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

上传人:细水****9 文档编号:244895232 上传时间:2024-10-0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5.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崔宇晨,一、我国现有军事制度和组成,二、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发展历程,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军事理论中的的成果,四、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创新发展,目录,一、我国现有军事制度和组成,一、我国现有军事制度和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主要的武装力量,简称人民解放军或解放军(PLA),其历史可追溯至1927年的南昌起义。解放军的最高军事机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三大军种及一个独立兵种第二炮兵组织而成。,中国人民解放军,世界上唯一的一支党性军队,全球现役军人最多的部队,基本特点,一、我国现有军事制度和组成,组成,中央军委,四总部,七大军区,各军兵种,军事院校,第一任主席,毛泽东,1949-1976,第二任主席,华国锋,1976-1981,第三任主席,邓小平,1981-1989,第四任主席,江泽民,1989-2004,第五任主席,胡江涛,2004-2012,第六任主席,习近平,2012-至今,一、我国现有军事制度和组成,中央军委,四总部,七大军区,各军兵种,武装警察,一、我国现有军事制度和组成,军衔制度,上将,中将,少将,少校,中校,上校,大校,少尉,中尉,上尉,将官,校官,尉官,士官,义务兵,二、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发展历程,二、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发展历程,由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曾一度形成所谓,“,城市中心论,”,的模式,,“,城市工人武装起义,”,被视为无产阶级革命惟一正确的道路。共产国际也一直用这个模式指导中国的革命。从瞿秋白到李立三,反复尝试的结果,证明这条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毛泽东最早领悟到中国革命战争不能机械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不能走城市中心的道路,而必须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先在广大农村地区发展革命力量,然后占领城市,走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独特之路,并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军事路线。,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在党内取得统治地位后,机械搬用马克思主义,机械执行共产国际指示,不承认中国的山沟里能够产生马克思主义,完全排斥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总结出来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全党开始认识到一个深刻道理:中国革命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指导,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必须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理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军事理论中的成果,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军事理论中的成果,1、毛泽东军事思想,创建领导了中国工农红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科学地提出了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制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精髓,:一切从战争的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战争和指导战争。,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军事理论中的成果,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概括说来,是邓小平1975年参加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工作,尤其粉碎,“,四人帮,”,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依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原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世界战略形势、新时期中国国情、现代战争特点和军队建设的现状,进行深刻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设所作的科学的理论概括。,积极防御的方针战略,走精兵之路,“,百万大裁军,”,贯彻条例,治军要严,加强科学研究,改善武器装备,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军事理论中的成果,3、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指江泽民关于新时期军事战略、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基本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体现;是根据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新任务,创立的新时期我军建军学说;是我军新时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纲领。,正确处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防,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军事理论中的成果,4、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是胡锦涛关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军事战略、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思想理论体系,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新阶段的国际战略格局、国家安全形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而制定的我国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新形势下对军队的重新定位,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军队建设全面机械化、信息化,以人为本,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参与国际安全领域合作,四、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创新发展,四、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创新发展,1、坚持马克思主义战争观,作出对当代战争与和平问题的新判断。,马克思主义研究战争的根本目的在于消灭战争。,毛泽东同志认为,虽然帝国主义发动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但制止战争危险的力量发展也很快,,“,新的世界战争是能够制止的,”,。,邓小平同志高屋建瓴指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坚持和深化了邓小平同志的战略判断,进一步指出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但局部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四、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创新发展,2、着眼国家战略全局,形成富国强军相统一的新思想。,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确保国家持久发展和安全。,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提出中国必须要做好,“,两件大事,”,,即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和建设强大的经济力量,并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中进一步阐明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指出,“,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胡锦涛,同志,着眼新世纪新阶段国家战略全局,强调富国和强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四、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创新发展,3、以国家利益为核心,赋予人民军队历史使命的新内涵。,我军历史使命历来同党的历史任务、国家根本利益紧密相连。随着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心任务的发展变化,军队的职能使命也随之延伸拓展。,新中国时期,,我军把,“,巩固国防,保卫领土主权完整,反对任何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作为神圣职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分析时代特征变化、正确把握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及时赋予我军历史使命新的内涵。,新世纪,,根据党的三大历史任务,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军队的历史使命,。,四、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创新发展,4、应对形势环境发展变化,明确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的新要求。,坚持人民军队性质宗旨,事关永葆我军的先进性,事关党的事业成败、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和国家长治久安。,“,党指挥枪,”,,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缔造者毛泽东在建军之初就确立的一个根本原则。,军队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的性质。,我军在建设发展中坚决贯彻这一要求,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军,进一步巩固了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思想基础,保持了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四、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创新发展,5、坚持积极防御战略方针,探索加强军事斗争准备、提高打赢能力的新举措。,制定军事战略方针,历来是我们党的领导核心和军队最高统帅深刻思考、精心运筹的重大问题。,中国成立后,面对帝国主义可能发动的战争威胁,,我国军事战略以,“,备战止战,”,等为核心的军事斗争准备思想,为遏制战争爆发起到了重要作用。,80年代中期,,从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和国家发展状况出发,明确提出未来反侵略战争的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二十一世纪初,,明确,了,信息化战争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战争的基本形态,要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上,以军事斗争准备牵引军队现代化建设。,2015年中国军事战略白皮书,军队使命任务,“,五个适应,”,新要求:,1、适应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新要求,2、适应国家安全形势发展的新要求,3、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新要求,4、适应国家战略利益发展的新要求,5、适应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军队使命,“,四个维护,”,1、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3、坚决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4、坚决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2015年中国军事战略白皮书,中国军队八项战略任务,军兵种和武警部队发展战略,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