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地缘政治脆弱性及其地缘战略选择课件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50531734 上传时间:2024-11-03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86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的地缘政治脆弱性及其地缘战略选择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日本的地缘政治脆弱性及其地缘战略选择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日本的地缘政治脆弱性及其地缘战略选择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日本的地缘政治脆弱性及其地缘战略选择,经济与管理学院,周海兵,2024/11/3,1,.,日本的地缘政治脆弱性及其地缘战略选择经济与管理学院2023/,第五章 日本的地缘政治脆弱性及其地缘战略选择,重点问题,:,日本的地缘政治脆弱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北进和南进的地缘战略选择,冷战时期日本在美国地缘战略中的地位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冷战后日本抑陆扩海的新动向,日本能源外交的发展和变化,2024/11/3,2,.,第五章 日本的地缘政治脆弱性及其地缘战略选择重点问题:20,教学内容,第一节 日本的岛国地位及其地缘政治脆弱性,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的地缘战略选择,第三节 冷战时期日本的地缘战略选择,第四节 冷战后日本的地缘战略趋向,2024/11/3,3,.,教学内容2023/9/133.,第一节 日本的岛国地位及其地缘政治脆弱性,一、日本的岛国地位,二、日本地缘政治的脆弱性,2024/11/3,4,.,第一节 日本的岛国地位及其地缘政治脆弱性一、日本的岛国地位2,日本的岛国地位,“岛国”是个地理范畴,常常作为与“内陆国家”或“大陆国家”相对立的概念使用,“岛国”向来没有一个严谨的定义,一般指大部分国土为一座“岛”的国家。地理学上对于“岛”的定义比较简单,是指四面环海的较小土地。,日本是个四面环海的群岛国家,国土总面积不足格陵兰岛的1/5,是世界上公认的岛国。,2024/11/3,5,.,日本的岛国地位“岛国”是个地理范畴,常常作为与“内陆国家”或,2024/11/3,6,.,2023/9/136.,日本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边缘,日本海、东海和西太平洋之间,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狭窄、细长的弓形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以及周边的琉球群岛、先岛群岛、硫黄列岛等6 800多个小岛屿组成,国土总面积约为37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33 889公里,全国任何地方距离大海都不超过120公里。从地缘政治学的视角而言,日本处于麦金德“心脏地带”理论中所描绘的“外新月地带”。,2024/11/3,7,.,日本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边缘,日本海、东海和西太平洋之间,是一,这样的地理位置使日本远离了世界权力的中心,但由于它西临中国东海,西南接台湾海域,周围还有朝鲜海峡、津轻海峡和宗谷海峡,因此扼守着东北亚陆权国家通向太平洋的重要通道,被视为抵御陆权东扩的桥头堡。,2024/11/3,8,.,这样的地理位置使日本远离了世界权力的中心,但由于它西临中国东,对于一个伴海而生的国家而言,海既能够体现开放和自由,也可以代表闭塞与隔离,海的这一双重属性赋予了岛国两面性。四面环海的地理现实在历史上曾限制过日本的发展,成为日本闭塞、落后的根源,但也为其在近代迈向强国之路提供了巨大优势,使日本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既充分吸纳了外来文化的精髓,也避免被外来文明所同化,从而形成了日本与外部沟通的不排斥、不盲从的风格以及兼容并蓄的特质。,2024/11/3,9,.,对于一个伴海而生的国家而言,海既能够体现开放和自由,也可以代,作为一个岛国,日本并没有多少可开发的国土,但是可供日本开发的广阔海洋使日本具有了“通商国民”这一巨大的优势。一改以往封闭、内敛的地理特征,日本的大和民族成为活跃的海上骑马民族,并在19世纪末期开始了武力扩张之路。,2024/11/3,10,.,作为一个岛国,日本并没有多少可开发的国土,但是可供日本开发的,日本地缘政治的脆弱性,领土范围狭小,自然灾害频发,资源匮乏,过分依赖海路,周边压力巨大,2024/11/3,11,.,日本地缘政治的脆弱性领土范围狭小2023/9/1311.,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的地缘战略选择,向北攫取陆权,向南扩展海权,2024/11/3,12,.,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的地缘战略选择向北攫取陆权20,向北攫取陆权,1、大陆政策的出台,“大陆政策”的侵略步骤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征服中国台湾,第二阶段是征服朝鲜,第三阶段是征服中国“满蒙”(中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第四阶段是征服“支那”,第五阶段是征服亚洲乃至全世界。