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基础》PPT课件

上传人:y****n 文档编号:244702427 上传时间:2024-10-05 格式:PPT 页数:116 大小: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实词基础》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文言实词基础》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文言实词基础》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樟树中学2012届高三应届,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文言实词,*,高考复习之文言文阅读,第一节 文言实词,1,文言实词,(11年重庆高考)江公皋传 清蓝千秋,江公讳皋,字在湄,号磊斋,世居桐城之龙眠山下。性敏慧,弱冠举于乡。未几,成进士,除瑞昌令。,瑞昌隶九江,负山带湖,民疲苶多盗,逋赋日积。公至日,前令坐系凡三辈,其一竟以累死,妻子不能归,公慨然白府,身任所逋,悉罢遣前令,归其妻孥子女。县郭并河,岸崩壅故道, 公捐俸倡首集赀筑堤,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是时闽、楚告警。瑞昌与楚邻,奸民乘间行剽劫,吏议发兵剿,公曰:“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耳。”因勒乡堡长宣谕利害,督丁壮材勇者巡察,时刺取其渠魁击杀之,盗遂息。,未几,迁巩昌守。时大军入蜀,道巩昌,军兴旁午,民疲困,卒益骄悍,或窃出渔夺,无敢呵者。公行部巡行所属部域,考核政绩。出郊,见数骑驰突过车,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越四岁,移刺柳州。柳僻南服,俗犷悍。时新收粤西,兵留镇柳州,军中多掠夺妇女,哭泣思归。公白大府,缴营帅籍,一、考题热身,2,文言实词,所掠赴郡讯之,恳归者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明年,柳帅卒,饷不继,士擐穿甲哗军门,公遽出,与期匝一周月给,士卒信公,稍解去。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饷应期至,军乃戢。粤西山峻削,柳尤连险,万石离立,斤斧所不厦,颇多巨木。时上方修太和殿,使者采木且及柳,柳人大恐。亡何,使者至,公即呼柳民问所产巨木地,令前导,公骑偕使者往视木。行数里,至绝巘下,山石嶙峋,木森森挺出,下临崖谷,马不能前。公解鞍,踞地稍憩,徒步邀使者登,使者有难色。公日:“上命也,木苟可出,守臣当先以身殉。”遂短衣持筇,扶两小吏先登,使者强随之,半崖路绝,无置足所。公仰视木顾使者日:“何如?”使者咋舌,大呼亟返,曰:“是不可取。”公曰:“木具在是,赖使者为上言不可取状。”使者遂还,奏免,柳民欢呼戴上恩德。,公享年八十有一,卒康熙乙未。公性廉明,故所在有声绩。为人孝友恬淡,通达时务,习吏事。始终洁白一节,贤达皆叹仰之。(有删节),【注】逋赋:拖欠的赋税渠魁:首领军兴旁午:军队征敛繁多,3,文言实词,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 籍:登记,B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 趣:通“趋”,前往,C使者采木且及柳 且:将要,D公仰视木顾使者日 顾:回头看,【答案】B,【考点】本道试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等级为B(理解)。,【解析】B项趣:c,通假字“促”,催促,督促的意思。文言实词的理解不仅仅要掌握它的常用义项,更需要娴熟地根据上下文进行甄别。,4,文言实词,【参考译文】,江公名皋,字在湄,号磊斋,世代居住在桐城的龙眠山下。江皋天性敏锐聪慧,二十岁的时候被乡里举孝廉,不久,中进士,被任命为瑞昌的县令。,瑞昌隶属九江郡,依山傍水,民众疲惫不堪又频发盗贼,所以拖欠赋税且日积月累。,江公上任的那天,发现前任县令因此被治罪且连累三代人,有一个亲属居然受牵连致死,他的妻子孩子都不能回家,江公感慨于此,于是禀告上级官府,亲自负责民众拖欠的赋税,将前任县令的家眷全部遣送回家。瑞昌县城靠近一河,河岸崩溃堵塞了以前的水道,江公捐出自己的薪水倡议大家集资修筑堤坝,考虑如何使堤坝坚固长久,当地民众称这个堤坝叫“江公堤”。当时闽楚有警讯,瑞昌与楚地相邻,土匪利用小路打劫,官吏们建议派兵剿灭他们,江公说: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于是就勒令乡里保长宣读告示明示利害关系,派勇敢的壮丁巡查路况,后来抓获了劫匪首领并处死了他,盗贼于是就平息了。,不久,江公升官做了巩昌的太守。但是大军进入蜀地,取道巩昌,军队征敛繁多,民众感到疲乏窘困,士兵却更加骄横强悍,有的私自去民间,5,文言实词,掠夺,也没有人敢呵斥他们。江公例行公事巡行他所管辖的地区考核下属政绩。在郊外,看到几个骑兵飞快地经过他的车队,江皋呵斥他们停下来,审问得到实情,立刻捆绑起来送到大帅那里斩首示众,从此驻军纪律严明没有谁敢危害百姓了。,四年之后,江公出任柳州刺史。柳州地处偏僻的南方地区,风俗粗犷剽悍。当时刚刚收复粤西,军队留在柳州镇守,军队中有很多掠夺来的妇女,她们哭泣着想回家。江公禀告大府(官名),带着军营统帅登记被掠夺来的妇女并到郡上通知此事,请求回家的人根据路程远近派发路费让她们回家,总共资助了数百个人。第二年,柳州统帅去世,军饷没有办法按时发放,士兵们穿着盔甲在军帐前示威抗议,江公很快就出了军帐,和他们定下一个月后发放军饷,士兵们相信江公,慢慢地就解散了示威活动。江公立即快马送信到台省紧急发军饷,军饷如期发放,军队才收敛了。粤西的山很陡峭,柳州更是连山险峻,山石错落,没有办法去砍伐,山上有很多大树。当时皇帝正在修建太和殿,皇帝派来采伐巨木的使者即将到达柳州,柳州人很惊恐。不久,使者到了,江公就询问柳州民众柳州哪里产巨木,命令他在前面带路,江公骑马带着使者前往看巨木场地。行了好几里路,到了绝壁之下,山上石头嶙峋,大树阴森而出,在它的下方就是深谷,马不能前行。江公解下马鞍,蹲在地上稍微休息了一下,然后邀请使者徒步登山,使者面露难色。江公说:这是皇帝的命令,巨木如果可以得到,地方长官理当身先士卒。