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学时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考纲要求,(1)对流层气温垂直改变。,(2)大气受热过程,理解大气保温效应。,(3)掌握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并会用热力环流原理来解释自然现象。,(4)学会判读等压线及等压面图。,(5)掌握大气水平运动规律。,第1页,第1页,大气上界,地 面,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吸取 、,反射、,散射等削弱,作用,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吸取,射向宇宙空 间,射向宇宙空 间,大,气,辐,射,射向地面,大气受热过程及,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大,气,增,温,第2页,第2页,实例:,、多云夜晚,气温改变小。,、在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夜晚。,、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作用。,、月球昼夜温差很大。,(大气逆辐射强),(大气逆辐射弱),(增强大气逆辐射),(没有大气逆辐射,没有保温作用),第3页,第3页,最大,最小,昼夜温差,:,昼晴夜晴,昼阴夜阴,昼晴夜阴,昼阴夜晴,夜晚气温最高 夜晚气温最低,(,陆地,),(,海洋,),第4页,第4页,例:如图所表示四幅图中,昼夜温差最大也许是( ),A,第5页,第5页,图2中。H地恰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吻合,该天气系统以天天约200千米速度东移,第6页,第6页,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空气环流叫热力环流,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基本形式,第7页,第7页,(地面),(高空),A,B,C,受热,冷却,冷却,P,低,P,高,P,高,A,高,B,低,C,低,垂直运动(上升或者下降,),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别,大气水平运动,形成:,冷热不均,第8页,第8页,如图所表示 1 比较ABCD四点气压高下2 用箭头表示四点空气流动方向3 C、D两地哪个气温比较高,A,B,C,D,高空等压线,地面,第9页,第9页,(1)同一竖直线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2)同一水平面上,气温高,气压低,气温低则气压高。,(3)同一水平面上,空气流动是从高压流向低压。,(4)地面和高空气压形势相反。没有特殊阐明,我们所讲气压都是指近地面气压。,(5)空气密度大小与气压关系 (密度大,气压大;反之),(6)可用热胀冷缩规律判断。,第10页,第10页,高压,高压脊,低压,低压槽,第11页,第11页,都市与城郊之间热力环流,市区,郊区,郊区,上升气流,都市热岛,都市雨岛,第12页,第12页,海风,第13页,第13页,陆风,第14页,第14页,第15页,第15页,思考:四川盆地夜雨量占总雨量60,70%?,第16页,第16页,(百帕),1000,1005,1010,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1.水平气压,梯度力,风,三. 空气水平运动:,a. 垂直于,等压线,b .由高压,指向低压,第17页,第17页,2.地转偏向力,(百帕),1000,1005,1010,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北半球),a.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b.垂直于空气运动,方向(即风向);,c.由低纬向,高纬增大;,第18页,第18页,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风,(北半球高空),(百帕),1000,1005,1010,1015,1020,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19,第19页,第19页,3.地面摩擦力:,地转偏向力,(百帕),1000,1005,1010,(北半球),风向,地面摩擦力,与空气运动方向相反。,请依据图中风向,画出空气运动时受力情况,水平气压,梯度力,第20页,第20页,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林地,空白部分表示均质裸地。若此时反应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域冬季情况,,第21页,第21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