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纲要理念指导下的,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江西省委机关保育院 曹 进,一、对儿童和儿童发展的承诺,幼儿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对儿童和儿童发展做出必要的承诺,这也是将我们多年提倡的事业心、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落在实处。,对儿童发展负责,最根本的是对儿童全面、积极、健康的成长负责,特别是要培养儿童积极、健康的人格,这是我们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因此,教师对儿童和儿童发展的承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关心儿童,热爱儿童。,这是对儿童和儿童发展的承诺的最基本方面,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关心和热爱儿童,并且热爱每一个儿童,因为爱是每一个儿童健康成长的最基本前提和需要,作为专业教育者,与非专职教育者如家长的首要区别就是家长的爱是专门的、特定性的,偏爱自己的子女,而教师的爱是普遍而广泛的,需要将自己的爱给予全班每一个可能招人喜爱和不招人喜爱的儿童,并保证他们受到同等的教育机会,都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案例:不要给孩子们“贴标签”,西西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户外活动时,他喜欢满操场地东奔西跑;参加教学活动时,不是用手去扯旁边小朋友的衣服就是去搞别人的板凳;师幼互动环节,他更是极度兴奋,当别人站起来时,他会故意躺在地上,.,面对特殊的西西,班上老师一度伤透了脑筋,甚至要把他列为“问题孩子”,可是我们知道,越经常批评他的不良行为,就越会导致他在脑海中对自己产生不良行为,所以我们决定对西西实行“平等的多爱教育”。所谓“平等”,就是首先在态度上把他和其他孩子样对待,不要因为他有些调皮的行为,就对他采取一些特殊的方法,限制他的正常权利;所谓“多爱”就是努力发现他身上存在的闪光点,提高他的自信心,让他从内心感觉到老师对他的爱和期望。,当我们去操场进行早操时,我们会特意请西西来当火车头(班里孩子都特别喜欢当火车头),并会给他暗示:“你今天是火车头哦,火车头都是很棒的,会紧紧地跟着老师的,西西会做得很好的是吧?”西西听了,使劲地点点了头,当了火车头的西西果然紧紧地跟着老师,到了操场上也没有再到处乱跑。慢慢地我们还发现西西是一个很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对于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尤其是美术课上,他的作品经常很有创意,于是我们会把他的美术作品专门拿出来供其他小朋友学习、欣赏,在越来越多的正面暗示和鼓励下,我们发现西西在慢慢地改变着,调皮搞怪的现象减少了,很多行为也越来越积极主动起来。,在幼儿园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每个班都有那么几个“特殊”的孩子,很多老师,都会给这些孩子贴上特殊标签,并会采取一些措施限制他们某些行为的发生,可是我们知道这对孩子来说,不光是不公平的,而且长期下去,只会导致他们的特殊行为越演越烈。通过上面西西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我们不给孩子贴上特殊的标签,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他们的情感就会积极主动起来,随之而来的便是行为的改变。,2.,平等对待与尊重儿童。,(1),要容忍和尊重儿童的差异,每一个儿童都是不同的,每一个儿童都有他们的个性、能力、行为、兴趣等特点,都有他们家庭成长背景和生活经验的差异,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些差异是正常的,并且充分重视和尊重儿童的这些差异,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儿童。,(2),促进每个儿童富有个性的、充分的发展。每个儿童都是有其特长、天分与优势的,发展也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教师要为每个儿童提供广泛的、具有个体适宜性的多种机会,为每个儿童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条件,并提供积极、适时的反馈,既帮助儿童充分认识他们自己,又锻炼、增强他们的优势和信心,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差异基础上积极充分的、富有个性的发展。