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项升格集训一显微镜相关问题考查专训,显微镜的使用,下列显微镜操作的方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对光时,阳光照在反光镜上,视野越亮越好进行低倍物镜与高,倍物镜的转换时,扳动物镜转动较省力使用完毕之后要用干布拭,去载物台上的水和脏物装箱之前,应下降镜筒,使物镜插入通光,孔中取、放显微镜时,要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并且要轻拿,轻放,A B C D,答案:,D,1下面甲戊是用显微镜观察的几个操作步骤,如下图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图1转为图2,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甲:转动粗准焦螺旋乙:调节光圈丙:转动细准焦螺旋 丁:转动转换,器戊:移动标本,A甲乙丙丁 B戊丁乙丙,C乙甲戊丁 D丁戊丙乙,解析:,图1为低倍镜物像,图2为高倍镜物像,由图1到图2因视野范围变小,,必须先移动标本将物像调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物镜,调整细准焦螺旋,但一,定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答案:,B,2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A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换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 量,调焦,观察,B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换用高倍镜并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C低倍镜对焦,换用高倍镜,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D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解析:,显微镜使用规则:先用低倍镜对焦,再用高倍镜观察。因为高倍镜视野,范围小、视野暗,所以换用前应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换用后调节增加进,光量,并调节焦距,进行观察。,答案:,A,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 (),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物镜的正下方,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 cm处,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见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野中的物像清晰,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A B,C D,解析:,选项,诊断,结论,A,使用显微镜步骤: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不正确,B,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正确,C,对光时应先,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不正确,D,使用显微镜应先对光,不正确,答案:B,显微镜的构造及成像原理,3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若发现视野中微生物如图1所示方,向游走,请问应该把载玻片向图2所示的哪个方向移动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立的虚像,物像位于哪个方向,玻片应向哪个方向移动。,答案:,C,用显微镜检查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A向右上方 B向左上方,C向右下方 D向左下方,解析:,装片移动原则是,“,同向移动,”,,像在何方就向何方移装片。,答案:,A,4(,2010滨州模拟,)如图所示,1,2为物镜,3,4为目镜,5,6为观察到物像时物镜与,标本之间的距离。下列各组情况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A1,3,5 B2,4,6,C2,3,5 D2,4,5,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要使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必须使用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和物镜。在物镜1和2中,长度较长的2放,大倍数大;在目镜3和4中,长度较短的3放大倍数大。高倍物镜成像时,镜头与,标本之间的距离较小。故正确答案为C。,答案:C,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以观察到,则异物可能存在于(),A物镜上 B目镜上,C实验材料上 D反光镜上,答案:,B,显微镜放大倍数问题,5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四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起来观察细,胞。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装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下列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答案:D,6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 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若64个细胞排成一行,则换40物镜后,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A2个 B4个 C8个 D16个,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在放大100倍时,设视野直径,为d,则面积S(),2,,此时视野中有64个细胞;当放大400倍时,其直径相当于,原来的1/4,则圆面积S(),2,,即为原来的1/16,故看到的细胞数目为64/164,个。若64个排成一行,放大400倍,其长度相当于原来的1/4,则看到的细胞数为,64,1/416个。,答案:,BD,显微镜知识的综合考查,(2010,泉州模拟,),右图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如果,8,上安置的两个物镜标有,40,和,10,,目镜,6,标有,10,,那么根据图,中物镜的安放状态,所观察到物像的,_(,填,“,长度,”“,面积,”,和,“,体,积,”,),是物体的,_,倍。,(2),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下列操作:,制作装片;,用左眼注视目镜视野;,转动,4,调至看到物像;,转动,5,调,至物像清晰。你认为该操作程序是否正确?如有不完整请作补充说明。,_,。,(3)该同学观察时,6上标有15字样,9的两个镜头上分别标有40和10,字样,他用40观察后转换10,此时视野内的细胞数量比原来多还是少?,_。,(4)这时,他发现了一个理想的物像,位于视野右下方。为了便于高倍(40)观察,他应向_移动载玻片,再转换高倍镜。,(5)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珠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A是单个或单层细胞 B都带有特殊的颜色,C是无色透明的 D是活的细胞,答案:(1)长度100(2)不正确。