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精品)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5012470 上传时间:2024-10-07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专题1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专题1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专题十三,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程标准,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复习思路,1.,复习本专题要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方面,包括衣食住行、交通通讯和传媒的发展,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要突出一个,“,变,”,字。,2.认识,社会生活变迁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决定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变革、民主思潮的推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中国的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等),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1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城市:衣食住、风俗,农村:落后、封闭、贫穷;传统习俗坚如磐石,(1)表现,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服饰、饮食、住宅及风俗的变迁具有重大影响,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近代初期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史料,这一组图片体现了中国近代以来礼节上的重大变化,即晚清时的跪拜礼,(,图一,),民国初期的鞠躬礼,(,图二,),1922,年的握手礼,(,图三,),,反映了中国社会由封建等级森严到社会地位平等的变化,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图一晚清上海衙门百姓跪官,图二民国初年躬身问候,图三1922年孙中山与宋庆龄接见美国记者希尔,亲切握手,材料一,每年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由帝国他处走过上海,他们可以看到美丽的建筑、整洁的街道、燃着的电灯或瓦斯灯;他们可以看到机器、自来水、电报、电话、火轮船、公园。他们在这里所得到的印象,必然多少传到内地去。上海如此,香港也如此。,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第八册,材料二,照得编结毛辫,向非汉制所遗。自从满清入主,强迫人民为之。现已实行改革,积习自当力除。惟直光复伊始,剪否听民便宜。衣服暂可仍旧,并非必仿泰西。凡我大汉民族,切勿误会惊疑。,取缔编结发辫告示,据材料一指出导致上海等地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是什么?依据材料概括变化的原因有哪些?,(2),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材料一表明上海等地生活的变迁深受西方外来文明的影响,是西方入侵导致的;材料二反映了政府关于断发的通令,体现了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的影响。,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根本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政治上:政府的推动、重大政治文化运动的推动、近代政治经济体制变革的影响。,经济上:近代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上: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凡事任意,僭,越,各处皆然,沪上尤甚,”,,,“,衣服宴饮,越次犯分不为怪,”,。,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农业社会那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由散漫的无规律生活方式,被工业社会的快节奏规律化制式化的作息方式所逐步取代,都市人开始习惯于上下班制,星期日和固定节假休息制。,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他们看着外国事,不论是非美恶,没有一样不好的;看着自己的国里,没有一点是好的,所以学外国人惟恐不像。,“,洋帽洋衣洋式样,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大公报1903年4月,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推动了政治民主化和社会进步。,(2)国人接受了工业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经济工业化。,(3),西化严重,盲目崇洋;奢侈消费、斗富争雄。,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以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为界;衣食住、风俗,新中国成立后推动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因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党和政府切实解决人民的困难,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1.,交通的发展,:根据交通工具、线路等分类,(或分历史阶段),掌握,史料,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周积明最初的纪元,史料表明了铁路交通发展有助于打破传统习性,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划线部分说明铁路交通促进信息流通、知识传播,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近代中国交通工具的进步不仅方便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且在客观上冲击着近代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传播着男女平等、民主科学等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思想理念。,材料,若和世界先进各国相比,中国距现代式的模式之形成,尚相去甚远。,中国政府之力尚不能完全控制国境内的一切交通事业,中国自办的交通机关尚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因循浮惰营私的情形尚不能真正铲除;中国尚无能力在交通事业的建设上,作全部分的甚至一极小部分之材料上及机械上的自给,一根电线或一条枕木有时也要向洋人购得。领域太狭,普及的范围太小。这方面的人才还不太够用,专门研究的独立机构也甚为稀少。九十年来的历史实在包括了不少的空白及断烂的以及灰色的篇幅,总老使人感觉着这种新事业,并没有好好的拼命做过。,白寿彝中国交通史1937年,据所给材料,概括指出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障碍有哪些?,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的侵略;技术落后、人才缺乏等,近代阻碍交通发展的因素,列强控制中国交通,中国的政治腐败,以及政治上的不统一等。,近代中国缺乏资金、技术,重工业不发达。,守旧、传统的思想观念的严重阻碍。,长期的社会动乱,使交通建设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2.通讯,的发展,:按时间顺序掌握(或分类掌握:电报、电话),通讯事业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3.分析交通通讯事业兴起发展的原因,三、大众传媒的变迁,1.,报刊业,:,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近代中国报刊分布特点及影响,史料,我国民报之产生,当以同治十二年在汉口出版之昭文新报为最早。次为同治十三年在上海出版之汇报,在香港出版之循环日报,光绪二年在上海出版之新报,及光绪十二年在广州出版之广报;斯四者皆当时深悉外情者之所为,惜国人尚不知阅报为何事,未为社会所见重耳。迨光绪二十一年,时适中日战后,国人敌忾之心颇盛,强学会之中外纪闻与强学报,先后刊行于京沪,执笔者皆魁儒硕士,声光炳然。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后此时务报与时务日报等接踵而起,一时报纸,兴也勃焉。,中国人自办报刊一度主要集中在通商口岸。甲午战后,有识之士以办报的方式来救亡图存。戊戌变法时期某些主张的提出,在客观上也推动了近代报刊的发展。戊戌变法前后中国人自办报刊的兴起和发展,不但向读者开展了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向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而且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对变法维新起到了宣传推动作用。,三、大众传媒的变迁,1.,报刊业,:,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2.,影视事业,3.,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产生的社会影响,促使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工作和生活方式,、,教育和学习方式的革命,;,思维方式的变化。,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影响,但侧重点不同:,报刊最主要的是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影视主要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互联网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总结,:,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影响和阶段特征,随着近现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变化趋势呈现出由闭关自守到面向世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特点;,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并逐渐融合,但始终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发展不均衡,。,如在空间范围上,在开放,地区,、都市变化快、大,广大农村、偏远落后地区变化慢、小。从主体上看,市民阶层接受新事物较快,农民阶层接受较慢,,“,不平衡,”,还包括习俗变化的不平衡。,1.特点,促进了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的发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工业化进程。,有利于冲破旧文化的束缚。,2.影响,总结,:,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影响和阶段特征,3.阶段特征,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这一阶段社会生活最突出的特点。,20,世纪,50,年代后(新中国成立后),,焕然一新,但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后),,变化迅速,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不断加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