这既是教师的重要责任,也是对儿童权利的最大的尊重。,3.,支持儿童的学习,促进儿童认知和智力的发展。,学习是儿童成长的基本要求。学习使儿童积累和增长各方面的经验,儿童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因此,支持儿童的学习也是教师必须做出的基本承诺。教师要努力为儿童创设和提供各种丰富的学习、活动的机会和材料,积极鼓励儿童操作、探索和与人交往,积累各种知识、经验,激发儿童主动学习的态度、兴趣和强烈愿望,并促进儿童认知和智力的发展。,4.,促进儿童社会性、人格的积极和谐的发展。,教师的任务并不只是促进儿童认知和智力的发展,还要关注和促进儿童社会性、人格的积极健康的发展,包括使儿童从小养成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积极的社会情感、态度,良好的社会行为,具有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良好的同伴关系,并且具有积极、健康的自我概念,活泼开朗、积极愉悦的性格,具有初步的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儿童社会性、人格的发展是儿童全面、健康发展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成长、学习做人的核心内容,并且对促进儿童认知、智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积极促进每一个儿童社会性、人格的发展,进而促进每一个儿童全面、健康的发展,是教师的重大责任。,5.,对儿童一生的学习和发展负责。,作为教师,不仅要把幼儿作为一个年幼的个体来培养,而且要把幼儿作为一个成长中的个体、未来社会成员来培养,对儿童一生的学习和发展负责,为其一生成长奠基。这也是教师必须对儿童和社会做出的承诺。为此,教师还应该有这样一个基本信念,即每一个儿童都能够学习,能够学好,都能成为优秀的儿童和未来的社会成员,;,还应该致力于将经验内容转化为儿童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与形式,努力支持和帮助儿童的学习和成长,为每一个儿童的长远发展在早期奠定良好的基础。,二、全面、正确地了解儿童发 展的能力,全面、正确地了解儿童发展的能力主要指,:,1.,正确地认识儿童与儿童发展。,(1),儿童是独立的、积极主动的个体,有自主活动、独立活动和充分活动的能力和权利。,(2),儿童是完整的个体,其发展包括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3),儿童是正在发展中的个体,具有充分、巨大的发展潜能。,(4),儿童在与周围环境、他人的积极主动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成长、发展。,(5),儿童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不同的儿童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同的优,点和缺点。,2.,掌握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规律。,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有其自身特点和规律。能否了解和把握儿童学习和发展规律,是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重要表现。教师也只有掌握并遵循这些儿童学习和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才可能取得教育的成功。,作为一个幼儿教师,需要了解和掌握幼儿发展的主要方面、学习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儿童的这些方面都是怎么发展的,发展过程的主要规律、阶段和水平,儿童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教师应该了解并懂得儿童是如何学习的,儿童怎样主动建构自身经验,在这个建构过程中外部经验又如何转化为儿童自己的经验,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帮助和支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等等。,3.,在与儿童交往和教育过程中研究儿童发展。,教师对儿童和儿童发展的知识,既可来自于书本学习和听课,更可来自于自身工作经验,来自于自己与儿童的生活、交往和教育过程。因为它们感性、直观、生动、鲜活,更有助于教师的理解和掌握。