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介绍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4243394 上传时间:2024-10-03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45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介绍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介绍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介绍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讲老师:,郭启维,中学教育学,精讲班,主讲老师:郭启维中学教育学,考试介绍、考情分析,考试介绍、考情分析,(一)考试组织:,中学教育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的一门必考课程,由各省教育部门组织,试题略有不同,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上下半年举行。,(二)考试大纲:,一般采用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教育学考试大纲,(中学)。该考纲在列出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一、考试介绍,(一)考试组织:中学教育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的一门必考课,1,、识记:,知道有关名词、概念、知识的意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达,是低层次的要求。比如,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一、考试介绍,1、识记:知道有关名词、概念、知识的意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达,【,例题,单选题,】2010,年真题,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B,教育规律,C,教育原则,D,教育技术,【,答案,】A,一、考试介绍,【例题单选题】2010年真题一、考试介绍,2,、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比如,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一、考试介绍,2、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例题,简答题,】2006,年真题,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答案,】,()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相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一、考试介绍,【例题简答题】2006年真题一、考试介绍,3,、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简单应用”:,是指在领会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一、二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综合应用”:,是指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复杂的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比如,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一、考试介绍,3、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例题,案例分析题,】2009,年真题,一位中学教师在谈教育体会时说,现在的中学生太不懂事了,有时甚至不打他,他就不听话。但这位老师的学生却说,我们也知道老师是对我们好才严格要求我们。不过他总是把我们当犯人看待,从来不相信我们,弄得我们平时只好躲着他,其实有些要求一躲就躲过了,有时明知他是对的,也故意与他作对。请运用德育的原则,谈谈这个教师怎样才能处理好这个问题。,【,答案,】,略,一、考试介绍,【例题案例分析题】2009年真题一、考试介绍,(三)、考试教材:,没有统一要求,由各地自行指定参考用书。教材一般包括: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第四章、教育的目的;第五章、学生与教师;第六章、课程;第七章、教学(上);第八、教学(下);第九章、德育;第十章班级管理等十个章节。,(四)、考试难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科目的考试难度不大,但考试的知识点比较细,,60,分及格即可过关。,一、考试介绍,(三)、考试教材:没有统一要求,由各地自行指定参考用书。教材,(一)课时安排:,本讲一共二十小时,按历年考试的次重点,安排课时:,1、,核心考点:,第九章、德育,三课时。近几年考试中,所占分值最高,是最重要的一个章节。简答、论述是该章常见考查方式,尤其是论述题(或案例分析题),几乎年年出现。,2、,重点:,第一、三、四、五、六、七、八章,各分配两个课时。,二、授课特点与学习方法,(一)课时安排:本讲一共二十小时,按历年考试的次重点,安排课,(,1,)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选择、填空为主要考查方式,难度不高,但知识点相当分散,覆盖面很大,要求识记。,(,2,)第三、四章,涉及的知识点多,题型覆盖面也较广,需引起重视。,(,3,)第五、六、七、八章,简答题是最常见的考查方式,偶尔也会出现论述题。要求考生对这几个章节的重要知识点能够领会并运用。,二、授课特点与学习方法,(1)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选择、填空为主要考查方式,难度不,3、,次要知识点:,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和第十章、班级管理,近几年考试中所占分数较少,不作为重点章节,考生只需要简单了解即可,各占一个课时。,二、授课特点与学习方法,3、次要知识点: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和第十章、班级管理,,(二)授课方式:,按照教材的十个章节,采用知识点和习题相结合的方法,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学员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二、授课特点与学习方法,(二)授课方式:二、授课特点与学习方法,(三)学习方法:,1、,学员首先跟随老师系统地学习各篇章,识记基本概念和名词,深入理解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和原理,熟练掌握基本方法。,2、,把握各篇章的联系。,3、,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重点,深入学习重点章节。,二、授课特点与学习方法,(三)学习方法:二、授课特点与学习方法,三、试卷分析,(一)试卷总分:,100,分。,(二)考试时间:,150,分钟。,(三)试卷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不定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题等。,(四)题型分析:,各省市单独出题,不同省市、不同年份的考试题型有所不同,但范围一般都是在以上几种题型内。,三、试卷分析(一)试卷总分:100分。,1,、单项选择题(必考题):,A,、,B,、,C,、,D,四个选项中选取一个符合题干要求的答案,一般每题,2,分。