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肠内营养适应证及其优点,1.,口服摄入不足,但胃肠道有消化吸收功能的病人,可以应用肠内营养支持。,2.,要努力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即使暂时不成功也要尽可能创造条件去反复尝试肠内营养,因为临床病人一旦耐受了肠内营养,将受益无穷。,3.,营养物质经门静脉系统吸收输送至肝脏,有利于内脏(尤其是肝脏)的蛋白质合成及代谢调节。,肠内营养适应证及其优点,4.,长期持续应用全肠外营养会使小肠粘膜细胞和营养酶系的活性退化,而肠内营养可以改善和维持肠道粘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有防止肠道细菌易位的作用。,5.,肠外营养导致内脏血流与心排量增加,使代谢营养物质消耗的能量增加。,6.,在同样热卡与氮量的条件下,应用肠内营养的病人的体重增长、氮潴留均优于全肠外营养,而且人体组成的改善也较明显。,7.,肠内营养较价廉,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较低,使用简单,易于临床管理。,肠内营养配方的选择,1.,配方成分与营养价值差别很大,选择配方时主要考虑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与脂肪的来源及比例,各配方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也可能不同。,2.,根据病人的营养状态及代谢状况确定营养需要量,高代谢病人应选择高热卡配方,需要限制水分摄入的病人应选择浓度较高的配方(如能量密度为,1.5kcal/ml,),免疫功能异常的病人应选择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配方。,肠内营养配方的选择,3.,肠内营养支持提供的非蛋白热量一般取决于病人的静息能量消耗及其活动情况,一般对于无严重感染或烧伤的病人,提供,3035Kcal/,(,kg.d,)的非蛋白热量较为理想,其中,15,40%,的非蛋白热量可由脂肪乳剂提供,热氮比一般为,100150,:,1,。,4.,目前常用肠内营养制剂中糖含量一般均较高,容易导致病人体内脂肪堆积而蛋白质合成不足,体细胞群改善不明显。可以考虑督促病人加强功能锻炼,同时添加蛋白质组件以弥补蛋白质的不足,减少糖的摄入。或考虑使用以缓释淀粉为碳水化合物的肠内营养制剂以减少单位时间内的糖摄入,肠内营养配方的选择,5.,根据病人的消化吸收能力,确定肠内营养配方中营养物质的化学组成形式。消化功能受损(如胰腺炎、腹部大手术后早期、胆道梗阻)或吸收功能障碍(广泛肠切除、炎症性肠病、放射性肠炎)者,需要简单、易吸收的配方(如水解蛋白、多肽或氨基酸、单糖、低脂等);如消化道功能完好,则可选择完整蛋白质、复杂碳水化合物和较高脂肪的天然食物制成的肠道营养液;如结肠功能障碍,可选择含有高浓度膳食纤维的配方。,肠内营养配方的选择,6.,根据输注途径选择肠内营养配方,直接输入小肠的营养液应尽可能选用等渗配方。由于胃具有缓冲作用,因此通过鼻胃管输注的营养液对配方浓度的要求不高(与经小肠输注的营养液相比)。,7.,若病人对某些营养成分有过敏或不能耐受,出现恶心、呕吐、肠痉挛、腹胀或腹痛等症状,轻者可调整速度及浓度,重者则可改用肠外营养。,肠内营养的输入途径,1.,肠内营养输入途径主要取决于病人胃肠道解剖的连续性、功能的完整性、肠内营养实施的预计时间、有无误吸可能等因素。常用的途径有口服、鼻胃管、鼻肠管、胃造口、空肠造口等多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鼻胃管和空肠造口。,2.,口服与管饲的区别在于管饲可以保证营养液的均匀输注,充分发挥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口服对胃肠道功能的要求较高,只适合于能口服摄食、但摄入量不足者。,肠内营养的输入途径,3.,最常用的管饲途径是鼻饲管,管端可置于胃、十二指肠或空肠等处。主要用于短期病人(一般短于,4,周)。优点是并发症少,价格低廉,容易放置。此法也可作为长期病人的临时措施。对于营养支持时间需超过,30,天或胃十二指肠远端有梗阻而无法置管者,则采用空肠造口术。,肠内营养的输入途径,4.,鼻胃管喂养的优点在于胃的容积大,对营养液的渗透压不敏感,适用于胃肠道连续性完整的病人。缺点是有反流与误吸的危险。而且经鼻放置导管可导致鼻咽部溃疡、鼻中隔坏死、鼻窦炎、耳炎、声嘶以及声带麻痹等并发症。