优秀教师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善于在经验中研究、学习,在经验中理解、把握儿童特点,在大量的日常交往、教育实践中研究儿童发展与学习规律,并锻炼、提高自己研究、分析、评价儿童的能力。因此,教师对儿童的研究与专业研究者对儿童的研究不仅在研究目的上有所不同,功能、内容与途径、方式、方法上也不同,教师主要是在与儿童的日常自然交往、生活、活动和教育过程中观察和了解儿童,思考、琢磨儿童的发展规律、水平、特点,尝试调控教育影响因素,(,如内容、环境、方式,手段,),并考察其可能的作用与影响。,(,案例,),摘自一位教师的教育笔记,吃点心时间到了。我说,:“,我看哪一组小朋友坐得好,!,哪组小朋友坐得好就请哪组先去洗手、拿杯子,!”,孩子们陆续坐好,我逐一点名,请大家按小组去洗手,之后,孩子们拿着自己的水杯又坐回原来的位子,开始等保育员和我一个一个地倒豆浆、发饼干。还没有发到后面的孩子,班上已经开始有点乱了。一个孩子忽然叫起来,:“,老师,!,我发现柜子底下有积塑片,我去钩出来,!”,不等我回答,他就跑过去趴到地上伸手钩。其他两个孩子也乘机跑过去趴下。我忙说,:“,谁让你们离位子了,?,快回来,!”,没喝完豆浆的几个孩子也端着杯子、伸着头往这边看。“老师,!,他的豆浆洒在我身上了,!”,告状的声音又响了起来,这样的情况其他班也经常发生,弄得老师们经常心烦意乱。这究竟是为什么,?,想来想去,我认为是“吃点心”的方式安排得有问题,让小朋友坐在那里等老师倒豆浆、发点心,结果是吃的吃,看的看,前面的吃完了,后面的还没拿到,幼儿是活泼好动的,怎么可能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无聊地等待呢,?,园内业务学习时,我提出了这个问题,得到老师们的热烈响应。大家七嘴八舌讨论了半天,认为要改一改原来整齐划一的时间安排和由教师“服务到底”的点心发放方式,“,应该给孩子一个自我服务的机会”。园长采纳了我们的意见,买来了带水龙头的保温桶、小托盘。于是,各班都有了一个小小的“自助点心店”。小朋友也很高兴。,园里稍微调整了一下作息时间,把原来集体教学之后的“点心时间”和活动区活动时间连在一起,由小朋友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安排,可以先吃点心,也可以玩一会儿再吃,但一般控制在,20,分钟左右。,“怎样才能不挤不吵地吃到点心呢,?,我提出这个问题让小朋友讨论。最后,我们大家一起把确定下来的“规则”画在纸上,贴到“自助点心店”旁边。,几天尝试下来,效果不错。,一个教育实践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就这样通过教师的研究解决了。,三、有效地选择、组织教育内容的能力,教育内容是教育的重要中介要素,直接制约着儿童所受到的影响的性质、内容和发展方向。因此,有效地组织教育内容的能力是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首要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教育实践领域,长期以来较普遍地存在着简单的“用教材”、“教教材”的现象,不少教师花大量的时间热心地找“教材”,有的教师惯性地使用某地或当地的一套“好教材”往下教,而忽视了决定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因素,适宜性,包括对象适宜性,即这些教材是否适于本班儿童发展的需要,和地区适宜性,即这些教材是否适于本地区的资源、文化特点。这不仅使教育因此失去了针对性,在相当程度上严重制约了教育的效果和儿童发展的质量,而且直接限制和妨碍了教师根据本班儿童发展和地方特点,灵活、创造性地选择、组织教育内容的能力的生成与提高。因此,为对幼儿实施更有效的素质教育,教师非常有必要有意识地、自觉地锻炼、提高自己组织教育内容的能力。,有效地组织教育内容,意味着,:,首先,要强化目标意识,确立“儿童发展目标”为本的意识与实践行为,明确儿童发展各方面目标及其相互关系,并以此为指导全面分析本班儿童认知、行为、情感等各方面发展状况、特点、问题与需求,以确定全班幼儿和各幼儿的主要及重点的教育需求领域。,其次,要明确教育内容不等于“教材”,它不是死的、固定不变的,具有普遍的应用性,而是活的、动态变化的,具有明显的针对性与适宜性,因此,教育内容需要教师根据教育目标、结合本班儿童的发展需要来确定。,第三,教育内容要紧密结合并来自于儿童发展和生活经验。儿童的发展特点、需求与日常生活经验应成为儿童教育内容的首要资源,以保障最大限度地适合和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纲要指导要点中指出教育应渗透着生活教育的理念,即社会性的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借助于日常生活,并且为了日常生活而进行的。 