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章节练习: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讲《稳态的生理意义》(苏教版必修三)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4103292 上传时间:2024-10-02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章节练习: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讲《稳态的生理意义》(苏教版必修三)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章节练习: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讲《稳态的生理意义》(苏教版必修三)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章节练习: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讲《稳态的生理意义》(苏教版必修三)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返回,创新演练,大冲关,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自主预习,抓基础,名师点拨,释疑难,NO.1,设计,1,设计,2,NO.2,演练,1,演练,2,合作学习,探新知,第一节,人体的稳态,第一讲,稳态的生理意义,第一讲稳态的生理意义,一、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1),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多细胞生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通过,。,(2),体液包括,和,。其中,称作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和,。,直接,内环境,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细胞外液,血浆,淋巴,二、稳态的生理意义,1,稳态的概念,在,和,的调控下,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酸碱度及,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2,稳态与细胞代谢的关系,机体的新陈代谢是由细胞内很多复杂的,完成的,而酶促反应的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如适宜的温度和,pH,,才能使酶促反应正常进行。可见,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成分,稳态,酶促反应,温和,必要条件,三、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有赖于,。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作用,使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强的调节是,;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作用,使输出减弱的调节是负反馈。,反馈调节,正反馈,相反,相同,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2),人体的体液就是指细胞外液。,(,),(3),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液、淋巴等。,(,),(4),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就是淋巴。,(,),(5),葡萄糖、,CO,2,、血红蛋白都是内环境的成分。,(,),(6),内环境稳态需要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调控下才,能维持。,(,),(7),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8),人体血压的维持是正反馈的调控过程。,(,),答案:,(1),(2),(3),(4),(5),(6),(7),(8),2,人体内环境中,与组织液成分最接近的液体是,(,),A,血液,B,血清,C,淋巴,D,原尿,解析:,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构成人体内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它们基本成分相似,其实质都是一种盐溶液。,但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且淋巴是由组织液直接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的。,答案:,C,3,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最确切的是,(,),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来,维持的,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调节作用的结果,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解析:,内环境的稳态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A,、,B,选项只说明内环境稳态的某个方面,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不是保持不变的。,答案:,D,4,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运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解析:,机体的新陈代谢是由细胞内很复杂的酶促反应组成的,而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需要稳态,所以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时,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并导致疾病,但发生疾病并不一定是血液成分不稳定引起的。,答案:,D,探究,1.,人体的内环境是指什么?,提示,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相对于人体赖以生活的外界环境,细胞外液又称为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部分。,探究,2.,内环境各成分之间关系如何?,提示,3,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探究,3.,人体细胞是通过什么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提示,是通过内环境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探究,4.,内环境稳态是如何调节的?,提示,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人体稳态的维持有赖于反馈调节。,例,1,如图表示正常人肝组织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人体内的液体成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肝细胞中含有胰岛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B,液体,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C,液与,液可以相互交换,D,图中,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解析,肝细胞为正常体细胞,都是由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得到的,其内含有全套遗传物质;,为血浆,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而胰岛素为分泌蛋白,主要通过血液运输,在血浆中含有胰岛素;,液为组织液,,液为淋巴,由于淋巴管的特殊结构只能由组织液,流向淋巴,;,分别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和淋巴,而,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答案,A,例,2,(2012,苏州高二统考,),下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a,表示,_,系统,,b,表示,_,系统,,c,表示,_,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_,系统。,(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4),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的调节下进行。,(5),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共穿过,_,层生物膜。,(6),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的红细胞内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解析,(1),由图可知,a,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所以为呼吸系统;,b,吸收养料,所以为消化系统;,c,排出代谢废物,所以为泌尿系统。,(2),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所以,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3),乳酸进入血液后,乳酸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4),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5),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首先需要穿过肺,泡壁的,1,层细胞,(2,层生物膜,),,然后进入毛细血管,(1,层细胞,,2,层生物膜,),,然后再进入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1,层生物膜,),,共,5,层生物膜。,(6),成熟的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O,2,。,答案,呼吸消化泌尿循环,(2),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3),降低,NaHCO,3,(4),神经,体液,免疫,(5)5,(6),如图,1,关于内环境成分的理解,(1),体液不包括没有进入机体内的液体,也不包括机体分泌到体外的液体和机体排出的液体,如唾液、胃液、胰液、肠液、汗液、尿液等。,(2),血浆、组织液、淋巴的比较:,血浆,组织液,淋巴,存在,部位,血管,组织细胞间隙,淋巴管内,血浆,组织液,淋巴,来源,从消化道吸收而来;,从组织液中重吸收而来;,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透过毛细血管壁形面;,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由消化道吸收而来,生活的细胞,各种血细胞,体内绝大多数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3),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而血浆则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血浆蛋白一般位于血浆内,是内环境中的成分,而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它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2,分析体内细胞的物质交换,(1),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2),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是内环境稳态实现的结构基础。,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参与调节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3,稳态失调与几种相关的疾病,病状,名称,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引起疾病的症状,尿毒症,尿素等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自身中毒和综合病症,糖尿病,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多食、多饮、多尿、口渴、饥饿感强烈,身体消瘦,病状名称,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引起疾病的症状,高原反应,体内缺氧、血氧过低,头痛、乏力、心跳加快,感冒发烧,体温过高,影响酶的活性,食欲不振,四肢无力,严重腹泻,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疲倦、周身不适、恶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