聚氨酯或硅胶树酯制成的细芯导管(型号从,5F,到,12F,)比较光滑、柔软、富有弹性,可以增加病人舒适度、减少组织压迫坏死的风险,能保证鼻饲管的长期应用,尤其适于家庭肠内营养病人。从鼻尖到耳垂再到剑突的距离即为喂养管到达胃部的长度,一般为,55cm,,再进,30cm,则表示可能已进入十二指肠(但需予证实)。,肠内营养的输入途径,5.,鼻十二指肠管或鼻空肠管是指导管尖端位于十二指肠或空肠,主要适用于胃或十二指肠连续性不完整(胃瘘、幽门梗阻、十二指肠瘘、十二指肠梗阻等)和胃或十二指肠动力障碍的病人。此法可基本避免营养液的反流或误吸。,6.,置管操作可以在病人床旁进行,也可在内镜或,X,线辅助下进行。床旁放置肠内营养管可以先放鼻胃管,然后让其自行蠕动进入小肠。置管前给予胃动力药有一定帮助。导管位置可通过注射空气后听诊、抽取胃液或肠液、,X,线透视等方式加以确认。内镜或,X,线辅助下放置鼻肠管的成功率可达,85,95,。,肠内营养的输入途径,7.,经胃造口管喂饲肠内营养避免了鼻腔刺激,而且可用于胃肠减压、,pH,监测、给药等。胃造口可采取手术(剖腹探查术或腹腔镜手术)或非手术方式。经皮胃镜下胃造口术,PEG,无需全麻,创伤小,术后可立即灌食,可置管数月至数年,满足长期喂养的需求。,8.,空肠造口可以在剖腹手术时实施,包括空肠穿刺插管造口或空肠切开插管造口,也可以直接在内镜下进行。优点在于可避免反流与误吸,并可同时实行胃肠减压,因此尤其适用于十二指肠或胰腺疾病者,以及需要长期营养支持的病人。为充分利用小肠功能并减少腹泻,插管部位以距屈氏韧带,1520cm,为宜。如病人经济条件允许,应尽量使用配套的穿刺设备。胃肠道切开置管因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如穿孔、出血、局部感染、肠梗阻、肠壁坏死及肠瘘等,现已不推荐使用。,肠内营养的投给方式,1.,应从低浓度、低容量开始,滴注速率与总用量应逐日增加,不足的热量与氮量由静脉补充。通常,肠内营养的起始浓度为,8,10,,容量为,500ml/d,,维持浓度为,20,25,,容量为,20002500ml/d,,最大浓度为,25,,容量为,3000ml/d,,若能在,35,天内达到维持剂量,即说明胃肠道能完全耐受这种肠内营养。,2.,目前多主张通过重力滴注或蠕动泵连续,1224,小时输注肠内营养液,特别是危重病患者及空肠造口病人。,肠内营养的投给方式,3.,为保证营养物质的充分消化吸收,可将病人丢失的消化液加以收集回输,尤其是消化道外瘘的病人。,4.,评价肠内营养支持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胃肠道有无潴留。放置鼻胃管的危重病者胃底或胃体的允许潴留量应,200ml,,而胃肠造口管的允许潴留量应,100ml,。,肠内营养的投给方式,5.,所有肠内营养管均可能堵管,含膳食纤维的混悬液制剂较乳剂型制剂更易发生堵管。因此在持续输注过程中,应每,隔,4,小时即用,20,30ml,温水冲洗导管,在开始输注营养液前及输注后同样应该如此。营养液中的酸性物质可以引发蛋白质沉淀而导致堵管,若温水冲洗无效,则可采用活化的胰酶制剂、碳酸氢钠冲洗,也可采用特制的导丝通管。,肠外营养,肠外营养,(PN),是经静脉途径供应病人所需要的营养要素,肠外营养的基本适应证是胃肠道功能障碍或衰竭者,也包括需家庭肠外营养支持者。,肠外营养疗效显著的强适应证,1.,胃肠道梗阻,2,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短肠综合征,:,广泛小肠切除,70,80,;,小肠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肠缺血、多发肠瘘,;,放射性肠炎,;,严重腹泻、顽固性呕吐,7,天。,3,重症胰腺炎:先输液抢救休克或,MODS,,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若肠麻痹未消除、无法完全耐受肠内营养,则应从肠外营养补充。,肠外营养疗效显著的强适应证,4,高分解代谢状态:大面积烧伤、严重复合伤、感染等。,5,严重营养不良:蛋白质,-,热量缺乏型营养不良常伴胃肠功能障碍,无法耐受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支持有效的适应证,1.,大手术、创伤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营养状态良好者无显著作用,相反可能使感染并发症增加,但对于严重营养不良病人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严重营养不良者需在术前,7-10,进行营养支持;预计大手术后,5-7,天胃肠功能不能恢复者,应于术,后,48h,内开始肠外营养支持,直至病人能有充足的肠内营养或进食量。