生活教育,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讲,意味着生活与教育的结合。这种结合一方面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渗透有教育的因素在里面,从而是教育对生活的改造;另一方面也使得教育过程体现出生活的特点,因此是生活对教育的影响。,小班案例一 自带玩具活动中的规则,小二班的小朋友每个星期一上幼儿园的时候,都会从家里带来很多不同的玩具。晨间他们就在一起玩玩具,有时候是玩自己的,有时候和别的小朋友交换着玩。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班上就逐渐有了一个全体认定的规矩,无论是谁,不一定要将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玩,但是在玩别人的玩具的时候,一定要事先征求别人的同意,(,规则的形成和内化,是由于自然生活的必要而不是目标计划的落实,),。当所有的小朋友都到齐的时候,就要收玩具,进行下一个活动。,小女孩琪琪一向十分爱惜自己的东西。玩具带到幼儿园里,自己不玩的时候,都很小心地装在小包里。“我的玩具不能给他们玩,他们玩的时候不小心要弄坏的。”可是别人的玩具有时候也很诱人。于是藏好了自己的玩具,琪琪就很不客气地拿别人的玩具玩。如果别的小朋友要玩自己正在玩的玩具而她还没有玩够,她是不肯轻易放弃的:“我再玩一下嘛。小朋友不好那么小气的,老师说小朋友要大方的。,(,小孩子常常会有这种利用规则而不是遵守规则的“投机”行为,),如果小朋友真的大方还好,如果碰到真是“小气,的,就要发生纠纷了。,老师一直都好像没有看到这些现象,(,这不是忽视,而是要多一些了解,并尽量让规则发挥作用,让孩子的行为得到其自然后果,),。可是时间长了,琪琪发现每次争抢的时候自己都是失败者,因为别的小朋友都会站在她的对手那一边,并且都说:“琪琪是个小气的小朋友,我们不要跟她玩,!”,到后来,小朋友们都开始躲着她,“她没有问我们同不同意就玩我们的玩具,!”,最后她要玩什么玩具的时候别的小朋友就会飞快地抢过去,把玩具抱在怀里,不肯给她,并且躲着她,不和她一起玩,(,这是群体依据共同建立的规范对不遵守规定者的惩罚,),。,琪琪很委屈,到老师那里去倾诉:“老师,他们都不跟我玩。,(,小孩子有点“恶人先告状,的味道;教师则“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老师一点都不奇怪,好像早就知道了一切,“是嘛,那为什么呢,?(,先不论是非,),。琪琪嘟着嘴巴不回答。老师想了想,说:“我知道了。我给你想个办法,下次你要玩别人的玩具的时候呢,先要跟别人商量,商量好了,别人就会跟你玩了。这个办法一定很管用的,要记住哦,!”(,坚持正面教育,从幼儿的问题和需要出发,使规则成为幼儿解决问题、满足需要的工具,而不是单纯讲道理。同时,教师只提供工具策略,问题却还是要幼儿自己去解决,),琪琪扭着自己的手,似乎明白,又似乎茫然。老师看了看她,摸了摸她的头发,笑了笑,就去别的地方了。,后来,琪琪要玩别人玩具的时候,不再那么理直气壮了。有时候会忍耐着不去动别人的玩具,而是事先询问:“让我玩一下你的玩具好吗,?”,碰到爽快的,就给了;碰到不那么爽快的,就要碰钉子,或者讲条件:“那我们换着玩。你可以玩我的玩具,我也可以玩你的玩具。”这时候琪琪就会很犹豫,考虑半天,有时候就算了;有时候也会忍痛割爱,可是玩了一会儿,老是惦记着自己的玩具,赶快又换回来。有时候她忘记了要问,小朋友要夺回的时候她才想起来,就很可怜又小心地恳求说:“让我玩一下你的玩具好吗,?”,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被全班小朋友孤立起来的感觉实在不好受。慢慢地,过了一段时间,琪琪不再把玩具藏在包里了,愿意和别人商量、换着玩了。这是一个痛苦又漫长的过程,可是没有法子呀,只有舍鱼而取熊掌。,琪琪有一套很精美的记号笔,那是寒假的时候叔叔从美国带回来的。琪琪一直把它藏在书包里,只是在自由活动的时间里才会偶尔拿出来用一下。这个星期小二班在做一个“小蝌蚪吃什么”的主题活动,小朋友们自己发现小蝌蚪的爱好,然后在黑板上自己做好记录。琪琪兴致勃勃地做着小实验。老师这时候对她说:“你可以用你的记号笔在黑板上做记录,写出来一定很漂亮的。”,(,利用兴趣,激发动机,),琪琪就用自己的笔在小蝌蚪肯吃的东西下面画了一个笑脸,画完了自己也觉得漂亮,很有成就感和荣誉感。后来,老师问她可不可以把笔借给别的小朋友做记录,她也一下子就答应了,并且自己将笔放在桌子上给小朋友方便取用,(,借助一定的自然事件,渗透教育要求,符合幼儿意愿,也为她带来心理上的满足,),。到了星期五,她还是很小心地将笔收好装进书包,带回家去。,通过这个案例,我们看到生活与教育的密切结合,看到教师在幼儿的社会性教育上长期一贯的坚持,看到她在细节上的用心。,在这里,教师对待幼儿的“不良,行为,没有用消极反对的方式去纠正,而是在承认和尊重的基础上提出渐进的要求。她在其中所采用的方法,正是我们上面所讲过的积极要求的方法。