涉及的多是重要知识点或疑难问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答案具有相似性,判断稍有失误,就会出错,是这类题的突出特点。,三、试卷分析,1、单项选择题(必考题):A、B、C、D四个选项中选取一个符,【,例题,单选题,】2010,年真题,教育实践中“陵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人发展的(,),A,顺序性规律,B,互补性规律,C,不平衡性规律,D,个别差异性规律,【,答案,】A,“陵节而施”的意思是给予学生的知识超出了他的接受能力,,这,种教育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甚至可能会产生反作用,教育应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因此这种现象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三、试卷分析,【例题单选题】2010年真题三、试卷分析,2、,多项选择题:,从多个选项中选出多个符合题干要求的答案(此题型难度较大,近年已较少出现)。,【,例题,多选题,】2009,年真题,以目的和目标的概括程度为依据,教育可以分为四种目的层次。(,),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D,职业目标,E,教学目标,三、试卷分析,2、多项选择题:从多个选项中选出多个符合题干要求的答案(,【,答案,】ABCE,。,解析:,第一个层次是国家的教育目的,第二个层次是各级种类学校的培养目标,第三个层次是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又包括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层次),第四个层次是课程目标。,三、试卷分析,【答案】ABCE。三、试卷分析,3、,填空题:,通常考查的是一些零碎的知识点,要求关键信息一定不能记错。,【,例题,填空题,】2010,年真题,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是尊师爱生、,_,、教学相长。,【,答案,】,民主平等,三、试卷分析,3、填空题:通常考查的是一些零碎的知识点,要求关键信息,【,例题,填空题,】2009,年真题,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_,价值。,【,答案,】,延时,三、试卷分析,【例题填空题】2009年真题 三、试卷分析,4,、判断题:,考查零碎的知识点,或者根据某些知识点推论出一种观点,要求判断正误。,【,例题,判断题,】2009,年真题,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三、试卷分析,4、判断题:考查零碎的知识点,或者根据某些知识点推论出一,【,答案,】,这是对第八章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的班级授课制和分组教学的优缺点进行简单比较得出的轻率结论,任何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都有固有的优点和缺点,不能笼统地说哪一种比另一种优越。,三、试卷分析,【答案】这是对第八章第二节“教学组织形式”的班级授课,5,、简答题(必考题):,通常是对书上较大块的知识点的识记状况的考查,答题时不必苛求与教材上的字句一模一样,但基本观点不能错,关键词不可少。,【,例题,简答题,】2009,年真题,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三、试卷分析,5、简答题(必考题):通常是对书上较大块的知识点的识记状,【,答案,】,教育和生产力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首先,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其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力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三、试卷分析,【答案】教育和生产力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1,第三,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成的发展与改革。,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首先,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其次,教育是科学知识生产的手段。,第三,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三、试卷分析,第三,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成的发展,6,、论述题(必考题):,要求针对某一问题进行阐释,一般需要结合自身经验或实例说明。论述题的答案,不强调标准化,允许自由发挥,鼓励有自己的见解。,答题时要注意:,三、试卷分析,6、论述题(必考题):要求针对某一问题进行阐释,一般需要,(,1,),答题条理化,即分段、分点书写,每段都有标题和标号。,(,2,),按照题干中问题所涉及的核心知识的体系顺序进行论述。,(,3,),要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要求针对某一个问题或命题进行阐释,一般需要结合自身经验或实例进行说明。,三、试卷分析,(1)答题条理化,即分段、分点书写,每段都有标题和标号。三、,【,例题,论述题,】2009,年真题,论述“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并联系一下实例来说明其中的一个观点。,三、试卷分析,【例题论述题】2009年真题三、试卷分析,【,答案,】1、,目前我国德育工作在现实的教育效果、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上都存在问题,对青少年学生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不强。要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注重方法的变革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德育工作应注重“以德育人”。“以德育人”就是要求德育工作者不仅仅在口头上要求学生有思想品德,更重要的是要用行动把什么是道德展示出来。,三、试卷分析,【答案】1、目前我国德育工作在现实的教育效果、针对性、主动,2、,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三、试卷分析,2、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3,、,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是能动地吸取教育影响的。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在德育过程中,既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又要引导学生自觉进行个人内部的道德修养活动,使两者联系起来,相互促进。,三、试卷分析,3、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学生品德的,7,、案例题(必考题):,对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有的题目会指出要求分析的角度,这种情况答题相对容易;有的题目则不限,这时就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到分析的角度,为了必免分析的角度出现偏差,从尽可能多的角度来分析是比较好的。但也要强调回答的条理性,既能够凸显关键信息,又使得卷面比较整洁,得分会更高。,三、试卷分析,7、案例题(必考题):对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