,肠外营养支持有效的适应证,2,肠外瘘:在控制感染、充分和恰当的引流情况下,营养支持已能使过半数的肠外瘘自愈,确定性手术成为最后一种治疗手段。肠外营养支持可减少胃肠液分泌及瘘的流量,有利于控制感染,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治愈率、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3,炎性肠道疾病:,Crohn,氏病、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病人处于病变活动期,或并发腹腔脓肿、肠瘘、肠道梗阻及出血等,肠外营养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可缓解症状、改善营养,使肠道休息,利于肠粘膜修复。,肠外营养支持有效的适应证,4,严重营养不良的肿瘤病人:对于体重丢失,10%,(平时体重)的病人,应于术前,7,10,进行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直至恢复进食。,5,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心、肺功能不全:肠内营养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临床状况和胃肠功能,但应提高脂肪比例、控制葡萄糖总量及输注速率、提供蛋白质或氨基酸,(,至少,1g/kg/d),;对于危重肺病病人应用足量谷氨酰胺,有利于保护肺泡内皮及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减少肺部并发症。,炎性粘连性肠梗阻。,肠外营养的禁忌证,1.,胃肠功能正常、适应肠内营养或,5,天内可恢复胃肠功能者。,2.,不可治愈、无存活希望、临终或不可逆昏迷病人。,3.,需急诊手术、术前不可能实施营养支持者。,4.,心血管功能或严重代谢紊乱需要控制者。,肠外营养输注途径,1,经外周静脉的肠外营养途径,适应证:,短期肠外营养,(200,ml,者、以及感觉迟钝的病人,易发生误吸。,并发症的相关研究,10,、胃肠道并发症,(,1,)腹泻:是,EN,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10%20%,,严重腹泻能导致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其主要原因是,EN,的营养液渗透压过高、输注速度太快、脂肪吸收不良和营养液温度过低等。病人的低蛋白血症也是常见的原因之一。其他还有营养液受污染、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失调和结肠炎等。,(,2,)腹胀、呕吐:可能与术后胃肠功能尚未完全恢复、输注速度过快、营养液中脂肪含量过多有关。,并发症的相关研究,11,、过度喂养的并发症:过度喂养可致高糖血症、高脂血症及高氮血症,加重心、肺、肝、肾等器官的负担,从而引起严重的代谢紊乱。故应避免过度喂养,减少总热量摄入。病人处于严重的应激高代谢状态时更应如此,应遵循代谢支持的原则。,并发症的监测,1.,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的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病人接受,EN,、,PN,时应密切监测血清磷、镁、钾和血糖水平。,2.,糖尿病病人或有糖耐量异常者,营养支持时糖的输入速度应减慢且必须严密监测尿糖、血糖。,3.,在营养支持实施的前三天,或胰岛素剂量有任何变化时,应每天监测血糖直至指标稳定。,4.,血清电解质(钠、钾、氯、钙、镁和磷)必须在营养支持的前三天每天监测一次,指标稳定后每周仍应随访一次。,5.,静脉输入脂肪乳剂的病人应监测其脂肪廓清情况,通常采用血浊度目测法,必要时可查血甘油三酯水平。,并发症的监测,6.,PN,病人应每周监测肝肾功能,定期行肝、胆囊超声检查。,7.,长期,PN,的病人应定期测骨密度。,8.,具有误吸高危因素的病人,在接受,EN,时,应考虑予幽门后喂养,即经鼻空肠管或空肠造口管缓慢均匀输注。,9.,体温及血常规:以便及时了解感染性并发症等。,10.24,小时出入水量:有助于了解体液的平衡情况。,11.,血浆渗透压测定:仅用于疑有高渗性非酮性昏迷者。,12.,血氨、血气分析:肝硬化病人及疑有酸碱失衡时测定。,13.,腹部情况的监测:有无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