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

上传人:xuey****n398 文档编号:245080194 上传时间:2024-10-0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9届高三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9届高三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古代诗歌鉴赏,表现手法,诗歌鉴赏高考要求,E 级,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诗词鉴赏,艺术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结构章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表达方式:描写衬托、动静、色彩、,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表达技巧:,联想 想象,象征,铺垫 衬托,结构章法:,曲笔入题,卒章显志 一唱三叹,首尾照应 以景结情,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描写手法,根据描写角度的不同可分为,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汉乐府陌上桑,前四句是正面描写,,,后八句是侧面描写,。前四句夸张地写罗敷的服饰之美,是为了衬托人物的高贵和美好。至于罗敷具体怎么美呢?这是很难描绘的。于是作者笔势一荡,不直接写罗敷本身,而去写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通过侧面描写,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从“衾枕冷”写,写被子、枕头的冷,反衬雪之大,这是从触觉的角度来写。,从“窗户明”来写,这是视觉所见,雪越大,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越大。,从“折竹声”来写,是听到的,雪大,积压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折竹声”自然烘托雪大。,白描手法,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勒,,,不加渲染烘托,等表现手法。,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上文画线两句诗,即是,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的组合,没有任何修饰语。它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在鸡鸣声起,残目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这句诗是,纯用名词组合,,没有(动词)形容词的修饰点缀。即所谓白描手法。,细节描写,即对细节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叙事抒情,景和情的关系,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乐景写哀情,课本常见用典,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塞上长城空自许,境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王实甫长亭送别,(一)典故的类别,1引用前人语句。,直引:直接引用前人的诗文句子作为自己的诗词中的句子。,例: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引用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流。”,化用:将前人的句子改动一些作为自己的诗句。,例:客从南溟来,遗我双鲤鱼。(杜甫)化用汉乐府中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2引用神话传说。例: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贺箜篌引)“江娥”、“素女”传说中的神女。,3引用历史故事。,明引:例: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白居易放言),暗引:功名图麒麟。(杜甫前出塞)宣汉帝把霍光等十一位功臣的像画于麒麟阁。,反引: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王安石桂枝香,“商女”:,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用典,“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如许浑登洛阳故城,黍离:,诗经 黍离中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到长满禾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用典,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分,托物言志,整个诗歌就描写一个事物,所有诗句围绕一个事物展开。,借景抒情,描写几个景物,组成一个场景,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留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中的蝉住在高大的梧桐树上,饮着清露,唱出婉转的歌声,不用借助秋风,就能传播很远。它象征着立身高洁的人,不用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表达出诗人对内在品格的热烈赞颂和高度自信。,托物言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 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乍看,这是一首写景诗;实际上,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撷取“孤帆远影尽”“长江天际流”这两幅动态画面,逼真地描写了远望中的船儿消逝时情景,也勾勒出诗人翘首凝望的神情。诗人久久伫立,一直望到友人的帆影消失时的情景。诗人的思想感情没有直接外露,它主要通过客观地描写景物来寄寓思想感情,从某种意义上说,诗人处于,相对客观、超然,的地位,只有品味、咀嚼、挖掘特定景物的内蕴时,才会感悟出诗人寄托在此景此物背后所蕴涵的情思。,借景抒情,春闺思 唐张仲素,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柳树”是春景中的典型描写对象。诗人在此既是写实,同时也蕴含着更多的深意。柳树的千丝万絮,不正隐含着对征人的“千思万绪”吗?句中“陌上桑”一语,本是汉乐府相和曲名,诗人在此除了实写陌上春色之外,也是有意地用典,借陌上桑的故事,含蓄地表达女主人公对丈夫的忠贞不二之情,情景交融,绝句二首,(,其二,),杜 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分析: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伤感。,乐景写哀情,台 城,刘禹锡,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全诗以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借古讽今,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从军行,王勃,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首诗最后两句选用了怎样的抒怀方式?试概述其表现的民族心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直抒胸臆,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技巧,以小见大、,联想想象,、衬托、对比、,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借古讽今,、,象征、,诗歌中的“虚写”,包括三类,1、神怪梦幻,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等。,2、过往烟云,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等。,3、未来设想,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西厢记长亭送别崔莺莺送别张生唱词很多是设想的未来之境。,诗词中“虚和实”的关系:,1、,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中心,2、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突出的中心,题都城南庄 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短短四句,凄美至极,令人怅惘不已。,前两句是“虚景”,后两句是“实景”。以虚衬实,怅惘之情顿生。,虚实结合,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江西),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动静结合,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 鸣 涧,化静为动,青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青山伸头”,这也是拟人手法,也是将静景化为动景来写。看和尚吃茶的是一座座山,可见庵中更无他人。山会动,恰恰显出了庵中之静寂。,以动衬静,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中。,王维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是以动的场面来衬托静;时鸣深涧中,则以鸟鸣之声衬托静。,化静为动,雨后池上 刘攽(bn),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比喻。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A,a,一二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的静态。,b,三四句“忽起”垂杨舞”以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写出了雨后池塘上的动态之美。,B,本诗既写出了雨后池塘的静态之美,又写出了它的动态之美,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异常优美的雨后池塘春景图。,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李商隐贾生,贾生才调更无伦,宣室求贤访逐臣,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欲抑先扬,诗写汉文帝召见贾生,看似褒扬,但到最后说汉文帝“不问苍生问鬼神”才知是贬抑。褒扬的真正目的是这了后文的贬抑,使讥讽之意表现得更为有力。,闺怨 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首句,先写少妇“不知愁”,,次句紧承首句,以少妇春日凝妆登楼赏景具体展示其不知愁为何物。第三句陡然转折,以路边柳色引发愁思,乃至自然逼出第四句的“闺怨”,,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先扬后抑,望江南 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你读出了什么呢?,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是,表达梦醒后面临处境的无限凄凉。,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的,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旧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越凄凉。,反衬,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春怨 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据史载,唐王朝经常和东北边境上的契丹族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广大人民希望统治者能够安抚边庭,过安定团聚的生活。,四句小诗,句句设疑,一问一答,犹如抽蕉剥笋,曲尽其妙。,本诗以小见大,通过一位少妇日常生活中一个饶有风趣的细节,反映了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以小见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