于是卷起袖子拄着拐杖,扶着两个小兵先自登山,使者勉强跟随着他,走,6,文言实词,7,文言实词,(11年山东高考)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管仲对曰:“质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其可平?”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放旧罪,修旧宗,立无后,则民殖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8,文言实词,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笔。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使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时纵,关讥而不征,市书而不赋,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注】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9,文言实词,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B泽命不渝,信也 渝:坚持,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D若济大水有舟楫也 济:渡过,【答案】B,【解析】渝,改变、违背,【高考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备考提示】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如本题可用“坚贞不渝”推导。,10,文言实词,文言文参考译文:,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说:“治理百姓的人,必须知百姓的疾苦,并且用道德使百姓忧惧,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让百姓止步不来(或:不用刑罚恐吓百姓,不用强力禁止百姓)。注意这四点,足够可以治理好百姓了。”桓公说:“好,不要停止,既然如此,又该怎样具体实行呢?”管仲回答说:“诚信而极尽忠心,严肃而有礼,认真注意这四者,就可以实行。”桓公说:“请让我听听您的主张。”管仲回答说:“守信用,人民就相信;行忠诚,人民就怀德;严肃,人民就敬畏;有礼,人民就赞美。常语说,舍掉性命而不肯食言,就是信;不是自己想要的就不强加于人,就是仁;内心坚定而仪表端正,就是严;诚信而谦让,就是礼。”桓公说:“好呵!”,桓公又问说:“我想修明政事以行时于天下,那可以做到么?”管子回答说:“可以。”桓公说:“从哪里开始做就行呢?”管子回答说:“从爱民做起。”桓公说:“爱民之道如何?”管子回答说:“公治理公族,家治理家族,使他们事业互相关系,俸禄互相补助,人民就相亲了。宽放旧罪,救助旧宗,为无后者立嗣,人口就增殖了。,减少刑罚,薄收赋税,那么人民就富裕了。各乡选用贤土,使之在国内施教,人民就有礼了。(国君)发出的政令不随便更改,那么百姓就会走上正轨(或:百姓的秩序就走向正常了)。这些就是爱民之道。”,11,文言实词,桓公坐在位置上,管仲、隰朋进见。站了一会儿,有两只鸿雁飞过。桓公叹息说:“仲父,那些鸿雁时而南飞,时而北飞,时而去,时而来,不论四方多远,愿到哪里就到哪里,是不是因为有两只羽翼,所以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管仲和隰朋都没有回答。桓公说:“你们两位为什么都不回答?”管子回答说:“君上您有成就霸王之业的心愿,而我则不是成就霸王之业的大臣,所以不敢回答。”桓公说:“仲父何必这样,为什么不进直言,使我有个方向呢?我有仲父,就像飞鸿有羽翼,过河有船只一样,仲父不发一言教导我,我虽然有两只耳朵,又怎么听到治国之道和学得治国的法度呢?”管子回答说:“您想要称霸诸侯、成就一番大事业吗?那么就一定要从它的根本(或:根本的事情)做起。”桓公移动身体离开席位,拱手而发问说:“敢问什么是它的根本?”管子回答说:“齐国百姓,便是您的根本。百姓很怕饥饿,而当前收税很重;百姓很怕死罪,而当前刑政严酷;百姓很为劳顿忧伤,而国家举事竟没有时间限定。您若能轻征赋税,百姓就不愁饥饿;宽缓刑政,百姓就不愁死罪;举事有时间限定,百姓就不为劳顿忧伤了。”桓公说:“我听到仲父说的这三点,算是懂得了。我不敢私听这些话,要举荐给先君才行。”于是命令百官有司,削好木板并备好墨笔。第二天,全体都在太庙的门庭朝见,为百官确立了法令。使纳税者只出百分之一,孤幼不准处刑,水泽按时开放,关卡只查问而不征税,市场只书契而不深税,对近处示以忠信,对远处示以礼义。这样实行了几年,人民归附之众,竟好象流水一样。,12,文言实词,陌生词的考查,二、考点讲解,高考中文言文阅读考查实词词义的一题,往往会出现没有,见过的实词或难以理解的实词。如2010年高考广东卷的第一题。,13,文言实词,例1,(2010年高考广东卷)丁丑,俞瑱在居庸关剽掠,居民窃走来告。上曰:“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百人守之,万夫莫窥。今俞瑱得之,利为彼有,势在必取。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若纵之不取,彼增兵守之,后难取也。”乃命徐安往讨之。安攻拔其城,俞瑱走怀来,依宋忠。捷至,上曰:“使贼知固结人心,谨守是关,虽欲取之,岂能即破?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乃令吴玉守之。上语诸将曰:“宋忠拥兵怀来,居庸关有必争之势,因其未至,可先击之。”诸将皆曰:“贼众我寡,难与争锋,击之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上曰:“非公等所知。贼众新集,其心不一;宋忠轻躁寡谋,狠愎自用,乘其未定,击之必破。”,癸未,上率马步精锐八千,卷甲而进。 甲申,至怀来。先是,获贼间谍,言宋忠诳北平将士云:降家皆为上所杀,委尸填满沟壑,宜为报仇。将士闻之,或信或否。上知之,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众遥见旗帜,识其父兄子弟咸在,喜曰:“噫! 我固无恙。是宋都督诳我也,几为所误!”遂倒戈来归。宋忠余众,仓皇列阵。未成,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宋忠大败,奔入城。我师乘之而入,宋忠匿于厕,搜获之。