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培训学习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6641206 上传时间:2024-10-15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4.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培训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培训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培训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四子王旗人民医院外科培训学习之,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主讲人:陈必新,时间:,2013-9-10,问题,A,D,B,C,E,何时开始用药?要用多长时间?,预防用药有何目的?,用药是预防哪些感染?,如何选择抗菌药物?,什么情况下需要预防用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存在的问题,2,1,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3,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选择,4,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方法,5,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其他措施,主要内容,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目的在于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并非预防手术期间所有感染。,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手术部位感染,指围手术期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如切口感染、脑脓肿、腹膜炎。,两个概念,围手术期,是指以手术治疗为中心,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具体时间长短可因不同疾病及手术方式而有所不同。,术后30天内发生、仅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1切口浅层有脓性分泌物。,2切口浅层分泌物培养出细菌。,3具有下列症状体征之一:疼痛或压痛,局部肿胀,红热,因而医师将切口开放者(如培养阴性则不算感染)。,4由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浅部感染。,缝线脓点及戳孔周围有分泌物不列为手术部位感染。,SSI诊断标准,术后30天内(若有人工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血管、人工关节、大块人工修补材料等则术后1年内)发生、累及切口深部筋膜及肌层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1.从切口深部流出脓液。,2.切口深部自行裂开或由医师主动打开,细菌培养阳性且具备下列症状体征之一:体温38;局部疼痛或压痛。,3.临床或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发现切口深部有脓肿。,4.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深部感染。,感染同时累及切口浅部及深部者,应列为深部感染。,SSI诊断标准,术后30天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则术后1年内)、发生在手术曾涉及部位的器官或腔隙的感染,通过手术打开或其他手术处理,并至少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1.放置于器官腔隙的引流管有脓性引流物。,2.器官腔隙的液体或组织培养有致病菌。,3.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器官腔隙有脓肿。,4.外科医师诊断为器官腔隙感染。,SSI诊断标准,头颅脊柱:,脑脓肿,脑膜炎,脑室炎,脊髓脓肿,胸部:,乳腺脓肿,乳腺炎,纵隔炎,肺脓肿,脓胸,心内膜炎,心肌炎,心包炎,腹部:,腹腔内感染(腹膜炎,腹腔脓肿),生殖道:,子宫内膜炎,骨关节:,骨髓炎,关节或滑囊感染,椎间隙感染,血管:,静脉或动脉感染,不同种类手术部位的器官,/,腔隙感染,高龄、营养不良、糖尿病、肥胖、吸烟、免疫低下、其他部位有感染灶、已有细菌定植、低氧血症等。,容易导致,SSI,的危险因素,术前住院时间过长、用剃刀剃毛、剃毛过早、手术野卫生状况差(术前未很好沐浴)、对有用药指征者未用抗菌药物预防等。,容易导致,SSI,的危险因素,手术时间长(3h)、术中发生明显污染、置入人工材料、组织创伤大、止血不彻底、局部积血积液、存在死腔和/或失活组织、留置引流、术中低血压、大量输血、刷手不彻底、消毒液使用不良、器械敷料灭菌不彻底等。,容易导致,SSI,的危险因素,病人术前已有3 种危险因素。,污染或严重污染的手术切口。,手术持续时间超过该类,手术的特定时间,(T)(或一般手术2h)。,SSI,危险指数,“,手术特定时间,”,因手术种类而异。,一种手术的,“,特定时间,”,,是指在大量同种手术中处于第75百分位的手术持续时间。即75%的手术持续时间短于T,而25%的手术时间长于T。,T越长,SSI机会越大。,SSI,危险指数,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次是肠道杆菌科细菌(大肠杆菌、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等)。,SSI的病原菌可以是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大多数是内源性的。即来自病人本身的皮肤、粘膜及空腔脏器内的细菌。皮肤携带的致病菌多数是革兰阳性球菌,但在会阴及腹股沟区,皮肤常被粪便污染而带有革兰阴性杆菌及厌氧菌。手术切开胃肠道、胆道、泌尿道、女性生殖道时,典型的SSI致病菌是革兰阴性肠道杆菌,在结直肠和阴道还有厌氧菌(主要是脆弱类杆菌),它们是这些部位器官腔隙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在任何部位,手术切口感染大多由葡萄球菌引起。,SSI,的细菌学,易感因素多,手术创伤大,时间长,术中污染重等,需预防用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类切口手术,时间长、创伤大、一旦感染后果严重者(如开颅、心脏和大血管、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眼内手术等);,类清洁-污染切口及部分类污染切口手术(如进入胃肠道、呼吸道、女性生殖道);,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手术;,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糖尿病,营养不良、免疫低下,高龄);,类切口及严重污染的类切口,应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不属于预防。,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选择,选择相对广谱、有效(杀菌剂)、安全、价廉的 药物,头孢菌素列为首选,心血管、头颈、胸腹壁、四肢手术首选一代头孢;,进入腹腔、盆腔空腔脏器的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则多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复杂、易引起感染的大手术可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下消化道手术、涉及阴道的妇产科手术及经口咽部粘膜的头颈部手术多有厌氧菌污染,须同时覆盖厌氧菌。