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第七章观察法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5538590 上传时间:2024-10-09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第七章观察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精品)第七章观察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精品)第七章观察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七章 观察法,第一节 观察法的概述,第二节 主要观察策略,第三节 观察代码系统的制定,第四节 观察法的评价,第一节 观察法概述,一、观察法的含义与作用,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得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客观对象并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作用:,1.,观察法是收集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各种科学事实和研究材料的基本途径,由它所得来的大量而丰富的各种材料,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前提,是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是一切心理与教育科学知识的起点。,2.,观察不仅是心理与教育科学知识发展的基础和源泉,而且对检验心理与教育科学方面的科学假说,发展心理与教育科学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二、观察法的特点,1.,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收集资料的活动。,2.,观察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在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和控制的状态下进行的,这使得心理与教育研究者能够考察观察对象在日常现实生活、学习等活动中的真实的、典型的和一般的心理与行为表现。,3.,观察的对象是当前正在发生的事实现象,具有直接性。,4.,观察是在一定的心理与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其结果的解释也是以有关理论为前提的。,5.,观察总是借助于一定的观察工具。,三、观察法的类型,(一)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根据,观察数据,是在自然条件下取得还是在人为干预和控制条件下取得,观察法可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自然观察法,指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在对观察对象不加干预和控制的状态下考察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优点:,使观察对象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处于自然状态,故而能收集到观察对象在日常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典型、一般的行为表现。,缺点:,研究者较多地出于被动状态,整个观察活动及过程更多地取决于观察对象,此外,也难以揭示观察对象的许多较少在自然状态下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实验观察法,指通过人为地改变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有目的地引起被研究对象的某些心理现象,以便在最有利的条件下对它们进行观察,收集有关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与自然观察法的显著区别在于,:采用实验观察法时,研究者需要改变和控制被观察对象。,优点:,使用实验观察法可以把各种偶然、次要的因素加以排除,使被观察对象的行为特点呈现得更加清楚;可以重复行为,能多次再现被研究对象的各种心理现象,以便对其进行反复观察;可以有各种变换和组合,以便分别深入考察被研究对象各方面的心理特性,使观察者获得更全面,更精确的事实和材料。,(二)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相关仪器,,可以把观察法分为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法,是指直接通过感官考察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收集有关科学资料的一种方法。,优点:,采用直接观察法,由于在观察者和观察对象之间不存在任何中介物,因而具有直观、生动、具体、能避免其他中介环节引起的差错等。,不足:,1.,研究者的感官只能接受一定范围的信息;,2.,感官的灵敏度有限;,3.,由于人的注意和记忆有限,研究者在观察时不可能同时注意到同时发生的许多行为和事件,也难以及时地将其精确记录下来,以便随后分析,更不可能将其全部清晰地记忆和保持在头脑中;,4.,观察者的在场还可能引起观察对象的行为变化,使观察到的行为表现有别于他们平常的典型行为。,间接观察法,指借助于一定的仪器或装置观察、记录观察对象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种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优点:,观察仪器既能把人的感官不能直接观察的对象变为可观察的对象,又能把人的感官过去难以同时、全部把握的对象变为可同时、全部把握的对象。它使人们观察的深度和广度大大地扩展了。,不足:,如需要专门的仪器,经费开支较大,仪器的使用可能影响被观察者的正常状态等。,(三)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到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之中,,观察法可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实际环境之中,并通过与被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故又被称之为局内观察。根据参与程度的不同,又可将参与观察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参与观察比较全面、深入,能获得大量真实的研究资料,但观察结论易带主观情感成分,此外,由于它要求观察者要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因而比较费时,同时对观察者能力也有较高要求。,非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不参加被观察者的群体,不参与他们的任何活动,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故又被称之为局外观察。,非参与观察比较客观、公正,但由于观察者未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因而可能只是看到被观察者一些表面的、甚至是偶然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缺乏对所观察资料的深刻理解,只能获得初步的事实和资料。,(四)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根据观察内容,是否有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观察项目和要求,,可以将观察法分为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有结构观察,指观察者事先设计好观察的内容和项目,制定出有关观察表格,并在实际观察活动中严格按照其进行观察记录。