由于这种方法,相对于幼儿而言,幼儿园整个班级环境就显得是宽松的和民主的,但同时又是有限制存在的,这限制就是她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承受这件事情的后果。,同时我们也看到,幼儿在这次教育过程中的社会性成长,既不能离开教师巧妙的引导、尊重但又不退让的坚持,同时又主要是她同其他幼儿之间相互交往的结果。正是由于同伴交往中的“相互性,,即别人可以以同样的方式回应她对别人所采取的行为,导致她不得不修正自己以前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主要是在家庭中养成的,而家庭中的关系主要是成人,-,儿童关系。家庭中的成人,-,儿童关系同幼儿园不同的是,家庭中的关系是多个成人围绕着儿童这个中心,而幼儿园里的关系则是多个幼儿围绕着成人这个中心。所以幼儿以在家庭中养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方式,在幼儿园就遇到了同伴关系的强有力的挑战。当幼儿感到同伴关系是她的一种基本需要的时候,当同伴的接纳和承认对她构成一种基本动机的时候,她就不得不改变自己原来在家庭里形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方式。,小班,教案,社会活动,-,我会自己走,一、,活动意图,随着小班幼儿对环境的熟悉,我们对孩子早晨的入园和放学后的离园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家长手拉手自己走,。,这样既锻炼身体,又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同时也很安全。但在利用晨间谈话、平时的个别教育、以及语言故事、儿歌的多种教育形式后,效果仍然不是很明显。早晨依旧看到年老精瘦的奶奶背着白白胖胖的孙子从门口摇摇晃晃地往教室门口走;放学后,背上趴着,肩膀上扛着,手上抱着,姿态各异。更有一些孩子撒腿在前面跑,奶奶在人群中边喊边追;有时还会出现孩子走散,家长到处找的局面。看到以上这些发人深省的场面,我们找到了灵感:何不利用我园的现代多媒体手段,把这些具体的,来自孩子身边的场景拍下来,让他们自己来分析,评价呢?使他们真正地从知识、情感上意识到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好处呢? 于是,我们就设计了情感活动,我会自己走,。,二、,活动目标,1,知道放学回家时应小手拉着大手,跟着家人有序地走出园门,培养初步的安全意识。,2,掌握自己与家人走散后的最基本的解决方法。,3,知道自己长大了,要自己走;激发自己走的荣誉感。,三、,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幼儿已学过儿歌,我要自己走,2,物质准备:录像镜头,A,家长蜂拥着从园门口走来。,B,幼儿离园时要家人抱着、扛着、背着走。,C,幼儿跟着家人手拉手,一起走,随着人群有序地走出园门。,D,放学时幼儿离开家人,跑得远远,家人追也追不上。,E,在幼儿园走散了,回教室找老师帮忙。,3,动画课件: 儿歌,回家啦,四、活动,过程,1,看录像导入,激发交流的兴趣。,(放录像片段,A,家长蜂拥着从园门口走来),提问:小朋友看到这是什么地方,有谁?他们是来干什么的吗?(幼儿园放学的时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来接小朋友的)。放学后,家长们来接我们小朋友了,离开教室后,你是怎样到幼儿园门口的?,2,看录像分析讨论,与同伴互相学习。,导语:老师把平时小朋友和家人一起到幼儿园门口的镜头拍了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是怎样做的。,(,1,)幼儿看制成,ppt,课件的录像片段:(录像片段,B,)幼儿离园时要家人抱着、扛着、背着走。(录像片段,C,)幼儿跟着家人手拉手,一起走,随着人群有序地走出园门。最后定格在场景总图上。,提问:你认为他们中谁做的最棒?我们一起为她鼓鼓掌。为什么你觉的他做得不太好呢?你想对他说些什么?我们一起对他说一说。,小结:我们小朋友已经长大,变重了,家长抱不动我们了,同时我们已经上幼儿园了,变得能干啦,要自己走。,(,2,)播放儿歌,幼儿跟着一起朗诵复习儿歌,我要自己走,。,导语:你们看,不但我们小朋友很能干,连小鸟、小兔,小动物们也很能干,它们也不要爸爸、妈妈抱呢,。,播放儿歌:妈妈、妈妈,你快撒手,我要自己走。你看小鸟自己飞,小兔自己跳,小狗自己跑,小鱼自己游,我为什么不能自己走?妈妈、妈妈,你快撒手,我要自己走。,(,3,)幼儿看录像片段,D,:离开教室后,幼儿离开家人,跑得远远,家人追也追不上。,提问:有一个小朋友,他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离开家人自己一个人跑得很远。你觉得这个小朋友的表现怎样呢? 后来发生了什么事?,(,4,)看录像片段,E,:在幼儿园和家人走散了,回教室找老师帮忙,提问:发生了什么事啦?