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25047331 上传时间:2021-07-20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23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测量课题、厘米的认识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3 页。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2、认识厘米,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体会厘米的含义。3、在测量、交流等活动中,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体会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能估计较短的物体,培养初步的估测意识, 。教学准备 :双面胶,直尺、同样长的小棒一包、整根铅笔、蜡笔、新橡皮等。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备课随笔一、谈话引入揭示课 题教师谈话:(教师拿出一支铅测量从生活实践引入,笔和一支蜡笔)要知道这支铅沟通数学与相识生笔的长度,我们怎么办?要知活的练习,培养学道这支腊笔的长度我们怎么生学习的兴趣和欲办?要知道课桌有多高, 又可望。以怎么办?分别引导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揭示课题,二、自主探索交流体验我们都要进行测量。 本学期第1、估计铅笔和蜡笔一节数学课我们就学习测量。的长度,教师拿出一支铅笔和一支蜡让学生经历估计笔,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这支验证交流铅笔的长度大约等于几根蜡归纳的全过程,笔的长度?2、用蜡笔量出铅笔培 养 学生 估测 意学生估计后发言。的长度,验证自己的估识,提高学生参与要知道估计的是否准确, 就要计。数 学 学习 的积 极测量。3、交流自己的测量性。在交流过程中下面就请你拿出一根铅方法。渗透归纳出测量引导学生归纳出测笔和蜡笔来量一量, 看你估计的方法。量的方法。得准不准。学生试量后交流。 (可能4、激发学生用实物出现不同的量法)测 量桌面的长度 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为什让学生经历用身边么同是一样的课桌测量的物品做工具(单首先教师通过谈话过渡引出的结果会不一样,体会位)去测量另一物用身边的物品作工具, 同桌合统一单位的必要性。品长度的过程。亲作,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最后引导学生用统一的自参与测量活动,教师提示参与活动的方法: 先工具(小棒)去测量。通过汇报交流,促估计课桌面的长度有几个测使学生体会到统一量物体那么长,然后再测量,单位的必要性。预设交流测量方法和结果:让学生经历用不同 用铅笔 来量 的课 桌的 长方式和工具测量物度,有 4 根铅笔那么长;体长度的过程,理 用文具 盒量 的课 桌的 长解 测 量方 法多 样度,有 3 个文具盒那么长;化,提高操作能力。 我们是用拃量的,大约有6 拃。教师一步一步地引 导学生操作、思考、教师谈话和学生一起思交流、研讨、汇报,考、感悟为什么同是一样的课激发学生参与测量桌测量的结果会不一样。活动的兴趣,始终引导学生思考得出: 用文具盒保持积极主动地参量,用铅笔量,还有用拃量;与测量、思考、汇测量的工具不一样, 所以报、交流等活动。测量结果不同。让学生始终经教师引导:要是我们测量历反复发现问题、的课桌的长度结果一样, 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必须用同样的一种测量工具探究解决问题的方而且一样长的来测量。 下面我法。培养学生的问们就都用小棒去量, 看结果是题意识、主动探究多少?请学生用一样长的小解决问题的策略。棒再测量一下课桌面的长度。5、教师谈话引出直尺。感受解决问题的成(学生按照要求去操作, 然后功体验。汇报交流)教师:今后测量长度只要都用这样的小棒不就可以了吗?(让学生质疑)别人没有这样的小棒怎么办?看来要知道物品的长度,6、认识长度单位:就要使用统一的工具和长度厘米。单位来测量。那现在都用什么( 1)引导学生观察直通过不同的体验活工具呢?(尺子)尺。动,让学生了解直教师:请大家都拿出直尺, 认尺,认识厘米,体真观察一下,然后用说一说你会厘米的含义。测发现了什么?量、划线、用手比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 2)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划、举出实例等不直尺上有“厘米” ;有小格;单位:厘米( cm)同的形式和手段,有数字 0、 1、 2、 3、 4;引导帮助学生建立 1 厘帮助学生建立 1 厘还有 cm等。米的空间观念。米的空间观念。尺子上的 “厘米” 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厘米”用字母“cm”来表示。请大家找到 1 厘米,从“ 0”到“ 1”就是 1 厘米长。请学生用在直尺上找一找、 用手比一比、在练习本上画一画1 厘米的线。然后进行比较,结果都一样长。学生自由找出几种约长1 厘( 3)引导学生学习用厘米的物品。如:手指的宽度、米作单位进行测量的方图钉的长度、订书钉长度等。法,并测量物品的长度。在应用厘米做单位 测 量 橡 皮 的 长测量物体长度的活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又认度。