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复习课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4337419 上传时间:2024-10-0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复习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四单元复习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四单元复习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Thank you!,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复习课,复习目标,掌握三国鼎立、江南经济的开发、北方民族的融合和魏晋南北朝文化等知识,提升知识整合和概括归纳能力。,本单元内容主要有两条主线,政权的更迭和民族融合。通过构建知识框架,从整体上把握各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熟练掌握归纳整合知识的方法。,积极投入,高效复习。深入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但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如局部的统一,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北方民族的大融合等。统一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重难点再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两次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不同原因。,答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下令求贤,网络人才;开荒屯田,发展生产;曹操军事才能出众,有勇有谋。,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利的主要原因:第一,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第二,曹操的骄傲自满情绪;第三,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起了决定作用。最根本的原因: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曹操统一北方后,北方社会的经济尚未得到恢复和发展,无论统一的经济基础,还是统一的力量对比条件,都尚未成熟。,2.,三国形成的标志和发展生产的着重点。,答案:,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建都洛阳,东汉结束;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公元,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三国发展生产的着重点:魏国的水利、蜀国的丝织业和吴国的造船业。,3.,江南经济开发的条件、原因和影响是什么?,答案:,(1),条件: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2),原因:,A.,从东汉末年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迁到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北方人南迁,不仅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还带来了先进技术。,B.,那时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C.,在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3),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4.,淝水之战的概况及影响。,答案:,概况:,时间:,383,年;背景:前秦打算一举灭亡东晋,统一全国;交战双方实力:前秦八十多万兵力,东晋八万多人;结果:东晋大败前秦。,影响,:(,1,)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2,)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意义。,答案:,在黄河流域各族人民长期共同生活,互相影响,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大背景下,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的建议,实行改革。,措施,:,(,1,)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2,)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3,)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4,)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5,)采用汉族官制、律令。(,6,)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意义:,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发展,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6.,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数学、农学、地理学方面的成就。,数学,代表人物,南朝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成 就,主要著作,缀术,,推算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一千年,农学,代表人物,北朝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成 就,主要著作,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地理学,代表人物,北魏杰出地理学家郦道元,成 就,主要著作,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7.,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书法、绘画和石窟方面的成就。,书 法,(,1,)代表人物:东晋的王羲之,后人称为“书圣”(,2,)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绘 画,代表人物:东晋的顾恺之,代表作:,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石 窟,代表作: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特色: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8.,魏晋时期石窟艺术盛行的历史背景及给我们的启示。,答案:,背景: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战乱连绵,人民渴望得到虚幻的安宁,统治阶级也需要用佛教麻痹人民,因而佛教盛行。随着佛教盛行,江南地区出现许多佛寺,北方除了佛寺,还出现了一些石窟,宗教画成为盛行的艺术风格。其中最著名的石窟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等。,给我们的启示:一定的社会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并为之服务。同样道理,一定社会的文化特点也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特点所决定的。,综合应用探究,内容:,1.,学习中遇到的疑问。,2.,导学案“综合应用探究”部分的问题。,要求:,(,1,)人人参与,热烈讨论,,大声表达自己的思想。,(,2,)组长控制好讨论节奏,先一对一分层讨论,再小组内集中讨论。,(,3,)没解决的问题组长记录好,准备质疑。,高效展示,展示内容,展示小组,探究点一 思考,1,1、,4,组,思考2,2,、,5,组,思考,3,3、,6,组,展示要求,展示人及时到位,规范快速。,运用双色笔,言简意赅,突出重点。,温馨提示:,提前完成展示的小组会获得相应加分。,精彩点评,点评要求,面朝同学,脱稿,声音响亮,语言流畅,自然大方。,点评抓关键点,注重相关问题的,拓展联系、规律方法的总结。,点评内容,点评小组,探究点一 思考,1,7,组,思考2,8,组,思考,3,9,组,总结升华,探究点一:,民族融合,在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过程,一般指少数民族封建化和少数民族农业定居的过程。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互相影响,形成一个新民族,是多民族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习惯上密切联系交往的结果。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是这一历史时期的突出特点之一。,材料一,见下图。,北方民族迁往中原,中原汉族迁往江南,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引自,资治通鉴,思考,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民族迁徙有哪两大方向?概述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阶段特征。,答案:,两大方向:五胡内迁和北民南迁。三个阶段:东汉末至西晋初,五胡内迁后,长城沿线出现融合局面;东晋十六国时期,融合步伐加快;北魏时期,民族融合出现高潮。,思考,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材料反映了他提出了什么具体措施?他的改革产生了什么作用?,答案:,北魏孝文帝;措施:让鲜卑贵族改用汉姓。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思考,3,:结合上述材料总结一下,我国民族融合有哪几种方式?,答案:,民族迁徙、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答友好交往,联合斗争也可)。,解析指导:,思考,1,通过阅读图片,从图片中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和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分析判断得出,思考,2,直接从材料分析得出,思考,3,结合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即可得出。,小结:,民族融合是历史的进步,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重要条件,也是中华民族逐步形成的过程。,当堂检测,要求:,自主思考,独立完成。,答案:,1.A 2.A 3.B 4.C 5.D 6.C 7.D 8.C 9.A 10.A 11.B,12.,(,1,)图一的科学家是谁?生活在哪一朝代?他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答案:,祖冲之。南朝。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的人,领先世界近,1000,年。,(,2,)图二的农学家是贾思勰,他的科学著作是什么?有什么意义?,答案:,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3,)图三的作者是谁?该著作有何重要性?,答案:,郦道元。既是一部优秀的地理学著作,又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4,)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优秀品质?,答案:,热爱科学、刻苦钻研、亲身实践、勇于创新。,课堂评价,小组,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九组,积分,优胜个人,说明:,1.,学科班长回扣目标 总结收获,2.,评出优胜小组和优胜个人,请在课后完成,“,单元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