并擒俞瑱,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14,文言实词,【注】,上:皇上,指朱棣。,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选自明谢,蕡,后鉴录卷下,有删改),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上语诸将曰 语:谈,B委尸填满沟壑 委:放置,C识其父兄子弟咸在 识:标志,D噫!我固无恙 恙:祸患,【答案】D,15,文言实词,【解析】,A项,语:告诉。,B项,委:堆积。,C项,识:知道,引申为意识到。,其中B项中的“委”就是很少见的一个文言实词,推断其词义要根据上下文意来推测。,16,文言实词,参考译文:,丁丑,俞瑱在居庸关一带抢掠,当地百姓偷偷地跑来报告。皇上说:“居庸关山路险峻,是护卫北平的险要关键之处,百人把守,万人不能攻下。现在俞瑱占有了它,有利地势被他所拥有,此种情势,一定要收回它。这就像一家的后门,怎么能丢弃送给盗贼?现在趁着他刚到,再加上抢掠,民心不归附,攻取很容易;如果放纵他而不攻取,等到他增兵把守居庸关,以后攻取就难了。”于是命徐安前往讨伐他。徐安攻克了居庸关,俞瑱逃往怀来,依附宋忠。捷报传来,皇上说:“假如俞瑱知道笼络人心,谨慎把守这个居庸关,即,使想攻取它,怎么能一攻即破?现在上天把(这个地方)送给我,不可错过(机会)呀。”于是命吴玉把守居庸关。,皇上对各位将领说:“宋忠驻军怀来,居庸关是必争之地,趁他还没来到,可以先攻打宋忠。”各位将领都说:“敌众我寡,很难取胜,攻打宋忠对我们不利,应当固守居庸关来等待他的到来。”皇上说:“事情不是你们所了解的这样。敌军是刚刚聚集起来的,他们不能团结一心;宋忠心浮气躁缺少谋略,心狠武断、自以为是,趁他们没有安定下来,攻打他一定会攻破。”,17,文言实词,癸未,皇上率领精锐骑兵八千,穿着铠甲进发。 甲申,到达怀来。在此之前,抓获敌人的一个间谍,说宋忠欺骗北平的将士们说:投降者的家人都被皇上所杀,尸体堆积,填满了沟壑,我们应当替我们的家人报仇。将士们听他这么说,有的相信有的不信。,皇上知道了这件事,就让投降士兵的家人做前锋,仍用他们以前的旗帜。将士们远远看见旗帜,知道自己的父兄子弟都在,高兴地说:“嘻!我们原本就没什么祸患。只是宋都督欺骗我们,差点上了他的当!”于是倒戈投降。宋忠剩余的士兵,仓皇列阵。还没有准备好,皇上指挥军队渡过河水,擂鼓呐喊径直冲向敌人的队列。宋忠军队大败,逃入城里。我军乘胜追击,宋忠躲藏在厕所里,被搜索捉到。还捉获了俞瑱,在阵前斩杀了孙泰,其余全部投降。,将士们因为已经抓获宋忠而喜形于色,皇上说:“宋忠原本是个庸才,用花言巧语骗取好处,谄媚阿谀,奸猾邪恶,靠贿赂得到官职。刚执掌兵权,就骄纵跋扈,这种善于迷惑别人的小人,我看他不过是狐鼠之辈罢了。小小的胜利,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各位将士都点头称是。,18,文言实词,准确推断陌生的实词的含义,考生可采用以下几个解题技法:,1语境推断法。文言实词含义丰富,大多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所以要想对其含义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考生须要联系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2巧借字形法。中国汉字中会意字和形声字占很大一部分,因此考生可以根据实词的形旁来判断其含义。,19,文言实词,3迁移联想法。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考查题趋于浅近,且贴近生活,贴近课本。因此,考生在揣测文中实词的含义时可以迁移联想,从而对这些实词作出正确的解释。,4语法辨别法。所谓语法辨别,是指运用现代汉语的语法常识,通过判断实词词性的方法对所给选项进行推断排除。,5妙用修辞法。在古代汉语中常常会出现“互文见义”、“同义词复用”等文言现象,因此考生可以根据这一特征,借助已知实词的含义推断未知实词的含义。,20,文言实词,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柳秀才,明季,蝗生青兖间,渐集于沂,沂令忧之。退卧暑幕,梦一秀才来谒,峨冠绿衣,状貌修伟,自言御蝗有策。询之,答云:,“,明日西南道上有妇跨硕腹牝驴子,蝗神也。哀之,可免。,”,令异之。治具出邑南。伺良久,果有妇高髻褐帔,独控老苍卫,缓蹇,北度。即蒸香,捧卮酒,迎拜道左,捉驴不令去。妇问:,“,大夫将何为?,”,令便哀求:,“,区区小治,幸悯脱蝗口。,”,妇曰:,“,可恨柳秀才饶舌,泄我密机!当即以其身受,不损禾稼可耳。,”,乃尽三卮,瞥不复见。,后蝗来,飞蔽天日,竟不落禾田,尽集杨柳,过处柳叶都尽。方悟秀才柳神也。或云:,“,是宰官忧民所感。,”,诚然哉!,(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注】,缓蹇:迟缓艰难的样子。,21,文言实词,答案:,D,解析:,D项中的,“,瞥,”,,应解释为,“,一瞥之时,”,,喻其短暂,即,“,倏忽,一下子,”,。,22,文言实词,【参考译文】,明朝末年,青、兖二州发生蝗灾,并渐渐蔓延到沂县,沂县的县令对此很担忧。这天在公堂幕后休息时睡着了,梦中见一位秀才前来拜见,秀才头戴高冠,身穿绿衣,状貌修伟,自称有抵御蝗灾的好办法。问他有什么办法,秀才回答说:,“明日在西南道上,有个妇人骑着一头大肚子母驴,她就是蝗神。向她哀求,可以免却蝗灾。”县令感到这个梦很奇怪。就置办好酒食早早来到城南。等了很长时间,果然有个妇人,梳着高高的发髻、披着褐色斗篷,独自一人骑着老驴,缓步往北走着。县令当即点燃香烛,捧着酒杯,迎上前去,恭谨地站在道路左边,并捉住驴子不让走。妇人问:“您想干什么?”县令便哀求道:“区区小县,希望能得到您的怜悯,逃脱蝗口!”妇人说:“可恨柳秀才多嘴,泄露我的机密!那就让他身受蝗害,不损害庄稼就是了。”于是饮酒三杯,转眼间不见了。过后蝗虫飞来,遮天蔽日,却不落在庄稼地,只是云集在柳树上,蝗虫经过的地方,柳叶全被吃光了。县令这才明白梦中的秀才就是柳神。有人说:“这是县官忧民所感动的。”确实如此。,23,文言实词,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选自苏轼集,有删改),24,文言实词,答案:,B,解析:,B项中的,“,绝人,”,,应解释为,“,超过同辈,聪明过人,”,。,25,文言实词,【参考译文】,黄州东南三十里有个乡镇沙湖,又称螺蛳店。我在那里买了几亩田,于是去那里观察田地,得了病,听说有个麻桥人庞安常医术高明但耳朵聋,就去他那里请他看病。