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网络核心课分析题试题及答案10001

上传人:可乐 文档编号:24755559 上传时间:2021-07-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网络核心课分析题试题及答案1000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网络核心课分析题试题及答案1000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网络核心课分析题试题及答案盗传必究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60分钟一、分析题(共1题,共100分)要求: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该题按小论文要求,答案不得少于1000 字。在答题时应做到:论述清晰明确,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不能完全照抄教材 中的观点和内容,必须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1. 在鲁迅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冷峻彻骨的自审。比如在在酒楼上和孤独者这两部小说 中,鲁迅都是把自己一分为二,用“我”的目光审视另一个自我。请问,你是如何看待和理解鲁迅这种自 审的?答:在鲁迅的小说中,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很多,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命运都很悲壮,凄惨, 他们的悲剧命运给鲁迅的小说陇上了一层悲壮而凄惨的色彩。鲁迅为什么不给那些反抗黑暗社会的人民以 光明和希望呢?这是不是传达了鲁迅的一种思想倾向呢?通过阅读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以期从中找到一些 答案。在酒楼上中的吕伟捕和孤独者中的魏连都是曾经觉醒意识的知识分子,但最终由先前的积极的反抗走 向痛苦的妥协最终走向自我的毁灭。这种充满悲剧性色彩的故事,让我们觉得鲁迅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为五 四新文化运动积极呐喊的战斗者,在他的呐喊中夹杂了太多的矛盾。正是这种交织着积极地和消极的,理 想的和虚妄的小说缺少一种明朗的气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 神无疑给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人民点亮了前进的灯塔。但他在创作那些令人警醒、催人奋进的故事背后却 总是有一种悲观者的怀疑和虚妄。在一定程度上说,鲁迅的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中的人物的命运的发展演变正是他的一种心情转变的外 观。鲁迅的疲倦和颓唐不仅仅指黑暗的社会现实给他带来的,同时也是他白己内心在经过一连串的失望的 打击和怀疑的重压后一种脆弱的心理体现。因此,黑暗的社会以及他的身世,他的成年后的遭遇把他推向 一种清醒认识现实的境地,因而他的怀疑与悲观就更加强烈。有人曾说一个孤独的天才,被无知及残酷的 群众疏离、惩罚,却没有为他的自我进行定义;尽管他为了拯救惩罚他的人,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人 民群众仍然不能理解他的意图。正是这种他的痛苦和敏锐的洞察力使他洞悉了一切后又掺杂了一种怀疑和 虚伪。这就是鲁迅,一个积极而又绝望的战斗者,一个在所造悲剧性人物的同时也凸显了性格的悲剧和社 会悲剧的自我形象的鲁迅,通过巧妙的运用各人物的性格展现出鲁迅先生的内心世界。2. 抗战开始后,艾青怀着“成为真的代表中国人民的呼声”的雄心壮志,投身到了伟大的民族解放 的时代洪流之中,开始了漫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在这段时期,他的创作与初期创 作的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等作品有什么异同?(试题分值:100分)答:艾青是推动一代诗风的巨匠。在艾青整个创作生涯中,有一种持续的“植根于土壤,又超越土壤; 植根于时代,又超越时代;植根于民族,又超越民族.”诗歌精神。他的诗既融合了欧美近代和现代各家先 进诗人之所长,又创造出了自己诗歌鲜明的独特精神。诗人的生活环境及经历,使他从童年时代就感受到中国的命运是悲哀的,生活在最底层的中国农民的 苦难。艾青早年的诗总笼罩着轻淡的悲哀。艾青感受了中国人民最深沉的悲哀,他把这种感受,凝聚在大 堰河一我的袱姆之中。这首诗,第一次传达了这样的信息:艾青是了解农民的,他对农民的了解与同情, 以及由此激发起来的最初的阶级觉醒,这,确定了艾青诗作的思想基调。艾青以白由诗的奔放无羁和内在的节奏感,以及对于诗的散文美的追求,绘出了以现代西方诗歌的艺 术形式为主要手段的、表现具有浓郁的中国乡村生活情调的、充满泥土气息的现代风俗画。他在祖国面临 危亡的一九三二年“一二八”事变当日,启程归国。从一九三七年开始,至一九四。年,艾青奔波在抗战 的国土上,目睹了千千万万灾难中的人民生活。那是一条被战争毁灭的街。街上,不仅有轰炸之后的 瓦砾、焦炭,而且出现了由普通少女而变为穿上军装的女兵的形象。这个少女,不再是受奴役、受迫害的 形象了,她从奴隶的地位走出来,而成为中国觉醒的象征。在这一时期类似的题材中,我们看到了艾青诗 中战斗者真实的身影。当吹号者何日醒来,“惊醒他的,是黎明可乘坐的车辆的轮子滚在天边的声音。” 在这里,艾青仍然有着那一丝轻淡的哀愁,但已经退居次要的地位。吹号者是悲壮的形象,而旦是进取的 形象,它的基调是乐观的、战斗的。他死在第二次中的一个士兵,在战斗中受伤,被送往后方,他把 血淋滴在祖国冬季的路上。艾青以雄壮的诗句写道:“就在当天晚上,朝向和他的异床相反的方向,那比 以前更大十倍的庄严的行列,以万人的脚步,擦去了他的血滴所留下的紫红的斑迹。在这里,连淡淡的 哀愁都消匿了。从此,艾青的诗中感伤情调的形象被改变了,他的笔下出现了壮烈的英雄形象。以吹号 者、他死在第二次、火把为代表,艾青的诗跨入一个新的高度。这意味着艾青对生活实际的锲入更 深,在大半个中国的滚滚烽烟之中汲取了严酷的诗情,那些血淋淋的画面、活生生的人物,使他的作品具 有了深刻的现实性。他以明朗的心情告别了 “把白己的国土当作病院的“昨天,以及“永远唱着一曲 人类命运的悲歌”的“昨天”。诗人把昨日的寒云冷雾一扫而空,告别了眼里常含泪水的世界,来到了一 个充满生气的光明的天地。在延安,诗人开始了崭新的生命。艾青后来说过,在延安,我第一次看到光明, 悲哀的诗人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艾青生活在真正的黎明的阳光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