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总论课件

上传人:3626209****147198... 文档编号:244999544 上传时间:2024-10-0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诊断学总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医诊断学总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医诊断学总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医诊断学,二,OO,三年六月,制作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诊断教研室,制作人员,曹洪欣,沈,雁,刘华生张华敏,郑,杨,林晓峰,谢 宁 龚其淼 于 涛,版权所有,违者必究,目 录,绪论,望诊,舌诊,闻诊,问诊,切诊,八纲辨证,病性辨证,脏腑辩证,其他辨证,诊断思路与方法,病历书写与要求,10/7/2024,4,绪 论,10/7/2024,5,中医诊断学绪论,诊断,对病人询问检查,掌握病情资料,运用中医基础理论进行分析,对病人所患病、证作出概括性判断。,10/7/2024,6,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课,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10/7/2024,7,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诊法,诊 病,辨 证,病案,10/7/2024,8,(一)诊法,望诊,是通过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及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病情,测知脏腑病变。,闻诊,是从病人语言、呼吸等声音及病人体内发出的异常气味来辨别病情的诊查方法。,10/7/2024,9,问诊,是询问病人或其家属,了解患者平时的健康状况、自觉症状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诊疗情况等。,切诊,是诊察患者的脉候和触按身体有关部位,掌握病体的变化情况。,10/7/2024,10,(二)诊 病,诊病,,,即诊断疾病,判断病种。通过分析四诊资料,得出病名诊断的思维过程。,疾病,是在正虚邪凑条件下,机体内出现的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邪正交争,阴阳失调的全部演变过程,具体表现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各阶段相应的证候,。,10/7/2024,11,(三)辨证,证,,,即证候,是对疾病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等病理概括,是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性两方面情况的综合,也是疾病的本质。,辨证,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对各种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证候,揭示疾病本质。,10/7/2024,12,证,名,证候的名称。,证候,证所表现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体征。,证型,证候的类型。,10/7/2024,13,常用的中医辨证方法包括八纲辨证、病性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10/7/2024,14,(四)病案,病案,又称病历、诊籍,是临床有关诊疗等情况的书面记录。,要求详细而如实地记录患者的病情、病史、诊断和治疗等情况。,10/7/2024,15,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一)司外揣内,(二)见微知著,(三)以常衡变,10/7/2024,16,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整体审察,四诊合参,辨证求因,病证结合,10/7/2024,17,(一)整体审察,从整体的角度认识、诊察病证的原则,称为,“,审察内外,”,。,10/7/2024,18,(二)诊法合参,诊法合参,又称四诊合参。,是指望、闻、问、切四诊并重,诸法相参,方能见病知源。,10/7/2024,19,(三)辨证求因,辨证求因,是对疾病具体征象进行综合分析,探求疾病的本质。,辨证求因,即通过患者的自觉症状和四诊检查所得,确定病因、病位、病性和病势等,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确切的依据。,10/7/2024,20,(四)病证结合,病证结合,,系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中医治疗疾病,既要对疾病作出确切的诊断,又要辨明疾病所表现的证候,才能进行整体论治。,10/7/2024,21,四、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周礼:,“,以五气、五声、五色,眡其死生,”,。,扁鹊传:,“,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而,“,言病之所在,”,。,黄帝内经:望神、察色、闻声、问病。,难经:望闻问切,尤重独取寸口。,淳于意创立,“,诊籍,”,。,10/7/2024,22,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首次确立辨证施治理论。,西晋,王叔和脉经,是现存最早的脉诊专著。,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第一部论述病因病机与证候诊断的专著。,元杜本编敖氏伤寒金镜录,是现存最早的舌诊专著。,10/7/2024,23,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提出十怪脉。,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提出,“,十问歌,”,、,“,二纲六变,”,、,“,脉神章,”,。,明,李时珍濒湖脉学详述27部脉。,明,李中梓诊家正眼,明,周学霆三指禅,明,徐灵胎洄溪脉学,10/7/2024,24,五、中医诊断学的学习方法,要熟练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还要融汇贯通,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要掌握辨证的思维方法,10/7/2024,25,再 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