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第17讲-古代商业与经济政策资料优秀PPT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6640154 上传时间:2024-10-1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第17讲-古代商业与经济政策资料优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第17讲-古代商业与经济政策资料优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第17讲-古代商业与经济政策资料优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梳理,-,*,-,考点史证,-,*,-,真题剖析,-,*,-,史学要论,-,*,-,随堂练习,-,*,-,第,17,讲古代商业与经济政策,-,2,-,学问笔记,疑难阐释,一、古代商业的发展,1.商周时期:官营商业盛行,(1)商朝人以经商著称,故有“商人”之名。,(2)周朝实行“工商食官”的政策,对商人实行统一管理。,2.春秋战国:商业旺盛,(1)根源: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大变革。,(2)表现:,出现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出现很多商品集散市场,形成商业都会。,工商业者取得社会地位,士农工商合成四民。,3.秦至隋唐:重农抑商,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3,-,学问笔记,疑难阐释,4.隋唐时期:商业活跃,(1)条件:,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大运输河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扩大了中外贸易。,(2)表现:,-,4,-,学问笔记,疑难阐释,5.宋元时期:商业旺盛,(1)条件:,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进一步发展奠定经济基础。,商业环境相对宽松。,(2)表现:,-,5,-,学问笔记,疑难阐释,-,6,-,学问笔记,疑难阐释,6.明清时期:城镇商业旺盛,(1)表现:,商品: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货币:白银普遍流通。,人员:地域性商人群体出现,称为商帮,如晋商、徽商。,市场: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快。,外贸:以朝贡贸易为主,清朝只许广州一口通商。,(2)历史变更:,清朝的对外贸易因为海禁政策的推行而渐渐萎缩。,工商业虽发展但没有获得根本性突破。,-,7,-,学问笔记,疑难阐释,二、古代的经济政策,1.春秋战国时期:转折中的经济政策,(1)土地制度:由土地国有制转变为土地私有制。,夏、商、西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称为井田制。,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这事实上承认私田的合法性。,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废除井田制,从法律上确立土地私有制。,(2)商业政策:由重商转变为抑商。,商周时期国家实行激励政策,支持商业的发展。,战国时期秦国首倡“重农抑商”。,-,8,-,学问笔记,疑难阐释,2.汉魏至隋唐时期:调整中的经济政策,(1)土地制度:国有与私有并存。,私有制下,地主兼并土地,造成土地占有严峻不均。,北魏和唐朝实行均田制,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2)商业政策:抑商与重商并存。,西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经济政策,这在确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唐朝时激励工商生产和贸易,国内贸易与对外贸易均有发展。,-,9,-,学问笔记,疑难阐释,3.明清时期:走向僵化的经济政策,(1)土地制度:强化土地私有。明朝编制“鱼鳞图册”,依据人丁和田亩收取赋税。,(2)商业政策:贯彻重农抑商。明清两朝均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而且以重税限制民营工商业的发展。,(3)贸易政策:实行闭关锁国。,明朝实行海禁,禁止私人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关闭其他口岸,只许广州一口与外国通商。,-,10,-,学问笔记,疑难阐释,1.古代土地制度的变更趋势,广义的土地制度是指包括一切土地问题的制度,中学历史学习中只需驾驭狭义的土地制度即可,即土地全部制度。,从全部权角度看,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主要有土地国有制和土地私有制。春秋以前实行土地国有制,以井田制为代表;春秋战国以后,以土地私有制为主分为地主私有和农夫私有,土地国有制主要表现为均田制等。土地制度的变更趋势是:土地国有渐渐变为土地私有,农夫的土地私有渐渐变为地主的土地私有。土地兼并是地主侵占农夫土地的一种方式。,-,11,-,学问笔记,疑难阐释,2.朝贡贸易与朝贡体系,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正式的朝贡和赏赐关系。外国来使觐见中国皇帝,进献珍宝方物,皇帝厚加赏赐,以示恩宠。对中国来说,朝贡贸易的目的不在于获得经济利益,而在于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朝贡体系就是通过朝贡贸易建立起来的中国与海外诸国之间的宗藩关系,中国是宗主国,海外诸国作为藩属,常常朝贡。,-,1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一,古代的集市,史料一,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摘编自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史料二,凡民人所屯聚者,谓之村。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将防遏者,谓之镇。亦有不设官而称镇,既设官而仍称村者。,按,:,旧吴江县之市镇,其见于莫志者,镇曰平望,曰黎里,曰同里,曰震泽。市曰县市,曰江南,曰新杭。徐志亦载四镇,而市增其七,摘编自震泽县志,-,1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史料三明中叶至清代前期,江南的苏、松、杭、嘉、湖地区因为经济比较发达,所以,一批新兴的商品经济特殊活跃的市镇快速成长起来。每逢集市“百货俱陈,四远竞凑,大至骡马牛羊小至斗粟尺布”。这些地方的丝织和棉纺业特殊发达,人口稠密,耕地不足,农夫有兼营手工业生产、商业或外出打工的传统。这个地区条件和历史习俗造就了人口向市镇集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与城市数量不断增加的优越条件。,摘编自萧斌中国城市政治文明追踪,-,1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论从史出:,1.据史料并结合所学学问,何谓城、市、集、村、镇?,城指早期的军事据点;市指都邑中的贸易场所;集指农村定期开放的贸易场所;村指民众屯聚的地方;镇指设官将管理行人的地方。,2.据史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春秋战国至唐代“市”的特点。唐代对“市”的管理对商业发展是有利还是有害?为什么?,特点:设于城邑之中,为政府所设,多在县治以上地方设立;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日中为市;有严格的地域限制,用围墙与其他区域分开;设置特地官吏进行管理。