掌握测量的动中,进一步体验识了一位新朋友厘米, 你方法。测量在日常生活中能用它正确测量物品的长度的应用,让学生尝吗?请大家用直尺测量一下试估计,学会测量。 一块新橡皮的长度, 测量、交流、汇报,同时展示他们的测 测量新铅笔的长量方法。度,学会估计、重点让学生展示要从“ 0”开测量,进一步建让学生应用所学知始量。立 1 厘米的空间识,与同伴共同解教师引导学生测量新铅笔的观念。决有价值的问题,长度:要求先估计,再测量。既调动了学生的积然后交流、汇报,说出是如何极性,让学生在小测量的,和测量的结果。组中取长补短,进一步尝试估测和学教师引导学生参加测量活动:会测量,而且充分然后展示各组的测量成果, 表体验与同学合作解扬合作出色,测量正确的小组三、综合实践拓展应用决测量问题,感受同学,并以发“合作优秀”卡1、小组合作,完成成功的喜悦。奖励。练一练第 2 题自选几种学习用品,先估计,再学习测量,感受测测量,把结果都填在统量与生活的密切联学生在测量前往往不喜欢先计表中。系。估计,教师应给与重视: 可让学生比一比谁估计的最准确,这样也有利于学生估测意识的培养。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顺利有效的进行, 可以这样安排:学生前后桌 4 人一组,分工测量文具长度, 测量前每个人都要估计,填在估计表格中,然后一人用直尺测量, 一人监督,一人读书,一人记录。2、“个人特别小档如此轮换分工,比一比谁估计案”活动。的最接近,谁测量、读数不出让 测 量延 伸到 课现错误。外。教师深入到各组参与,指导。学生随便测量自己的身体各部位,然后填 “个人特别小档案”表。课题、米的认识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5 页。教学目标:1、经历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验1 米到底有多长,并会估计物体的长度。2、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3、在活动中体验测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具准备:新铅笔、米尺、数学课本、文具盒、1 米多长的绳子。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备课随笔一、创设情境1、师生利用课前共同准让学生自己操作既同桌合作进行测量(对个别测备的直尺、三角板、等工符合儿童的心理需量方法不正确的,教师进行指具测量小组中各物品的求,调动学生的学习导)长度。积极性,又可以为后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比较短的物面的测量做好铺垫。体的长度用“厘米”做单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请学生说出哪些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做单位。2、指导学生同桌合作,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请你们用尺子(包括米尺)来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主性,通过动手操作测量一下绳子的长度。绳子的长度。亲自感知,从实践中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会总结出“量比较长的指导学生总结测量比较长的物随机比较、选择用哪些测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体的长度,通常用“米”做单量工具比较合适。 (主要米做单位”。位。是直尺或米尺)3、用米尺测量课桌的长对 1 米多长的绳子开展测量课桌的比赛,看那个度。的测量以及 1 米 20组测量的又快有准。厘米的书写既是对可能有的学生用自己的尺子测用米做单位的再次量,也可能有的学生用老师准体验,又为后面的练备好的米尺进行测量。习做好了铺垫。汇报交流时学生很容易比较出用米尺测量又快又准。你们还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需要用米作单位?二、体验探究1、认识米,、知道 1 米有让学生以一把米尺小朋友们,测量比较长的物体多长。为准,直观体验 1 米用米做单位,那么你们知道 1有多长。米到底有多长吗?让学生用手比划一下。老师告诉你们这是一把米尺,2、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它的长度就是1 米。这种徒手做动作既预设可能:直观体验 1 米有多长。使学生感兴趣,乐于有的用手感知参与的活动,又是让有的会看一看1 米到自己哪儿学生再次体验,从而有的学生会说墙围的宽度是 1建立 1 米有多长的米 。空间观念。学生可能有多种方法让学徒手比划1 米的长度, 1米的高度 。3、学生在观察、交流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去米尺上有多少个 1 厘米。让学程中认识米与厘米之间数,从而建立 1 厘米生观察一下米尺上的1 厘米有的关系。和 1 米的空间观念,多长,用手比划一下,数一数归纳: 100 厘米 =1 米并通过数自己探索有多少个 1 厘米。1 米 =100厘米出 1 米 =100 厘米。学生通过一边做动作,一边归1m=100cm纳比划: 1 厘米这么长, 100 个这么长就是 1 米。4、让学生联系身边的事联系生活实际,第三小朋友们,你们能从教室中找物,找出几种长度是 1 米次体验 1 米到底有出几种长度大约是 1 米的物体的物品。多长。吗?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可能找到:教室中的日光灯的认知规律,联系学生长度、黑板左右两边的长、门的生活经验,以身边上下两边的长、课桌的长等。