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代谢与体温

上传人:y****n 文档编号:245075251 上传时间:2024-10-07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4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量代谢与体温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能量代谢与体温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能量代谢与体温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能 量 代 谢,概念:,机体在物质代谢过程中伴有能量释放、贮存、转移和利用。,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新陈代谢,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合成代谢:吸能反应,分解代谢:放能反应,能量释放,能量贮存,能量转移,能量利用,(一)机体能量的来源,食物中的糖、脂肪、蛋白质是机体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1、糖:,(50,70),功能:,供给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葡萄糖转化成ATP供能的途径:,1葡萄糖 CO2+H2O+,38molATP,1葡萄糖 乳酸+,2molATP,应急,氧充足,氧化,缺氧,糖酵解,一、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去路,2、脂肪,:(30),功能:,贮存和供给能量。,在短期饥饿时为主要供能物质。,3、蛋白质,功能:,构成细胞成分和形成生物活性物质,很少(长期饥饿或极度消耗时)。,蛋白质在体内不能完全氧化,其代谢终产物是;尿素、尿酸和肌酸。,(二)能量去路,50%转化为热能,其余以化学能形式贮存于,ATP,中。,最终除骨骼肌运动时所完成的机械功外,都转变为热能。,(一)能量代谢的测定的原理,原理:,能量守恒定律,测量:,直接测定:,测一定时间内机体散发的,总热量。,间接测定:,测一定时间内所消耗的食,物,按照食物的热价计算,食物所含的能量。,二、能量代谢的测定,1、食物的热价,概念:,1g食物分解氧化时所释放的热量,单位:为kJ。,三种营养物质的热价:,见P140表7-1,食物的热价分为:,物理热价,和,生物热价,,蛋白质的生物,热价低于物理热价。脂肪的热价最高。,2、食物的氧热价,概念:,某种食物氧化时每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三种营养物质的热价:,见P140表7-1,,糖的氧热价最高。,(二)与能量代谢有关的几个概念,3、呼吸商(RQ),概念:,指一定时间内机体的CO,2,产量与耗氧量的比值,RQ ,三种营养物质的呼吸商:,糖为1,,脂肪约为0.71,,严重糖尿病,蛋白质为0.80,,混合食物为0.85。,非蛋白呼吸商:,机体在氧化非蛋白质时产生的CO,2,量,和消耗O,2,量比值。,产生的CO,2,ml数,产生的CO,2,mol数,消耗的O,2,ml数,消耗的O,2,mol数,(三)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1、直接测热法:,2、间接测热法:,根据物质化学反应的,“定比定律”,简易测算方法:,CO2产量,(1)呼吸商=(2)求出相应的氧热价,耗氧量,(3)产热量=氧热价耗氧量,将非蛋白呼吸商定为0.82,对应的氧热价为20.34KJ,然后计算:产热量=20.34耗氧量(KJ),(一)肌肉活动:,影响最大,机体不同状态时,的能量代谢率,状态 产热量,(KJ/m,2,.min),躺卧 2.73,开会 3.40,擦窗子 8.30,洗衣 9.89,扫地 11.37,打排球 17.05,打篮球 24.22,踢足球 24.98,三、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二)环境温度,1.,人体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2030,的环境中较为稳定。,原因:,肌肉松弛,2.T 30,,能量代谢,率增加。,原因:,酶活性增强,3.T 20,,能量代,谢率增加.,原因:,寒战和肌紧张增加,激素分泌,(三)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概念:,食物使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现象。,蛋白质:30;糖、脂肪:56;混合食物:10,(四)精神活动,人在平静地思考问题时,能量代谢受到的影响不大,其产热量一般不超过4%。,精神紧张时,产热量可显著增加。,原因:,无意识的肌紧张及刺激代谢的激素释放增多,基础代谢:,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称为基础,代谢。,基础状态的条件如下:,清晨空腹:,即禁食1214h,前一天应清淡、不要太饱的饮食,,平卧,全身肌肉放松:,清醒且情绪安闲:,室温20-25:,以排除食物特殊动力效应的影响。,尽力排除肌肉活动的影响,。,以排除精神紧张的影响,。,排除环境温度的影响,。,四、基础代谢,体表面积的计算,查表法,计算法,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0.0128,体重,-0.1529,基础代谢率(BMR):,单位时间内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基础代谢。,kJ/m,2,h,我国人正常基础代谢水平,依不同,年龄,组和,性别,而不同,影响能量代谢率的因素也会影响基础代谢率,BMR=单位时间的耗氧量20.34/体表面积,BMR=100%,实测值-正常平均值,正常平均值,测定基础代谢率的临床意义,辅助检查手段诊断疾病,BMR正常值:,15,20可能是病态,1.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则BMR低2040;,功能亢进时,则BMR高2580。,2.