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常见并发症

上传人:bei****lei 文档编号:245003435 上传时间:2024-10-0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8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科常见并发症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骨科常见并发症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骨科常见并发症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LOGO,*,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骨科常见并发症,目录,脂肪栓塞综合征,1,深静脉血栓形成,2,骨筋膜室综合征,3,应激性溃疡,4,一、脂肪栓塞综合征(,FES,),定义:,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是指骨盆或长骨骨折后,24,48h,出现呼吸困难、意识障碍和瘀点。很少发生于上肢骨折病人,本症发病突然,进展迅速,病情严重,死亡率可高达。儿童发生率仅为成人的,1%,。随着骨折积极的开放手术治疗,其发生率有大幅度下降。但,FES,仍然是创伤骨折后威胁病人生命的严重并发症。,脂肪栓塞综合征(,FES,),发病机制,脂肪栓塞上由于脂肪栓子进入血流阻塞小血管,尤其是阻塞肺内毛细血管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有机械性学说和化学性学说两种。,脂肪栓塞综合征(,FES,),临床表现,脂肪栓塞综合征临床表现差异很大,,Sevitt,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即暴发型、完全型(典型症状群)和不完全型(部分症状群,亚临床型)。不完全型按病变部位又可分纯肺型、纯脑型、兼有肺型和脑型两种症状者,其中以纯脑型最少见。,1.,发生时间:一般在创伤后,1-6,天,尤以伤后,12-48h,为多。,2.,肺功能不全:有典型的临床过程,经复苏治疗,伤员全身情况逐渐好转,但在第二天后第三天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可至,120-140,次,/,分)、呼吸急促(,30-40,次,/,分)、体温升高(多在,38C,)。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呼吸困难症状逐渐加重。,3.,神经症状呈现多样化:约有,1/3,肺栓塞者可发生脑脂肪栓塞,轻者有头痛、烦躁;重者谵语、嗜睡、偏瘫、甚至昏迷。,4.,皮肤粘膜出血点或瘀斑:大约,50%,的栓塞者可发生皮肤出血点,多分布于前胸、腋窝、颈部等,结膜和眼底也可出现出血点。,5.,辅助检查:典型者胸部,X,线示,“,暴风雪,”,样弥漫性大片浸润阴影,化验检查血红蛋白下降,无明显原因的急性、进行性贫血。,脂肪栓塞综合征(,FES,),脂肪栓塞综合征(,FES,),诊断,主要标准:,1.,皮下出血,可在伤后,2,3,天左右,双肩前部、锁骨上部、前胸部、腹部等皮肤疏松部位出现,也可见于结膜或眼底,伤后,1,2,天可成批出现,迅速消失,可反复发生。,2.,呼吸系统症状,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经常有血性),但湿性啰音不是特有症状。典型肺部,X,线可见全肺出现,“,暴风雪,”,状阴影,并常有右心负荷量增加的影像。但这种阴影不一定都能发现,而且如无继发感染,可以很快消失。因此,对可疑病例,可用轻便,X,线机反复检查。,3.,脑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不安、失眠、兴奋、谵妄、错乱、昏睡、昏迷、痉挛、尿失禁等症状。虽很少出现局灶性症状,但偶然可有斜视、瞳孔不等大及尿崩症等。,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治疗,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种能溶解脂肪栓子解除脂栓的药物。对有脂栓征病人所采取的种种措施,均为对症处理和支持疗法,旨在防止脂栓的进一步加重,纠正脂栓征的缺氧和酸中毒,防止和减轻重要器官的功能损害,促进受累器官的功能恢复。脂栓征如能早期诊断,处理得当,可以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1.,纠正休克,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休克可诱发和加重脂栓征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尽早纠正。在休克没有完全纠正之前,应妥善固定骨折的伤肢,忌进行骨折的整复。否则不但会加重休克,而且将诱发或加重脂栓征的发生。时刻注意避免引起肺水肿的发生,应在血流动力学稳定后,早期达到出入量的平衡。,2.,呼吸支持,轻症者有自然痊愈倾向,而肺部病变明显的病人,经适当呼吸支持,绝大多数可自愈。因此,呼吸支持是基本的治疗措施。,脂肪栓塞综合征(,FES,),3.,减轻脑损害,由于脑细胞对缺氧最敏感,因此脑功能的保护十分重要。对有因脑缺氧而昏迷的病人,应作头部降温,高热病人尤应如此。头部降温可以大大降低脑组织的新陈代谢,从而相应减轻脑缺氧状态和脑细胞损害。