,2024/11/3,13,.,向北攫取陆权1、大陆政策的出台2023/9/1313.,“大陆政策”反映了日本北部扩张的路径和目标,“北进”是“大陆政策”的核心思想。在推进“大陆政策”的过程中,征服中国是整个计划的基础,也是该政策的重中之重。“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出自田中奏折的这番言论深刻地说明了中国政策在整个“大陆政策”中举足轻重的地位。,2024/11/3,14,.,“大陆政策”反映了日本北部扩张的路径和目标,“北进”是“大陆,山县有朋是“大陆政策”的集大成者,其推出的“主权线利益线”成为“大陆政策”的核心。1890年12月6日,当选为内阁首相的山县有朋在施政演说中公开提出他的“主权线”和“利益线”主张:“盖国家独立自主之道有二:一曰捍卫主权线,不容他人侵害;二曰防护利益线,不失自己有利地域。何谓主权线?国家之疆域是也。何谓利益线?同我主权线之安危有紧密关系之区域是也”,2024/11/3,15,.,山县有朋是“大陆政策”的集大成者,其推出的“主权线利益线”,19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侵略中国台湾并吞并了琉球。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随着清军的节节败退,日本以武力扫除了中国在朝鲜的宗主权,并占领了台湾,至此,日本第一阶段的计划得以完成。在随后的十余年间,日本通过与朝鲜缔结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最终实现了朝鲜政策的所有目的,以侵吞朝鲜为目的的第二阶段的计划成功实现。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俄国的战败既是俄国外交的失败,也是日本“大陆政策”战略实施中的又一次巨大成功,日本彻底改变了历史上中强日弱的态势,崛起为东北亚的军事强国。,2024/11/3,16,.,19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侵略中国台湾并吞并了琉球。1894,2、结盟策略的运用,日本的领土扩张政策之所以能够得以实现,与西方列强的绥靖和妥协不无关系,但更为重要的是,日本推行“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在扩军备战的同时,穿梭于各大列强之间,不断利用强国之间的矛盾和周边邻国的危机,广结盟约,参与对邻邦的侵略。概言之,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确立的“北进”扩张策略从一开始就包含着大国结盟的战略,通过结盟的方式来实现对地缘利益的瓜分是日本侵略扩张政策的重要体现,并渗透在日本“北进”战略的每一个步骤与进程当中。,2024/11/3,17,.,2、结盟策略的运用2023/9/1317.,在20世纪初期,以结盟为策略的日本构筑了当时在东亚堪称最大的同盟网络,除了日本,这一网络还吸纳了诸多帝国主义强国。通过对同盟关系的不断调整,日本顺理成章地介入了东亚区域事务,甚至突破东亚而将其触角延伸到了南亚印度。与大国缔结同盟为日本成为独霸中国的主导力量打下了基础,同时避免了日本因侵略而陷入孤立状态,为日本的崛起与发展营造了极为有利的国际环境。,2024/11/3,18,.,在20世纪初期,以结盟为策略的日本构筑了当时在东亚堪称最大的,向南扩展海权,向南推进是日本地缘战略的必然选择,是日本试图建立以日本为主导的地区国际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反映了日本地缘战略重心的转变。“南进”的构想在1936年8月7日的国策基准中已初露端倪:“帝国当前应该确立的根本国策,在于外交和国防互相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2024/11/3,19,.,向南扩展海权向南推进是日本地缘战略的必然选择,是日本试图建立,南进”的实施主要体现在对“大东亚共荣圈”的提出和构建上。“大东亚共荣圈”的构想既是出于维护既得利益的考虑,也包含进一步扩张的需求,是旨在囊括东北亚和东南亚的地缘战略。,2024/11/3,20,.,南进”的实施主要体现在对“大东亚共荣圈”的提出和构建上。“大,有关“大东亚共荣圈”的构想在1938年11月3日的第二次近卫声明就已有体现,这一声明提出建立以日本、东北亚和东南亚“共存共荣”为目标的新秩序。“大东亚共荣圈”一词则是在1940年8月1日发表的皇道外交宣言中第一次公开提出的。时任外相的松冈洋右声称“皇道”就是日本的使命,根据皇道的伟大精神应建立一个以“皇国”为核心,以日、满、华的强固结合为基础的“大东亚共荣圈”,共存共荣。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大东亚共荣圈”构想的正式登场。,2024/11/3,21,.,有关“大东亚共荣圈”的构想在1938年11月3日的第二次近,为了顺利完成构建“大东亚共荣圈”的战略目标,日本加快了其“南进”的步伐,并将这一战略分成两个阶段来加以贯彻。第一阶段以夺取法属印度支那、泰国、缅甸、荷属东印度、菲律宾、英属马来亚、婆罗洲,葡属帝汶等内圈地带为主;第二阶段以夺取英属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外圈地带为主。,2024/11/3,22,.,为了顺利完成构建“大东亚共荣圈”的战略目标,日本加快了其“南,在20世纪40年代,日本通过战争迅速占领了东南亚诸多国家,目标直指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加上之前“北进”取得的地缘“成果”,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所践踏的范围已达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日本试图以“共存共荣”为掩饰,建立一个以日本为主导,西到印度洋,北至阿留申群岛,南抵澳大利亚的殖民大帝国的梦想基本得以实现。