肾上腺皮质和脑垂体功能低下,BMR低。,3.发热时,BMR升高。体温升高1,BMR升高,13,4.阿狄森氏病,神经性厌食,肾病综合症,BMR降低,第二节 体 温,体温(体核温度):,机体深部组织的平均温度。,临床:,体温过低:,酶的活性降低,细胞代谢抑制。,体温过高:,引起酶和蛋白质功能改变,T 25心跳停止;,T 43酶变性而死亡,(一)人体正常体温,1.肛温:,36.937.9。,2.口温:,36.737.7。,3.腋温:,36.037.4。,测量设备,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一、人体的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动,(二)体温的生理变动,1.昼夜变化,2.性别差异,早晨26时最低,午后16时最高,幅度不过1。,成年女子体温平均比男子高0.3。,女子体温随月经周期而产生周期性变动。排卵日,最低(约1)。,与孕激素有关,与肌肉活动状态和耗氧量无关,是生物节律。,视交叉上核,3.年龄,新生儿体温成年人老年人。,新生儿和老人要注意护理。,4.肌肉活动,肌肉活动时,代谢明显增强,产热增加,其他因素,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进食等情况,都会影响体温,全身麻醉时,会因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和扩张血管的作用及骨骼肌松弛,使体温降低,二、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活动取得动态平衡能维持体温相对恒定。,(一)人体的产热,1.主要产热器官:,安静时;,主要是内脏(尤其肝脏,其次是脑)。,活动时;,主要是骨骼肌。,产热的多少决定于能量代谢的水平。,2、机体的产热形式及其调节,机体有多种产热形式,如基础代谢产热、肌肉活,动产热、食物特殊动力效应产热。主要依靠寒战产热,和非寒战产热。,寒战产热,概念:,在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在肌紧张增强基础上,,伸肌和屈肌同时发生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寒战中枢:,下丘脑后部。,特点:,骨骼肌节律性收缩不做外功,能量全部转化为热量。,非寒战产热(代谢产热),产热物质:,棕色脂肪,新生儿:,交感神经兴奋 棕色脂肪组织,甲状腺素,机体在寒冷环境几周后,甲状腺,T,3,、T,4,代谢率,产热量,特点,:,作用缓慢,,维持时间长。,寒冷刺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NE、E,产热量,特点,:,作用迅速,,维持时间短。,(二)人体的散热,1.散热部位:,主:,皮肤,面积大,与外界接触,血流丰富,有汗腺,辐射,传导,对流,蒸发,2.皮肤散热方式,次:,呼出气,粪,尿,辐射散热,以红外线形式进行,影响因素:,温度差,有效散热面积,传导散热,直接接触,影响因素,温度差,接触物的热传导率:,冰袋、冰帽,,,接触面积,对流散热,通过流体,传导散热的特殊形式,影响因素:,风速、温度差,棉毛衣物保暖,当气温体温时,蒸发,是唯一的散热途径,蒸发散热,每,1.0,水蒸发可带走热量,2.43KJ,不感蒸发:呼吸道和皮肤,量:,1L/,天;不可控制,影响因素:,活动、发热、婴幼儿,临床上给脱水病人补液时应考虑到不感蒸发,发汗(可感蒸发):汗腺,35,以上时的唯一散热途径,影响因素:,温度、湿度、风速,劳动强度,温热性发汗,精神性发汗,汗腺,全身绝大部分汗腺分泌(手掌、足跖除外),手掌、足跖、前额和腋窝等部位汗腺,神经支配,交感神经的胆碱能节后纤维,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刺激,温热刺激,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意义,加强散热,对体温调节有重要作用。,与体温调节无关,可能与湿润手掌和足跖,增加摩擦力有关,3.散热的调节反应,皮肤血流量的调节,交感神经:,皮肤血管口径,皮肤血流量,皮肤温度,皮肤散热量,发汗的调节,三、体温调节,体温调节:产热和散热相对平衡,行为性体温调节,自主性体温调节:,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一)温度感受器,1.外周温度感受器,分布:,全身皮肤、某些粘膜和腹腔内脏等处。,类型:,温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皮温30时,冷觉感受器,+,冷觉,皮温35时,温觉感受器,+,温觉,冷多于热,2.中枢温度感受器,分类:,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分布:,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和脊髓等处,敏感:,0.1,,PO/AH:,热多,脑干和下丘脑:,冷多,(二)体温调节中枢,从脊髓到大脑皮层的整个CNS中都存在调节体温的中枢结构。,横断实验证实,:,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PO/AH具有体温调节整合中枢的地位,。,干扰因素:,致热原使调定点,孕激素使调定点,PO/AH中某些温敏N元,干扰,(三)体温调节机制-调定点学说,即,体温调节类似恒温器的调节;PO/AH中的某些温敏N元可能起着,“,调定点,”,的作用;,“,调定点,”,所规定的温度值,决定着体温的高低。,37,体温调节过程,调定点,调定点,调定点,发热(发烧):,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发热;,由致热原引起;,调定点上移,中暑:,环境湿度大、温度高,超过人体体温调节极限,快速降温,热习服,低体温:,新陈代谢减慢,氧气和能量消耗减少,体温低于29.4,体温调节能力丧失,体温降低5.6 ,细胞产热率降低2倍,动物冬眠,低温麻醉(脑外、心外),复习思考题,1.体温的生理变动表现在哪些方面?,2.人体有哪些散热途径?皮肤的散热方式有哪些?各有何意义?,3.试以体温调定点学说解释体温调节机制。,4.根据散热原理,应如何降低高热病人的体温?,5.恒温动物在剧烈运动和寒冷环境中是如何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