的数学为窗口,将学在生活中,一些物体的长度大生的视野拓展到丰约是 1 米: 花池的宽、我小弟富的现实生活中,让弟的身高、我家电视的宽学生从中体会数学知识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三、实践应用1、1 米大约等于几枝铅笔在已经建立 1 米有先估计,再测量。的长度?多长的空间观念的先让学生用手比划 1 枝铅笔的基础上,让学生亲自长,再比划 2、3、4、5、枝铅去解决实际问题,培笔的长度,从而估计出1 米大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约等于几枝铅笔的长(5 或 6合作能力、以及数学枝)2、学生自主量一量教室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先估计教室中的黑板、中比较大的物体的长度门、讲台等比较长的物体的长(或高度)。教师要与学度,然后再进行实际测量。生共同完成测量活动。重点使学生学会测量结果不够整米时,怎样描述测量的结果。3、出示书中 5 页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4、课外小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对比较短的让自主进行实际测量。(教师适回家测量家中物体的长度。物体用厘米作单位,比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进行巩固练习。当进行指导)适时进行汇报。课题 :认识分米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 页。教学目标:1、经历小组合作、交流探索出米、分米与厘米的关系的过程。2、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 初步建立 1 分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 1 分米有多长。认识米与分米、 分米与厘米的关系。知道 1 米=10 分米,1 米 =10 分米 =100 厘米。3、在与同学合作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与同伴解决问题的经验。了解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教具准备 :米尺、尺子、线绳、电脑课件、长纸条。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备课随笔一、问题情境1、师生谈话,回忆、展通过师生动手操作,教师先展示两根线绳(一根长示 1 米和 1 厘米的长度。 巩固已有知识,在此 1 米, 1 根长 1 厘米):现在老基础上引出新内容, 师要考考你们的眼力, 比一比,让学生直观感 知长 看一看老师手里的绳子大约度单位“分米”。有多长?你们的眼力可真好,简直就是火眼金睛了 。2、通过观察,引出比厘通过观察与实 际操看:老师这还有一根线绳(师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作让学生直观感知 1拿出 1 分米的线绳)。请同学“分米”。分米的实际长度。初们再用手比一比,并想一想:步感知分米、米和厘这根线绳与刚才拿出来的这米之间的关系。两根线绳比较有什么不同。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后说:这根线绳用什么长度单位表示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个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分米。也可以用 dm表示。教师板书:分米( dm)二、体验探究1、认识分米。通过用手反复比划,认识 1 分米的实际长度。使学生充分感知 1 分(1)请大家拿出你们准备好米的实际长度。的尺子, 1 厘米 1 厘米地数,数到 10 厘米,看看 10 厘米有多长。用手比一比。这 10 厘米就是新的长度单位“1 分米”。2、小组合作探索厘米、通过观察想象,加深观察直尺上的一分米的长度米、分米之间的关系。学生对分米的认识。你能知道什么? 1 分米就是 10( 1) 观 察直 尺得 出分厘米,教师板书: 1分米 =10米与厘米的关系。厘米。学生齐读两遍。在小组合作中 让学学生伸出手比一比 1 分米的长生真正体验到 1 分米度,感受 1 分米的实际长度,的实际长度,及时内用尺子量一量你的手腕到指化所学知识。达到对尖大约有多长?分米的真正体验。现在我们大家来在教室里找一找,看一看,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分米?闭上眼睛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 分米。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纸条,量出 1 分米、 2 分米、 3分米的长度给同桌看,互相验证一下是否准确。( 2)探索分米与米之间有了上面分米 和厘认识米与分米的关系。的关系。米之间的关系,教师(1)我们再来数数,米尺上放手让学生自 己去有多少个 1 分米。得出米和分米,米、1 米和 1 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分米、厘米三者之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操作, 得出的关系,相信学生能1 米里有 10 个 1 分米。