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明领悟超过一般人,用纸给他写字,写不了几个,就能够懂得别人的意思。我和他开玩笑说:,“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们两个都是当代的怪人。”病好之后,和他一同游览清泉寺。寺在蕲水县城外两里多路,那里有个王羲之的洗笔池,水很甘美,池下方有条兰溪,溪水往西流。我作了一首诗歌:“山下短短的兰芽浸在溪水中,松林里沙子路上干净没有污泥,晚间潇潇细雨里子规啼鸣。谁说是人老了不再年轻?你看那流水还能向西!不要因为年老就唱起黄鸡催晓朱颜易逝那种消极悲观的歌曲。”这一天,喝得非常痛快才回去。,26,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考查,一词多义,,就是指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文言实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如“,抗,”,在“抗辞慷慨”(指南录后序)中为“,刚正不屈,”之义;在“非抗于九国之师也”(过秦论)中为“,匹敌,相当,”之义。,又如“,诸,”,在“怀王与诸将约”(鸿门宴)中为“,众,各,”之义;作兼词时,用在句中当“,之于,”讲;在“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中相当于“,之乎,”。,27,文言实词,例2,【答案】D,28,文言实词,【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现象。,除:台阶;,任命,授职。殆:,几乎;大概。,29,文言实词,例3,【答案】A,30,文言实词,【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诚”的意思,其中:,确实;,确实;,如果,果真;,如果,果真。,31,文言实词,1很多考生感觉学习文言实词非常吃力,觉得没有规律可循,其实不然。对于考纲中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考生应重点掌握,特别是文言实词的本义要当成重点来记忆。掌握了实词的本义,再由本义延伸出引申义或比喻义,这样就可以较快捷地掌握词语的含义,以简驭繁,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高考中,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并不仅仅局限于这120个常见的文言实词,有时一些较为生僻的词甚至是双音节词语也会考查,这就需要考生根据已知的文言实词的含义和上下文的文意来推断该实词的含义。,32,文言实词,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答案:,D,33,文言实词,解析:,A,对着;阻挡。,B.适合;必定。,C.应当;判罪。,D.应当;应当。,34,文言实词,答案:,C,35,文言实词,解析:,A,为,“,主张,”,;,B.为,“,道义,”,;,例句与C项均为,“,道理,规律,”,;,D.为,“,意向,主张,”,。,36,文言实词,答案:,C,37,文言实词,解析:,A,“,度,”,均为度量,计算;,B.,“,度,”,均为估计;,C.前,“,度,”,考虑,后,“,度,”,估计;,D.,“,度,”,均为限度。,38,文言实词,答案:,C,解析:,A,不是。,B.除了。,C.责怪。,D.不对,错误。,39,文言实词,答案:,C,解析:,A,使担负,使承受。,B.依仗,凭借。,C.辜负,对不起。,D.违背。,40,文言实词,古今异义的考查,古今异义,,是指古代汉语中的某一个词语仍然保留在现代汉语中,但其含义却有所改变。文言文中有相当一部分实词的意义古今有了不少变化,词义或扩大或缩小,或转移,或改变了词的感情色彩及其使用的对象、语境等。,古今汉语中,除大部分联绵词意义相同外,大多数词语即使词形相同,含义也多有不同。,41,文言实词,例4,【答案】A,42,文言实词,【解析】,A项古义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为招待来客的主人。意思相近。,B项古义为秋季的天空,今义为秋季。,C项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D项古义为形体和容貌,今义为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43,文言实词,例5,【答案】D,44,文言实词,【解析】,D项“河东”,在文中指“黄河以东”,“河”的意义现已扩大,泛指河流。,45,文言实词,正确理解古今异义,考生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词义扩大,如:“,雏,”,原指“小鸡”,现指幼小的动物及未定型前的最初形式,“雏鸟”“雏形”,(原指某事物的词,扩大到兼指特征、性质、功能相似的事物),“,甘,”,原指“味甜”,现还可指“心里乐意”“甘心情愿”,(由于感觉、性质相通,从原意扩大到其他感情相似的意义),“,中国,”,原指中原地区,现指全中国,(由专名扩大为通名),“,秋,”,本指一年中的“秋季”,现也可指一年,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由原只表示某事物一部分的词扩大到表整体),46,文言实词,2、词义缩小,如:“饿”,古义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现指一般的肚子饿,“怨”,在古代有“恨”的成分,在现代减弱为“不满,责,备”之意,(词义程度的减弱),“禽”,原是飞禽走兽的总称,现专指飞禽,“丈夫”,古义是男子的通称,现专指“妻”的配偶,“子”,古代指孩子时男女都可称,现只指“儿子”,(词义的表示范围的缩小),“劝”,古义有“鼓励、劝说、规劝”的意思,现无“鼓励”意,“迁”,古义有“迁移、变换、调任、升职、贬谪、流放”之,意,现只剩下“迁移、变换”的意义了,(词义义项的减少),47,文言实词,3、词义转移,如:“币”,古义指“礼物”,今义转移为“钱”,“涕”,古义指“眼泪”,今义作“鼻涕”解,“走”,古义为“跑、逃跑”,今义是“步行”的意思,“去”,古义指“离开某地”,今义则指“到某地去”,“勤”,古义是“辛苦”,与“逸”相对,今义是“做事尽力,不,偷懒”(,由表甲动作转移到表乙动作),“慢”,古义是“怠慢”,今义指“速度缓”,与“快”相对,(由表,甲义的范围转到表乙义的范围),“牺牲”,古义指“作祭品的牲畜”,为名词;现指“为某目的,而舍去自己生命或权利”,是动词,“假”,古义是“借”,作动词,现代指“非真的”,与“真”相对,变名词或形容词了(,由甲义转为乙义,词性也产生变化,),(由表甲事物转,到表乙事物),48,文言实词,4、语体色彩的变化,“明哲保身”,古义赞扬一个人聪明有智慧,善于适应环境,现指不坚持原则,只顾自己的处世态度,“复辟”,古义指失位君主复位,褒义;现指恢复旧制度,,贬义,“爪牙”,原指勇士、武将,现指“帮凶一类的坏人”,“衣冠禽兽”,原指官员(官服上绣着禽和兽),现指道德,败坏、行为象畜牲一样的人,(褒义变贬义),“乖”,古义指偏执,不驯顺,今义指“听话、安顺”,(贬,义变褒义),“谤”,古义指议论、批评他人过失,今义指“恶意中伤”,“祥”,古义指预兆,有吉有凶,今义多指吉兆,(中性变褒,义或贬义),49,文言实词,答案:,C,50,文言实词,解析:,A项中,“,所以,”,表原因。