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网络核心课分析题试题及答案140001

上传人:可乐 文档编号:24759483 上传时间:2021-07-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网络核心课分析题试题及答案14000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网络核心课分析题试题及答案14000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网络核心课分析题试题及答案14000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网络核心课分析题试题及答案盗传必究试卷总分:100答题时间:60分钟一、分析题(共1题,共100分)要求: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该题按小论文要求,答案不得少于1000 字。在答题时应做到:论述清晰明确,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不能完全照抄教材 中的观点和内容,必须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1.人们通常将欧阳予倩、田汉和洪深称为中国现代戏剧的三大奠基人。欧阳予倩毕生致力于新兴话 剧运动的倡导和表演,被称作是“春柳社的台柱,民众剧社的主干,戏剧协社的灵魂,南国社的导师”。 田汉的诗人气质,也使他的剧作染有浓郁的抒情性。洪深的话剧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使命意识, 他十分重视戏剧的社会作用,体现了他戏剧为人生的创作理念,从而创作风格既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 同时也具有浓厚的理性色彩。从整体上考虑,你是如何看待欧阳予倩、田汉和洪深对中国话剧发展所作出 的贡献的?答:清末民初西方的戏剧形式话剧传入中国,中国话剧的发展、成熟和完善经历了3个前后相续 的发展阶段。1、以辛亥革命为背景、以春柳社和“进化团”为代表的“文明戏”或“新剧”运动阶段;2、 以五四新文化运动和大革命为背景、以介绍西方戏剧理论和探索中国戏剧发展道路为内涵的“戏剧改良” 和“爱美剧运动阶段;3、以大革命前后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新动向为背景、以“无产阶级戏剧”为主 要倾向的革命戏剧一一“普罗剧”阶段。我国的早期话剧就是在学习了外国先进的戏剧艺术之后产生的, 较正规的话剧演出是从春柳社开始的。而欧阳予倩、田汉和洪深是这三个阶段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现代 戏剧的三大奠基人。被誉为“中国现代戏剧之父”的欧阳予倩。白幼在家塾读书,1901年随祖父到北京读书,1902年赴日 本留学,1907年加入留日学生组织的戏剧社团“春柳社,参加黑奴吁天录的演出。这次演出是我国 话剧运动的起点,也是欧阳予倩投身戏剧事业的开端。1910年回国,在文明戏堕落衰败的时刻,欧阳予倩于 1912年参加了陆镜若等组织的“新剧同志会”,开始了正式的演戏生涯o!919年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戏剧学 校“南通伶工学社”。从1907年开始投身戏剧事业,直到1962年逝世,他从未间断地在戏剧岗位上奋斗了 五十五年。据不完全统计,他共创作话剧剧本43个,京剧、桂剧、歌舞剧40个,编导电影16个,翻译、改 译剧本7个,此外还有不少学术论著。他不仅在话剧方面是实践和创造的先驱,也是改良旧剧的倡导者和实 践者。他是“春柳社”的台柱,戏剧协社的灵魂。“民众剧社的主干,“南国社”的导师;足以称得 起是中国现代戏剧之父,是公认的戏剧改革的祖师爷。1921年成立的上海戏剧协社,是爱美剧运动中的一个重要剧团。1923年洪深的加入使协社一改从前的 作风,对戏剧协社、复旦剧社等爱美剧团的演剧实践有极大的指导作用,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特别是 1924年少奶奶的扇子的演出,更是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标志着中国话剧在舞台实践上真正摆脱了文明 戏的羁绊和困扰,终于创造出比较完整的现代话剧的艺术形态。洪深用他的实践将西方现代写实主义表演 观念与技巧介绍到了中国,为中国话剧表演走上现实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如果说洪深等人的主要功绩是建立欧美式的演剧体制,那么田汉领导的南国社则无愧为中国话剧独立 发展道路上的开路先锋。1927年秋,田汉创建南国社,成立了上海艺术大学与南国艺术学院。南国社的演 剧既不同于一般爱美剧团的问题剧或情节剧,也不同于戏剧协社的过分注重技术技巧,而是以真挚浓郁的 情感和不拘一格的自然洒脱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欢迎。在中国话剧的发展史上,田汉是一座丰碑。在近 半个世纪中,他创作了一大批影响中国剧坛走向的作品,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开拓者与创始人之一。田汉剧 作的出现和他所组织的“南国”戏剧运动的开展,给而临夭折的话剧浇灌了旺盛的生命之水,使话剧得以 中兴,同时,也使焕发了活力的话剧艺术成为民族解放的呼声。田汉、郭沫若等人充满诗意的作品创作, 终于把中国话剧带入艺术与文学的美学境线,使得中国的文学长廊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和形式。2. 1928年,戴望舒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雨巷,这首诗被认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受到了叶圣陶等人的极力推荐,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而他也因这首诗而被人盛赞为“雨巷诗人”。但戴 望舒很快就对这首诗所流露出的倾向进行了反叛,创作出了我底记忆这样的诗作。对此,你是怎么看 的?你更喜欢雨巷还是我底记忆,为什么?(试题分值:100分)答:戴望舒是中国上世纪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性人物,曾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对建立白话新诗 作出了不容低估的贡献,在现代诗歌史上有重大贡献。他早期的诗作里,情调伤感,艺术技巧明显,雨巷 便是这时期的代表作。这首当时最流行的抒情诗,回响着中国传统诗词的题材和意境,调子低沉而优美,诗 人从中国古典诗词里吸取诗情,用丁香结象征愁心,如李商隐诗句“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南唐李“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等美妙诗句。戴望舒从中得到借鉴,通过对“我”和“丁香一 样的姑娘”的动人形象的描写,创造出一个“梦一般凄迷”的意境,曲折含蓄地传达出大革命失败后诗人苦 闷彷徨的内心世界。可见,传统的痕迹是明显的。不仅于此,诗人又借鉴了法国象征派的抒情方试,也借鉴 了新月派音乐美的主张,中西合璧、沟通古今的实验相当成功,故而被叶圣陶称赞为“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 个新的纪元。”雨巷全诗为七节,每节六行,诗句长短相间,何节诗三、六句重复用一个韵,一贯到底,这样使全诗 浑然一体,在错综变化之中富有整齐美。同时诗人又巧妙地运用复唱,不仅头尾两节诗重复,而旦诗中重点 的词语也一再重复,这样的反复咏唱构成了回荡往复、摄人心魄的音乐旋律,使雨巷具有永恒的艺术魅 力。戴望舒在写出了雨巷后不久,就满怀自豪感地把新写成的我的记忆,这首诗与那些充满了旧 辞藻的语言有了很大差别,标志着戴望舒诗歌艺术的成熟: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忠实甚于我最好的友 人。诗句都是现代人的日常口语,朴素而亲切,而以口语作为诗的语言,在当时也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无疑是 成功的。其中“字句底节奏已经完全被情绪底节奏所替代”,实现了他诗歌应该去掉“音乐的成分”的主 张,将诗情从形式束缚中解放出来,形成了朴素而亲切的诗风,别树一帜,白创一派。但是,把这二首诗摆在一起来仔细比较、品味,显然雨巷是一首真正的杰作,而我的记忆虽 也颇有可取之处,却怎么也不能同雨巷相比。尤其如果把时间放长了来看,雨巷必能流传下去, 而我的记忆则除了在文学史上可能会因为研究戴望舒的诗风的转变而被提到以外,恐怕很少有人会再 把它作为一篇艺术作品而加以爱好了。事实上,戴望舒在后来的创作实践中,对他的这种偏见作出了明显 的修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