学会,给学生想象的1 米=10 分米空间和时间,使学生(2)请学生想想,已经学会真正经历知识 的形了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成过程。什么关系?学生小组讨论得出:1 米=10 分米 =100 厘米( 3)小练习。及时的反馈练习,加你们可真聪明,老师可要考考深学生对知识 的巩你们。 50 分米 =()米固,及检验学生应用100 厘米 =()分米 =( )米新知的能力。3 米=( )分米40 厘米 =()分米三、实践应用1、巩固练习。改变以往教师 单一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检查出题的形式,由学生一下你学的怎么样?出题来考其他 的同以小组为单位,每组运用今天学,学生会有一种成你学会的知识出两道题,考考就感,同时也加大了其他组。训练的力度。达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2、本课知识与生活相联通过学生身边 的数数学活动:谈话:同学们,假系,使学生了解长度单位学,来加深学生对所期里去旅游,你坐火车买票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学知识的理解,使数吗?你知道乘火车时购买儿用。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童票的有关身高的规定吗?生对数学有亲切感。(出示情景图)并培养了学生 解决可以根据图或自己知道的和生活中实际问 题的大家说一说,能力。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身高的规定?课题、量一 量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 页。教学目标:1. 经历选用合适的工具,选择适当的长度单位测量身体某部位或物体长度的过程。2. 了解自己身上的数据,能用手拃、步长等作标准估测物品的长度。3. 使学生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体会测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 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估计意识和习惯。教具准备:直尺 、米尺,记录卡片。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备课随笔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利用体检场面, 请同学们充分把握教材资源 ,教师谈话:在小组中选择适当的测通过情景的再现 , 将告诉大家一个消息 , 为了调量工具按体检表上的要课本知 识与日 常生查同学们的发育情况一会儿求进行估计和测量。活联系起来,以争当要 对你 们进行全方位 的体出色的 小小测 量员检 , , 测量自己身体的这一项这一情节 , 激发学生就由我们自己来完成 . 下面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准备的工具 , 认真完成此项任务 , 一会小组交流 , 看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好,谁是出色的小小测量员。学生兴高采烈地准备认真完二、自主测量、体验探究。成此项任务。1、学生分组活动,自主通过小组活动, 培养操作记录自己的现在。学生合 作意识 与能教师积极参与其中 , 并给予力 , 使学生得到知识适当的指导,提示。技能的互补 , 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2、小组间交流测量的方法和结果 , 并说一说在测通过小 组间的 汇报量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交流活动,开阔学生预设小组活动结果:题 , 你们又是通过怎样的的视野 , 让学生能多小组一:我们小组分头测自方法解决的呢?”角度的 思考解 决问己的手长、脚长,其他的小题的不同方法, 并引组合作完成。测量前要先估导学生进行 . 分析 .计一下物体的长度,选用合比较 . 既培养了学生适的工具, 这样会方便很多。的思维概括能力, 又小组二: 通过测量,我认为让学生 加深了 对测我 们组 的 是全班 最高量方法 的掌握 与应的 , 他 125 厘米。用小组三 : :到底是 1 米 29厘米高还是 125 厘米高呢?一个用米,一个用厘米 , 长度单位 不统 一,怎么进行 比较呢?小组四:要先统一长度单位,小 A 1米 29 厘米 就是 129厘米, 129 厘米比 125厘米长,因此小 A 最高。小组四:什么是一步长?小组五:我们组课前就问过教师的 指导和 评价家长 ,是从前脚尖到后脚尖是必不可缺的。的距离算一步的长度。第五小组能够做到积极质疑并自己先找答案 , 非常好,颁发给他们一颗积极钻研星,我们要向他们小组学习。小组七:我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测量任务还利用剩余的时间测了课桌间的距离,椅3、突出问题:“在测量物子的高度。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培养学 生良好 的概请学生解决。括能力 和语言 表达学 生一 定会自己总结 出答能力,并积累测量的案:实际经验。生一 :要统一长度单位。生二 :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生三 :第一要先估计一下物体的长度,这可以让我们更准确的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师小结:在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先估计一下物体长度,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 , 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只要你掌握了正确的测量方法三、实践与拓展。