而对于东亚的诸多国家而言,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不过是日本在亚洲地区进行掠夺和奴役的遮羞布。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在东亚地区肆虐半个多世纪之久的日本军国主义土崩瓦解,日本构建“大东亚共荣圈”的梦想也宣告破灭。,2024/11/3,23,.,在20世纪40年代,日本通过战争迅速占领了东南亚诸多国家,目,第三节 冷战时期日本的地缘政治选择,鉴于冷战时期的严峻形势,日本最终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出发,选择了以“日美关系为主轴”、“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吉田路线”。以“吉田路线”为指导,日本的地缘战略呈现出巨大调整之势。,2024/11/3,24,.,第三节 冷战时期日本的地缘政治选择鉴于冷战时期的严峻形势,,第一,日本开始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尽量藏锋守拙,把构筑世界陆上强权国家战略构想的实质权力转让给美国,利用美日联盟这张政治牌打压陆权国家苏联。,第二,日本将自身发展托付于美国,以美国盟友的身份在美国主导的自由开放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发展经济,通过发展与东南亚国家的地缘经济来实现对这一区域进行经济渗透、经济占领的目的。,2024/11/3,25,.,第一,日本开始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尽量藏锋守拙,把构筑世界,与美国的地缘战略接轨,美苏争霸标志着欧美“双重心”的国际体系最终形成,也标志着历史上的海陆对抗进入新的阶段。随着冷战帷幕的拉开,美国开始了对抗苏联、防范社会主义国家的全球遏制战略。,2024/11/3,26,.,与美国的地缘战略接轨美苏争霸标志着欧美“双重心”的国际体系最,亚太战略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其战略目标是要在亚洲范围内遏制苏联的扩张,阻止苏联在亚洲的力量蔓延,这一战略实质上是美国在欧洲遏制苏联的必然延伸。随着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缔结,美国东亚遏制战略的矛头直指中国,围堵、遏制新中国成为美国东亚遏制战略的核心。,2024/11/3,27,.,亚太战略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其战略目标是要在亚洲范围内,以这一战略目标为指导,美国加强了其在亚洲的军事存在,与日本、韩国、菲律宾保持了密切的盟友关系,并通过构建西太平洋沿海岛屿防御链来增强遏制东亚陆权国家的军事体系的严密性,以便将陆权力量阻挡在太平洋沿海地带之内。,由于日本在美国的亚太战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刚一结束,美国即以“盟军”的名义向日本境内派驻了军队,日本别无选择地倒向了美国,在美、苏对抗的雅尔塔体系中,日本充当了美国在远东的防务“小伙计”,成为海陆对抗的前沿阵地。,2024/11/3,28,.,以这一战略目标为指导,美国加强了其在亚洲的军事存在,与日本、,日本之所以会在两国军事双边关系的构建上表现出主动性,是因为日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利益与美国在该区域的战略安全考虑是一致的:,第一,同美国一样,日本也是一个海洋国家,排挤大陆势力是日本为了扩大生存空间而做出的必然选择。,2024/11/3,29,.,日本之所以会在两国军事双边关系的构建上表现出主动性,是因为日,第二,从缔结同盟的对象看,美国不仅仅是首屈一指的海上强国,而且与英国、法国等其他海上强国存在同盟关系,缔结日美同盟意味着日本从一开始就可以参与到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洋国家同盟之中,并获得一定的地区优势。美国盟友的身份关系还可以帮助日本改善国际形象,减轻亚太国家对其崛起的疑虑和阻遏,为其国家发展创造有利条件。,2024/11/3,30,.,第二,从缔结同盟的对象看,美国不仅仅是首屈一指的海上强国,而,日本的参与弥补了美国在东亚防御体系中有可能出现的重大缺口,有了日美军事同盟作基础,美国“进”可将日本看做后方基地,“退”可将之看做前沿阵地,从而增加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活动空间和战略灵活性。可以说,日本的地缘战略是作为美国地缘战略的一部分而存在的,是美国排挤苏联、进而谋求全球霸主的战略在欧亚大陆东部的体现。在美国的扶持下,日本成为美国亚洲政策的中心和对抗冷战时欧亚大陆势力的前沿阵地,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对付苏联、中国、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柱力量。,2024/11/3,31,.,日本的参与弥补了美国在东亚防御体系中有可能出现的重大缺口,有,展开经济外交,以经济、贸易为手段,通过发展地缘经济来增强日本的地区性优势,是冷战时期日本地缘战略选择的重要方面之一,也是日本展开经济外交的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政治、军事上缺乏独立性,日本地缘战略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以经济和贸易作为载体,经贸手段是日本势力渗透的主要方式。