一般是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基础上加用针对厌氧菌的甲硝唑,;,肝、胆系统手术,可选用能在肝、胆组织和胆汁中有较高浓度分布的头孢曲松、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氨基糖苷类有耳肾毒性,选择时应特别注意;,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病人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过敏者,针对G,+,球菌可用克林霉素,针对G,-,杆菌可用氨曲南,必要时二者联合使用。,有特殊适应证时,可以选用万古霉素,如已证明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所致的SSI流行时或已有MRSA寄殖者。,器官移植病人,需使用覆盖面更广的抗菌药物,如添加,-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内酰胺类(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4代,甚至碳青霉烯类(如厄他培南)。,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常规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表,手术名称,抗菌药物选择,颅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乳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周围血管外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腹外疝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胃十二指肠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阑尾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结、直肠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肝胆系统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胸外科手术(食管、肺),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心脏大血管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泌尿外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一般骨科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妇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涉及阴道时可加用甲硝唑,剖宫产,第一代头孢菌素(结扎脐带后给药),疝修补术(异物植入、糖尿病、高龄),72,73,不合理用药问题,甲状腺肿物行甲状腺左叶加峡部切除术,21,耳鼻喉科病历,细菌(内源性,外源性),污染,:早期容易清除。,定植,:细菌粘附于组织细胞表面但未大量繁殖,不易迅速清除。,机制:G,-,菌菌毛;G,+,菌胞壁上的磷壁酸;细菌表面的糖蛋白和多糖复合物;组织细胞表面的多糖丝状体。,感染,: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炎症。,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方法,细菌污染,定植,感染,一次性用药,用药,24 h,用药,48,72h,数小时,从数小时,到十数小时,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方法,应静脉给药,30min滴完(头孢菌素),不宜放在大瓶液体内慢慢滴入,否则达不到有效浓度。,肌注、口服存在吸收上的个体差异,不能保证血和组织的药物浓度,不宜采用。,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方法,赶在污染发生之前,,“,严阵以待,”,。,过早给药无益,属无的放矢。,应在手术开始前30min开始给药,保证在发生污染前血清及组织中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MIC90)。,在手术室给药而不是在病房应召给药。,结直肠手术前用抗菌药物准备肠道,应在手术前1天分次口服不被吸收或少被吸收的肠道抗菌药物(如新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并用口服泻剂或灌肠清洁肠道,2h一次,共用3,4次即可,不宜连用3天。,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方法,要确保整个手术期间有足够的抗菌药物浓度。,常用,-内酰胺类抗生素半衰期为12h,若手术超过h,应给第个剂量,必要时还可用第次;使用半衰期长的抗菌药物(如头孢曲松)则无须补充给药。,Scher观察801例清洁-污染手术,发现若手术时间长于3hr,追加1个剂量或用半衰期较长的抗生素可以明显降低感染发生率(Am Surg,1997,63:59)。,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方法,择期手术后一般无须继续使用抗菌药物,如使用也不应超过24h。,手术后连续用药数次或数天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Kager比较了结、直肠手术预防应用1次和3次拉氧头孢结果,证实并无差异;用3次者,肠道假单胞菌和真菌有增殖过多的趋势。,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方法,北京、南京、武汉、沈阳等,13,所医院用抗生素(奈替米星)预防腹部手术后感染(前瞻、对照),用药,1,天者,感染率为,0.84%,(,3/358,),用药,3,天者,感染率为,2.68%,(,10/373,),杨志英 等,,2000,年,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方法,若病人有明显感染高危因素或使用人工植入物,可再用1次或数次到24h,特殊情况到48h。,器官移植病人,术后需用药数天(35d)。,严重污染或已有感染或脏器穿孔者(类切口),手术后应继续以治疗为目的使用抗菌药物,不作为预防用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方法,手术前已发生污染者(如开放性创伤),术后24h用药数次可能有益,但也无需连续用药数日。,Fabian对280例腹腔实质脏器穿透伤(从受伤到用药3h者)仅术前用药1次,无1例感染。同时对235例空腔脏器伤随机双盲观察,用药1天者,感染率为 8%(结、直肠伤14%);用药5天者,感染率为10%(结、直肠伤为15%)。,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方法,减少毒副作用。,不易诱导产生耐药菌株。,不易引起肠道菌群紊乱。,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减少护理工作量。,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方法,局部用抗菌药物冲洗创腔或伤口无确切预防效果,不予提倡。,尤其,不应将日常全身性应用的抗菌药物用于伤口局部(诱导高耐药)。,抗菌药物缓释系统(PMMA-庆大霉素骨水泥或胶原海棉)局部应用可能有一定益处。,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方法,预防用药易犯的错误,选药不当(如缺乏针对性等),时间太长(如择期术后用药多日等),时机不当(如手术结束后再用药等),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方法,尽量缩短手术前住院时间,减少医院内固有致病菌定植于病人的机会。,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使病人处于最佳状态,如控制糖尿病、改善营养不良状况、积极治疗原有感染等。,严格遵守手术中的无菌原则,细致操作,爱护组织,彻底止血。切口的感染与失活组织多、残留有异物、血块、死腔等关系密切。局部用生理盐水冲洗创腔或伤口有助于清除血块、异物碎屑和残存细菌等。,预防,SSI,的其他措施,手术区剃毛造成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