中和联合阶段。20年代,农民们接受了这样一种口号,即在重要产区通过建立单一产品的专业协会,实现农产品的有序销售。在加利福尼亚律师阿隆.萨皮罗分别建立了16个州和区域协会.农场主们签定了铁的协约,保证把产品交售给农业协会.到1925年,协会数目达到74个,共拥有社员88万.但是到了1929年,上述全国性农产品合作社的发展就到了尾声.因为没有任何一种农产品的数量能达到控制性的数字.这时.政府开始介入农民合作社的发展,1926年美国农业部开始设立了合作社销,售处,即现在的农业合作社服务中心,1929年设立了联邦农场局,这两个机构支持建立了若干新的大规模协会.,3.美国合作社的法律基础是州合作社立法,和联邦的三部反托拉斯法,保证了合作社的合法地位.,4.合作社的制度特征:,(1)中央集权合作社,以农业生产者为直接社员的合作社,主张应当对农产品市场实行合法垄断,合作社要按产品专业化的原则自上而下地建立,实行专家管理和中央集中控制的体制;合作社要直接吸收社员,签署长期合同,实行内部协调和有序的销售.强调产品分级和统一结算,防止削价竞争和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党风建设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