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论第5章跨国公司和世界经济课件

上传人:vosvybf****vycfil... 文档编号:244296494 上传时间:2024-10-03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8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经济概论第5章跨国公司和世界经济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世界经济概论第5章跨国公司和世界经济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世界经济概论第5章跨国公司和世界经济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第五章 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概论,(第2版),主 编 徐 松,副主编 陈小文 薛国琴,机械工业出版社,10/3/2024,1,第五章 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第五章 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第一节 跨国公司的定义与特征,第二节 跨国公司投资理论,第三节 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10/3/2024,2,第五章 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第一节,跨国公司的定义与特征,一、跨国公司的定义,二、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三、跨国公司的经营特征,四、跨国公司的转移定价,10/3/2024,3,第五章 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一、跨国公司的定义,联合国在跨国公司行为守则中对跨国公司进行了定义,“守则”认为跨国公司应包含了以下三个要素:,1.跨国公司是指一个工商企业,组成这个企业的实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经营业务,而不论其采取何种法律形式经营,也不论其在哪一经济部门经营。,2.这种企业有一个中央决策体系,因而具有共同的政策,它反映企业的全球战略目标。,3.这种企业的各个实体分享资源、信息,并分担责任与风险。,人们对跨国公司的一般定义为:跨国公司是以一国或几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二个或两个以上的其它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和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国外年销售额在数亿乃至10亿美元以上的大企业。,10/3/2024,4,第五章 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二、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一)国际分工是跨国公司形成的条件,科技发展和生产的多样化,形成日益复杂的国际分工和专业生产,为跨国公司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二)国际贸易是跨国公司形成的基础,世界各国的生产通过商品资本的国际运动进入世界性社会再生产的循环,并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向外发展,渗透而走向国际化。,10/3/2024,5,第五章 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二、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三)资本的国际化运动与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形成的重要手段,资本的国际化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商品资本的国际化阶段;,第二是货币资本的国际化阶段;,第三是生产资本国际化阶段。,在以货币资本输出为主要特征的历史时期,生产资本的国际运动在国外直接投资于生产资料进行国际生产的同时,跨国企业的行为也开始了。,10/3/2024,6,第五章 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三、跨国公司的经营特征,(一)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向外扩张的主要手段,(二)经营规模庞大,实力雄厚,技术和管理先进,(三)公司实行全球性战略,(四)公司内部实现“一体化”管理,(五)公司经营以一业为主,重视和发展经营的多样化,10/3/2024,7,第五章 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四、跨国公司的转移定价,转移定价,是指在跨国公司集团内部,总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进行商品、劳务或技术交易时所制定的不同于市场价格的内部价格,以谋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跨国公司运用转移定价,主要有以下目的:,(一)逃避税收,(二)逃避风险,(三)对付外汇管制,(四)获得竞争优势,(五)减少麻烦,10/3/2024,8,第五章 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第二节 跨国公司投资理论,一、垄断优势理论,二、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三、市场内部化理论,四、贺希模式,五、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六、小规模技术理论,七、战略联盟理论,10/3/2024,9,第五章 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一、垄断优势理论,垄断优势理论是由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先驱、美国学者海默创立,由金德尔伯格加以完善。,海默认为,东道国的当地(民族)企业比跨国经营企业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1.民族企业更能适应本国政治、经济、法律、文化诸因素所组成的投资环境;,2.民族企业常能得到本国政府的优惠和保护;,3.民族企业不必担负跨国经营企业所无法逃避的各种费用和风险,如直接投资的各种开支和汇率波动等风险。,10/3/2024,10,第五章 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一、垄断优势理论,对外直接投资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企业必须拥有竞争优势,以抵消在与当地企业竞争中的不利因素;,2.不完全市场的存在,使企业拥有和保持这些优势。,金德尔伯格将市场不完全或称不完全竞争市场作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并列出了市场不完全的几种形式:产品市场不完、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市场不完全、规模经济和政府的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造成的市场扭曲。,10/3/2024,11,第五章 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二、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日本著名的国际经济学者小岛清于1977年发表论著对外直接投资论,系统地提出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该理论被称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10/3/2024,12,第五章 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二、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小岛清用劳动与经营资源代替H-O模型中的劳动与投资要素,将比较利润率的差异与比较成本的差异联系起来,研究得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基本观点: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者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并依次进行。小岛清把对外直接投资分为自然资源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市场导向型、生产和销售国际化型等四种类型。