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基于碳平衡的低碳城市,标准构想及实证研究,王志远,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城乡规划系,2011,年,9,月,南京,1,研究背景、意义及思路,3,发展低碳城市的影响因子,4,低碳城市标准,构想,6,发展低碳城市,的思路及,对策建议,2,低碳城市的概念及内涵,5,长,沙发展,低碳城市,的,现状剖析,研究框架,英国政府,2003,年,能源白皮书,首次提出,“,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概念。,1,2,2009,年,10,月,,中国城市,“,十二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指出,低碳城市建设将成为,“,十二五,”,时期城市发展的重要导向。,世界自然基金组织(,WWF,)、气候组织(,Climate,Group,)等国际组织机构,选择城市试点,给予项目、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倾斜和支持,鼓励和保障低碳城市发展。,我国政府,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写进了,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研究背景,4,3,1,研究背景、意义及思路,研究意义,全球气候环境问题,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城市生态、人居环境建设,两型社会示范作用,2009,年,12,月,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世界各国各地共同承担着节能减排的责任,。,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中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及其后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低碳城市是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城市发展模式,对促进,“,两型社会,”,的早日,实现,具有重大意义。,低碳城市能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为人居环境建设创造条件,从软环境方面提升城市竞争力。,研究思路,1,、,确定低碳城市概念与内涵,分析发展低碳城市的影响因子,。,2,、,建立城市碳,平衡,模型,构想低碳城市标准。,3,、,剖析,城市,现状,,,确定,发展低碳城市的,思路,,,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低碳城市,第二,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变,,使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第四,制定,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战略规划,,保育生态环境,营建良好人居环境,。,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即,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同时,采取有效策略,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第一,城市化进程中以,高能效、高效率,、,低排放,“,两高一低,”,进行城市规划设计与建设,。,驱动传统产业,技术创新,,推广有效,节能减排的低碳技术,。,2,低碳城市的概念及内涵,影响因子,2,.,交通运输碳排放,1.,建筑碳排放,3.,工业生产碳排放,4.,高碳能源的使用,3,发展低碳城市的影响因子,5.,碳汇的破坏,包括建筑建造碳排放、住宅建筑生活碳排放和公共建筑使用碳排放。,与汽车拥有量、交通能源消耗量、交通能源结构、城市通勤距离有关。,与产业类型、技术水平、能源利用条件有关,高碳能源相比低碳能源,生产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二氧化碳,.,生态系统中的森林、沼泽、湿地及绿地等,被破坏,根据,2009,世界发展报告研究得出,碳排放,碳吸收,碳平衡?,CO2,O,2,城市碳,平衡,示意图,建筑,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生态系统固碳,城市碳,平衡,是通过,碳排放,与,碳吸收,形成循环圈达到碳平衡。其途径是建筑、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通过生态系统的碳汇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从而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达到碳平衡。,4,低碳城市标准,构想,对,低碳城市标准,的构想,,,认为低碳城市是一个城市,在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下,二氧化碳排放维持在较低水平,二氧化碳吸收具有较高水平。研究采用城市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吸收的二氧化碳的差值来衡量,即用城市二氧化碳吸收的缺口指标来判断。,低碳城市标准是碳缺口较小。,城市碳缺口比,表示为:,城市碳缺口比,=,(碳排放,-,碳吸收),/,碳排放,*,100%,对于碳排放量的计算,文章采用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的碳排放模型。