去测量物体,那就是一个出充分放手,让学生到室外把剩下 的时间 给学色的小小测量员。自主测量。生,让 他们来 到户外,通过小组活动,本节课剩余 15 分钟的时间,在学生 的互相 检查可以到操场上 , 运用刚才总交流中 , 加深学生对结的测量物体的方法 , 分小知识的理解、掌握。组进行测量比赛,测量你身让他们 逐渐学 会认边的任何物体,作好记录,识他人,学会合作学完成后在小组间交流 .习。培养应用意识,学生们兴致勃勃的来到操场感受数 学与我 们的上进行测量活动。密切联系。第二单元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 8、9 页。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2、会正确地计算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3、在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备课随笔一、问题情境教师谈话:( 1) 师生谈话,引出用学生熟悉的、感你喜欢唱歌吗?你都了解哪少年合唱团问题兴趣的的事情为素些唱歌的方式?(比如:独唱、材,对唱、小合唱大合唱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等),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些大型庆祝活动, 经常有激发学习兴趣。培大合唱。某少年宫就有这样一养观察的习惯和初支非常出色的合唱团(出示情步的数感。境图)这是他们在一次演出时的情景。(教师也可以创造性的试用教材,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创设一种更既符合学生实际的情境)( 2) 观察情境图,估估计后提出问题,这里的估计不是估算, 是一种计有多少人。有助于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a) 提出问题,自主解答。( 1) 在学生交流估 给学生创造自主尝计结果的基础上,以老 试的空间和机会,师的身份告诉男女生人 便于学生体验算法数,并提出算一算一共 多样化,培养学生有多少名学生的问题。 良好的学习方法和( 2) 鼓励学生利用习惯。以前的计算技能自主解交流既是学生个性答。(名)化算法的展示、体验与分享,又是学生 互 相学 习的 机会。同时在生生、师 生 的交 流学 习中,学会竖式计算的方法。三、交流学习鼓励学生说出自己不同将学生的个性化交的计算方法。流与学习新知识、( 1)除教材上的三技能结合在一起,种方法外,学生如果有并且有目的、灵活其他的方法,只要计算的调整活动过程。正确,就要给与鼓励。使交流过程自然和谐。( 2) 重点指导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如果学生出现了用竖式计算的 让学生用竖式完成方法,可结合交流进行 计算,目的是帮助指导,如果没有出现, 学生掌握理解用竖教师作为参与者与学生 式计算的方法。交流,并指导竖式的书对事物直观的数量感受,即数感。学生估计的结果不急于作出评价。师:老师告诉你们参加这次合唱队演唱的有女生 23 名,男生 22 名,请你算一算合唱队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个别指导。学生还可能出现这些想法:()()2022 4242+3=45()还可能用竖式计算。根据教师了解的情况, 如果学生出现了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可放大最后一个交流, 如果没出现,教师参与交流。 如:老师还有一个方法,用竖式计写格式。算,然后完成用竖式计算的过程。四、巩固练习完成试一试题目24+32=53+26=62+35=让学生自主完成,再交流,重点了解学生的竖式书写格式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五、课堂练习。、完成练一练 1-3 题第一题,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然后同桌交流订正。、第二题摘桃子。可以设计不同的形式进行练习。、第三题口算,可以考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4、讨论“身边的数学”中的问题,先读题弄清题意,引导学生用自己喜 欢的方法独立 完成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计算的方法和结果,然后全班交流在讨论交流。帮助学生掌握用竖 交流时,如果有的学生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 式计算,且计算结果正确, 首计算。先要给与肯定,然后鼓励学生,你能用竖式计算吗?试一试吧。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同桌说式进行练习,激发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计算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水否正确,是否做到相同数位对平和能力,从而提齐高计算的准确性。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设计一个摘桃子的游戏, 比一方法进行计算,体比看谁摘到的桃子最多。 