脱水有利于减轻脑水肿,改善颅内高压状态和脑部的血液循环。,4.,抗脂栓的药物治疗,(,1,)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有助于疏通微循环,还可预防和减轻严重脂栓征所并发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但对伴有心衰和肺水肿的病人,应慎用。,(,2,)肾上腺皮质激素 效果较好。有减轻或消除游离脂肪酸对呼吸膜的毒性作用,从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肺间质水肿,稳定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并减轻脑水肿。,(,3,)抑肽酶,其主要作用可降低骨折创伤后一过性高脂血症,防止脂栓对毛细血管的毒性作用;抑制骨折血肿激肽释放和组织蛋白分解,减慢脂滴进入血流速度;可以对抗血管内高凝和纤溶活动。,(,4,)白蛋白,由于其和游离脂肪酸结合,使后者毒性作用大大降低,故对肺脂栓有治疗作用。,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护理要点,1.,对严重创伤、多发骨折的患者及时抗休克治疗,改善缺氧症状。,2.,就地固定患肢,固定前禁止搬动,防止断端之间的血管破裂出血,做到确实有效的固定,防止或减少局部损伤。,3.,病情观察:,a,生命体征,b,意识,c,皮肤及粘膜,4.,症状的护理:,(,1,)加强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2,)保护脑组织,(,3,)皮肤护理 缓和病情严重,不允许过多翻身,应置于气垫床上,加强骨突出的按摩,5.,心理护理,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深静脉血栓(,DVT,)是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在没有预防性治疗的前提下,发生率分别为:、,50%70%,和,40%88%,,并可继发危及生命的肺栓塞(,PE,)。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是接受腹部手术患者的,2,倍。,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病因,1.,静脉血流滞缓,静脉血流滞缓增加了激活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与静脉壁接触的时间,容易引起血栓形成,若发生在受损的静脉内膜,则血栓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首要因素。,2.,静脉内皮的损伤,静脉内皮具有良好的抗凝和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若静脉内膜受损可致静脉内血栓形成。常见于化学性损伤、机械性损伤、感染性损伤。,3.,血液高凝状态,血液高凝状态使血液在静脉系统内易于凝固,加之内皮损伤或血流缓慢则可形成深静脉血栓。,在以上三大因素中,每一因素都与血栓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单一因素尚不能独立致病,常常是两个或三个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临床表现,1.,疼痛,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主要是血栓激发静脉壁炎症反应和血栓远段静脉急剧扩张,刺激血管壁内神经感受器所致。下肢深静脉或下腔静脉血栓多出现在小腿腓肠肌、大腿、腹股沟等区域。多为胀痛、疼痛性痉挛、紧张感,卧床或抬高患肢可缓解。,2.,肿胀,是最主要或惟一的症状。常为单侧肢体肿胀。若为下腔静脉血栓则可表现为双侧肢体肿胀。,3.,浅静脉曲张及皮温皮色变化,由于血液回流受阻,患肢皮肤多呈紫红色,皮温升高。,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临床表现,4.,全身反应,如体温升高、脉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升高等。体温一般低于,38.5,。,5.,肺栓塞,下肢深静脉或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后可脱落,导致肺动脉栓塞,部分可致心跳呼吸骤停,危及生命,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严重的并发症。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6.,血栓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肢体沉重不适,肿胀,久站或活动后加重。可伴有静脉性间歇性跛行、浅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沉着、增厚粗糙、瘙痒、湿疹样皮炎、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的溃疡等。,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检查,1.,血液检查,可有,D-,二聚体升高,表明有血栓形成而激发的继发性纤溶反应。可提示机体内有血栓形成。,2.,超声多普勒,可准确判断静脉内是否有血栓及血栓累及的范围。