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专题鉴赏

上传人:ra****d 文档编号:244916128 上传时间:2024-10-06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轼词专题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苏轼词专题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苏轼词专题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 黄 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绘画:善画竹,论画主张神似,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三寸有余,为人宽大如海”。苏轼中进士时二十一岁,神宗时期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1080年(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诗庄词媚,词多写,男欢女爱,离愁别恨,,只宜写得,缠绵婉媚,“香而软”。,苏轼打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把凡是诗所能表现的题材和主题,都在词里表现,正如刘熙载所说的,达到“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程度,使词走出了深闺小楼,进入社会民生的广阔天地中。这就大大地扩展了词的表现功能开创了,豪放词风,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上阕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豪兴勃发,气势恢宏,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记叙出猎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把一首生活随笔式的小词写成了充满爱国激情的作品。读起来,韵调铿锵,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境界开阔,是一首表现了苏轼豪放风格的成功之作。,【品评】,苏轼十九岁与同郡王弗结婚,嗣后出蜀入仕,夫妻琴瑟调和,甘苦与共。十年后王弗亡故,归葬于家乡的祖莹。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一次梦见王弗后写的,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生者与死者虽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解,始终存在。“不思量,自难忘”两句,看来平常,却出自肺腑,十分诚挚。“不思量”极似无情,“自难亡”则死生契阔而不尝一日去怀。这种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怎么也难以消除。,上片纪实: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下片记述梦境,抒写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下片记梦:突出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本诗的悲伤基调。,运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情。这首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赏析,词人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把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此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合人事。,上片写景:明月 超脱世俗的孤高,人间真情的温暖,下片怀人:寄托人生理想,告慰离别亲情,构思奇特,独辟蹊径,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乌台诗案贬谪黄州,是苏轼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转折点。,前期,以儒家思想为主,充满了入世精神和社会历史责任感,。,后期,以求身处逆境时的精神解脱,佛、道思想占据了主流,外儒内佛。,后期的思想和创作奠定了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那种谈笑于生死之际的旷达情怀,那种历经磨难而始终乐观向上、任性逍遥、随缘自适的精神是在贬谪黄州以后才真正树立起来的。,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卜算子就是初至黄州在定惠院月夜感兴之作。到黄州之初,亦因罪废之余,灰心杜口,谢绝交往。由于牵连甚广,这时,“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彼此音问,一时尽绝,苏轼不能不深怀幽居离索的内心隐衷。此词以“幽人”自称,就反映了他在这种特定环境下的处境与心情。,词人传神地描绘了孤鸿的形象,它孤傲、独立、甘于寂寞,正反映了作者幽愤苦寂的心情。,定风波,创作背景,元丰五年(1082)春天。,苏轼因“乌台诗案”贬黄州(今黄冈),处境险恶,生活穷困,但他仍旧很坦然乐观。,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上片借自然界骤然而来的风雨象征现实的政治生活,“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他不为外界一切侵扰所动摇的胸襟与休养。,这里的烟雨与平生已经在词人身心深处得到了统一,,它不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消极遁世思想,而是一种平和宁静、超然洒脱的心态,。,下片写对人生的深刻体会。,“回首向来萧瑟处”指刚刚经历的“风雨”、“微,冷”、“斜照”,但它们都已经“归去”,剩下的是“,也无风雨也无晴”,好象刚才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只要自己对一切逍遥自得,安之若素,则世间的一切在自己胸中都是一样的,本无什么雨忧晴喜可言,。,无疑这是禅学的影响,即所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经第五品)苏轼正是在这种禅宗境界中得到超脱。,苏东坡这首,定风波,是,借题发挥,写眼前景,谈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于是便有了这首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这,是苏轼贬谪黄州时期的自我画像。这个在风雨中处变不惊、“吟啸徐行”的形象,非常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处困境而安之若素,把失意置之度外的精神面貌和阔大心胸。,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题 解】蝶恋花,又名鹊踏枝、凤栖梧原为唐教坊曲,双调,六十字。,这首蝶恋花作于何时已不可考。只知苏轼晚年贬官惠州期间,曾叫随行的侍妾朝云歌唱。,这首词在感叹春光易逝、佳人难得中,表现出作者寂寞失意的惆怅,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换言之,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与他们相比,苏东坡真是好命。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