,2024/11/3,32,.,展开经济外交以经济、贸易为手段,通过发展地缘经济来增强日本的,日本经济外交的展开是以确保海上交通运输线的安全为前提的。日本是一个海洋国家,发展海权对日本而言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但在冷战时期,日本发展军事力量的权力受到极大约束,日本的海洋战略也历经了从扩张到收缩的转变,呈现出内敛和保守之势。受“经济立国”政策的影响,这一战略完全服务于发展经济的需要,把保护日本的海上交通线作为了战略的重心。,2024/11/3,33,.,日本经济外交的展开是以确保海上交通运输线的安全为前提的。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初,日本海上航线的安全主要由美国负责,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局面,日本的海上防御范围才出现了调整,日本海上自卫队承担了从日本本土起1 000海里以内的海上交通线的防卫责任。,2024/11/3,3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初,日本海上航线的安全主要由美国负责,直,开发东南亚市场是日本经济外交战略的主体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作出投资东南亚市场的战略选择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其一,东南亚是日本战略物资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日本的战略利益需求所在。,其二,东南亚国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扼守着马六甲海峡等海上战略通道,这些海上通道是日本不可或缺的海上交通线,日本经济的腾飞要以这些海上交通线为基础。,2024/11/3,35,.,开发东南亚市场是日本经济外交战略的主体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军国主义势力偃旗息鼓,好战尚武的民族秉性也因遭到世界各国的反对而有所收敛,利用战争与侵略再度控制东南亚已成为不可能之事,于是日本埋头于经济发展,欲凭借经济实力以及经济手段对该地区再次加以控制。,其四,日本做出开发东南亚市场的选择与美国的战略考虑也不无关系。为了牢固维系日本这一战略据点,美国必须阻止日本与中、朝的传统经济交往,并为其经济发展寻找替代市场。,2024/11/3,36,.,其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军国主义势力偃旗息鼓,好战尚武,日本在20世纪后半期的发展使日本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民族复兴和经济腾飞,日本经济与东南亚沿海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密切联系在一起,日本成为东南亚经济发展中的“领头雁”。在日本的带动下,亚洲“四小龙”自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加快发展,并在短期内发展成为了“新兴工业化经济实体”。到了20世纪90年代,一个初具规模的“岛国工业带”已崛起于亚太地区。日本开发东南亚的经济外交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个由日本经济带动的“雁型发展模式”不但奠定了东亚区域地缘经济发展的基础,也使日本的经济影响力渗透到东亚甚至世界,为日本进一步染指东亚地区事务,推进地缘空间的扩展埋下了伏笔。,2024/11/3,37,.,日本在20世纪后半期的发展使日本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民族复兴和,实施“介入中东”的能源战略,能源问题并非单纯的能源问题,而是涉及对外战略、国家安全等多层次的战略问题,是一国地缘战略选择的重要动因。作为保证一国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的能源战略已成为一国地缘战略的重要体现。,20世纪70年代以前,日本“介入中东”的战略相对简单。由于中东石油价格低廉,数量丰富,日本无须付出太多的外交努力就可获得大量石油。,2024/11/3,38,.,实施“介入中东”的能源战略能源问题并非单纯的能源问题,而是涉,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爆发使波斯湾的阿拉伯国家纷纷拿起石油作为武器,这一做法严重影响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令日本意识到,在国际舞台上,能源和资源是震慑对手的一张王牌。日本对中东能源战略的转变是以20世纪70年代末“综合安全保障战略”的提出为标志的。这一战略明确了要把保障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供应列为最重要的国家战略目标之一,由于日本的石油供应国主要是中东地区的阿拉伯国家,日本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亲阿拉伯外交。,2024/11/3,39,.,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爆发使波斯湾的阿拉伯国家纷纷拿起石油作为武器,无论何种方式,日本对中东的介入都具有强烈的石油色彩和明确的能源目的。