正确操作是:转动5下降镜筒,转动5调至看到物像转动4调至物像清晰(3)多(4)右下方(5)A,生物实验设计及解题策略,一、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二、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三、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四、高考实验设计的题型,五、实验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变量的概念及种类 变量或称因子,是指实验过程中被操作的特定因素,或条件。按性质不同,变量通常可分为两类: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实验变量是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反应变量是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两者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而,设计实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如“植物向光性的实验,设计和观察”的目的在于是否获得单侧光(实验变量)与植物向光性(反应,变量)的因果关系。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无关变量是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其他一切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因素或条件。额外变量是,指实验中由无关变量引起的变化和结果。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同样产生,影响并使实验结果有误差,但实验设计中不作为研究对象,而是控制或,减少无关变量的干扰。如上述实验中除实验变量有无单侧光外,外界的,气温、湿度等都属于无关变量。实验的关键之一在于通过控制无关变量,而减少额外变量,以减少误差。,严格控制无关变量,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在任何一个实验中,无关变量总是大量存在的,而且类型繁多。只有严格控制无关变量,消除了无关变量的影响,才能真正确定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体现生物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因此,控制无关变量是实验设计中的精髓。常用的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平衡法:设置对照组,使无关变量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影响相同,从而使实验结果在相同的条件下显现出来,体现对照原则和等量原则,增强实验结果的严谨性和说服力。多数无关变量可通过设置对照来控制。,消除法:排除或隔离无关变量的影响。如在杂交实验中,去雄和在人工授粉前后都应给雌花套上纸袋以隔离其他花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微生物实验中,灭菌和在无菌环境中操作,可以排除杂菌污染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许多实验中都应设法提供适宜条件,以排除不利环境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组与对照组 通常一个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指能反映实验目的,需要研究的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而对照组是不进行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这样,从理论上说,由于无关变量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影响是相等的,被平衡了的,故实验组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则可认定为是来自实验变量的效果,这样的实验结果是可信的。,对照组的类型 按对照的内容和形式的不同,通常有以下几种对照类型:,(1)空白对照:是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照组。例如,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的实验中,向甲试管溶液加入试剂,而乙试管溶液不加试剂,一起进行沸水浴,比较它们的变化。这样,甲为实验组,乙为对照组,且乙为典型的空白对照。空白对照能清楚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强了说服力。,(2)自身对照:是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组。单组法和轮组法,一般都包含有自身对照。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就是典型的自身对照。自身对照方法简便,关键是要看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3)条件对照:是指虽然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例如“用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习实验,采用等组实验法,其实验设计方案是: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条件对照组),丙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照组)。该实验既设置了条件对照,又设置了空白对照,通过比较、对照,更能充分说明实验变量甲状腺激素有促进幼小动物的个体发育的作用。,(4)相互对照:是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在等组实验法中,大都是运用相互对照,如“植物的向性”的等组实验中采用的都是相互对照,较好地平衡和抵消了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六、生物实验设计的解题策略实验设计“六要素”,新课程标准对探究性研究的具体要求是:“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做出合理的判断等”。因此,所有实验,设计的主要问题就是“六要素”,即细心审题、原理分析、材料分析、,变量分析、结果分析和正确表达。,审题,浏览试题;,明确要求;,挖掘条件(特别是隐涵条件),类型分析,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实验目的,试题中已知,用线画出即可,把题目中提出的问题变为陈述句,实验假设,不需要假设,对探究问题提出一种可能性,原理分析,实验原理即实验所依据的科学道理,涉及生物学及相关学科中的许多方法和原理。要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并充分利用题中给出的实验条件来确定实验原理,材料分析,试题一般会给出材料用具,但完全开放性试题要求根据实验目的,自主选择实验材料和用具(原则:不要少用也不要多用),变,量,分,析,步骤1,获取实验中的变量(唯一不同的量),将材料用具用1、2、3,进行分组标号,步骤2,不施加实验变量(自然条件或模拟自然条件),设为对照组;,施加实验变量,设为实验组(也可能是相互对照);,控制无关变量,即其他条件相同(考虑可操作性原则和重复原则),步骤3,根据反应变量,反应或培养一段相同时间后,寻找具有可操作性的观察指标(特异颜色变化、沉淀反应;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变化等),或测定指标(生长发育速度、生化反应速度等),记录数据或结果。,结,果,分,析,根据实验原理确定已知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描述,对应假设,分类讨论:,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实验变量无影响;,实验组比对照组好,实验变量有利;,实验组比对照组差,实验变量不利(如果是相互对照,也分类讨论),实验结论:对应实验目的做出肯定结论,表,达,将实验分析的结果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