可作为首选的确诊性检查。,3.CT,静脉造影和肺动脉造影,可明确下肢深静脉、下腔静脉及肺动脉的情况。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方法。怀疑肺动脉栓塞时首选此方法。,4.,静脉造影,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金标准”,但是为有创检查。,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治疗,1.,急性期治疗,(,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可进行轻微活动,起床,时应穿戴医用弹力袜。,(,2,)抗凝治疗 是最主要的治疗措施。对确诊患者及高度疑诊者,如无禁忌证,应即刻开始抗凝治疗。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3,)溶栓治疗 急性近段性,DVT,,发病时间,2,周内,一般情况良好,可行溶栓治疗。一般推荐导管溶栓。,(,4,)手术取栓,DVT,一般不必手术取栓。股青肿,股白肿,或症状严重的髂股静脉血栓、下腔静脉血栓,症状出现在一周内,一般状况良好,可行手术。,(,5,)下腔静脉滤器置入 急性,DVT,不建议常规放置滤器。如有抗凝禁忌或严格抗凝基础上仍发生血栓或肺栓塞,髂静脉下腔静脉血栓,近端大块漂浮血栓等则建议放置滤器。,2.,慢性期治疗,为保守治疗,如穿弹力袜压迫治疗,口服促进静脉回流药物等。,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健康教育,1.,戒烟患者要绝对禁烟,防止烟草中尼古丁刺激引起血管收缩。,2.,饮食进食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3.,适当运动,促进静脉回流血流缓慢是引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应鼓励病人加强日常锻炼,促进静脉回流,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对于长期卧床和制动的病人应同时指导其家属,加强病人床上运动,如:定时翻身,协助病人做四肢的主动或被动锻炼。避免在膝下垫硬枕、过度曲髋、用过紧的腰带和紧身衣物而影响静脉回流。,4,保护静脉静脉壁损伤也是引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长期静脉输液者,应尽量保护静脉。,5.,及时就诊若突然出现下肢剧烈胀痛、浅静脉曲张伴有发热等,应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及时就诊。,三、骨筋膜室综合征,骨筋膜室是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及深筋膜所构成。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指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候群。又称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病因,1.,骨筋膜室容积骤减,(,l,)外伤或手术后敷料包扎过紧。,(,2,)严重的局部压迫:肢体受外来重物或身体自重长时间的压迫。,2.,骨筋膜室内容物体积迅速增大,(,1,)缺血后组织肿胀:组织缺血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强,液体渗出、组织水肿、体积增大。,(,2,)挫伤、挤压伤、烧伤等损伤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渗出增加、组织水肿、容积增加。,(,3,)小腿剧烈运动,如长跑、行军。,(,4,)骨筋膜室内出血,血肿挤压其他组织。,骨筋膜室综合征,临床表现,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临床表现以局部为主。只在肌肉缺血较久,已发生广泛坏死时,才出现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脉率增快、血压下降,白细胞计数增多,血沉加快,尿中出现肌球蛋白等。,1.,疼痛:创伤后肢体持续性剧烈疼痛,且进行性加剧,为本征最早期的症状。是骨筋膜室内神经受压和缺血的重要表现。神经组织对缺血最敏感,感觉纤维出现症状最早,必须对此予以足够重视,及时诊断和处理。至晚期,当缺血严重,神经功能丧失后,感觉即消失,即无疼痛。,2.,指或趾呈屈曲状态,肌力减弱。被动牵伸指或趾时,可引起剧烈疼痛,为肌肉缺血的早期表现。,3.,患室表面皮肤略红,温度稍高,肿胀,有严重压痛,触诊可感到室内张力增高。,以上症状和体征并非固定不变。若不及时处理,缺血将继续加重,发展为缺血性肌挛缩和坏疽,症状和体征也将随之改变。,骨筋膜室综合征,缺血性肌挛缩的五个主要临床表现,,5,个“,P”,(,1,)由疼痛(,pain,)转为无痛。,(,2,)苍白(,pallor,)或发绀、大理石花纹等。,(,3,)感觉异常(,paresthesia,)。,(,4,)麻痹(,paralysis,)。,(,5,)无脉(,pulselessness,)。,骨筋膜室综合征,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一经确诊,应立即切开筋膜减压。早期彻底切开筋膜减压是防止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