,B项中,“,非常,”,是,“,不同寻常,”,的意思。,D项中,“,至于,”,是,“,到,”,的意思。,51,文言实词,答案:,C,52,文言实词,解析:,“,不行,”,古指不能走路,今指差;,“,成立,”,古指成人自立,今指组建成功,或有根据站得住;,“,告诉,”,古指申诉,今指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私情,”,古指个人的感情,今指私人的交情或不正当的感情。,53,文言实词,答案:,A,54,文言实词,解析:,本题考查古今异义现象。,B项,,“,往往,”,:古,到处;今,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C项,,“,束发,”,:古,十五岁;今,系着头发。D项,,“,学书,”,:古,学写字;今,学习书本。,55,文言实词,答案:,B,56,文言实词,解析:,A项,“,时间,”,是此时、现实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用法不同。,B项,“,虽然,”,表示转折,与现代汉语用法一样。C项,“,将,”,动词,拿来;,“,来,”,过来;与现代汉语不同。,D项,“,扶持,”,当心、留意;与现代汉语不同。,57,文言实词,58,文言实词,例6,【答案】B,59,文言实词,【解析】,B项“父兄”偏在“兄”上,“兄长、哥哥”的意思;“庠序”是古代地方所设的学校,周代叫“庠”,殷代叫“序”,后世的学校通称“庠序”。,A项“公姥”偏在“姥”上,意为“婆婆”。“作息”偏在“作”上,“工作、操劳”的意思。,C项“异同”偏在“异”字,“同”为衬字,意为“不一样”。 “出入”偏义在“入”,“出”是衬字。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D项“弟兄”偏在“兄”上,“兄长、哥哥”的意思;“园”“圃”是相近词,分别是“种树的地方”“种菜的地方”,此处只取“园”之意。,60,文言实词,1一个词是否属于偏义复词,只有放在句子里,联系上下文看它是指两方面还是只指其中的一方面才能判断出来。至于偏向哪一方面,也只能放在句子里进行辨析。,2偏义复词的构成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掌握其构成方式有助于准确判断偏义复词。,(1)由两个意义,相对的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如,“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并序)中“作息”一词只有“作”的意义,没有“息”的意义。,61,文言实词,(2)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并列,的语素构成。,如,“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上)中的“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在句中只有“园”的意思,“圃”只是陪衬。,再如,“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芙蕖)中“耳目”一词只有“目”的意思。,62,文言实词,3懂得了偏义复词的构成方式后,辨析时还应该把握这样两个技法:,第一,弄清构成偏义复词的两个语素的具体含义;,第二,把偏义复词放入句中乃至文段中加以揣摩、判断。,例如,判断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一句中“,公姥,”是否属于偏义复词,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公”是指公公,“姥”是指婆婆;然后联系文段的语言环境可知,刘兰芝的公公已经去世。因此,此句中的“公姥”只有“姥”的意思,没有“公”的意思,“公姥”当为偏义复词。,63,文言实词,特别提示,须要注意的是,偏义复词与同义词连用很相似,考生要善于把二者区分开来。,同义词连用,时,其中的每一个实词的意义都予以保留;而,偏义复词,,是在某一语境下,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失去了。,例如“无毛羽以御寒暑”(汉书刑法志)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两个句子相比较,前一句中的“寒暑”是偏义复词,只有“寒”的意思,而后一句中的“寒暑”是两个单音词,兼有“寒”、“暑”二者的意思。,64,文言实词,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偏义复词,并说出词义偏在哪一个字上。,(1)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答案:,公姥偏义在“姥”,“公”是衬字。,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鸿门宴),答案:,车骑偏义在“骑”,“车”是衬字。,65,文言实词,(3)去来江口守空船 。 (琵琶行),答案:,去来偏义在“去”,“来”是衬字。,(4)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答案:,浅深偏义在“深”,“浅”是衬字。,(5)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答案:,国家偏义在“国”, “家”是衬字。,66,文言实词,(6)此诚危急存亡之秋。(赤壁之战),答案:,存亡偏义在“亡”, “存”是衬字。