作为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和世界上能源最为匮乏的国家之一,能源上的互补性使这两个地区之间能源地缘关系的建立成为一种必然。,2024/11/3,40,.,无论何种方式,日本对中东的介入都具有强烈的石油色彩和明确的能,第四节 冷战后日本的地缘战略趋向,冷战期间,日本的地缘战略是保守的、被动的,冷战结束之后,日本的地缘战略出现了新的动向,这一动向集中表现为海洋扩张思想和抗衡大陆意识的抬头。新的动向似乎昭示着日本传统地缘政治思想的复苏,在这些新动向的影响下,日本的地缘战略原则开始呈现出更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24/11/3,41,.,第四节 冷战后日本的地缘战略趋向冷战期间,日本的地缘战略是,21世纪日本外交基本战略研究报告成为日本地缘战略新动向的重要体现。该报告指出了当代国际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强调日本应正视世界,参与世界。该报告的出笼表明日本已摆脱经济现实主义与和平主义的限制,试图从强权政治的视角解读国际现实。日本所表现出来的地缘战略新动向具体可概括为三方面内容:遏制大陆、海洋扩张和多元化能源战略。,2024/11/3,42,.,21世纪日本外交基本战略研究报告成为日本地缘战略新动向的,遏制大陆,对日本而言,遏制陆权的发展离不开美国在该地区的积极作用,日美军事同盟关系是日本在东亚的地缘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关键。,2024/11/3,43,.,遏制大陆对日本而言,遏制陆权的发展离不开美国在该地区的积极作,首先,苏联的解体意味着美国全球战略中头号敌人的消失,美国理所当然地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由于大国之间力量的差距逐步缩小,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初步展现,美国全球霸主的地位正不断受到挑战。面对多极化格局的发展,美国的全球战略进行了调整,其主要特点就是要密切关注大国或国家集团(主要指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的实力变化,防止地区性大国的崛起对美国构成挑战,维护和巩固美国目前的地位并控制世界地缘政治的重心。,2024/11/3,44,.,首先,苏联的解体意味着美国全球战略中头号敌人的消失,美国理所,美国全球战略的局部调整恰恰迎合了日本的地缘利益需求,强化日美同盟成为日本实现其地缘战略目标的基础。另外,如同当年的日英同盟一样,强化日美同盟可以增强日本的战略主动性。日本虽然具备强大的经济优势,但这并不能掩盖其政治上的诸多脆弱性和限制性因素。在此情况下,日本必须依靠其盟友美国,借美国的力量来对东亚陆权国家进行牵制,并增强与这些国家讨价还价的能力;离开美国在亚太区域的积极作用,日本的辐射力必然大受限制,地缘优势也将减弱。,2024/11/3,45,.,美国全球战略的局部调整恰恰迎合了日本的地缘利益需求,强化日美,因此,在冷战结束之后,日本继续维持并加强了日美同盟之间的关系,日本很快实现了从美国“消极的被保护者”向“积极的合作者”的历史性转变。,2024/11/3,46,.,因此,在冷战结束之后,日本继续维持并加强了日美同盟之间的关系,在日本看来,遏制陆权的实质性部分就是遏制中国的崛起,将中国的陆权力量限制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对日本而言,中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与日本的地缘利益极为密切。冷战结束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和地缘优势使其在东亚的地位凸显出来,影响力迅速辐射到周边地区。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国家实力的提升令日本深切地感受到了强烈的生存危机与发展压力以及对地区主导权的激烈竞争。鉴于这种形势,日本将牵制中国看做“遏制大陆”战略的重心和实质所在。,2024/11/3,47,.,在日本看来,遏制陆权的实质性部分就是遏制中国的崛起,将中国的,1997年,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明确将两国的地缘战略重点由原来的苏联威胁转向“中国威胁”,原以对抗苏联威胁为宗旨的地缘战略诉求最终在内涵上得到了实质性的调整。,在中日地缘利益的博弈中,台湾问题也是日本用来打压中国的手段之一,甚至是日本争夺地缘利益的先决条件。,2024/11/3,48,.,1997年,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明确将两国的地缘战略重点由,海洋扩张,提出“海洋国家”战略,海上活动范围扩大,派兵海外,争夺具有争议的岛屿,2024/11/3,49,.,海洋扩张提出“海洋国家”战略2023/9/1349.,多元化能源战略,对俄罗斯的能源战略,对中东的能源战略,对非洲的能源战略,2024/11/3,50,.,多元化能源战略对俄罗斯的能源战略2023/9/1350.,2024/11/3,51,.,2023/9/1351.,本章回顾,日本的岛国地位及其地缘政治脆弱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的地缘战略选择,冷战时期日本的地缘战略选择,冷战后日本的地缘战略趋向,2024/11/3,52,.,本章回顾日本的岛国地位及其地缘政治脆弱性2023/9/1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