以比会算法多样化。赛的形式完成,做完后交流订考查了解学生的口正。算速度和正确率,记录学生的口算情况。 有错误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及时分析处理纠正。况加强所学数学计算学生可能出现这样的想法:知识在生活中的应1、31+18=49(元) 50 元比 49用元多 1 元,所以用 50 元够买一件儿童上衣和一顶帽子。2、买一件上衣和一顶帽子需要 49 元,给 50 元还要找 1元,所以能买。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 10、11 页。教学目标:i. 在摆一摆、算一算的数学活动中,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ii. 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iii. 在用多种方法计算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小棒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备课随笔( 1)学具操作铺垫孕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一伏不进位加法,是学起来摆小棒, 先听老师说要( 1)听要求,摆小棒。 习进位加法的前提求,然后再摆。学生按照要要求:先摆 3 捆零 6 根小和基础,引导学生求摆小棒。棒,再摆 1 捆零 3 根小棒。 从学具操作入手,学生操作结束后,教师提提出用不进位加法出:要求一共摆了多少根小( 2)提出问题,引导解决的问题,使学棒,怎样解答?学生列出算式 36+13=49生熟悉加法的计算引导学生大伙出解答思路(根)解答计算,说出计方法,为学习进位和想法。算方法加法打下基础。学生得出: 3 捆零 6 根是 36根,1 捆零 3 根是 13 根,求加强学生动手操作一 共 摆多 少根 , 就 是 用能力的培养,让学36+13=39(根)生在操作的基础上计 算 方 法 可 能 有 :列出算式,通过操36+10+3=49作在思路和计算方30+13+6=49法上为学习新知识竖式做好铺垫和孕伏。a) 6+ 1 3b) 9在原来学习、操作教师谈话:像这样的不进位( 3)再次按照要求操的基础上引出新内的加法会用竖式来计算解作,引出新的学习内容,容,激发学生的学答了如果改成: 先摆 3 捆零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习探究的欲望和兴6 根小棒,再摆 1 捆零 8 根上 , 提 出 问 题 , 列 式趣。小棒。要求一共摆了多少根36+18= 解答( 4) 启发思考: 36+18的计算方法二、自主探索、尝试解决。通过直观操作,使1、引导学生用学具摆出学生直观感受单根结果,并说出自己的操作的合在一起够10过程。根,要捆成 1 捆再和整 捆 的 合在 一起,帮助学生直观感悟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由于学生已经会用2、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竖式计算不进位的36+18=加法,所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利用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操作,亲自尝试用竖式计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 归纳交流,方法构建。汇报交流自己的计算把解决问题的时间方法和竖式格式。和空间给学生,让小棒?怎样列式?引导学生操作后列出算式36+18=教师: 36+18 等于多少,用竖式又怎样计算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研究。用小棒摆一摆, 结果是多少根,边摆边说清摆的过程。引导学生说出:在操作时,先把单根的 6 根和 8 根合在一起, 是 14 根,够 10 根,把 10 根捆成 1 捆放在整捆的下面便成了 1 捆零 4 根,再把原来整捆的 3捆、 1 捆和新捆成的 1 捆合在一起是 5 捆,最后把 5 捆与 4 根合起来就是 54 根。教师谈话:如果用竖式计算怎样计算 36+18=请大家列出竖式, 尝试着算一算。教师引导学生把出现的各种情况板演在黑板上。学生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363 636+ 18+ 1 8+ 185441444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和竖式的书写格式, 针对学生中发现的各种各样的竖式,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和班内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学辨析各种计算方法和生真正的辨析各种相应的书写格式, 进一步方法,从而真正的理解进位的道理和书写理解笔算加法的计方法。算方法。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归纳笔算加法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进行知识构建。和掌握笔算加法的方法。及时地反馈练习帮助学生真正的掌握4、反馈练习,完成练一笔算加法的计算方练第 1 题法。5 、用不 同的 方法 计算36+18,体验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思路和方法解和过程,并且结合实际操作体会进位加法应该怎样计算。