,(7)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论积贮疏),答案:,饥穰偏义在“饥”, “穰”是衬字。,(8)冀缓急或可救助。(谭嗣同),答案:,缓急偏义在“急”, “缓”是衬字。,67,文言实词,(9)人臣执事,何长短自言乎。(汉书),答案:,长短偏义在“长”, “短”是衬字。,(10)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孟子),答案:,云霓偏义在“云”, “霓”是衬字。,(11)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史记),答案:,得失偏义在“失”,“得”是衬字。,68,文言实词,69,文言实词,70,文言实词,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善刀而藏之,B骑皆伏曰:“如大王言。”,C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D莫春者,春服既成,例7,【答案】C,71,文言实词,【解析】,A项,“善”通“缮”,修治,拭擦。,B项,“伏”通“服”,佩服。,D项,“莫”通“暮”, 晚,将尽。,72,文言实词,下列各项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距关,毋内诸侯,B赢粮而景从,C悟言一室之内,D若属皆且为所虏,例8,【答案】D,73,文言实词,【解析】,A项,“距”通“拒”,把守;“内”通“纳”,“使进入”的意思。,B项,“景”通“影”,“影子”的意思。,C项,“悟”通“晤”,“面对面”的意思。,74,文言实词,1全面掌握教材中出现的通假字。,2根据上下文意来判定是否通假。,通假字是约定俗成的,不能随意通假,因此,在熟记所学过的课文中的通假字的基础上,如果根据上下文的文意理解不通某一个字或者词,我们可以辨析它是否存在通假现象。,75,文言实词,1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羽扇纶巾,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C樯橹灰飞烟灭,D一尊还酹江月,答案:,D,解析:,D,“,尊,”,通,“,樽,”,,酒杯。,76,文言实词,2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B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C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D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答案:,D,解析:,A项,,“,陵,”,通,“,凌,”,,欺侮。,B项,,“,具,”,通,“,俱,”,,全,都。,C项,,“,见,”,通,“,现,”,,出现。,77,文言实词,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B众不能堪,抶而仆之,C,主辱,臣死有余僇,D敛赀财以送其行,答案:,B,解析:,A项,,“,见,”,通,“,现,”,,出现;,C项,,“,僇,”,通,“,戮,”,,罪;,D项,,“,赀,”,通,“,资,”,。,78,文言实词,4下列各句中都含通假字的一项是(),张良出,要项伯 距关,毋内诸侯,沛公不胜杯杓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因击沛公于坐令将军与臣有郤 臣请入,与之同命,A B,C D,答案:,A,解析:,要邀;内纳;倍背;,蚤早;坐座;,郤,隙。,79,文言实词,词类活用,是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词类活用是指一部分实词(也有个别虚词)在一定的条件下临时改变原来所属那类词的语法功能而作另一类词用的现象。,识别词类活用主要根据上下文,从语法角度去分析。,六、词类活用,80,文言实词,文言词类的活用,动词活用,形容词活用,数词活用作动词,名词活用,81,文言实词,1名词宾语,籍,吏民,封府库。,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2副词作状语 名词,汉水又,东,。,3能愿动词 名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4名词补语,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词处在动词应该处的位置上。,名词,活用为,动词,类型示例,82,文言实词,6名词充当联合式或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之一。,7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8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独词分句,名词就活用为动词。,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5“所”名词,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83,文言实词,1朝,歌,夜弦 阿房宫赋,2晋,军,函岭,秦军氾南。烛之武退秦师,3朝,服,衣冠 邹忌讽齐王纳谏,4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名作动,驻军,。,名作动,唱歌。,规律:,两个名词连用,不是并列、偏正、修饰关系,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规律总结,名作动,穿上。