,有结构观察能获得大量确定和翔实的观察资料,并可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但缺乏弹性,比较费时。,无结构观察,指观察者只有一个总的观察目的和要求,或一个大致的观察内容和范围,但没有详细的观察项目和内容,亦无具体的记录表格,因而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常常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而有选择地进行观察。,无结构观察比较灵活,适应性强,而且简便易行。不足之处是观察所获资料较零散,难以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严格的对比研究。,(五)叙述观察、取样观察和评价观察,根据观察内容,是否连续完整以及观察记录方式的不同,,观察法可以分为叙述观察、取样观察和评价观察。,叙述观察,指详细观察和记录被观察对象连续、完整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并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观察方法。,叙述观察保持了行为事件发生的本来顺序和真实面貌,资料翔实,可以多次检查记录,适用于收集个人的信息资料,但个案有限,比较费时,费钱。,取样观察,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选取被观察对象的某些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进行观察或选择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观察记录来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取样观察提高了观察的针对性,省时、省力,较适用于大样本观察,但资料不够完善、详细,不能较好地说明行为的原因。,评价观察,指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评价量表对被观察对象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并做出评价判断来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它易于设计和运用,适用于广泛的行为,所需训练较少,但观察者容易产生错误和偏见,也不能较好地说明行为的原因。,关于观察法的分类,有两点需要注意:,1.,上述分类时有交叉的;,2.,上面所讨论的一些观察法的类型,有的实际上也是一种观察的策略。,四、观察法的设计与实施,(一)观察法的设计,1.,明确观察的目的,2.,确定观察内容,3.,选择观察策略,4.,制定观察记录表,5.,训练观察人员,(二)观察法的实施,第二节 主要观察策略,一、参与观察策略,(一)适用条件,采用参与观察,通常是为了收集较为完整且具有深度的资料,旨在对研究现象的发生、发展的真实情况有全面而直接的了解和较深入的理解。一般地说,采用参与观察法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验证某种理论或假设,也不是为了揭示某种因果关系或做出某种预测,而常常被用于进行探索性研究。,第一,观察者自身的条件。,第二,观察者的研究目的。,第三,被观察者的条件。,(二)实施步骤,1.,界定问题,2.,进入情境,3.,记录资料,4.,分析资料,5.,呈现结果,(三)评价,优点:,1.,研究者开始研究时不必使用特定的假设,因此能在研究过程中不受假设的约束,研究者先入为主的偏见,结果可靠并且常常能有意外而重要的发现;,2.,效果较好,因为观察者参与其中,既有深刻的自我体验,又能与被观察者建立融洽的关系,对所观察的活动有更深入、更真实的了解,并且能更及时地发现新的研究信息;,3.,观察者始终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因此不仅能收集到静态的信息,而且能够收集到动态的资料。,不足:,如研究费时、费力,收集的资料琐碎且不易系统化,研究的信度不太高,结果推论的范围有限等等。,二、时间取样观察策略,时间取样观察策略,,它要求观察者事先确定所要观察的维度,然后据此有选择地在某些时间段内观察某一特定行为或发生的事情,并把所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到事先拟定的记录表上。,时间取样观察策略可以帮助研究者收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某一行为或事件是否出现或发生;,该行为或事件出现或发生的频率如何;,该行为或事件出现或发生的持续时间有多长。,(一)含义与作用,(二)适用条件,前提条件:,将在一些较短时间内观察到的被试行为视为他们平时一般行为的代表性样本。,需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时间取样观察策略只适用于经常发生或出现的行为,一般来说,平均至少每十五分钟出现一次。,第二,时间取样观察策略只适用于易被观察到的一些外显行为,而不适用于内隐或隐蔽性行为。,(三)实施步骤,1.,界定问题与对象,根据研究目的确定需要观察的行为;,给有关概念做出明确的操作定义;,确定观察对象的数量。,根据研究的要求与具体条件,确定观察的次数和时间间隔。,2.,编制记录表,第一,确定要记录的信息;,第二,确定每一观察单元的时间区间的长短、间隔和数量。,第三,还须注意许多技术和使用上的问题。,3.,记录资料,4.,分析资料,(四)评价,优点:,观察目的明确而具体,研究者可以对观察内容及过程进行更有效的控制;,研究者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观察数据资料,同时易于取得有代表性的行为样本;,省时、省力,同时又能有效地保证精确性和客观性;,观察者不需干扰被试的正常活动;,能提供量化数据,有助于对个体或群体进行各种统计分析。,不足:,除非在观察时进行特别记录,否则通过时间取样观察难以得到有关环境与情景的信息,观察资料也难以向研究者清楚地表明某种行为发生的背景;,由于采用时间取样观察进行的观察内容只局限于某些方面,加之观察记录结果没有保持行为发生的顺序和连续性,因而难以揭示行为的相关关系、作用以及因果关系。,三、事件取样观察策略,事件取样观察策略,,要求观察者事先确定所要观察的特定事件或行为,然后观察记录该事件或行为的发生情况。,(一)事件取样观察策略的特点与适用条件,第一,时间取样观察考察的单位是,时间区间,,而事件取样观察考察的是,行为事件,本身。在事件取样观察中,观察者没有时间限制,只要所研究的行为事件发生,研究者就可对其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第二,时间取样观察只能研究,每十五分钟至少发生一次的行为,,但事件取样观察则可以研究,各种各样的行为,不受行为发生频率的限制,。,第三,相比较而言,时间取样观察较适合于,专业研究者使用,,而事件取样观察则较,适合于教师使用,。,第四,事件取样观察和时间取样观察获得的结果是不同的。时间取样观察研究的是,事件或行为是否存在,,而事件取样观察研究的是,事件或行为的特征,。,(二)实施步骤,1.,首先应确定所要观察的特定事件或行为,给其下操作定义,并尽可能对所研究事件或行为有所了解,这样,研究的事件或行为一旦发生,就能及时、迅速地辨认并记录,下来。,2.,确定观察的时间和地点。,3.,确定所要记录的信息。,4.,在设计、使用记录表和代码系统时,应遵循它们各自的原则和方法,并努力使之简便易行。,(四)评价,优点:,没有将行为与行为发生情境分离开来,它既注意到了行为本身,同时也注意到了行为发生的情境信息。这样,就易于研究者进行因果分析,说明并解释行为的原因、内容和结果。此外,事件取样观察能被用以研究任何一种行为或事件,且比较省时、省力。,缺点:,由于它记录的是与行为或事件的特征、性质有关的信息,因而资料不易进行定量分析;虽然它已把行为与行为发生的情境联系了起来,但仍无法了解导致所观察行为或事件发生的条件和情境,使研究者难以了解该行为或事件的全貌。,四、行为核查表策略,行为核查表策略,,在观察研究中,行为核查表是研究者用来核查某种,行为是否发生或出现,的一种简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