,10/3/2024,13,第五章 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二、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小岛清,认为,日本以中小型合资企业为主要形式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其多为自然资源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与东道国的国情相吻合,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因此,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是互补的,属于顺贸易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美国以独资形式为主要形式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其行业正是美国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其目的是市场导向型,出口由东道国的生产所取代,从而挤占了美国的出口贸易市场,因此,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属于反贸易导向型对外直接投资。,10/3/2024,14,第五章 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三、市场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理论是由英国学者巴克利和卡森提出,由加拿大学者拉格曼进一步加以发展。该理论认为,中间产品(指知识、信息、技术、商誉、零部件、原材料等)市场是不完全的,这种不完全是由某些市场失效及中间产品的特殊性质所致。为追求最大限度利润,企业必须建立内部市场,使外部市场内部化,利用管理手段协调企业内部资源流动与配置,避免市场不完全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10/3/2024,15,第五章 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三、市场内部化理论,四种因素影响中间产品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实现中间产品的内部化。,1.行业特定因素,2.国别特定因素,3.地区特定因素,4.企业特定因素,他们还认为,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技术等知识产品市场不完全;,二是零部件、原材料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前者产生水平一体化的跨国公司,后者产生垂直一体化的跨国公司。,10/3/2024,16,第五章 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四、贺希模式,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贺希在国际贸易和公司的理论中,提出了一种选择模型来说明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贺希把影响国际经济活动形式选择的变量分为4组:,1.比较生产成本,2.公司特定优势,3.出口销售附加成本,4.国外生产的协调和管理附加成本,10/3/2024,17,第五章 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四、贺希模式,如果一个位于A国的公司,想满足B国市场的需求,它可以向B国出口,也可以向B国投资建厂,用在当地生产的产品满足其市场需求。贸易和投资之间的取舍,取决于以下各变量之间的比较。,1.Pa和Pb分别代表在A国和B国的生产成本,2.K代表企业的专门知识和无形资产收益,3.M代表出口的销售成本超过国内销售成本的差额,4.C表示管理和协调国外经营活动的额外成本,10/3/2024,18,第五章 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四、贺希模式,如果,Pa+M,Pb+K,和,Pa+MPb+C,那么,,A,国企业就通过出口来满足国外市场的需求。,如果,Pb+CPa+K,和,Pb+CPa+M,,,这时A国的企业就可在,B,国投资,用在B国生产的产品来满足当地的市场需求。,10/3/2024,19,第五章 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四、贺希模式,贺希提出了进行国际贸易的条件,如果在国内的生产成本加上出口贸易成本低于国外生产成本加上企业的特定优势,那么选择国际贸易比较有利。,如果A国的技术优势比较显著,它超过了国外生产所引起的成本,或者国内生产成本较高,出口贸易成本较高,那么投资将会有利可图。,在这个模型中,变量K、M、C起了关键的作用,如果它们为零,就满足了H-O模型的最重要条件,因而,生产地点和贸易流向就取决于各自的要素禀赋。,10/3/2024,20,第五章 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五、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由英国里丁大学邓宁教授提出的。邓宁的这种理论包容了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厂商理论、区位理论、工业组织理论,这种理论吸收了经济学中的各派思想,把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非股权转让三者合为一体。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所有权优势,2.内部化优势,3.区位优势。,10/3/2024,21,第五章 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五、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如果企业仅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不具备区位优势,就意味着缺乏有利的国外投资场所。因此企业只能将其优势在国内加以利用,而后依靠产品出口来供应当地市场。如果企业只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而无内部化优势,则企业拥有的所有权优势难以在内部加以利用,只能将其转让给外国企业。如果企业具备了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而无所有权优势,则意味着企业缺乏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基本前提。,10/3/2024,22,第五章 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六、小规模技术理论,威尔斯1983年提出了小规模技术理论,探讨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和竞争优势问题。他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有保护出口市场、突破配额限制、谋求低成本、加强种族纽带、分散资产及其它因素;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虽然“走出去”势头发展迅猛,但它们并不具备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雄厚的资本、技术以及经验,它们赖以参与国际竞争的竞争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小规模制造和密集使用劳动的制造技术优势;(2)使用当地资源和生产当地所需产品的优势;(3)接近当地市场的优势。,10/3/2024,23,第五章 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七、战略联盟理论,(一)技术协调论,理查森认为,公司之间的合作起因于对他们各自所从事的不同职能而又彼此关联的经济活动加以协调的需要。在一个囊括了大量研究、开发、设计、商品生产和销售的行业里,不同企业专业化从事特定的经济活动,分别积累着各自的知识、经验和技能。,10/3/2024,24,第五章 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七、战略联盟理论,(一)技术协调论,不同阶段经济活动的协调可以通过相互认可的计划,长期约束合作者市场的合同予以实现,但各自在知识上的差距往往使市场机制的协调作用缺乏应有的效率。因此在需要发展不同经济活动但又无法获得规模经济时,需要进行协调。,10/3/2024,25,第五章 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七、战略联盟理论,(二)市场权力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联盟合作协定背后的驱动力是大公司企图寻求凌驾与操纵市场的权力,限制竞争并形成市场位置的有效结构。,市场权力论暗示着合作各方皆为投机者的假设,该派学者大都对联盟持谨慎态度。其实他们更推崇企业优势内部化,联盟协作必然会阻碍有效的互相学习和技术创新,甚至导致信任危机。因此,外部结盟合作只不过是一种“次佳选择”而已。,10/3/2024,26,第五章 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七、战略联盟理论,(三)交易成本论,交易成本论认为,知识资产的特殊性、复杂性以及劳动的交换都偏爱于企业内部的交易机制,因为它耗费的资源较少;另一方面,当企业需要某种资源时,若无法通过市场购买到这种资源,或由于成本、风险、开发时间等方面的原因,企业无法从内部获得此种资源,企业就应该采取并购或联盟的形式。,10/3/2024,27,第五章 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七、战略联盟理论,(四)技术创新论,这一理论认为,技术创新性质和最大限度获取创新利润的战略行动是跨国公司间战略联盟的催化剂。帝斯和安东内利等人认为,战略联盟是公司借以直接接触那些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