,帝王:称帝称王,84,文言实词,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寡人之于国也),6今王,鼓乐,于此(孟子),规律:,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树:种植,鼓乐:击鼓奏乐,85,文言实词,9云青青兮欲雨 梦游天姥吟留别,10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1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名作动,下雨,名作动,游泳,规律:名词前面有副词或,能愿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作动,称王,86,文言实词,12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1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齐桓晋文之事),14江水又东(水经注),规律: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目:使眼色,王:称王,东:向东流,87,文言实词,15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16扣弦而歌赤壁赋,名作动,穿上衣服戴上帽子,名作动,歌唱。,规律:,名词前后用,“,而,”,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连接,这个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88,文言实词,总结,下列几种情形中的名词常用作动词:,1.用在代词前的名词,2.用在介宾短语前的名词,3.用在兼词前的名词,4.用在副词后的名词,5.用在能愿动词后的名词,6.用在所字后的名词,7.用在疑问代词后的名词,8.两个名词连用时的其中一个名词,9.两个重叠使用的前一个名词,89,文言实词,规律一:,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名词,活用作,状语,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90,文言实词,1表示比喻。,2表示对待人的态度。,3表示处所。,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江淮间。,译为:像,一样。,译为:当作,一样。,译为:在,91,文言实词,4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5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6表示时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译为:用(乘,凭借),译为:当面,译为:每天,92,文言实词,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2,日,削,月,割。,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上:向上,下:向下)(劝学),(日: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六国论),(南:向南,西:向西)(过秦论),规律二:,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规律二,93,文言实词,动,词,动词,活用为,为名词,及物,动词活用,为使动,不及物,动词活用,为使动,94,文言实词,动词,活用为,名词,规律,:,动词活用为名词,,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译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译为:,到的人。,译为:,埋伏的人(伏兵)。,95,文言实词,1项伯杀人,臣活之。,2可烧而走也。,3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活,之:使之活。,走,:使(之)逃跑。,动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怎样”,活用为有“使”“令”意义的动词。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一般来说,凡是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多属使动用法。,动词,使动用法,来,:使来。,96,文言实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意动,形容词,活用为,使动,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活用为,名词,97,文言实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处在主语、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之,”,等字或数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将军身被,坚,执,锐,。,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君安与项伯有,故,?,瑜等率,轻锐,继其后。,是故,圣,益圣,,愚,益愚。,译为,:坚硬的铠甲;锐利的武器。,译为,:长处;短处。,译为,:旧交情。,译为,:轻锐的部队。,译为,:圣人;愚人。,98,文言实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有时也不带),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活,用为一般动词。,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译为:,善待。,译为:,说坏话。,99,文言实词,使动用法,能够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行为或行动,例,项伯杀人,臣,活,之。,“臣活之”中的主语是“臣”,而“活”这个动作的发出者却是项伯,因而“,主语不一致”,,为使动用法。活:使之生存下来,意动用法,主观认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性质与状态,“认为宾语怎样”或“以为宾语怎样”翻译为,“认为”,“以为”,“把看成(当作)”,例,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侣,:以为侣,友,: 以为友,100,文言实词,形容词,活用为,使动,使动,用法,及物,动词活用,为使动,不及物,动词活用,为使动,名词,活用为,使动,使动的翻译有两种,一种为直译,,使,一种为意译,用相应的,及物动词,代替。