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

上传人:wu****ei 文档编号:246713940 上传时间:2024-10-15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4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一、农业生产结构的概念,农业生产结构是指在一定区域(国家、地区或农业企业)内,农业各部门、各部门内部各生产项目的组成情况,包括它们的比例关系、结合形式、地位作用和运动规律。,需要从两个方面去认识:,农业生产结构具有多层次性,农业生产结构具有多种类型,第一节 农业生产结构概述,第三章 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二、农业生产结构的衡量,农业总产值,(,或增加值,),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农业劳动力利用结构,农业资金利用结构,三、农业生产结构的重要性,影响农业自然资源能否合理利用,影响农村社会经济资源能否充分合理利用,影响农业各部门之间和生产项目之间的物质能量相互转化能否顺利进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各种农产品的需要能否按比例得到满足,四、影响农业生产结构的因素,自然资源条件,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人口,体制,和,政策,一、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第二节 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项目,年份,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合计,队办工业,1949,82.5,0.6,12.4,4.3,0.2,1957,80.6,1.7,12.9,4.4,0.5,1965,75.8,2.0,14.0,6.5,1.7,1970,74.7,2.2,12.9,8.7,1.5,1979,66.9,2.8,14.0,15.1,12.5,1.2,1949-1979年中国农业总产值构成 单位:%,旧中国,农业,基本上是一种单一的种植业结构,其他各业均处在从属的“副业”地位,比重很小,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种植业的比重有所下降,林牧渔的比重有所上升,但是变化不很显著,基本格局没有变化,种植比重的下降,,主要,是由副业比重上升较快而引起的,而其中又主要是由于队办工业,(,村办工业,),的增长引起的,表中资料所示:,年份,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1978,1397.0,1117.6,80.0,48.1,3.4,209.3,15.0,22.1,1.6,1984,3214.1,2380.1,74.1,161.6,5.0,587.3,18.3,85.1,2.6,1990,7662.1,4954.3,64.7,330.3,4.3,1967.3,25.7,410.6,5.4,1995,20340.9,11884.6,58.4,709.9,3.5,6045.0,29.7,1701.3,8.4,1997,23788.4,13852.5,58.2,817.8,3.4,6835.4,28.8,2282.7,9.6,2000,24915.8,13873.6,55.7,936.5,3.8,7393.1,29.7,2712.6,10.8,2006,50.8,3.8,32.2,10.4,1978-2000年中国农业总产值构成(当年价格),农业各产业部门的产值均有较快增长,但增长的速度有所不同,反映了农业生产结构正经历重大改革,结构的变化主要是种植业比重下降,而这主要是粮食的比重下降,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阶段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变化,:,二、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必要性,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农业适应市场经济,客观,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段,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三、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坚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原则,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坚持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原则,坚持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原则,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四、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优化农林牧渔结构,在继续发展种植业的基础上,加快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的发展;提高种植业和林牧渔业之间的多层次综合利用水平。,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由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二元种植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转变;继续发展其他经济作物。,优化畜牧业内部结构,向,节粮型、高饲料报酬率、高蛋白质转化率方向优化。,优化渔业生产结构,加快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加快淡水养殖业的挖潜改造。,优化林业结构,以林业产业体系为主,向,以林业生态体系为主转变。优化林种、树种结构。,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压缩不适销的品种,扩大优质农产品的生产;通过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开发,加速品种的更新换代。,优化农业区域结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郊区、粮棉油主产区、西部生态脆弱区、牧区,都要突出本区域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品结构方面,着重发展需求收入弹性大、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品功能方面,向方便化、工程化、功能化、专用化、绿色化等方向发展。,五、农业结构调整的措施,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帮助农民了解市场,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农产品信息体系、市场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一、农业生产布局的内涵,第三节 农业生产布局,农业生产布局,亦称农业生产配置,指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布,它是由农业地域分异规律所决定的农业生产在地域上的分工形式,是农业各部门、各生产项目在空间上的动态组合与布局。,自然条件是农业生产合理布局的基础,但对农业生产布局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农业生产布局是各种农业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动态组合和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农业生产布局的三个方面:,农业生产在地区间的分工;区内的生产组合和空间分布;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与交流。,二、农业生产布局的理论,假设:,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城市的食物供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城市周围是自然条件均一的可耕平原;,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运输工具;,农民追求最大利润,并有能力按市场要求调整其农业经营类型。,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孤立国”,的,六个同心圈带:,第一圈,-,自由农作圈,第二圈,-,林业圈,第三圈,-,轮作农业圈,第四圈,-,谷草农作圈,第五圈,-,三圃农作圈,第六圈,-,放牧草场圈,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原则也适用于地域分工和国际分工。每个国家都应根据自己的优势发展劳动生产率高的产品,用这些产品去进行自由贸易就能用最少的花费换回更多的东西。,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认为,两国产品的交换取决于生产这两种产品的比较,(,或相对,),成本。他主张每个国家都应生产和出口相对成本低的产品,进口相对成本较高的商品,这样才贸易双方都有利。,地域分工与贸易理论,赫克歇尔,-,俄林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差异理论”。,主要观点:,每个国家或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各不相同,各国各地区在区域,(,国家,),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应利用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地域分工与贸易的直接原因是生产要素供给的不同,生产要素供给的不同决定使各地具有不同的生产优势。,国际分工、国际贸易最重要的结果是各国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基本观点:,劳动地域分工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现象,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劳动地域分工旨在节约社会劳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劳动地域分工的发展变化受多种因素制约,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社会生产方式;,综合平衡是实现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的基本方法;,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既能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又能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均衡分布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布局理论,三、农业生产合理布局的意义,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有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有利于农业生产结构的整体优化,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四、农业生产布局的原则,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发挥优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突出重点,全面发展,农业生产布局与工业、交通运输业布局相结合,按照生产指向选择农业最优配置区位,正确处理高产和低产、先进和落后地区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