有利也有弊,因为这有利于商贸活动有序进行,但限制了商贸活动的自由。,-,1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明清时期“市”有何变更?这一变更是从何时起先的?怎样理解这一变更?,变更:打破地域、时间、级别的限制,集市和市镇有突动身展。起先:宋代。理解: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定结果,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生产和贸易中心的出现吸引人口的集中,这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集市和市镇作为自由市场便于商品贸易,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发展。,-,1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拓展升华,阻碍古代民营工商业发展的因素,(1)市场因素:占主导地位的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特殊有限,这造成市场狭小,工商业发展缺少动力。,(2)结构因素:手工业结构中的官营手工业处于垄断地位,依靠规模、技术、原料等方面的优势压制民营手工业。,(3)政策因素:政府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限制民营工商业的规模,对其征收重税,阻碍其流通,卑视商人,整个社会氛围不利于民营工商业的发展。,(4)社会因素:手工业生产受社会动荡的冲击较大;社会上买田置地的生存理念也影响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5)自身因素:民营工商业内部在技术传承、市场支配、价格制定等方面也存在自身不足,阻碍其发展。,-,17,-,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二清代经济政策,史料一(1757年乾隆帝的上谕称)粤省地窄人稠,沿海居民大半藉(借)洋船谋生,不独洋行之二十六家而已。且虎门、黄埔在设有官兵,较之宁波之可以扬帆直至者,形势亦异,自以仍令赴粤贸易为正。本年来船,虽已照上年则例办理,而明岁赴浙之船,必当严行禁绝。将来止许在广东收泊贸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东华续录(乾隆朝)卷一六,史料二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乾隆帝在致英国国王书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绸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霑余润。”,摘编自中华历史千问,-,1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史料三清雍正帝说:“我国家养精蓄锐,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夫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行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摘自大清会典事例,-,1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论从史出:,1.据史料可知,乾隆帝和雍正帝各自作出了哪些决策?概括提炼他们的治国理念,并指出由此导致的实际政策。,决策:乾隆帝只许广州一口通商,拒绝英国的通商要求;雍正帝限制奢侈风气,削减手工业占用劳动力。理念:农业为本、天朝上国。政策:重农抑商(或闭关锁国)。,2.结合所学学问说明清代皇帝的理念和政策造成哪些恶果。,恶果:限制对外贸易;强化自大心理;阻碍手工业发展;长期处于农耕社会;落后于世界大势;资本主义萌芽难以成长;形成封闭保守的社会状态。总之,造成中国经济文化的长期停滞与落后,19世纪中期以后成为外国争相侵略的弱国。,-,2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拓展升华,正确相识重农抑商政策,(1)含义: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见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2)实施:重农即重视农业,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历朝历代都重视农业,一般通过传播技术、支配耕地、减轻田租、推广农作物品种等实现,这显示了农业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本业)。抑商即人为地限制商业发展,以秦朝、汉初、明末清初为典型,一般通过杜绝私营(实行官营)、限制规模、征收重税、社会卑视、管制贸易等实现。,-,2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3)作用:,主动作用: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主动作用。,消极作用:导致地主官僚不断兼并土地,使土地高度集中,农夫破产流亡,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激化了阶级冲突,造成农夫起义不断。到了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统治阶级照旧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这些做法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了国家的落后,也失去了最初的主动作用。,-,2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明清经济与社会动向,史料一,自安、太至宣、徽,其民多仰机利,舍本逐末,唱櫂转毂,以游帝王之所都,而握其奇赢。休、歙尤夥,故贾人几遍天下。良贾近市利数倍,次倍之,最下无能者逐什一之利。其株守乡土而不知贸迁有无长贫贱者,则无所比数矣。,(,明,),张翰松窗梦语,商贾纪,史料二,至于民间风俗,大都江南侈于江北,而江南之侈尤莫过于三吴。自昔吴俗习奢华、乐奇异,人情皆观赴焉。吴制服而华,以为非是弗文屯,;,吴制器而美,以为非是弗珍也。四方重吴服,而吴益工于服,;,四方贵吴器,而吴益工于器。是吴俗之侈者愈侈,而四方之观赴于吴者,又安能挽而之俭也。盖人情自俭而趋于奢也易,自奢而返之俭也难。,(,明,),张翰松窗梦语,百工纪,-,2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史料三,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明,),伍袁萃林居漫录,-,2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论从史出:,1.明末社会出现哪些新风气?,新风气:离乡外出;舍本逐末;讲究奢华;看重商人。,2.结合所学学问分析这些新风气出现的缘由。你如何评价这些新风气?,缘由:经营工商业获利丰厚产生吸引力;农工商业发展满足消费须要;经商致富的成功显示新的人生发展道路;工商业市镇的纷纷出现拓展了活动空间。,评价:这些新风气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必定结果,这说明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在客观上也能促进工商业发展;但是追求奢华的风气有其消极的一面,须要加以制止和引导。,-,2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拓展升华,对明清经济发展的相识,(1)近代的前夜:近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