,101,文言实词,动词,活用为,使动,动词的使动用法包括不及物动词使动和及物动词使动两种。表示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102,文言实词,(1)不及物动词活用为使动。,项伯杀人,臣,活,之。,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卒庭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吞二周而,亡,诸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译:,使活,,或意译为,救活,译:,使鸣,,或意译为,敲响,译:,使归,译:,使亡,,或意译为,灭亡,译:,使来,,或意译为,招来,103,文言实词,(2)及物动词活用为使动。,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译:,使跟从,,或意译为,带领,译:,使承担,,或意译为,救活,104,文言实词,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表示使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春风又,绿,江南岸。,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秦王恐其,破,璧。,译:,使,绿,,或译为,吹绿,译:,使,尊,,或译为,位居尊位,译:,使,固,,或译为,固定,译:,使,破,,或译为,撞(砸)破,105,文言实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名词活用为动词,表示主语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表示的人或事物。,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舍,相如广成传舍。,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齐威王欲,将,孙膑。,译:,使,复活,使,长肉,译:,使,住在,或,意译,为:安排,住在,译:,使,称王,或,意译,为:称王天下,译:,使,为将,或,意译,为:任命,为将领,名词,活用为,使动,106,文言实词,形容词,活用为,意动,意动,用法,名词,活用为,意动,107,文言实词,谓语中心语,主语,宾语,以,为,例如:一人横行天下,武王,耻,之。,译文,:纣王一个人在天下横行霸道,武王,认为,这是,羞耻,。,意动用法的翻译图示,意动用法的翻译格式:,(1)“认为(觉得) 怎么样”,(2)“把 当作 看待”,(3)“对 感到怎么样”,108,文言实词,形容词,活用为,意动,表示认为宾语具有某种人性质、状态。,成以其小,,劣,之。,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渔人甚,异,之。,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译,:认为小,译,:对感到奇怪,译,:以为羞,对感到羞耻,译,:认为奇特,译,:认为奇特,109,文言实词,(1)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2)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3)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入中国,则,中国,之。(韩愈原道),名词,活用为,意动,名词的意动用法,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某种人或事物,。,把,当作宾客对待,把,当作忧患,把,当作外族,;,把,当作中华人,110,文言实词,为动,动词不是直接支配宾语而是表示为宾语或对宾语施行某一动作。即,“,主语为宾语怎样,”,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为,而死,为,泣,类型,例句,释义,111,文言实词,其,它,词,数词用作动词。,六王毕,四海,一,。,朝辉夕阴,气象,万千,。,(统一),(变化万千),小结:,学习词类活用知识,有助于正确阅读理解文言文。,学习词类活用知识,要注意掌握和积累典型的例子。对于不典型的甚至模棱两可的可不必纠缠。,此外,不能只满足于能说出来某词是什么活用现象,还要能够准确地解释和翻译活用词。,从高考的角度说,一般不考这是什么词活用作什么词,考查较多的是某个词在某个句子里面是什么意思,,即放在选择题和翻译题来考查。,112,文言实词,阅读下文,完成2223题。,嗟来之食,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选自礼记檀弓下),【注】大饥:大荒年。食(s):拿饭给人吃。,蒙袂(mi):用衣袖蒙着脸。辑屦(j):身体迈不开步子的样子。,贸贸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样子。,嗟: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从:跟随。谢:表示歉意。,微:不应当。与:表示感叹的语气词。,113,文言实词,2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右,执,饮_,(2)予,唯,不食嗟来之食_,(3)从而,谢,焉_,(4)曾子,闻,之_,答案:,(1)拿着(2)只因为(3)道歉(4)听说,2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食”字的意义和用法。,(1)黔敖为,食,于路_,(2)予唯不,食,嗟来之食_,答案:,(1)读sh,食物,名词(2)读sh,吃,动词,114,文言实词,【参考译文】,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的饥饿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无力地拖着脚步,莽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吃食,右手端着汤,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