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几种竖式的写法:对。注意让学生说清楚十位上的 5 是哪里来的?不对, 因为根据操作应该的 54,竖式计算后得 44,问题出在个位上6+8=14,把“ 1” 丢掉了,应该和十位上的 3+1 再加在一起就对了。也不对,把十位上的 3+1 写在了百位上,应该和 6+8=14 进上来的 1 加在一起得 5 写在十位的下面。在学生充分汇报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提问:我们在用竖式进行笔算加法的时候应该注意到哪些方面?先小组讨论交流在全班汇报。引导学生说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各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1教师出示练一练第 1 题,或直接打开书在书上完成, 然后订正,交流想法。教师谈话: 36+18 除了可以用竖式计算,还可以怎样算 ?引导学生先小组内交流再集中汇报学生可能有多种算法:如36+10=46 46+8=54决问题,体会算法多样化,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6、反馈练习,完成 11 页试一试三道题, 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三、综合练习,完成11习,培养学生学习页练一练第 2 题。小狗吃数学的积极性,提骨头。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0+10=40 6+8=14 40+10=54 36+20=56 56-2=54让学生充分的说出自己思考的计算方法的理由。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然后汇报交流。注意:全班交流算法时, 只要学生汇报的思路准确说得有道理就可以丫丫的算法如学生说不出教师不要强求引导学生看清题意, 然后独立连线完成。全班订正。如有条件也可制成动画设计成有趣的游戏。课题 两位数加法(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2、13 页。教学目标 :( 1)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经历自主进行估计简单加法结果的过程,感知估计的方法,培养估算的意识,初步体验估算在生活中和计算中的应用。( 2) 2、能比较熟练的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能发现加法计算钟的错误,并及时改正。a) 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增强自觉进行环保的意识。同时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b) 教学设计c) 设计意图d) 备课随笔一、谈话导入通过了解电池的教师谈话:(出示一节电池)1、教师介绍知识窗 “电危害,促使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池的危害”引出组织回采取各种措施进么?(电池)收旧电池的活动,进行行废旧电池的回你 们 知道 电池 有 什 么 用环保教育。收来保护环境,吗?学生可能说出:保护大自然。手电筒里放上电池能够照亮。收音机里放上电池能够收音教师:的确,电池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方便,用途很多。但是,你们知道用完后的电池都有哪些危害吗?学生可能回答:如污染环境等。教师具体介绍 1 节电池的危害程度。(知识窗的内容)教师:废旧电池能够给我们的环境带来这样大的危害,所以我们不能随便乱仍旧电池,要把它收集起来集中处理来保护环境, 保护大自然。我们学校就开展了这样的回收旧电池的活动。 下面就2、出示本校一二年级学 让学生看清楚统生回收旧电池的情况统 计表,理解合计计。的含义并且列出算式。培养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是一二年级同学们回收旧电池的统计情况。教师:通过看这个统计情况你都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一年级回收了25节,二年级回收了48 节,合计就是求两个年级共回收多少节电池?列出算式是 25+48二、自主探究反馈交流1、尝试估计 25+48的结果让每一个学生经历简单加法估计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教师:两个年级大约回收了多少节电池?请大家先估计一下。引导学生估计后汇报交流(说出自己估计的方法)。可能得出:大约 60 多节;大约 70 多节或不足 80 节等2、更 准 确的 估计让学生体会和理25+48的结果解更加准确估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3、准 确 的计 算出25+48的结果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体验算法多样化 。4、引 导 归纳 教师教师:大家估计后得出了这些结果,哪一个结果更准确一些?说一说理由。引导学生说出: 20 加 40 等于 60, 5 加 8 超过 10( 不足20) ,所以有 70 多节(不足80 节)究竟有多少节, 我们大家来算一算。先独立计算,然后汇报交流。说出各自算法。可能出现这些算法:48+20=68 68+5=73 40+20=60 8+5=13 60+13=73 25+40=65 65+8=732 5+ 4 1 8( 1)7 3教师:经过我们刚才的估计小结。