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景物形象)课件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250543025 上传时间:2024-11-03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25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景物形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景物形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景物形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专题十 古,诗词鉴,赏,第,2,节 鉴赏古代诗歌形象,古代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考点解读,景物形象也称,景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诗人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精心选取的。诗歌往往是,借助客观景象表现主观感情,,正所谓的“一切景语皆情语”。,物象,意象,作者的主观情感,形象,(实),情感,(虚),意象,:,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类,别,常见意象,举,例,送别类,杨柳、长亭、南浦、酒,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采,薇,),思乡类,月亮、鸿雁、双鲤,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愁苦类,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斜阳,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爱情类,红豆、连理枝、比翼鸟,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战争类,投笔、长城、楼兰、柳营、请缨、羌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远。,(,王昌龄从军记,),闲适类,五柳、东篱、三径、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是诗人主观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自然景物)的有机统一。,象,境,情,常用意境术语,一、豪放壮美型,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苍凉悲壮,:,如,“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开阔苍茫:,“,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辽阔旷远:,“,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二、宁静清幽型,明净清幽:,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新明丽:,“,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恬淡闲适:,“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生机勃勃:,“,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三、伤感悲苦型:,萧瑟凄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衰败孤寂:,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凄凉冷清:,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1,)题型:借助意象,品味意境。,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或意境,?,(,2,)题型:把握画面,描摹图景。,提问方式:,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题型:分析景物,概括情,感。,提问方式:,这首诗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常见题型及提问方式,(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2,),概括,景物营造的,意境特点,。,(,3,),分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鉴赏方法,描图景,点意境,析感,情,研习考题 智取高分,微题组,P121,第,3,题,太湖恬,亭,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更,待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注,】,徙,倚:,徘徊,流连不离开。,颔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答:颔联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夕阳西下诗人独自站立在断桥边,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表现了诗人的闲情雅致。,试手典例 实战强能,微题组,P121,这样练手,第,3,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渭上秋夕闲望,潘,阆,秋色满秦川,登临渭水边。,残阳初过雨,何地不鸣蝉。,极浦涵明月,孤帆没远烟。,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贤?,【,注,】,此诗作于潘阆早年,落拓江湖之时,。太公,即吕尚,相传他垂钓于渭水之滨,周文王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吕尚为师。之后吕尚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2),本诗颔联写了,哪些意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答:,诗,歌颔联写了残阳,、雨,、鸣蝉三种意象,。,运用了,视听结合、以动衬静,的手,法。残阳是所见之景,鸣蝉是听到之景;用蝉鸣声反衬环境的寂静。,描绘了一幅,清新幽美的秋日黄昏图,,黄昏时分,小雨刚过,天上挂着一轮西沉的残阳,大地上到处都是蝉鸣声。,(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B D,),A,诗题中的“渭上”,点明了诗歌作于长安,“秋夕”点明具体的时令和时间,“闲望”是悠闲远眺的意思,暗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B,首联写景、叙事,“满”字突出了秋意的浓烈,“渭水边”是诗人选取的登临之地,为下文详细具体描写秦川秋色做了铺垫。,C,颈联中的“明月”二字,照应了诗题中的“秋夕”,“没远烟”写出了水面上孤帆疾驰前进的情状,含有一个时间、空间的变化过程,。,“,暗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说法错误,,从最后两句可看出诗歌,抒发的并非悠闲之情。,“孤,帆疾,驰的,情状,”错,误,应是小船慢慢消失在缥,缈烟雾中的状态。,D,尾联使用对比手法,拿“渔人”的“空老”和“太公”的“贤”进行对比,同时也揭示出“渔人”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够,。,E.,该诗通过对渭上秋夕幽美景色的描绘,借助太公垂钓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又不愿老死江湖、渴望得到重用的情感。,“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够”分析有误,尾联表面是感叹无人如太公之贤,实则是说无人赏识,无太公的际遇。,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答:,本诗,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作者,描绘了一幅凄凉冷清的画面:,宜阳城下,芳草,萋萋,涧水独自东流,芳树无人欣赏花自凋落,,寂静的,春山只有鸟在空啼。,作者借,凄凉冷清的暮春之景表达了,伤春之情和,安史之乱后,内心的,凄凉之感。,诗歌中景物描写的手法,设题方式:,某诗或某句是用,什么手法来写景,的?,题目变式:,1,、某诗或某句,写景精细,,请简要赏析。,2,、请简要赏析某诗或某句的,写景特色或写景艺术,。,3,、请赏析某诗或某句的,写景角度。,诗歌中景物描写的手法,1,、写景顺序(时间、空间):,远近,(由远及近、由近及远)、,高低,(由高到低、由低到高)、,俯仰结合,、,移步换景,(,指写景时,立足点和观察点,不固定,按照地点的不断转移把所看到景物记叙下来),2,、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结合,,色彩对比映衬。,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通感,、互文、,对比、,列锦(全部选择名词意象排列组合来描写景物)等;,4,、表现手法,:侧面描写(侧面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点面结合、细节描写、,白描,注意:若写景手法不止一种,不要把手法罗列一大堆后再笼统地分析,要分条作答,而且每条都按照,“,手法,+,结合诗句分析,”,的思路作答。,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本诗中作者是如何描写夜雪的?,答:,侧面描写。,首,句中的,“,衾枕冷,”,是作者感觉以人的感受侧面衬托夜雪。,后两句用夜雪压断竹子的声音来衬托夜雪之大。,鹧鸪天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本词的上片在写景上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由远及近:,山、林是,远景;,竹、墙、蝉、草等是,近景;,俯仰结合:,“翻空白鸟”是仰视,所见,,“照水红蕖”是俯视所见,。,视觉、听觉、嗅觉多种感官结合,:所见之景如林、山、竹、草、池塘等,,“乱蝉”是,所听之景,如;“细细香”是闻到之景。,动静结合:,“,翻空白鸟,”,是动景,其他是静景。,色彩对比映衬:,“,白鸟,”,和,“,红蕖,”,,一白一红,色彩对比鲜明。,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刘禹锡,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无馀地,认得诗人在此间。,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移步换景:,颔联写院外之景,颈联写院内之景,写景由外而内,富有层次。,由远及近:,“,一渠水,”“,数点山,”,是门外的远景,,“,碧松,”“,红药,”,是院内的近景。,虚实结合:,这,两联中的,“,碧松,”,、,“,红药,”,是眼前实景,,“,通月朗,”,和,“,待春还,”,是现象的虚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