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经济负担分析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250153494 上传时间:2024-11-0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疾病经济负担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疾病经济负担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疾病经济负担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八章 疾病经济负担分析,第一节 疾病经济负担概述,1,一、疾病经济负担的概念,疾病经济负担:,由于发病、伤残和过早死亡给患者本人以及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由于预防治疗疾病所消耗的经济资源。,2,二、疾病经济负担的类型,疾病经济负担分为两种:,直接疾病经济负担,间接疾病经济负担,3,(一)直接疾病经济负担,直接疾病经济负担:,指由于预防和治疗疾病所直接消耗的经济资源。,4,具体内容:,一部分指在卫生保健部门所消耗的经济资源,另外一部分指在非卫生保健部门所消耗的经济资源,5,间接疾病经济负担:,指由于发病、伤残和过早死亡给患者本人和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6,具体内容:,(1)因疾病、伤残和过早死亡损失工作时间从而造成的损失。,(2)由于疾病和伤残导致个人工作能力降低而造成的损失。,(3)病人的陪护人员损失工作时间而造成的损失。,(4)由于疾病和伤残导致个人生活能力降低而造成的损失。,(5)由于疾病和伤残对于患者本人及其家属所造成的沉重的精神负担而造成的损失。,7,第二节 直接疾病经济负担计算,一、直接疾病经济负担计算,(一)确定范围,(二)确定调查期限,(三)确定调查样本,8,(四)样本人群卫生部门费用调查方法,1、查阅卫生机构的病案记录,优点:,缺点:,9,2、询问调查,优点:,缺点:,10,(五)样本人群非卫生部门费用调查方法,询问调查,11,(六)某地某病直接经济负担总值计算,1、发病率,2、患病率,3、就诊率,4、住院率,12,二、直接疾病经济负 担相关研究举例,13,三、影响病人直接疾病 经济负担的因素,1、病人本身的情况,2、疾病本身的情况,3、病人利用卫生服务与否,4、病人利用卫生服务地点的远近,14,5、病人利用卫生服务机构的级别,6、病人利用卫生服务的次数,7、病人的医疗保障形式,8、病人对卫生服务效果的预期,15,第三节 间接疾病经济负担计算,一、间接疾病经济负担计算使用指标,(一)平均预期寿命,平均预期寿命:,16,(二)死亡指标,1、粗死亡率:,2、疾病死亡专率:,17,3、减寿年数:,n,PYLL=,a,i,d,i,a,i,=E-,j,i,i=1,PYLL表示减寿年数,a,i,表示第i年龄组死亡者的平均减寿年数,d,i,表示第i年龄组死亡者的人数,j,i,表示各相应年龄组的组中值,E 表示当地平均预期寿命,18,(三)病休指标,包括年缺勤天数、休工休学天数、,平均卧床时间等。,19,(四)伤残失能指标,病人患病后可能有四种结局:,1、急性发病后得到恢复,2、急性发病后遗留下永久性失能,3、发生残疾失能一段时间后死亡,4、发病后直接死亡,20,生命质量量表:,21,根据失能的严重程度不同,可将残疾及失能分成六类并赋予不同的权重值,0代表完全健康,1代表接近于死亡的状态,各种残疾失能状态的权重介于0和1之间。,残疾权重:,22,(五)伤残调整生命年,伤残调整生命年:,23,二、从病人的角度研究 间接疾病经济负担,主要指病人及其家庭由于疾病和陪护等造成缺勤从而损失的收入。,24,三、从社会的角度研究 间接疾病经济负担,主要指由于早死和伤残造成病人工作时间减少、工作能力降低,从而形成的社会经济损失。,25,从社会角度计算间接疾病经济负担的步骤:,(1)计算某人群由于某疾病造成的死亡所减少的有效工作时间。,(2)将某人群由于某疾病造成的伤残所降低的工作能力转化为有效工作时间的减少。,(3)计算某人群由于某疾病造成的死亡和伤残所减少的有效工作时间的总和。,(4)将有效工作时间的减少转化为经济损失。,26,将有效工作时间的减少转化为用货币单位表示的经济损失,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进行转换。,工资率法:,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法:,27,四、计算间接疾病经济负担 时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一)年龄权重,28,(二)生产力权重,29,(三)时间的贴现,30,第四节 疾病经济负担分析,一、疾病经济负担的研究意义,(一)有助于了解不同疾病和伤害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二)确定卫生规划或卫生活动的重点。,31,(三)有助于了解各种疾病给病人生活带来的影响并且采取有关措施,(四)确定卫生项目的效益并且对各种卫生措施进行经济学评价,(五)为医疗保险行业提供相关依据,32,二、我国疾病经济负担,(一)我国疾病经济负担现状,(二)我国疾病经济负担发展趋势,33,疾病经济负担增加的原因:,1、人口数量继续增加,2、人口结构老龄化,3、社会经济发展因素,4、健康意识因素,34,5、疾病本身的因素,6、科学技术进步因素,7、医疗保障制度因素,8、其他因素,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