他是怎么做的?,小结:如果在幼儿园里找不到家人,我们要回到教室里请老师帮忙,等家长来接你。,提问:老师是怎么说的?这次他是怎么和家人一起回家的?(和家人手拉手回家的。,),3,学习儿歌,在文学艺术美中提炼行为要求。(看动画课件),导语:老师把小朋友正确的回家方式编成一首儿歌。,幼儿先听一遍儿歌。边看录像,边听儿歌。和老师一起表演儿歌。,4,.,回家游戏,在游戏情景中进行行为练习。,老师扮演家长来接小朋友回家,故意抱起孩子或背起孩子走,引导孩子自己说:我长大了,我要自己走。,附,儿歌:放学啦!回家啦!,爸爸妈妈来接我!,我和他们手拉手,,快快乐乐走呀走。,我不跑,也不抱,,早早离园回家啦。,五、,教学反思,生活琐事是存在与生活中的细小而繁杂的事,经常会被我们的传统教学拒之门外,但是这些琐事却是孩子们每天都会碰到的。在这些不起眼的事情背后,却有着巨大的教育潜力,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本次活动的选材,教师注重了对生活地观察,抓住了生活中“下午放学后幼儿离开教室”的这一段时间中所蕴含的教育素材,运用录像让孩子们平时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展示在他们面前,使他们有话可说。,本次活动中,借助多媒体,教师在自然状态下采集了孩子们放学离开教室后的情景,让孩子看看,大家在离开教室后的不同表现;评评,他们谁对谁错,为什么对,为什么错;听听,其他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做做,我们一起来跟着儿歌学学该怎么做呢,营造出生活化的学习情景,使孩子生活经验和情感得到提升。,第四,社会、文化、本土自然和人文资源等也是教育内容的另一宝贵而丰富的来源。教师应充分了解当地的社会、文化、自然和人文资源等,并结合儿童成长需要与认知、学习规律,精心选择和组织儿童感兴趣又对儿童发展有意义和价值的内容。有机地整合各领域、各来源和适于儿童各方面发展的教育内容,使之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相互渗透、综合作用、优质高效的课程内容系统,从不同方面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四、创设发展支持性环境的能力,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儿童发展条件,儿童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成长、变化,所以,教师不仅应对儿童环境予以足够的关注与重视,而且应该具有创设发展支持性环境的能力,以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这是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创设发展支持性环境的能力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但首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幼儿创设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以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获得有益于身心各方面健康发展的丰富经验。,第二,为幼儿创设充满关爱、温暖、尊重和支持的精神心理环境,以使幼儿获得充分的安全感、被尊重感和受接纳感,有利于情感、态度、行为和个性等的充分发展。,第三,有效组织适合于幼儿的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环境不仅是物质的、精神的,而且还是活动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构成了儿童丰富的学习与成长世界。教师创建教育环境常常可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各种教育活动来实现。为使活动真正成为儿童学习性的、支持性的、发展性的环境,教师关键要注意,:,无论是活动、材料、区域布置,还是要求、引导,都要重在支持幼儿自主活动,主动探索、操作和充分体验;创设多样的“问题情境”和“开放性问题”,以激发幼儿思考与探究,调动与激励幼儿参与和不断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在与环境、情境、问题的不断积极、主动的相互作用中获得主动、有效的学习。,第四,促进儿童间积极的互动与交往。同伴及其交往是儿童重要的学习资源与环境。儿童在同伴群体中互相观察、教导、模仿、讨论、协商、合作,学习和锻炼着各种社交技能、社会行为,发展着适宜的情感、态度、自制力和多样的问题解决能力。