帮助学生了解估计的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并在实践中应用。三、综合练习巩固深化1、完成 13 页练一进一步了解学生练第 1 题。估算时是怎样想的,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估算的方法。2、完成 13 页练一帮助学生进一步练第 2 题。理解和掌握用竖式计算应该注意的问题。通过多种形式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完成 13 页练一游戏的形式,学练第 3 题。生喜欢,引导学生看懂要求,分析信息,进一步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和计算,我们知道了一二年级共回收了 73 节电池。估计 70 多节更准确。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准确的估计, 能够帮助我们判断计算是否正确。下面我们就利用这样的方法进行练习, 看谁估计的更准确,然后在计算出来。(以小组为单位估计、交流、计算)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教师出示第 2 题几幅图片:同学们这几个小动物都生病了,你能够来当小医生,看看它们都得了什么病, 帮它们治好病吗?(可以逐个出示判断, 也可以一起出示给学生, 让学生判断后先在小组内交流在集中汇报。)教师出示第 3 题图,找几名同学当青蛙(小蝌蚪的妈妈),其他同学当小蝌蚪(每个妈妈身上有一个数字, 小蝌蚪身上有一些对应数字的算式)来左右自小蝌蚪找妈妈。课题 两位数加法(第四课时实践应用)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 14、15 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考方式思考问题,经历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估算的方法,培养估算的意识。2、综合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能够灵活的进行估算。3、能与他人交流自己解决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丰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或图片、飞鸽算式卡片和邮箱卡片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备课随笔一、情境创设启发思考把数学学习活动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1、旅游故事引入, 出示与学生喜爱的旅喜欢旅游吗?现在这个季情境图,了解活动的人游活动有机结合节正是旅游的好时候,某数和乘车情况起来,促使学生学校应广大同学们的 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求,准备组织学生去旅游,学习活动,培养参加野外宿营活动。具体学 习 数 学 的 兴情况是这样的。出示14趣。注意让学生页情景图,你都知道了什根据情景发现信么?引导学生得出:三至息,分析信息,六年级 100 名同学,租两帮助学生用数学辆车去参加野外宿营 活的思考方式去分动,一辆车限乘60 人,一析 解 决 实 际 问辆车限乘 48 人,三四五六题,提高学生解年级的人数分别是 17 人、决实际问题的能19 人、 26 人、 38 人。力。教师提出“限乘”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回答就是不许超过的意思。2、提出设计乘车方案的教师:这些人去怎样乘车问题启发思考呢?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乘车方案。二、自主探究设计交流乘车方案1、引导学生自己设计乘给学生充足的时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车方案。间思考,让每一计乘车方案。教师参与到2、全班汇报交流设计方案。(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设计,只要合理,教师就应给与肯定)3、教师提出“在这些的设计方案中哪一种方案最合适?”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解决。三、引导估算,交流体验,引导方法。1、提出二十几加三十几结 果可能是多少 的问题,供学生研究讨论,举出实例说明理由。2、再提出一个几十几加几十几结果是多少的问题共学生讨论解答。3、归纳整理个学生都经历思 学生的活动之中。然后在考、分析、解决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案,问题的全过程说出自己的设计理由。学生设计的方案可能有:三 、 五 年 级 一 辆 车 ,17+26=43(人)四、六年级一辆车;19+38=57(人)四 五 年 级 一 辆 车 ,19+26=45(人)三六年级一辆车。17+38=55(人)把学生所想的用数学语言表达出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认为的来,培养学生的 一种最合适的设计方案,语言表达能力和 并说清楚理由。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举出实例说明结果 , 可能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