,CO2 =K*E,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计算用人口总数、人均,GDP,指标、单位,GDP,产出的能耗量及二氧化碳与能源的换算比(,K,)来获得,公式表示为:,CO2,排放量,=P*,(,GDP/P,)*(,E/GDP,)*(,CO2/E,),碳吸收量计算根据平均每公顷绿地日平均吸收,CO2 1.767,吨,年可吸收,CO2 644.96,吨。,利用上述计算模型,对我国,35,个直辖市、省会及副省级城市碳排放量和吸收量进行计算,得出,35,个城市碳缺口比。,低于,20%,20%,50%,高于,50%,低碳城市,中碳城市,高碳城市,利用,SPSS,软件中的描述统计功能、系统聚类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35,个城市的碳缺口水平分类。根据数据的正态分布以及取值范围的合理性与可比性,研究将碳缺口比划分为,3,个等级,定义城市碳缺口比高于,80%,为高碳城市;碳缺口比,20%,80%,为中碳城市;碳缺口比低于,20%,为低碳城市。,等级,碳缺口比,标准,城市,1,20%,低碳城市,南宁、,广州、深圳(,3,个),2,20%,80%,中碳城市,北京、沈阳、长春、南京、福州、海口、大连、厦门(,8,个),3,80%,高碳城市,上海、天津、重庆、长沙、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哈尔滨、杭州、合肥、南昌、济南、郑州、武汉、成都、贵阳、昆明、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青岛、宁波(,24,个),5,长,沙发展,低碳城市现状剖析,长沙作为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主要城市,选取其作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运用上述计算模型对长沙城市发展过程的碳排放进行定量处理,寻找长沙,2000,年以来的城市碳排放足迹,得出城市碳排放总量和碳吸收量,找出长沙目前碳平衡缺口情况。,2000-2008,年长沙城市,CO2,排放量,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人口总数(万人),175.41,180.77,188.98,196.26,202.47,208.65,214.61,218.75,237.06,人均,GDP,(万元,/,人),2.41,2.63,2.90,2.43,3.41,3.90,4.46,4.89,5.95,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1.103,1.1,1.08,1.07,1.05,1.03,0.99,0.943,0.888,K,值(,CO2/E,),2.45,2.45,2.45,2.45,2.45,2.45,2.45,2.45,2.45,CO2,排放总量(万吨),1139.28,1281.27,1450.12,1250.22,1776.11,2053.46,2321.59,2471.35,3068.7,从上表可看出,长沙在,2000-2008,年期间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技术,的改进,单位,GDP,能耗在不断下降,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却在整体上升,,并且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随着人均,GDP,增长也在不断上升。,2000-2008,年长沙城市,CO2,吸收量,从上表可看出,,2000,至,2008,年,随着长沙市辖区绿地总面积逐渐增大,,CO2,吸收量不断增多。,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绿地面积,(公顷),5152,5541,5712,5712,5907,6244,6706,5656,7693,吸收能力(吨,/,公顷,*,年),644.96,644.96,644.96,644.96,644.96,644.96,644.96,644.96,644.96,CO2,吸收量(万吨),332.28,357.37,368.4,368.4,380.98,402.71,432.51,364.79,496.17,2000-2008,年长沙城市碳缺口情况,可见,长沙,2000,年以来碳缺口量逐年拉大,碳缺口比整体上升。其中,,2005,年以前碳缺口比低于,80%,,而,2005,年以来碳缺口比均高于,80%,。,2008,年碳缺口量为,2572.53,万吨,碳缺口比达到,83.83%,,属于高碳城市标准。因,此,积极探寻发展低碳城市的思路与对策,无疑是长沙打造低碳城市,实现,两型社会的必要路径。,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CO2,排放总量(万吨),1139.28,1281.27,1450.1,1250.2,1776.1,2053.5,2321.6,2471.35,3068.7,CO2,吸收量(万吨),332.28,357.37,368.4,368.4,380.98,402.71,432.51,364.79,496.17,碳缺口量(万吨),807,923.9,1081.7,881.82,1395.1,1650.8,1889.1,2106.56,2572.53,碳缺口比,70.83%,72.11%,74.6%,70.53%,78.55%,80.39%,81.37%,85.24%,83.83%,6,长,沙,发展低碳城市,的思路及对策建议,发展思路,对策建议,第一,城市生活低碳化,第二,城市空间紧凑化,第三,社区功能复合化,第四,工业生产低碳化,第五,发展模式低碳化,第六,清洁能源的利用,第七,碳汇功能的加强,谢谢!,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