因此,促进同伴间交往,在儿童中建立一种积极、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形成一种有利于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合作然学习氛围,是教师环境创设能力和教育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教师自身要成为儿童学习和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要以关怀、尊重、接纳的态度与每一个幼儿交往,关心和热爱每一个幼儿;教师要关注儿童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问题、困难与需要,并及时给以适宜的支持和引导,与儿童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成为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第六,积极地评价儿童。评价是儿童重要的成长氛围。它既可促进也可抑制、阻碍儿童的发展,尤其对年幼的、正在成长中的、心理不成熟的幼儿,环境中的评价对他们心灵成长的影响更加明显和深刻。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注意自身积极、适宜地评价幼儿,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并着眼于为幼儿提供更适于他们需要的帮助与引导,;,同时,要注意积极调整包括幼儿同伴、其他教师和幼儿家长等对幼儿的评价,给幼儿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积极、健康、支持、温暖的环境。,五、领导和组织能力,作为教师,不仅需要专业化的知识和教育实践能力,而且需要具有一定的领导和组织能力。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教师的领导和组织能力是教师一项非常重要的素质,它是保证教师各项知识和各种能力能够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1.,明确认识自己在领导和组织方面的责任。,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在教育过程中进行必要的领导和组织,是由自己在教育过程中和在师生关系、家园关系中的专业教育者角色、地位所决定的,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不管自己身心、情绪状态如何,也不论家长是否是合作、支持,不论是在儿童中,还是在与本班儿童教育相关的人员中,教师都应主动地思考并进行必要的积极组织与领导,以协调、优化、综合利用各方面的环境教育因素,为儿童发展创造更良好的条件。,2.,建立学习共同体。,所谓学习共同体,包括儿童、教师与其他有关人员,目标和意义就在于大家互相学习,分享经验,分享智慧,共同提高。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不仅使儿童有机会与本班多位教师和幼儿园中的其他相关教育人员,而且有机会与同伴,(,包括本班的和他班的,),、父母及社区其他人员分享经验、共同学习。这种广泛的分享对于儿童的学习与成长以及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和发展都是非常有益和必要的。通过学习共同体,教师不仅因为有同事的相互支持、配合与合作,强化了对幼儿的教育效果与效能,而且不断地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3.,积极与家长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家长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的合作伙伴。无论是教师的职责,还是其专业教育者的地位,还是就家长中可能存在的多种情况,都要求和决定教师在与家长关系中应更处于主动、积极的位置。教师应主动、真诚地本着尊重、平等、合作、支持的原则,一方面积极争取广大家长对幼儿园工作、对儿童教育的理解、支持与主动参与,另一方面要以专业化的知识、判断和反应积极地支持和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育行为,掌握更多适宜、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增进亲子间的积极互动,提高教育能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的发展。,4.,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作为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明确教育目标,以及班级、幼儿园、家长中可利用的资源,而且应该善于运用社会、社区中的各种不同资源来共同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当然,在现代社会中,可影响儿童教育与学习的因素越来越多,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能善于发现和有效选择、运用这些资源来帮助、支持自己的教育教学和儿童的学习。,社区中可供利用的资源不仅包括自然环境、物质条件,而且还包括人文环境、各种人力资源和社会团体、单位等。教师要充分利用当地条件,因地制宜地、尽可能地扩展儿童的学习资源与空间,既丰富、优化幼儿的学习内容与条件,同时增强幼儿园与社区的联系,并因此在更大范围内优化儿童的生活与成长环境。,六,.,不断地专业化学习,作为一个专业教育者,教师应该具有不断地专业化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这既是现代社会发展、教育不断改革对教师的必然要求,也是活的不断变化的教育对象和不断出现的新的教育问题与需求的必然要求,同时也与当前教师培训内容、过程密切相关。在现代终身教育的改革中,教师的学习首先是作为一种终身学习的形式而进行的。教师自身首先应该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自我成长,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才有可能为儿童一生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的专业化学习具有突出的专业性、主体性、合作性、实践性和反思性等特点。,1.,目的、内容,专业性,这是教师继续学习的首要特点,也是根本性要求,其目的重在教育专业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前述的教育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不在获得证书、文凭或仅仅知道新的理论、知识、模式等。因此,无论在教师的自我意识中,还是在行政、教研部门的管理、指导中,都应注意改变和克服当前教师培训中存在的功利性和表面化的倾向,从停留在一般性知识、理论的学习转变到重在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相关的重要专业素养,特别是教育实践能力的真正提高。,2.,主体、途径,教师主体性和合作性。,毫无疑问,教师是其自身专业素质发展的主体,只有教师具有不断学习的动机和需求,并且不断地付诸行动,不断地自我学习,主动参与实践,并且在不断的实践中自我反思、分析、总结,才有可能使自身专业素质不断地得到成长、发展,成为儿童素质教育的积极的推动者。,同时,教师要主动、积极地争取其他同事、领导、教研人员等的支持和帮助,建立合作学习、提高的共同体,而行政领导和研究人员也要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育改革与研究中,就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普遍的、共性的问题进行合作研究、讨论、分析,既提供实践的反馈又提供理论的指导,热忱支持教师的自我学习与专业化水平的提高。,3.,机制、过程,实践性和反思性。,实践性和反思性是教师学习的两个重要而突出的特点。教师首先是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学习的,并在实践的不断反思中进行学习,实践中的学习既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无穷无尽的学习、思考资源,而且有助于教师直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将思考、设想付诸试验,并直接感受、分析其效果。,教师在实践中的学习总是与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反思联系在一起的。在自我的教育实践中,教师不断地自我思考、审视、反省、判断、分析、概括、总结,不断地调整教育教学实践过程,更加自觉地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与师生互动,因而不仅使自己的学习与实践具有更明确、自觉的方向并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而且使教师专业素质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得以不断的、更有效的提高,以真正成为儿童健康成长的促进者。,谢谢!,2011.12.12,
展开阅读全文